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顧明遠:核心素養——課程改革的原動力

顧明遠: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資深教授

學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當今世界各國教育都在聚焦對於人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素養需要在長期的教育中慢慢養成。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基礎教育學校在課程改革方面要進行三方面的努力。

第一,將身心健康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學校教育不能只盯著書本知識,練就一身好體魄是學習的前提。在體育鍛煉中要培養學生堅韌、友善、合作、民主、競爭等價值觀。今天大力推廣的校園足球,其定位既包括強身健體,也包括精神追求、團隊意識等。學校教育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習慣養成了,自然就會變為信念。比如,自己整理器材、裝備,換衣、換鞋,收拾東西,就是要培養獨立生活的習慣。小時候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長大之後就會有自力更生的信念,不會依靠別人。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陽光、樂觀的心態。熱愛生活,自信、自尊、自強;容納別人,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

第二,課程教學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校教育不僅要給予學生必備的知識技能、文化修養,更包括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其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孩子到十二三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老師的要為他擔憂。擔心他長大以後對什麼都漠不關心,成為一個平庸的人。今天我們的學生,學業水平不成問題,但現實中的問題是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變成了完成父母、老師的任務,處於一種被教育、被學習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怎能形成終身學習的意願和能力,怎能培養出創新人才?興趣往往從好奇心發展而來,學校教育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功課太重會扼殺兒童的好奇心,為此學校教育要思考該怎樣建立一種平衡:在保護好奇心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國小教育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思考,勇敢地提問。只有會思考、敢提問的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我在清華附小聽了一節科學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種子的傳播方式」,老師在教學中並沒有著急地和盤托出,而是先讓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質疑,然後根據學生的質疑,展開教學,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解決自己疑問的過程。我以為,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值得提倡。

第三,課程內容及實施要為學生打下走向社會的基礎。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這是人的社會性。人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要了解社會,學會共處,學會改變,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甚至以自己的創造性才能促進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特別是要關注學生社會情緒的培養,要學會尊重別人、與人溝通交流。尤其是當代社會,獨生子女很普遍,自我中心意識很強烈,培養孩子的社會情緒,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基礎教育要去學科化,強調綜合,提倡從現象學的視角研究教育,這符合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綜合發展的需要。只從學科的角度出發,不利於學生素養的發展。比如,數學原來總是強調其集成性的學習體系,認為不把目前的知識弄清楚,後面的內容就學不會,就像不學代數,那麼學線性代數就會很難。但是現代社會的許多知識的學習並不適用這種集成性的體系。目前的教育改革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在國小教育階段,必須提高教學的綜合性。

除了課程設置強調整合,在課程實施上,教師專業領域的整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領會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勤於問「為什麼」,而不僅是牢記現象的結論。就像語文教學,語文課本發下來很多學生一兩天就看完了,每個學生對於課文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老師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字、詞、句之外,還應該讓學生將自己悟出的道理講出來。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思想不一樣,老師應該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思考,這樣他會受用一輩子。

本文轉載自《人民教育》2015年13期

作者:顧明遠

教育無痕 | 生命無限

▼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和方法▼

轉載請註明出自教育研究(ID:hantopedu)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