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春分到,蛋兒俏 | 節氣 · 民俗(內有福利)

了解節氣

即可關注

編者按

號外號外!後台對話框回復「立蛋」,或打開今日推送的第二條內容,均可參加民俗學論壇微信公眾號「春分立蛋大賽」,獎品豐富,形式多樣!春風十里,就只等你!歡迎擴散~

春分,是一年中的第四個節氣。這時晝夜平分,即是太陽在黃經上自0°至15°的一段時間 (約15.2天),從每年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

春分

最是一年好時節

▲節氣文人畫《春分》 朱樵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聰敏善思的古人就利用土圭實測太陽的影子,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一年之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影子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

狹義上指春分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0°與赤道交點(升交點)的時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因這個時刻處於春季的中點,這交點也稱為春分點。

春分點和秋分點,合稱為二分點。春分點系天文學名詞,全球通用;但南半球的春分點指東經180°與赤道的交點,太陽在9月23日(或24日)經過此點。文獻中指的春分點,通常指黃經0°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的確定,始於商代(約在公元前18一20世紀)。

春分是最古老的節氣之一。古代農耕文明時期,先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大自然的變化尤為敏感,對太陽、月亮的交替運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

春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陽光明媚、楊柳青青、鶯飛草長、花香滿庭,最是一年好時節。

古代的春分分為三候:

一候玄烏至;二候雷始發聲;三候始電。

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半。」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有:「春節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好。」此日陽光直射赤道,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點位置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晝短而夜長。

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春季開始。此時,大部分地區的越冬 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農諺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京地區,山桃、加拿大楊、連翹、杏樹、玉蘭等樹木相繼開花。

春分

▲節氣文人畫《春分》 朱樵

圖片來源:《二十四節氣國畫圖冊》

仲春時節,春之花朵成群結隊開放在陽光下、詩句里,春天的大地儼然是一本芬芳四溢、色彩斑斕的書卷。

春分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因而,在春分,漸次開放的花朵是海棠、梨花、木蘭。

春分是天文類節氣。春分有兩重含義,一是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各地晝夜時間相等。這一點古人也知道,講究天人感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講:「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另外一重含義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后,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因此,華中地區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至於春分習俗,國家層面有祭日,民間則有看社戲、玩立蛋、盪鞦韆、放風箏等。

春分祭日,國之大典

春分習俗中最主要的是祭日,最早從周代就開始了。《禮記》說:「祭日於壇。」唐代孔穎達做疏稱:「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很重要,選址須謹慎。日壇,就是這樣的地方,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具體時間定在春分的卯時——上午5時至上午7時,正是太陽升起的時間。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就跟今天國旗班的戰士似的,一大早起來去祭祀太陽。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今天的日壇是在北京城裡,古代是在京郊。現在北京的這座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正方形的外牆圍護,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來到北壇門內的具服殿休息,然後更衣到朝日壇行祭禮。

朝日壇在整個建築的南部,坐東朝西,這是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東方行禮的緣故。壇為圓形,壇台1層,直徑33.3米,周圍砌有矮矮的圍牆,東南北各有欞星門1座。西邊為正門,有3座欞星門,以示區別。牆內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壇,高1.89米,周圍64米。

明朝建成時,壇面用紅色琉璃磚砌成,以象徵大明神太陽,這本是一種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卻改用方磚鋪墁,使日壇遜色不少。

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要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壇已經告別了祭日敬神的時代,成為休閑娛樂的公園,但來此的人們都會被太陽崇拜的氛圍所感染。

春分前後是春社日,官府及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社神就是土地神。南方各地在這一天要演戲酬神,稱為社戲。對,魯迅的小說《社戲》描寫的就是這個事兒。此外,這天要以社糕、社酒饋贈親友,祭祀土神,並設宴待客。

嶺南農民則要按習俗放假,每家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麻雀來破壞莊稼。

在廣東茂名化州地區,春分前後,村民準備好值寶香燭,以螃蟹代三牲拜荔。三炷香燃起之後,念念有詞:「螃蟹紅紅,荔枝大如燈籠;螃蟹圓圓,荔枝裝滿車船。」

除了祭祀土地,祈求豐收外,大部分客家地區在春分這天要祭祖,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往往達數百人。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最遲清明要掃完,據說清明后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立蛋慶春,有趣就好

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傳統。據史料記載,這個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

有人認為這裡面有科學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立蛋。

但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立蛋與春分其實並不相干,使雞蛋站立起來的因素是地球引力。2005年9月14日,美國人布萊恩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打破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用12小時立起了439個雞蛋。而那天並不是春分。

不管如何,春分玩立蛋,是一項很有趣味性的民俗活動,具有與時俱進的文化特質,因此得到廣泛接受而流傳下來。民俗是生是死,在今天的選擇標準,也許就是有趣與否。

鳶飛滿天,春意融融

清人高鼎《村居》詩說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春分時期放風箏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傳承至今,比如南京,今到春分,大家放風箏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燕子磯。

放風箏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春分時節適宜踏青,一線在手,視風箏乘風高飛,隨風上下,飄忽不定,實是一大快事。在放風箏的過程中,由於要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全身的肌肉關節都要參加活動。急緩相間,有張有弛,有利於放鬆鈕骨,活動肌肉。「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泄內熱。」這是宋人李石在《續博物志》提出的放風箏養生原理。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里也說:「兒童放(風箏)之空中,最新清目。」這是由於在放飛時,眼睛要一直盯著高空的風箏。遠眺可以調節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勞,從而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

另外,趁春季鶯飛草長的大好時節,忙裡偷閒,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放放風箏,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精神抑鬱一掃而光,對身心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康復,都是十分有益的。

文章來源:文化報、農曆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我們

投稿 | 合作 | 交流 | 聯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