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社交 |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學者薈作為公眾傳播平台,關注時事,關注熱點,關注民生,亦傳播系統化的理論,學術論文,偶發一些時事人文觀點以示讀者。

堅持做負責任的傳播平台和渠道,服務讀者,傳播價值。

我們常常有一個既定的偏見是,覺得擅於社交、友善開朗、性格外向就勢必喜歡熱鬧、熱衷於社交場合,而相反的喜歡獨處、遠離人群的人一定是內向羞澀、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

事實真的如此嗎?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知乎上最高贊的回答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貌似,我就是這樣的人。平常不喜歡和人有衝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是我一直秉承的處世之道。

即使是對方故意挑是非,我也是盡量剋制,除非觸及我的底線。

要說獨來獨往,是因為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看不完的書、電影,大量的社交活動要去參加。和我不相干的人,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和他們閑扯。

但我可以做到的是,在需要社交溝通的時候,我可以快速地切換狀態,進入外向侃大山模式。

你看我獨來獨往,很有可能只是和你沒什麼好聊的,但不代表我很孤單,我很有可能正在和另一幫朋友玩得正嗨,只是你不在我好朋友圈子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外向的人喜歡待在人群中,而且享受成為人群焦點的感覺。當他們一個人時,常常會感到無聊或者不安。

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或者只喜歡與一個或者一小群人待在一起。

周圍太多人,會讓他們覺得太耗費精力。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可以把性格的傾向看做一個光譜,而內向和外向是光譜的兩端。這就意味著,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內向和外向傾向。

在我們認知里,內向的人被認為是獨行俠,總是待人冷漠的。外向的人就總是開朗的,總是待人熱情的。事實上,並非如此。

影響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是我們受到的教育,身處的時代和家庭的環境。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完全的內向或者外向性格的人,內向性格傾向的人都會因為成長環境,教育,家庭的因素,而學習如何去處理人際關係。而外向性格傾向的人,也可能因為不斷變化的周遭而變得慢慢往內向的方向傾斜。

人如何去社交,主要由大腦產生的多巴胺,一種讓大腦感覺舒服的激素控制。我們每個人大腦多巴胺的釋放不同,會對我們的大腦皮層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

那些天生容易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內向型,他們會儘可能去避免任何額外的社交刺激,因為這可能使他們感到焦慮,以及容易大量消耗能量。

而那些天生難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外向型,因為刺激的缺少,會讓他們感到無聊,所以他們會儘可能去尋求額外的刺激。

大多數人的刺激水平並沒有達到任何一個極端,它會有所波動,讓你覺得有時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尋求刺激,而其他的時候,你會覺得刺激太多了,想要去抑制它。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1.不是孤僻,而是選擇性地進行社交

當你覺得別人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也有可能只是你還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慢慢清楚地知道,哪些人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交往,而哪些人只是泛泛之交。一切交往的前提都取決於周圍的人是否對你的胃口。

之前看到一句話,「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剩下的看心情!」 感覺深以為然。

2.獨來獨往是為了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

與人交往久了,多了以後,我們都或多或少會感到疲倦。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前進的步調也是有所不同的。

「誰要去吃飯?」

「我,等我五分鐘。」

二十分鐘過去,「好了,我們走吧。」

其實我已經餓過頭了……也許一次兩次,我們都能接受,可是遇到這樣的情況次數多了呢?

上學時,物理老師的一句話讓我直到今日還記憶猶新。「如果把那些等人的時間,都用起來,我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了。

當時還年幼的我覺得老師怎麼這麼冷漠,可今日回想來看,這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每人的步調不同罷了。

我們總需要充足的獨處時間來平復與人交往後的疲倦,以及恢復與人交往後耗費的精力。或者拿這些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自己的步調來確定是否需要預留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3.友善的人,也同時是個內向的人

這樣的人可以是很友善,因為教育環境、家庭影響,讓他成為不是一個粗魯的人,良好的習慣趨勢使他不能冷漠待人。但是他性格一個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不喜歡過多的與人相處,不喜歡過多的社交。

因為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對獨處的渴望不僅僅是偏好,這還影響到健康和心情。

內向者因為社交壓力和溝通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需要時間來獨自恢復。長期的壓抑會讓負面的情緒積累,從而引發更大的反應。

最後,我想說,社交的幸福感,是來自於社交的質量,而非數量,來自於溝通的深度,而非頻率。我並非獨來獨往,而是更注重朋友的質量。

━━━━━━━━━━━━━

關於孤獨

什麼是真正的孤獨?

與在哪裡無關,也與身邊有多少人無關。即使身處車水馬龍中,或是在嬉鬧的人群里,你的心也猶如棲身於無人的荒漠,你看著四周,覺得一切離你都有些遙遠。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有人把孤獨分為了九個等級:從一個人逛街、吃火鍋,最後到一個人搬家、做手術......

我應該慶幸,自己還沒有到達頂級孤獨的境界。

但在很多瞬間,孤獨仍會突如其來地來臨。

比如一個人在家,不小心失手鬆開水杯,在落地之前反應很快地將它一把接住,覺得自己很厲害,得意洋洋地抬起頭,卻發現根本沒人看到我剛才的帥氣一幕。

比如一個人去看電影,為電影中的精彩橋段深深折服,散場后我翻開手機,想和誰分享我這一刻的心情,在微信通訊錄里找了半天,又把手機放回口袋裡。

比如睡了一場漫長的午覺,醒來后夕陽西下,黃昏落在木地板上,厚而濃重,偌大的房間里,一個人也沒有。

可能成長就是慢慢習慣孤獨的旅程吧。慢慢意識到,有些人一旦分離就再也見不到,有些路註定只能一個人走。我學會了坦然面對孤獨。

說起孤獨,誰也沒有北太平洋的那隻鯨魚孤獨。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它發出的聲音就與其它鯨魚不屬於同一兆赫,它拚命地在海里呼喚著,卻永遠得不到回應。於是它就這樣,在茫茫大海中日復一日地尋找著那個能聽到它聲音的同伴。

其實,我們也很像這條鯨魚。因為每個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是獨立的個體,走在街上,所有人都有著熱切而孤寂的靈魂,卻很少有人能對他們的情緒感同身受。

但孤獨與寂寞不同。

寂寞是漏著風的,是一座鎖著你的熱血的牢籠。孤獨卻很飽滿,它是一個人的狂歡,能讓你保持精神的獨立,即使獨自旅行、讀書、看電影,也不覺得有什麼,反而甘之如飴。

可是,哪裡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為什麼,你那麼孤獨,卻說一個人真好。

願你能找到那個讓你滿懷愛與熱情的人,此後,縱使天涯浪跡、穿風踏雪,你也不會孤獨。

━━━━━━━━━━━━━

一直以來,孤獨都以一種優雅高貴的姿態出現在微博和朋友圈中。

暢銷書作家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用小故事訴說:孤獨不是失敗,它是自己與自己相處與對話最好的時光;

知乎大V寫天才們獨來獨往,是不屑於在社交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時間應該去鑽研更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事情;

情感專家說,和不合適的人在一起互相折磨,不如痛痛快快做個單身狗,孤身一人享受日常的閑適和美好。

……

可是,孤獨真的那麼好嗎?

在心理學家的眼中可能未必如此。和諧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好處,可能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多得多。與人相處是否融洽,對人的壽命長短有決定性作用。

美國的兩位心理學教授花了20年時間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可能比多吃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定期體檢還要重要;

哈佛大學醫學院對268名男性的跟蹤調查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缺乏社會的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和不運動不相上下;

據報道,喬治亞有位農婦活了132歲零91天,在她130歲時,有記者問她長壽的秘訣,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國一位精神病學家的一項長達25年的「人格與心臟關係「的跟蹤調查發現:心胸狹隘、名利心鍾、敵視情緒強的人,死亡率高達14%;而心胸開闊、助人為樂、性格隨和的人,其死亡率僅為2.5%。心臟病的發病率,前者也是後者的5倍。

人際關係不好,人的心裡就會充滿著憤怒、怨恨、敵對和不滿情緒,會致使交感神經時常處於亢奮狀態,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分泌得過多,身體自然也不會健康。

如果說人際關係對生理健康的影響還有待考察的話,那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則毋庸置疑。

上個世紀,美國傑出的精神分析思想家卡倫·霍爾奈在其《神經症與人的成長》一書中,明確指出:「神經症本質上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病態。」

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未能培養起對自己和他人的信心,就會產生基本焦慮——面對潛藏敵意的世界所產生的鼓勵感或者無助感,為了講焦慮壓制到最低限度,他們或迎合,或抗拒,或自發遠離他人,這些成了他們的強迫性需要。

這種狀態下,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感到不安,這種基本焦慮也成了神經症的溫床。

人天生是社會性的,人際關係會直接影響生命質量。人講的至善,全部是人與人關係的總結。放棄對孤獨的追捧,積極地、小心地融入這個世界,和周圍人友善地交往,生活應該會比孤獨時更加幸福。

紅塵陌上

轉自無書

如果你沒空看書,就關注這個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