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融合也要考慮「贏利點」

■省政協科技委「加強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調研報道

□記者 吳軍禮

歷史上有近80個帝王埋葬在陝西,形成了陝西獨特的帝王陵文化。對於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數字出版基地發展有限公司來說,「融合傳統文化,講好陝西故事」的「富礦」,也蘊含帝王陵文化的挖掘。

2011年,《帝陵》開始籌劃拍攝。如今,《帝陵》第二季製作已啟動。但第一季的虧本,讓公司總經理王培山意識到,傳統文化資源與新媒體融合實現產業化,需要政府牽起振興文化產業的「牛鼻子」。

帝王陵蘊含文化「富礦」

2011年,公司關於是否要拍攝《帝陵》紀錄片分歧很大。

但王培山認為,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帝王陵則是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政府一直倡導文化資源向文化產業轉化,但陝西進程緩慢。

「關中大地上有數不清的大墳包,周秦漢唐七八十位帝王埋在陝西地下。但變成旅遊景點、文化產品的帝王陵只有區區數個。」王培山說,「作為國有控股企業,實打實地做些文化投資,找找文化產業『撬動點』,成功了算是拋磚引玉,失敗了賠些錢也值。」

帝王陵不能隨便開掘,如何讓其魅力得到彰顯?公司想到了利用泥塑動畫拍攝紀錄片,以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融合方式進行「探秘」。

《帝陵》給陝西爭了光

《帝陵》拍攝製作中,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融合的各種困難迅速湧現:泥塑人物怎麼動起來並與場景融合,微縮場景與拍攝實景怎麼匹配,傳統壁畫如何由靜變動……

一年多的研發,170多萬元的投資后,一種全新紀錄片製作模式——「數字多空間要素定點跟蹤融合匹配技術」實驗成功,這才解決了一系列難題。2015年,《帝陵》第一季製作完成,並在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首播,后又在各大網路播出。

「《帝陵》給陝西爭了光!」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陸柯侖說。出於紀錄片真實性考慮,製作時決定出鏡者都是真人。即便是歷史題材,也是真人口述呈現,與動畫融合幾無先例。陸柯侖認為,在科技手段多樣化時代,紀錄片評審理念、標準在理論上可能迎來重大突破,《帝陵》則是推動者。

《帝陵》第一季雖然每秒製作成本只有五六百元,屬於國內外同行業較低水平,但還是耗資達1200萬元。最終,在版權收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補貼下,仍然只收回了500多萬元成本。

要用互聯網思維考量

「都虧了,你還做?」有人這樣問。但王培山說:「我們不僅還要做,而且要把周秦漢唐拉通了做!」公司認為,解決好陝西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融合問題,就抓住了振興陝西文化產業的「牛鼻子」。

《帝陵》第一季,找到了撬動陝西文化資源轉化的著力點。怎樣才能把「牛鼻子」牽起來,並用好著力點?

王培山認為,政府應改變傳統的文化產業推動模式,用「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聯網思維重新考量。

「也就是說投到文化項目上的資金,不一定非要從文化項目上得到回報,可以從由此帶動的旅遊項目、招商引資等方面收回來。」王培山說,「對拉動全局的文化產業,不能只考慮項目本身能賺多少錢,主要看該項目能對陝西產生多大影響、帶來多少人氣、引來多少投資。」

紀錄片的本源是電影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李安定多年研究紀錄片。他發現:「凡是向政府要錢的多在賠錢,爭取政府支持只是一個途徑,但不能單指望它。」他認為紀錄片走了很長的彎路,忘記了其本源是電影,因而應在電影院線賺取票房。

李安定認為,紀錄片呈現方式也應有所突破。例如BBC的一系列歷史紀錄片,也並非真人口述歷史,而是像電影一樣由演員扮演歷史人物,再輔以歷史原址進行演繹。因此,在傳統文化資源產業化與媒體融合過程中,完全可以由真人演繹,再用3D動畫等還原場景,進行高水平製作。

省政協科技委員會主任劉斌表示,陝西文化產業發展之所以慢,首先缺少帶動全省性的文化產業項目。其次是扶持資金分散,這需要較長期的整合過程。作為企業,在傳統文化產業與新媒體融合過程中,要多考慮產品盈利點所在。

歡迎關注各界導報(ID:gejiexinwenwang)官方微信,獲取更多資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