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分散式風電捲土重來,「十三五」重頭戲能否東山再起?

8.9 T.O.D.A.Y「摘要

發展六年之久的分散式風電一直未見起色;如今,它卻一躍成為了「十三五」發展的重頭戲。捲土重來的分散式風電能否東山再起?

雖同為分散式能源,與目前炙手可熱的分散式光伏比起來,分散式風電顯得冷清許多。但「分散式」風電並不是新鮮辭彙,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分散式風電的概念。隨著「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形勢日益嚴峻,大規模集中連片開發難以為繼,以2011年為轉折點,風電發展從規模化集中開發,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

2011年7月,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國能新能【2011】374號)是分散式風電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該意見對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的定義、接入電壓等級、項目規模、核准審批等進行了界定,標誌著分散式風電市場正式落地。

但是,發展了六年多的分散式風電一直未見起色。國內首個分散式示範風電場——華能定邊狼爾溝分散式示範項目於2011年12月10日實現併網調試,該項目曾備受矚目,業界對其寄予厚望,希冀分散式風電開發能夠實現由示範性向規模化發展的轉變。然而,目前多數已建成投運的示範項目,發展成效並不顯著。

有業內人士向《能源》雜誌記者透露說:「示範項目說白了好多是為了拿風電指標,都是跟另外的一個風電指標捆綁的。企業為了拿別的項目指標才做的,項目本身從經濟效益上並沒有太好的推廣性。」

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則認為,示範項目的成功不具有普適性的主要原因在於效益和規模性的表現不突出。

如今,分散式風電卻一躍成為了「十三五」發展的重頭戲。6月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制定分散式風電發展方案;鼓勵建設部分和全部電量自發自用,以及在微電網內就地平衡的分散式風電項目;最後,明確提出風電建設紅色預警地區應著力解決存量風電項目的消納問題,暫緩建設新增分散式風電項目。

《能源》雜誌記者梳理髮現,安徽、湖南、江蘇、河南省等已響應國家能源局政策,陸續啟動「十三五」分散式風電發展規劃。

雖然有政策助力,但被裹挾在征地貴、經濟性差、併網難、定義不明晰等,或是無解迷局或是一時難以破除的困境泥濘之中,一直不慍不火的分散式風電更像走上了不得已而為之的一條迂迴路徑,就像一碗夾生的米飯,面臨再次翻炒。

模糊的定義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風電併網裝機容量達2.1億千瓦以上,風電年發電量達4200億千瓦時以上,約佔全國總發電量的6%。這意味著處於發展瓶頸期的風電行業需要硬著頭皮迎難直上。

相較於大基地大風電,分散式風電具有其難以替代的特質,與已趨於飽和的集中式風電相比,分散式風電項目把分散的、不夠集中的風能資源利用起來,提高風能利用效率,使之成為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補充。

分散式風電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其位於負荷中心附近,能夠就地併網就近消納,而不是主要依靠遠距離的傳輸。彭澎告訴《能源》雜誌記者:「伴隨著市場優質的集中式的項目逐步開發殆盡,尤其像風資源比較好的地方,能占的都基本上都佔掉了,很多風資源好的地方面臨棄風限電的問題,天平逐漸向分散式開始傾斜。」

「發展分散式風電主要是為了適應國家調整風電開發布局,把中東部消納條件好的風電盡量在具備現在的技術和經濟條件的情況下,在中東部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告訴《能源》雜誌記者,「『三北』地區風電消納問題比較嚴重,在沒有解決消納問題的前提下沒法繼續發展風電,過渡期必須在中東部加大風電開發力度」。

除此之外,分散式風電對併網的負荷水平、短路容量和裝機容量要求不高,運行維護成本低、度電成本低,同時其佔地面積小,投資規模小、建設周期短、收益穩定,業內人士認為,民營資本可以在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上一試拳腳。

但是,分散式風電不明確的定義成為橫亘在業界面前的一道難題。對於什麼是分散式風電,李瓊慧向《能源》記者解讀道,「分散式風電只能理解為一是比較分散,不是集中連片,單個風場的規模比較小,二是接入電壓等級比較低。分散式風電本身也不是嚴格意義上規範的說法。根據《國家能源局關於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分散風電接入電壓等級應為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如果接入35千伏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時,應接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低壓側),嚴禁向110千伏(66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送電。」

「現在分散式風電還處於一個早期的市場中,沒有一個特別明晰的界定。」彭澎表示,「從國家,包括9號文文件,沒有提分散式能源,但是提到了分散式能源。對於分散式能源,國家和電網有不同的定義,比如說光伏,有的是說20兆以下的項目都算,有的電網要求3.6兆以下接入的也可以算分散式能源,但是沒有提出清晰的分散式風電的範圍。對於定義,還要進一步的研究,包括電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怎麼跟電網的政策各方面來配合,我們還是要拭目以待的。」

定義的不明晰,加上政策引導乏力,主管部門傾向於制定更為嚴格的標準,致使分散式風電項目審批手續繁冗,相較於光伏,分散式風電項目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完成。「面對大量零散項目的開發,政府確實沒有做好準備」。彭澎說。

征地貴、經濟性差兩大掣肘

與傳統集中式風電相比,分散式風電項目主要針對低風速、高負荷地區,適用於低風速地區的風電機組製造成本,必然高於目前用於中高風速地區的風電機組,也對分散式風電開發商、風機製造商提出了更高要求。

開發成本相對較高是導致分散式風電發展滯緩的關鍵因素,「分散式風電本身沒有規模效益,如果資源和消納情況一樣的話,一般是不如集中式的收益好。」李瓊慧說,「分散式風電第一都得上網,第二基本上都要升壓,接入的電壓等級相對較高,與集中式風電相比在經濟性上沒有太大的優勢。」

與分散式光伏相比,分散式風電風機的單機容量大,2兆瓦的風機,或者1.5兆瓦的風機,對於光伏來講,它還算比較大的,所以它不可能接入到10千伏級以下,分散式風電的併網成本也就相對較高。

「風機本身的單機容量相對較大,分散式併網成本相對來講確實是高,但是電網不是主要問題,」李瓊慧補充道。

彭澎則認為,分散式風電發展緩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有所謂的制約,而是有更優勢的對比,「在集中式有更大的經濟優勢的情況下,基本上沒有人去發展分散式,因為分散式就意味著更高的開發成本,更高的管理成本和運維成本,跟集中式相比,分散式風電項目沒有特彆強的優勢,這也是導致了大家在能發展集中式的情況下優先發展集中式。」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從開發建設的角度表示,分散式風電項目具有極強的個性化,技術要求高,建設成本高,「項目造價和年等效利用小時對上網電價的影響大,分散式風電在風能資源不太豐富的地區,如果缺乏合理的價格政策支撐,分散式風電投資預期收益降低,投資積極性將降低,難以支撐分散式風電的可持續發展。」

除了經濟性差,土地也是一個難題。「找到專門一塊地用來建兩個風機,要把土地變成建設用地,一塊一塊分散的土地從哪兒來?電網規劃上允許不允許?這些都是問題,」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告訴《能源》雜誌記者,「中東部發展分散式的風機,電網消納不是主要的問題,因為本地有需求,難就難在土地資源比較稀缺,而且如果土地特別貴的話,這個事情能不能做起來有待考察。」

李瓊慧對此持相同的看法:「分散風電就土地資源來講是非常有限的,分散式風電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中東部這麼貴的地方,地是受限制的。」

未來路在何方

在找市場成為風電項目上馬前提的大背景下,發展分散式風電更像是一種過渡時期的迂迴之舉。李瓊慧認為,現在風電發展關係沒有理順,消納嚴重困難消納解決不了,沒有開發規模,風電產業可能就無法維持,「發展分散式風電是為了保證每年的風電新增的開發規模,是一個過渡的解決方案,不可能是我們國家實現未來20多億資源量開發的主要形式。」

在袁家海看來,分散式風電還不能扛起風電大發展的大旗,分散式風電的發展只能在三四類風資源區,只能在中東部地區、靠近負荷中心,能夠便於就地消納的地方才有可能發展起來,這就限定了分散式風機的發展規模和市場空間。

除此之外,發展分散式風電還要滿足四點:第一,無併網障礙;第二,配電網有規劃分散式風電的空間;第三,風資源條件適合發展分散式風電;第四,有適宜的土地資源。

國能新能〔2011〕226號文規定,分散式風電發展初期階段僅考慮110千伏(東北地區66千伏)、35千伏和10千伏3個電壓等級已運行的配電系統設施就近布置、接入風電機組,不為接入風電而新建變電站、所,不考慮升壓輸送風電,風電裝機容量原則上不高於接入變電站的最小負荷水平。

「因此資源條件要優越、要找到適宜的土地,配電網還得有接納能力,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得比起大型集中式風電項目,分散式風電項目無論是選址、還是規劃到建設,都要難很多,「相較於分散式風電項目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要解決土地、資源條件、併網條件的問題,比分散式光伏要多很多障礙和難度。」袁家海補充道。

在彭澎看來,分散式風電的未來則是有一定的市場機會的,「分散式風電最大的優勢是就地的本地化消納,如果能通過售電市場把風電以一個更高的價格來賣掉的話,分散式風電還是會有不錯的機會的,就要看就地消納能不能配合售電來做,否則還是全部上網或者其他的,規模還是很有限,就意味著各方面的很多問題,成本還是降不下來。」

未來的一定時間內,在分散式風電接入電網方面問題依然會存在,「現在電網進行調峰,提供的一些服務都是免費的,未來過渡到電力市場,備用或者其他的費用要有一個明確,這個費用肯定會有產生,但原則上現在可再生能源是不用支付這個費用的,這個費用還是要通過電網平攤到全社會的用電戶中去,未來是繼續延續這樣一個方式,還是會有更多的商業性的儲能出現,來跟間接性的電源配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解決方案。」

彭澎說:「對於商業性的儲能方案需要一個真實的電力市場,需要電價有相應的一些波動,才能夠出現這種商業性的方案,我們認為分散式風電發展在技術上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國外已經有很成熟的經驗了,關鍵在於機制方面,特別是在利益分配方面,能不能通過商業機制,或者市場化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才是一個核心的關鍵。」

國內風電投資主體單一,絕大部分是國有資本,投資少的分散式風電在效益和規模性上無法與集中式風電相較。而對於大型的央企來說,它們的開發成本攤算到每個兆瓦上是增加的,因此會造成其對分散式接入風電投資積極性不足,而這或許正是民營企業在這個領域的機遇。

· END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