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火熱的校園貸市場「退燒」 47家互聯網平台退出

曾經火熱的校園貸如今正在「退燒」。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共有47家校園貸平台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其中,有28家平台選擇停業關閉網站,有19家平台選擇放棄校園貸業務轉戰白領、藍領等工薪階層的貸款業務。

2013年7月份,國內第一家互聯網校園借貸平台出現,隨後多家互聯網金融平台紛紛瞄準校園,校園貸由此開啟了野蠻生長之路。

從近幾年校園貸平台增長趨勢來看,2013年校園貸首次進入校園,處於初步探索發展階段,2014年至2015年校園貸進入高速發展期,特別是2015年開展校園貸業務的互金平台急速增長達到了108家。

2016年這一現狀得到了遏制,校園貸迎來巨大轉變。2016年4月份《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出台,監管層開始出手整頓校園貸市場。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明確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整改校園貸問題。隨後各地監管層及自律組織也陸續出台當地規範校園貸的政策和相關文件。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互金平台進軍校園信貸市場,校園貸得到迅速發展,因行業競爭越發激烈以及校園貸的野蠻生長,越來越多不良平台開始引誘大學生過度消費和誘導學生借新還舊,另外部分平台審批過於寬鬆,僅憑身份證及學生證即可申請,使原本自控力就較弱的大學生深陷其中。」網貸之家研究員王海梅說。

不可否認,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對校園金融產品有其現實需求,在公益性助學貸款和獎學金之外,互金平台能夠滿足大學生一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但是學生群體因為沒有持續收入來源,徵信意識薄弱,因而需要監管方和各類參與機構疏堵結合,做好政策制定、深入監管和宣傳引導。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共有74家互金平台開展校園貸業務,主要為消費分期平台和P2P(網路借貸平台)。

校園貸治理 高校要早搖「警鈴」

兩會期間,校園貸問題再次成為熱點。有統計顯示,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截至去年規模已突破800億元。有代表委員建議,一方面要對部分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的校園貸平台予以規範清理,另一方面也要推動正規金融機構儘快補上高校金融服務短板。

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金融走進校園生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一刀切地把好好的產業扼殺了,反倒有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加劇地下金融交易的亂局。

眼下,校園貸之所以成了過街老鼠,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利率畸高。據網貸之家調查數據顯示,純P2P(點對點)學生網貸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間,分期付款購物平台要更高些,多數產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極個別的,年利率甚至高達70%以上。二是手段暗黑。少數校園貸平台甚至昧著良心設置貸款陷阱,逼迫大學生「裸條」擔保,貸后又暴力催收,格式條款中的花色「違約金」「滯納金」「手續費」等,套路深深、坑洞不盡。因此,將校園貸與電信詐騙同列為2016年校園安全高風險事件,恐怕亦算全民共識之一。

解決這個難題,辦法有很多。就像代表委員們說的,整肅互聯網金融市場、建立大學生徵信制度、加強校園信貸監管,等等。一方面是清理整頓,另一方面是規範供給。不過,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放貸的要守法規範,借貸的恐怕也要有點財商。如果粗放式校園貸的風險都抗拒不了,防忽悠和抗誘惑指數如此之低,一旦進入讓人目眩神迷的社會,豈非成了「小白鼠」?解鈴還須繫鈴人。當下的校園貸亂象叢生,高校顯然更應當「解鈴人」。

因此,整頓牆外的金融市場固然要依靠法治,牆內的高校亦要查漏補缺。

一是及早將財商教育納入高校基本課程體系。二是加大校園信用體系建設。遺憾的是,校園信用體系建設仍是「信用」戰略的短板之一。還得多問一句的是:既然校園貸鬧出的人命事件也不鮮見,班會課、微信群能盡到的提醒之責,各高校都盡心儘力了嗎?須知,銀監會和教育部門的喇叭再響,還得靠校園廣播來完成「最後一公里」的接力。

中行副行長:應推動商業銀行進入校園貸市場

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增長迅猛,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應推動商業銀行在高校消費金融領域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對市場化機構加以規範,設置相應的准入門檻,使其發揮補充輔助作用。

高校中現有超過3700萬在校大學生。艾瑞諮詢近日發布的《2016年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研究報告》稱,龐大的人口基數奠定了大學生市場千億級的消費規模,2016年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524億,同比增長4.7%,並呈增長趨勢。

但目前,在為高校學生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機構中,商業銀行的覆蓋面非常不足,更多由一些市場化機構佔據市場,而這些市場化機構良莠不齊。

從業務範圍來看,商業銀行在校園相關信貸服務中仍聚焦在國家政策框架下的助學類貸款上,主要是向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

許羅德說,2002年起,商業銀行也曾較大力度推行大學生信用卡,之後監管部門出於謹慎監管原則,大幅度提高了信用卡發卡門檻,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方能發信用卡。由此,商業銀行基本退出了校園信用卡市場,針對大學生消費金融信貸的服務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在商業銀行的相關服務無法滿足校園內實際消費信貸需求的情況下,市場化機構就出現了大量提供「校園貸」。據不完全統計,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2013年為11.5億元,到2016年達到801億元,4年增長了近80倍。

艾瑞諮詢的上述報告也顯示,大學生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在2015年同比增長達746.7%,遠超整體互聯網消費金融增速,2017年,預計將突破1000億的金融交易規模。

許羅德說,大學生是未來信用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適度的生活消費和正當的助學消費,是大學生群體的合理訴求。

但近幾年提供高校消費信貸服務的市場化機構,主要是以「校園貸」為主的P2P公司和互聯網助貸平台。許羅德說,這些機構介入大學生消費信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高收益或自身的市場估值,對社會效益的考量相對不足,有時存在迎合甚至誘導校園的非理性消費行為。部分市場化的校園消費信貸機構實質上並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評審機制和內控合規機制,盲目追求規模擴張。

因此,許羅德建議,高校學生消費信貸需要構建一個規範有序的服務體系,優化制度安排和監管頂層設計,以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金融服務的普惠水平。

在許羅德看來,當前要建立高校學生消費金融的服務指導機制。金融監管機構要對高校學生消費金融市推出全面、規範、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意見,一方面出台相關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等金融正規軍在校園消費金融服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並對其服務價格、服務產品、服務流程進行有效引導,發揮其示範和引領效用;另一方面,對市場化機構治理整頓的同時,加快出台市場化金融機構為高校學生提供消費金融的服務指引,明確這些機構的可為空間和應為動作。

考慮到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在產品研發、風險控制、內控管理、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許羅德認為,金融監管機構要鼓勵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等金融正規軍在校園消費金融服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而市場化機構則需要加以規範,併發揮補充輔助作用,二者形成有效銜接。

而要真正成為主力軍,許羅德說,商業銀行要開發有針對性的消費金融產品,滿足大學生合理消費需求。一方面建立以小額信用消費貸款和信用卡為基礎的大學生消費金融產品體系。另一方面積極聯合消費品及消費服務供應商,共同開發「商品+金融」或「服務+金融」的嵌入式的場景消費金融模式。
另外,商業銀行也需要圍繞高校學生細分群體,合理設置消費信貸額度和利率,使針對高校學生的消費金融產品價格更符合普惠金融屬性。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要形成專業的風控案防機制,實現大學生消費信貸有序投放。比如,可以依託商業銀行自身風控體系,探索數據驅動的風控技術,規範信息採集和數倉管理,建立大學生資信和承債評級模型,形成有別於其他借款主體的大學生風險控制機制。同時也要建立高校學生金融服務的聯動機制。在消費金融的貸前、貸中、貸后各個環節和高校學生管理形成聯動機制和主體示範作用,更好地防控潛在風險。

對於市場化機構來說,許羅德表示,監管部門要從制度層面,設計准入校園的標準,尤其是風控能力、銷售方式和息費標準。

許羅德說,市場化機構在資格准入的前提下開展高校學生消費金融業務。而准入的關鍵應該在於其是否具備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落實合規銷售;是否符合價格限定要求;是否具備資金實力;是否具備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