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來西亞獨特的峇峇娘惹文化:服飾篇

峇峇(音bābā)娘惹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明朝後裔,也包括了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

大部分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多與馬來人混血。馬來語中,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為「峇峇」,女性後代則稱「娘惹」。

峇峇娘惹算是一種特殊民族了,隨著時代與局勢演變,峇峇娘惹的子孫也正在逐漸的恢復華人的精神面貌。

峇峇話

峇峇話作為漢語跟馬來語的混合,曾經在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的一百年期間大放異彩,但由於種種原因,它走過了誕生、輝煌,再到衰敗。

人最早在馬六甲海峽一帶繁衍子孫,跟馬來人共同生活,以共同語言溝通,可以追溯到10世紀甚至更早的時代。

15世紀鄭和下西洋,他的隨從已通曉當時在馬六甲海峽通行的馬來語,滿剌加國王(馬六甲蘇丹)到朝貢時也靠華人通譯。

娘惹服飾

娘惹服飾最能展示華人與馬來文化融合美感的精髓。多為輕紗,非常典型的熱帶風情,在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改成了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再加上傳統的花邊修飾,盡顯精緻與秀美。

娘惹服裝的顏色不僅有傳統的大紅及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五彩紛呈。而服裝上點綴裝飾的圖案,則通常是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等等。

Kebaya則是一種緊身的服裝,由於剪裁充分顯示腰身,再配上峇迪沙籠裙,讓娘惹們愈加嬌媚且婀娜多姿。

雖然馬來婦女與娘惹都穿Kebaya,但是娘惹的Kebaya除了用料較好之外,同時也以蕾絲花邊綉在衣襟、長袖上。

娘惹珠繡鞋

娘惹一般愛採用產自歐洲的切割珠來縫製她們的傳統珠繡鞋。

因為每一顆珠子都有其特定的傾角,製成后更能增強立體感,穿戴在足下閃閃發亮,異常貴氣。

娘惹一般每天都在進行珠綉和刺繡,她們的巧手創作出許多複雜精美的物品,其圖案結合中式和歐式風格,造型別具一格,活靈活現。

她們可以將千粒微如米粒的珠飾穿透細如髮絲的針線,花上2、3個月的功夫,才制好一雙珠鞋,讓人不得不佩服娘惹們的精工巧作。

娘惹們必須學好這些,才會被認為是有教養,所以她們的珠綉和刺繡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往往會成為她們是否適合婚配的一個評定標準。

而這些物品很多都是為了她們的婚禮而準備,如珠繡鞋、婚床上的珠綉床罩、刺繡的新娘蓋頭或者是貴重器皿的套罩。

娘惹首飾

除此之外,娘惹的身上也離不開首飾。項鏈上鑲著珠寶,耳邊垂著耳墜,胸前的金銀扣牌鑲嵌著珍珠寶石,而且還有精緻得不能再精緻的花紋。

她們訂製首飾時,總忘不了的鳳凰、牡丹和八仙,儘管這些首飾己經不是原有的風格,但是她們依然認為,這些都是吉祥的代表。

超級華麗的頭冠。

孔雀開屏的婚嫁飾品,伴著出閣的新娘出嫁。

設計誇張的金項鏈,是娘惹新娘出嫁時必戴的飾品,講究隆重排場的大富人家,會特別從定製。

娘惹出嫁時佩戴的髮飾品,花卉雕飾寓意著吉祥。

還有造型獨特的別針。3個一樣款式的扣在上衣上,也是一種風俗。

怎麼樣?作為一種特殊的華人後裔,峇峇娘惹文化融合了古代與馬來的風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看上去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既現代又古典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