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農民營造好的「種植環境」

原標題:為農民營造好的「種植環境」

轉眼間,又到了3·15這個與消費者權益息息相關的日子。每年的3·15,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不外是哪家的產品出了問題被曝光,哪家的產品質量值得信賴。可事實卻是,總有沒完沒了的假貨橫行在市場,永遠也曝光不盡。而除了我們吃穿住行等日用品,在農業生產中,農資假貨也在時時刻刻威脅著農民。曾幾何時,一袋袋假化肥讓農民一季的努力付之東流;曾幾何時,一顆顆假種子讓農民看著顆粒無收的土地欲哭無淚;曾幾何時,一瓶瓶假農藥讓農民眼巴巴看著害蟲肆虐……一個個血淋淋例子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農資打假迫在眉睫!

化肥市場魚龍混雜

如果關注過農資市場的朋友應該了解,在目前的農資市場中,化肥佔了很大的一塊份額。而正是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存在著各種亂象。

首先是復混肥市場,復混肥是採用物理方法將幾種不同單質的肥料進行粉碎混合造粒而成或者不經過造粒混合使用。從概念上看,復混肥的生產比較簡單,簡單的工藝就免不了造假者的跟風。據某不願透露姓名的農資網站相關負責人趙明(化名)向記者介紹,不少地區的復混肥生產設備及其簡陋,而各個種類的雖然包裝不一,但是東西實質上是一致的。特別是有的小作坊企業生產的肥料,生產設備更簡單,一台磅、幾把杴,只需將幾種肥料混一混,一會兒就能生產幾十噸。而作為一個關係到農民生產血汗的產業,制假造假的不法商人甚至已經把復混肥整個行業的名聲搞臭,大廠生產的肥料農民們也很少買賬了。

除了復混肥,該負責任告訴記者,目前化肥行業的有機肥也是一個很難規範的區域。有機肥是用植物的有機質生產的肥料,這種肥料以有機質為主,肥力很弱,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結構。但現實中生產有機肥的廠家往往在有機肥中加入化學成分來提高有機肥中氮、磷、鉀等的含量。有機肥價格原本低廉,可是一旦加入了化學成分,這價格就無法讓人估摸了,再加上華麗的包裝,那可真是宰你沒商量。

目前傳統使用的單質肥料、複合肥料不再暢銷,據業內人士舉例表示,原因是一些經銷商的惡意引導。例如:經銷商花100元進一袋尿素,實際出售價比進貨價要低5元~10元,鉀肥、磷肥價格比較高,大多數經銷商不進貨或少進貨,標高價格變相拒絕出售。複合肥價格高得驚人,一袋50公斤的要幾百元,農民望而生畏,只能選擇復混肥和有機肥。據調查,一袋復混肥經銷商能從中賺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不等,高額的利潤激發了經銷商推銷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單質化肥和複合肥料生產、銷售的萎縮。

種子市場仍需規範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種子是一種特殊的農業生產資料。但由於種子的使用者是處於弱勢群體的廣大農民,於是如何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督管理,規範種子市場秩序,確保農民能夠使用到放心種子,不僅是農民和有關部門在「3·15」這個特殊時期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一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由於種子市場用量不大、品種單調、銷售渠道比較單一,農民一般選擇的名牌多;還由於種子市場因為發現問題處罰力度大,所以問題比起化肥和農藥相對較少,但假種子坑農害農事件也有發生,而且一旦使用假種子,後果會非常嚴重。據趙明表示,目前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有3個:一是品種混亂。有些經銷商非法引進種子,未審先推。更有甚者違背科學,引進一些不適宜在本地生長的品種矇騙農民,給農民帶來巨大損失。二是銷售後責任不明確。銷售商只管銷售,不管後果,往往以所謂的優良品種打破和影響了傳統品種的種植。三是制種企業混亂。運用高科技制種確實給農民帶來了利益,為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於一些種子生產企業無生產基地,制種企業便給予農民技術指導,由其代替制種,而一旦市場價格有變,農民搶先將手中的種子出售給其他一些經營種子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便假冒其包裝在市場上銷售。

種子有著較強的地域性、季節性等特徵,而目前市場上的種子銷售情況是,有的銷售商只是到村裡找兩個關係戶做宣傳推銷,出了問題有時連專家都找不到原因。鑒於種子的特殊性,風陵渡工商分局姚會武建議,引進種子應該到省農業廳審批。用完善立法、強化執法、提高農民維權意識等措施來保障農民利益迫在眉睫。

假農資監管不能局限在「3·15」

假農資不僅對農資市場的價格秩序衝擊很大,還給農民造成一種抵觸心理,嫌真農資的價格高,有的農民圖便宜就會買到假農資。但不管是種子的原因還是化肥的原因,農作物生產有季節性,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最後都會造成農業減產,嚴重的甚至絕收。在記者看來,農自市場的監管必須做到常態化,「3·15」只是一個節點,要把這個節點擴大到每時每刻。

從監管上來講,監管部門要責任明確,抓緊解決好多頭管理的問題,也就是嚴格明確生產環節質檢部門監管,銷售環節工商部門監管的問題。農資市場監管有漏洞,還有一個原因是人際關係複雜造成的監管不到位。一些不誠信的生產者和銷售商,出了問題到處找關係,人為地給監管部門造成掣肘。

同時,農資經營主管部門要加強人員管理、監督、指導、提高經營人員的素質,真正在重農惠農支農護農服務上下工夫。一旦發現有人出售假農資,公司立即給予除名,由於管理嚴格,只要各經銷網點一直堅持誠信經營,假貨也就沒有了銷售的渠道。

而農民農資知識和法律知識的缺乏往往使兜售假農資的商販鑽了空子,所以農業部門應該加大相關知識的宣傳,讓農民朋友買農資時學會辨別真假,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現場指導、專家推廣,農民朋友發現問題還要及時向監督部門反映。一位農業專家認為,由於目前專用肥沒有標準亂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農資市場,應該取消專用肥。

擦亮眼睛辨別真假農資

在農資市場中,如果說監管是保護農民權益的第一道關口,那麼農民本身是否能「慧眼識農資」則是保護自己權益的最後一道關口,如何能真正的看準哪些農資是「真材實料」呢?且看專家是怎麼做的。

農資網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辨識農資真偽優劣,必須從看入手。首先要看證照。要到經營證照齊全、經營信譽良好的合法農資商店或獸藥專營店購買。不要購買流動商販和無證經營的農資。其次是要看標籤。要認真查看產品包裝和標籤標識上的登記證號、批准證號、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有效期、產品說明等事項,查驗產品質量合格證。不要盲目輕信廣告宣傳和商家的推薦。同時,要在正規的銷售網點購買合法農資產品。不要購買非法和國家禁用的農藥、獸葯及其他投入品。在購買的同時一定要索取票據。要向經營者索要銷售憑證,並連同產品包裝物、標籤等妥善保存好,以備出現質量等問題時作為索賠依據。不要接受未註明品種、名稱、數量、價格及銷售者的字據或收條。

該專家還提醒農民朋友,在購買農資產品以後,一定要注意包裝封口有無拆動痕迹,不要購買商標破損、標識不清或不全的農資產品,特別是要仔細查看產品名稱、商品名稱、執行標準等,以防不法經營者偷梁換柱,在包裝上仿冒或傍名牌忽悠和誤導。同時還要注意留存樣品。有些造假農資使用科技手段以假亂真,單從外包裝標籤等方面不大容易辨別真偽優劣,農民消費者使用后最好留存包裝物、商標標籤以及少量的樣品,為日後維權保留證據。

趙明則表示,購買農藥時,一定要注意其標籤上的名稱、證號、類別、有效成份、性能、用途、毒性、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生產單位等內容是否齊全,若有缺項,均應對其質量提出疑問;標籤上的產品名稱應當是通用名稱或合法商品名,工商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的隨意取名或隨意標上FH、I型、復方等字樣的,都是非法名稱;散裝的產品不能購買,因為產銷的各環節隨時都可能摻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