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是「經典吟誦」的倡導者,但他卻說自己不信任經典教育……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海教思維」

當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以「經典教育」為主流的。私塾多標舉「讀經教育」,學校多開展「經典誦讀」,此外還有「經典海讀」、「經典素讀」、「經典吟誦」等說法,總之是在用經典做教育。

我也是其中「經典吟誦」的倡導者。但是,我今天想說,指望經典能教出傳統文化人才,或者是有傳統品德的學生來,恐怕只是美好的願望罷了。

徐健順,首都師範大學國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我為什麼不信任「經典教育」?

請大家想一想宋代儒學為什麼要弄出個「四書」來?

宋朝官方已經有「十三經」,科舉考試也是以「十三經」為基礎的,而所謂「四書」,都是「十三經」里的篇目。為什麼朱熹等宋儒還要弄出個「四書」來?

答案是:「十三經」中的絕大部分內容,都距離宋朝生活太遠了。《周易》《尚書》《春秋》《詩經》等等,其中涉及大量的先秦文物制度和生活方式,宋朝已經面目全非,如果從閱讀這些經典開始學習,就會糾纏陷溺於表面知識,要弄清其中的道理需要很久,甚至皓首窮經不能自拔。

所以宋儒特意從「十三經」里選出個「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它們說的基本上是大道理,涉及的先秦文物制度比較少,理解相對容易,因此先從這裡入手,先明白大道理,再輔以歷史知識豐富深化。因為「四書」當初並不是一個自足的創作體系,所以朱子還不惜背負罵名,自作數篇,以補足「四書」理論體系。

「十三經」其餘數經,也把《爾雅》《孝經》幾個再分一層,結果後人學習儒學,就變成了「四書」、「五經」、「十三經」其餘數經這麼個順序。這是一個教育次第問題,也是一個教育理念問題。

今天,「四書」離我們的生活也很遠了

「四書」中,《論語》是最生活化的一部,我們就以它為例。

《論語》的開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看很多書上的白話通解大概是:學了知識,然後又經常去複習練習,不是很快樂嗎?

話好像沒錯,但是實際上傳達到今天讀者腦子裡的信息,卻與古人得到的信息大為不同。

今天的人讀到這句話,腦子裡浮現出來的畫面,一般都是課堂上學生們排排坐,大聲朗讀的樣子,或者是做習題的樣子,可是先秦的「學」與「習」卻不是如此。

孔子所謂「學」是指學習儒學,所以學習數理化英語,包括學習今天的語文,都不是「學」。而且,古人上「學」,不是今天的橫向編班,統教共學,而是縱向編班,個別教育,一對一私密教學為主。孔子就是這樣教學生的。

「學」也不是老師在按照教科書從頭到尾地講解,而是以布置作業為開端,啟發點撥式教學,以自學為主體過程,以復講過關為階段考試來進行的。

今天的所謂私塾書院,課本雖然換成了古代的內容,有的還繁體豎排大字,可是課本的形式還是西方的,沒有古代課本最關鍵的讀法符號,而且課堂布置也是classroom,不知道古代的老師是坐在教室的後面的角落或者另外一間進行教學的,是一對一教學的,是沒有同桌的你的。

而「習」也不是今天的複習、練習、背誦經典,而是古代儒士的實踐演練,比如內省,比如作詩,比如習禮,比如憂國憂民。在失去了古代「學」的生活樣態的情況下,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會偏差到什麼程度?所以學生們會說:老師啊,學習是很痛苦的啊,怎麼能說是「悅」呢?像今天這樣子學習,學習今天的東西,當然是很痛苦的啊。學生們說的對。這句話的教育就達不到目的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話就更不好理解了。今天的白話通解看起來都很簡單: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讓人快樂嗎?然而,什麼叫「遠方」呢?先秦時期,交通通訊都不發達,出門遠行,是生死不知的。誰也不知道他還活著沒有。沒有消息,沒有音信,更沒有電話和視頻聊天。

而且,從一個縣到另一個縣,大約要走好幾天。從一個諸侯國到另外一個諸侯國,大約要走好幾個月。什麼叫「從遠方來」?就是他去了得走好幾個月以上的地方,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有一天,他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驚喜!當然是「不亦樂乎」了!

要在今天,這個「遠方」至少也得是火星。因為到了月球上,還有電話網路,還有視頻直播呢。火星的通訊要稍微延遲一些,但還比不上孔子所謂的「遠方」,你說,你讀經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孔子的本意呢?

這還是大家覺得最容易理解的句子,後面就不說了,其餘的經典也就不說了。其與當代生活差異之大,只比這兩句話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怎麼可能通過讀經典去理解儒學呢?

如今的「經典教育」不成體系,沒有方法

所以我不相信一個孩子可以通過讀經,或者說把學習傳統文化的主要精力放在讀經上,而可以學到傳統文化,融合進他的生命,化為他的生活方式。

更不用說如今的「經典教育」不成體系,沒有方法。不成體系,是說沒有次第,沒有系統。古代的蒙學也好,經典也好,每一部都有它自己的教學目標,它自己的知識系統,因此要學習就必須具備某方面的基礎,先學什麼後學什麼,每一部又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材料。

比如《百家姓》除了知識目的之外,主要是樹立華夷之辨的理念,接受人都是一家人的思想。現在講《百家姓》的老師,往往講各姓的源流,各自的名人,這不是往相反方向教嗎?既然你是你的姓,我是我的姓,我們各自有源流,各自有祖宗,那我們就分家好了,還在一起生活做什麼?此種講法,流毒甚廣。

《百家姓》,應該是講中華一家親,講你這個姓,當初是怎麼進入的中華大家庭,大家庭是怎樣歡迎你的,你又是怎樣滿懷欣喜地進門的,你還記得嗎?你還記得我們是怎樣相濡以沫、生死以共的嗎?這才是《百家姓》的正解。

再比如讀經須以國小為基礎,「國小終,至四書」,「國小」的涵義既有禮教和生活教育,又有音韻訓詁和讀書方法,即吟誦。今天很多學生上來就讀經,那怎麼能讀得明白呢?

比如我們還舉《論語》開篇為例:

子曰

「子曰」是什麼意思?今天的學生讀到這兩個字,所獲得的信息,就是「孔子說」,我們的教材上也就能給到這些。可是一個古代的學生,讀到這兩個字,如果他是經過蒙學和國小訓練的,他所獲得的信息就大為不同了。

比如如果他學過音韻學,他就知道「曰」是入聲字,他學過吟誦,就知道「子」讀長「曰」讀短,這樣讀出來,就有了鄭重其事的意思。《論語》全部用「曰」而不用「雲」,古人早已說過,乃鄭重之意。如果他學過訓詁,或者老師在這裡教他訓字,他就會知道「子」字的來歷,知道它來自爵位之稱,以及為什麼爵位都是家人親戚的稱謂。這樣他就對「子」這個字充滿敬意和親切感。

如果他學過禮教和生活教育,他已有孝悌之習和仁義之志,那麼他學起來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古代的教育是一個龐大而嚴密的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尊重中華文化的固有結構和傳統教育的固有次第!想一步登天是投機取巧,絕不會成功。想只學一角,抓到什麼就學什麼,只會讓困難更大,效果更差。只學經典,想靠經典達到育人的目的,這不是經典教育,這是經典迷信。必須提倡有學理、有體系、有傳承、有效果的傳統文化教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