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丁往道:用英文傳播中華文化的典範

中華文化浩如沿海,紛繁卷帙,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作為著名的語言學家、翻譯家,丁往道先生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力主在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開設傳統文化專業課程。丁先生身體力行,從1980年起至到1991退休為止,堅持為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講授傳統文化精華,幫助學生彌補母語文化及其英文表達的不足,從而為他們今後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交際和翻譯實踐打下堅實的雙語基礎。在美國西華盛頓大學和俄國莫斯科外語大學任客座教授期間,丁先生又大力向外國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退休以後,他仍不遺餘力地以翻譯、著述、創作等多種形式繼續光大祖國的文化遺產。比如丁先生創作的英文著作《攀登》和《文化掠影》,都是用英語向外國讀者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下面將著重介紹丁先生這兩本很有特色的英文著作。

1. 小說《攀登》的文化內涵1.1《京華煙雲》與《攀登》創作英文小說的學者為數不多。建國前有旅居海外的林語堂,其長篇小說《京華煙雲》1939年於美國面世,引起轟動,《時代》周刊稱其「極可能成為關於現代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林語堂,1999:出版說明)。建國后至今學者創作的英文小說在大陸出版的可能僅有一部,即由丁往道教授執筆的長篇小說《攀登》。《紐約人》編輯Lindsley Cameron稱其為「一部體現學者真知灼見的歷史小說」(丁往道,2000 Introduction )。《攀登》和《京華煙雲》都是反映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性小說。

《京華煙雲》細述了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幾個大家庭的悲歡離合,而《攀登》則主要體現了知識分子從1955年整風起,經反右、大躍進、文革、直至改革開放又一個30多年的遭遇和變遷。《京華煙雲》人物眾多,場面宏大,曾被視為現代《紅樓夢》。《攀登》涉及人物數十人,其中的重要人物僅三、五人而已,但這部小說觸及了眾多行業和階層,除了文化界外,農、工、商、黨政機關在當時的情形都有體現。地域亦十分廣闊:既描繪了都市與村鎮,又對比了內地(四川)和沿海(上海),甚至還跨越國界彰顯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更為突出的是,小說自然地展示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從唐宋詩詞、清代小說到崑劇表演、書法藝術、傳統音樂、古典園林乃至酒味茶香無不隨著情節的需要,適時地散發出馥郁的文化氣息,令讀者回味無窮。

1.2《攀登》中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然而,《攀登》並不滿足於展示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小說自始至終在努力引導讀者感受傳統文化的核心。SamovarPorter在《跨文化交際》(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一書中論及文化的深層結構時指出,「一種文化的世界觀可以認為是這種文化的核心……世界觀植根於文化,通過多種渠道傳送,並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宗教是形成世界觀的主要因素。」(Samovar, 2000)這段話說明了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觀,那麼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古代哲學思想,而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是構成古代哲學思想的主要因素。小說作者主要通過主人公於文的言行及經歷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的核心。於文是大學中文系教師,自小通過誦讀古典作品而深受古代思想的熏陶,因而在小說的開頭於文從教伊始就已顯露了儒家的謙恭禮儀,道家的淡泊胸懷以及佛教的慈悲性情。

這一精神世界在之後的30多年風雨中成了他的挪亞方舟,不僅庇護他安全度過一次又一次衝擊,還使他深入思考,取得新的知識和體驗,並同一切與他有緣的人和諧相處。在絕大多數人飽受運動之苦的日日夜夜,他卻在與世無爭中教學、勞動、科研、享受家庭生活。文革結束后不久,於文因其在唐詩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而晉陞為受人景仰的大學教授。他在科研上的攀登實際上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理解的步步深入。開始時他通過吟誦詩詞對傳統文化有了朦朧的認識,之後他專門研究白居易以及古詩中對自然的頌揚,進一步認識傳統文化的內涵,臨近結束時他開始向哲學系教授請教如何學習古代哲學,為攀登另一科研高峰——哲學與唐宋詩詞的關係作好準備。

小說最後一章描寫了於文登上香山頂飽覽諸峰時的極樂心情,這象徵他對傳統文化的領悟已攀登到了一個新的頂峰。但是文化的攀登是沒有止境的,作者在結尾時引用了王之渙的詩含蓄地告誡讀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至此,我們可以明白丁往道教授選擇「攀登」作為書名的點睛之意。但是就人物的塑造而言,於文的性情、為人及處世前後並無明顯變化,他幾乎一直在恬淡自然中做好每一件事,追求著心的寧靜與和諧。他的精神境界很難讓讀者感受到攀登的艱辛歷程,這也許會導致部分讀者對書名的困惑。

2. 專論《文化掠影》的內容特色同樣為了傳播傳統文化,《文化掠影》則以專論的形式向讀者介紹了華夏五千年文化的發展歷程。雖然文體不同,但在處理文化核心及其表現的關係上,《掠影》與《攀登》卻具有類似之處。全書共二十五章,288頁。除了開首和結尾三章以文化的概述為主外,其它二十二章中有十一章專門論述傳統文化的核心——古代哲學思想。章題按先後主要有:孔子、老子和道家思想,百家爭鳴,佛教傳入,清談和玄學,禪宗,理學,明代和清初的思想家。這些部分的頁數共達137頁。其它論述唐詩、元曲、明代小說、繪畫等具體文化表現部分雖亦有十一章之多,但所佔篇幅僅為119頁。可見,這部以文化為題的史書,其核心仍然是古代哲學思想,而就思想各章所論的詳略來判斷,孔子、老子以及佛教的思想應屬核心之核心。全書內容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和協統一。

3. 《攀登》與《文化掠影》的英文表達以上就《攀登》與《文化掠影》的內容作了簡要評述,從中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核心所在。下面就來欣賞一下這兩本書中的英文表達。縱觀丁往道教授的著述,不難發現他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兩個領域:一是傳統文化研究,除以上兩書,還出版有《孔子語錄一百則》、《孔子新評》和《神話及志怪小說一百篇》(譯著《搜神記》將於近期出版));二是英文寫作,主編了《英語寫作基礎教程》、《英語寫作手冊》以及《英語文體學引論》關於評判英語語言使用好壞的標準,《英語寫作手冊》明確指出,「能恰當表達思想的語言就是好的語言,也就是應該用的語言。所以不必總是追求某一類型的語言,如文雅的、艱深的、淺易的、或俚俗的。」(丁往道,1997:致學習者)這段話中,「恰當」二字是關鍵,亦即語言的使用要視場合、時間、人物等的變化而變化,須與語境相適合。《攀登》與《掠影》正是這一文體觀的具體實踐。下面就引兩本書中的幾段英文表達來加以說明。

Uncle, do you ever catch a fish?he tried to start a conversation.Sometimes I do, but not very often,the man answered, his eyes fixed on the floats.Dont you think its a waste of time to sit here for hours without catching enough fish for a dish?」「You have never fished, have you?the old man smiled. I dont know what they think,he pointed to the other men fishing there. To me, its good enough to be sitting here by the river. Its cool and quiet. All your attention is on the floats. You think of nothing.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Whether you get fish or not is not important.These words had flowed from the old mans mouth of themselves. The feeling was so natural that the old man perhaps had never thought of it. It came to him.To Yu Wen it was entirely new. It was enlightening. He sensed in it the idea cherished by the Chinese for so long that peace of mind was the greatest satisfaction.(2000:11-12)About 5,000 years ago, Huangdi, the Yellow Emperor, according to legend, ruled part of the Yellov River valley. He and another leader, Yandi, or the Fiery Empero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Huangdi is said to have invented the cart, the boat, the clothes, the script and the medicine, and Yand to have taught people hov to turn the soil with a plow. Today,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regard them as their earliest ancestors, calling themselves Yan-Huangs descendants.(2001:2)

上述所引英文中的前一部分出自《攀登》第一章的結尾,是於文在運河岸觀看一位老人垂釣良久而未有收穫時與之展開的一段對話及沉思。對話中均為具體而普通的常用詞,所用句子幾乎都為短句,縮略形式出現頻繁,這些都是日常口語體的特徵,正適合此處表達的需要。隨後的段落是於文個人的思考,他是中文教師,思考的問題又帶有哲學性,作者故而啟用了一些較抽象文雅的詞語,如enlightening, cherish, satisfaction等,以及較長而複雜的句子如最後一句:He sensed in it the idea cherished by the Chinese for so long that peace of mind was the greatest satisfaction。因此,可以說《攀登》是集淺易和文雅於一體的綜合英文文體。美國的《今日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 Today)讚揚《攀登》「行文老道,技巧嫻熟』』 (workmanlike prose ) (Bates, 2002:131 ),我們認為這是對作者運用這一綜合文體的高度評價。引文中后一部分出自《文化掠影》的開頭,同《攀登》的英文表達相比,在文體上顯得正式與莊重。選詞方面,除了常用詞以外,還用了一些難度較大的辭彙,如contribution, civilization, ancestor, descendant等。句子的長度大都在兩至三行間,插入語、平行結構等正式文體的特徵時有出現,沒有任何縮略現象。作者在全書中始終保持了這一莊重的文體,而此種文體正可以體現專論類書籍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儘管莊重、嚴肅,《掠影》讀來仍與《攀登》一樣平易流暢。

平易流暢可以說是丁往道教授英文的主要特徵,滲透在他的各種文體之中。這恰好與傳統文化所提倡的樸實自然相吻合。也許有讀者會認為這兩本書中的英文並不像是英語母語作者所寫的英文,這種感覺不無道理。《紐約人》編輯在評論《攀登》的語言時,寫道,「這種英文同樣很好,如此變通,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文化思想的結構」(2000: lntroduction)無疑,丁往道教授善於用英語來體現人的思想。微信圖片_20170607222538 此外,丁先生還翻譯了《神話及只怪小說一百篇》、《孔子語錄一百則》和《瑞雲》等諸多古代文化的著作。

縱覽丁往道先生的譯文,可以發現丁先生的譯文確切,通俗易懂,且行文簡潔。丁先生的翻譯語言不僅傳遞了文化的精髓,而且保留了譯文的美感。在當下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向外傳達傳統的文化精髓,如何讓世界人民共同享有先人創造的文化結晶,同時又保留傳統文化的本真,丁先生的譯文做了這樣一個範例。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典籍依然保留較高的現代價值。(王茹茹,2016:丁往道先生的翻譯美學風格研究)我們期盼有更多像《攀登》、《文化掠影》這樣傳播母語文化的外文書籍面世,幫助外語學習者了解祖國傳統文化,學會其恰當的外文表達,以成為有傳統文化涵養的外語工作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