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誰說勵志書籍只是一碗毒雞湯?

今天群學書院與各位分享的,

是旅美華人學者薛涌的文章

《勵志是一個嚴肅話題》。

在作者看來,

古往今來的勵志作品,

都有其人文與宗教基礎,

作為一種社會凝結劑,

也絕非大眾鄙夷的「心靈雞湯」那麼簡單。

學術書暢銷化,

暢銷書學術化,

或許有意料之外的收效。

01

當年于丹講《論語》走紅,引起學術界的一陣憤激和失落。她的書我雖然一頁也讀不下去,但還是勸學界的朋友們:她的「成功」,在於把傳統經典當勵志來講。如果有學養的人不出來勵志,當然就把市場拱手相讓給於丹們了。

到美國街上看看就知道,教堂比超市要多。裡面講什麼?大多是用《聖經》等傳統經典來勵志。這是芸芸眾生的日常需要。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於能夠回答不同時代芸芸眾生內心的問題。「勵志作品」作為社會的凝結劑,不可為學術所漠視。

02

勵志書籍之大盛,恐怕還要歸結為西方文藝復興后,現代社會中平民階層的崛起。

在歐洲中世紀的意識形態中,社會是固態的、等級化的。貴族、僧侶、農民各安其位,雖然也有鞋匠的兒子當了教皇的特例,但大體而言階層間缺乏上下流動,很少有宣揚個人成功的餘地。

到了中世紀後半期,工商階層漸漸得勢,又有了宗教改革,再經過一系列的商業革命、價格革命、金融革命,最終到了工業革命。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個各安其位的世界了,人可以通過奮鬥獲得成功,並擺脫自己原來的階層。韋伯的《清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就是對這一時代的寫照。

讀者恐怕不曾注意到,工業革命的時代,其實正是歷史上第一個勵志書籍興旺的時代。這多少要歸結於「上帝的選民」的概念——當信徒心驚膽戰地在自己身上觀察死後是否能上天堂的跡象時,不自覺地用行為創造著自己想要的證據:那些克勤克儉、對社會有承擔並獲得巨大的世俗成功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想進天堂的不免要把自己的人格往這種「選民」的模子里填。天主教則一向主張在人間的善行能夠改變死後的命運,並在回應新教挑戰中,從集體宗教變成了個人宗教,即把重點從群體的馴順轉移到個人的拯救。

03

以上這些個人主義的宗教精神,都成為勵志文化的基礎——既然成功是個人品德之彰顯,那麼,「勵志」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激勵人們培養這些品德。

社會學家本迪克斯( Reinhard Bendix)指出,當時新興工商階層和貴族爭奪話語統治權,特彆強調自己是靠品德和自助而獲得領導地位,給社會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益,不像無德無才的貴族那樣一切都靠繼承。同時,他們又把貧困歸結於品德之欠缺,要窮人安分守己。

到了美國的「鍍金時代」,社會達爾文主義大盛。這種個人奮鬥的勵志文化並沒有改變,只是「科學」轉化了「選民」的含義:過去的「選民」是上帝的選擇,如今則是自然進化的選擇。卡內基等毫不遲疑地認定:自己的成功乃品德所致。所以,有關如何效法他們的勵志書籍,也充斥於市。

不過,在卡內基那一代人為美國奠定了大企業所主導的工業體系之後,他們自己也知道,這種通過個人奮鬥而獲得的成功越來越不可能。整個經濟已經高度組織化、系統化,人必須進入這種組織系統來逐級晉陞。這就是韋伯所謂的「科層化」:大家老老實實地到大公司當白領。由此,管理學壓倒了勵志學。這種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主宰了二十世紀上半期心理學的「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要旨在於:既然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那麼通過合理的外界刺激就可以控制人的行為。這頗有法家操縱人性的味道,也正合大企業的需要。看看富士康的管理,是否就有些「行為主義」的風格?

可惜,建立在「行為主義」之上的管理,面對工潮和怠工一籌莫展。結果,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管理的人性化逐漸被提到議事日程上。在心理學內部,「行為主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人不再被看成是被動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機器,而是通過諸多複雜的內在預期、動機、情感等,來消化外界的刺激。換句話說,人的內心過程至關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對於環境挑戰的回應。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知識經濟崛起后,比爾·蓋茨等一代自我塑造的人從一起步就跳出既有的社會組織(比如從哈佛輟學),創立了白手起家的業績。人似乎從科層中獲得了解放。即使是谷歌這種大公司,也不可能通過刺激—反應的模式對員工激發創造力,而更依賴於人的自勵。也難怪,最近幾年勵志書籍又在美國大盛。不過,這種勵志已經沒有十九世紀末那種強烈的「選民」式宗教情懷,而多是建立在「行為主義」之後的心理學發展之上。

04

我的切入點,也恰恰是這種心理學上的自勵。

所謂「天才是訓練出來的」,首先要解答「才能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培養的」。這個古老問題表面看如同陳詞濫調,但近年來的發展則精彩紛呈:不僅是教育學、心理學中有大量討論,生物學、動物學、腦神經學等也紛紛介入。天生派與培養派在學術上都有大量的經驗研究作為支持。

在我看來,兩派都有不可否認的貢獻,特別是在智商問題上的討論,更是各顯精彩。普通人如何從這些水火不容的學說中同時獲益,才是真正的挑戰。這就要落實於「行為主義」之後的自勵學派。

比如,智商具有相當大的天生成分。但是,不僅智商不可能自動導向成功,甚至人一旦相信自己的天資是固定不變的,就難以成功。因為成功者多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自我超越過程。如果過分相信自己的天資,就缺乏改變自己的動機,進而放棄自我超越的努力。而這種自我超越,又是以具體的精神氣質和訓練方法為基礎的。「訓練」不過是對這一複雜過程的概括而已。這方面的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領域的進展,不用說對年青一代,就是對我們這些年近半百的人,也頗有助益。

我深深希望,的學術界能夠嚴肅地對待勵志問題。我正是力圖把「行為主義」之後的心理學炒成快餐,以方便讀者消化。要知道,心理學的原創性論著多是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的。其論文程式非常固定統一:多是先界定實驗的目標、方法,然後解釋所獲得的數據,簡短的結論后往往再加一段試探性的討論。枯燥繁瑣不說,其中術語也甚多,難以迅速消化。然而,也只有這麼謹慎做出來的東西才可信。每當我在讀得頭皮發麻之後獲得一點了悟時,都不禁要想:如果把這些複雜的論述用比較通俗的語言總結出來,讀者豈不更容易由「知」到「行」、在實際的生活和事業中獲益?當然,再結合個人身體力行的感性經驗,就會使書更有應用性了。

我所希望的是學術書暢銷化,暢銷書學術化。最近《紐約客》上有篇介紹亞當·斯密的文章,稱《國富論》當年就是本暢銷書。現代文化的核心特點就是世俗化。我們對學術的俗化大可不必唉聲嘆氣。我們所需要的,是亞當·斯密式的俗文化。

群學書院今日薦書

是什麼讓當時的人們就認為他們具有取得成功的潛質?這並不取決於他們的天賦,也不取決於他們的基因,而是取決於他們堅持不懈地「刻意練習」,這是本書要告訴讀者的最大的一個秘密。

《財富》雜誌曾刊登過一篇非常受讀者歡迎的封面報道,名為《如何成就偉大》。《財富》雜誌的高級編輯傑夫•科爾文在讀者的期盼下,將這篇經典的封面文章寫成了這本書,旨在為讀者揭開成功的奧秘。

你的外婆也許會告訴你,如果要成為泰格•伍茲、溫斯頓•丘吉爾、沃倫•巴菲特、傑克•韋爾奇、莫扎特這樣的人,就必須埋頭苦幹。但事實並不僅如此,你還必須堅持不懈地「刻意練習」,你必須學會如何對結果進行分析,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練習」,每個人都有可能獲得成功,而不是僅僅取決於你的智商或者是情商。

科爾文提出的「刻意練習」的成功法則不僅適用於科學、音樂、藝術領域,就是談判、理財等技能,也可以依照成功法則來習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