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谷歌PAX聯盟:專利風險其次,創新與轉型壓力更重

前兩天,谷歌組織安卓系手機陣營,成立了一個名為PAX的專利聯盟。目的是通過內部體系分享,化解潛在的專利訴訟,促進手機廠商間的開放合作。

實現的途徑如此這般:簽訂合約入伙,各廠商之間可以免費交換專利,可以減少廠商之間的專利糾紛。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感想到蘋果,認為這是應對蘋果潛在專利訴訟的。確實,這裡有幾個信號,簡單羅列一下能感受到一些微妙

一是前幾天移動應用研究機構APP Annie發布報告稱,2017年,安卓生態應用與訂閱收入將超過410億美元,超過蘋果 iOS生態的400億美元。2016年,安卓僅270億美元,後者則是340億美元。

要知道,目前安卓機與蘋果手機出貨的對比是5:1。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硬體層面的體驗越來越難以出現差異化階段,這個數據的轉換標誌著產業獲利模式的變遷。個人認為,蘋果一定能感覺到更多威脅。

二是個體競爭上,蘋果過去一直屈尊於三星出貨,2017年,華為終端有希望超越它,成為老二。而OPPO、小米等軍團,正加速布局海外,同樣不可小覷。

三是2017年是蘋果iPhone誕生10周年,一定會在供應鏈、營銷、品牌方面有更穩固的動作,同時也要為轉型創造更多緩衝。因此,這個周期,別太刺激它。

確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潛在的專利訴訟。蘋果應該會有一些反應。而且,幾年前,當安卓陣營初步崛起時,尤其是當三星與台灣地區HTC的安卓機衝刺時,蘋果很快就祭起訴訟手段,全球阻擊。當然,三星與HTC之間也發生了持續交火。這一幕堪稱全球手機業經典的「三國殺」。最終HTC脆敗,不但出貨受到抑制,股價也從台灣地區的股王地位迅速暴跌。創始人王雪紅夫婦再度從首富墜落。至今HTC手機都沒能恢復元氣,已將重心轉向VR。

這邏輯很完美。但我覺得,越完美越不靠譜。它絕非谷歌初衷。事實上,過去多年,這種論調很多很多。就算PAX專利聯盟運行下去,也不會發揮什麼成效,最後一定會成為雞肋。立此為證。

因為,安卓陣營面臨的種種風險,大部分都是它自身的開放模式累積而成,而不是蘋果競爭所致!

要我直說,本質上,這是谷歌期望通過減少內耗、穩固自身生態,如此既可降低自身創新壓力,又可以為一場轉型創造緩衝。

你知道安卓是一種開源模式。這種模式確實很有活力,短短几年就成就一個巨大的生態。如果沒有安卓,全球移動互聯網業可能要晚上好幾年。

但是,這種開源下的開放共享理念,只是底層,它並不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落實到具體的安卓手機企業,它們之間的競爭遠遠大過安卓陣營與蘋果以及微軟等其他體系的角逐。

安卓系統呈現為高度的碎片化狀態。每家手機企業都基於安卓開發出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以適應自身的方案與體驗。隨著產業規模壯大,導致兩種尷尬:

1、安卓機用戶體驗差異巨大;

2、基於種種獨立的操作系統建立的應用商店,高度分散、同質;

3、谷歌已經受困於這種開放、分散帶來的創新壓力。

這就瓦解了安卓本身的規模優勢。看上去整個陣營龐大,實際上是一個個的孤島狀態。安卓手機與蘋果手機的出貨比例是5:1,7、8年過去,應用分發創造的營收,竟然仍不敵蘋果一家。

這根本就不怪蘋果。這是開放過度的矛盾。開放是有好處,但產業分散、凌亂、缺乏規範,品質體驗整體很差,同質化競爭激烈。

過去兩年,很多廠家推新品時,老拿蘋果來做靶子。其實,它們競爭的焦點根本就跳不出安卓內部體系。想做出差異化體驗,實在是太難了。一段時間以來,廠家競逐硬體,看誰屏大,攝像頭多,內存大,雖有創新,但都在原來的圈子裡打轉。當然,這裡面也有摩爾定律的瓶頸問題。

這種壓力持續分化著安卓陣營。你能看到,三星早就開出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Tizen,雖然沒有什麼規模,但已經是安卓生態危機的信號。華為同樣如此。之前,余承東說,華為是有能力開發獨立的操作系統,但不會這麼做。這其實已經是一種警告的信號了。

谷歌自身當然感受得到。而且它很早就明白這種風險,未來一定會積重難返。我記得很清楚,安卓3.0推出時,它就有收緊的信號,那時安卓手機體驗整體一塌糊塗。

但是安卓的開源決定了谷歌收緊也只能是局部。比如說,它確實可以利用自己近水樓台的優勢,在硬體領域進行各種試驗,檢驗生態打法,形成規範,試水一些新的業務,但它自己絕不可能大規模涉入硬體終端市場。那是安卓自掘墳墓的行動。

就是說,安卓已經陷入一種開源、開放帶來的囚徒困境之中。

過去幾年,安卓手機品牌崛起好多,產品品質也得到提升。但是截至目前,這個生態的創新壓力不比獨立的蘋果小。谷歌做為形式上的聯盟盟主,它若不能管控,那接下來的局面會更艱難。

事實上,在我看來,過去多年,如果說蘋果給安卓陣營帶來持續壓力,根本不在硬體層面,就是每次iOS系統的升級。它意味著體驗的高度統一。畢竟只有它一家用嘛。安卓每年也會升級。但是,體現在終端上,你感覺到真正的體驗提升了么?巨頭是有,但大部分手機差就差在操作系統層面。

我真的感覺,2017年,全球手機業的空氣里漂浮著一種不祥的味道。風險面,當然會有來自蘋果的潛在威脅。但我仍堅持這樣看法:安卓內部危機釋放更重。

所以,這一時刻成立所謂PAX專利聯盟,共享所謂23萬件專利,與其說是一致對外,不如說是谷歌意識到了安卓內部危機,提前消弭。

為很么我不看好PAX聯盟?原因剛才已經解釋,就是無論規模還是競爭主體,這個生態里已經足夠大,蘋果不是真正的競爭者。

要始終明白一個基本道理: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絕不可能只有水平分工、單一生態。若你回顧、檢視,每個階段,市場上都會有一個強大的垂直整合者,然後一個龐大的自由開放的生態。

蘋果強大,不僅是因為它自身有創新,產業土壤也決定了市場必須有一個水平分工模式的反撥者。否則,一盤散沙之下,不會有系統性創新,那是一個社會的悲劇。

可以這麼說,未來即便沒有蘋果,也一定會有其他垂直整合者崛起。安卓陣營越是開放,越會醞釀更大的顛覆力量,也許是華為,也許是其他。它們會是安卓自身的反叛者。

這就決定了PAX聯盟不可能真正發揮出什麼作用。而且,2017年,每家生存壓力都很重,手握專利的巨頭怎麼可能甘心與其他企業「共享」?產業里,從來就是強者的遊戲。

其實,多年前,手機企業遭遇諾基亞專利訴訟時,本地就有企業呼籲成立專利聯盟或專利池。我記得也有行業人士操心,集微網創始人老杳(王艷輝)老師就曾嘗試統籌過,但後來不了了之。

企業參與的目的同樣不一。你能看到,雖然三星、LG、富士康、諾基亞HMD團隊、HTC、酷派、BQ和Allview參與其中。但更多手機企業並沒有積極響應。華為、小米、OPPO們並沒有放出口風。

而且,即使它們最後參與,也不會有太大的意義。真正的訴訟風險會發生在行業前幾名的手機企業之間。三星積極,因為去年自身電池導致挫折,而且也被華為告上法庭,兩天前某地敗訴。三星2017年應該會尋求更為穩健的出貨。

比如,這個關頭,華為與三星會達成深度的交叉授權么?局部可能會有,但怎麼可能真正實現同一聯盟內完全共享。這是一個笑話。

手握專利的巨頭,一定會將自身優勢轉化為體驗優勢,專利共享看上去美好,其實也是搗漿糊,表面上,它會促成開放,提升體驗,但若都共享其中,也就意味著更大的同質化競爭了。

所以,PAX聯盟最終一定會成為一個雞肋般的組織。再度立此為證。最大的風險,一定還是巨頭之間。當然不一定是手機,也包括產業上游的核心元器件企業。

也要當心那些垃圾專利組織。我預感,華為、OPPO、小米都會成為2017年的目標。

最後,我覺得還是要回到谷歌的用心上來。我想說,PAX聯盟還有它另一重目的。

那就是,未來的安卓,雖然格局仍會壯大,尤其滲透手機之外的各種智能終端,以及基礎設施部分。但這種擴張掩蓋不住谷歌商業模式的變化。它也在面臨轉型。

安卓生態生成的商業模式,獲利通道更多依賴移動端廣告。本質上,谷歌的前端,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面孔。而安卓在移動端遭遇階段性壓力后,谷歌正在構建更大的生態。

2004年以來,谷歌落實過100多起收購,大都圍繞移動端,但也有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企圖。最近幾年,它在人工智慧領域進展迅猛。

提醒一個已經發生的事情。2015年,谷歌已經發布了它的人工智慧系統TensorFlow,並落實了開源。在我看來,它雖然與安卓有不同,但隨著產業演進,一旦人工智慧紅利周期真正開啟,TensorFlow的開放格局會更壯觀。這一點,我相信李彥宏前幾天的表述,過往多年的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都不過是人工智慧的「開胃菜」,人工智慧不是互聯網的第三個發展階段,而是一場全新的基於技術的更廣泛的產業革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