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朋友圈流行的喪文化,大多數青年只是表面「喪」,內心並不「喪」

  • 什麼是「喪文化」,它又為何流行

2016年夏天,經典情景劇《我愛我家》的一張劇照爆紅:葛優飾演的季春生穿著小碎花襯衫,嘴上一圈鬍渣,雙目無神地癱在布沙發上,滿臉的生無可戀。網友紛紛轉發,並表示「一輩子就想這樣躺著」。借著「葛優躺」的東風,「喪文化」第一次被大眾感知。

配上各種「喪語」的葛優躺,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喪文化」

輿論中的「喪文化」,主要是指一些年輕人不想工作,熱衷於表現頹廢絕望、自怨自艾、冷漠麻木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除了「葛優躺」,「喪文化」還有諸多表現形式,「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並不是很想活」「漫無目的的頹廢」是「喪語」;美劇《馬男波傑克》、日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是「喪劇」;悲傷的佩佩蛙表情包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則是「喪表情包」和「喪歌」……

《馬男波傑克》的男主角波傑克抑鬱頹廢,對生活的無力感極為坦率

「喪文化」流行的背後,是全世界的年輕人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隨著經濟增速放緩,青年失業率上升,工作貧窮(working poor)漸成常態。國際勞工組織發現,發達國家的青年人正在取代老人,成為面臨貧困風險最高的群體。

對於青年來說,即使他們涉世未深,也能從自身的經歷感知,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憑藉自身努力實現階層躍遷越來越難。而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一代價值觀更多元:既然僅憑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那為什麼不能偶爾躺下來歇歇呢?

與傳統文化相比,「喪文化」也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在被問到為什麼喜歡「喪劇」時,有網友這樣回答,「1、我們在喪劇里看到了我們並不願意承認,但是卻無比真實的人生;2.喪劇和不喪的劇,前者像是講盡了你的悲傷、無力、掙扎,讓你感到原來自己作為個體,並不是孤零零的;另後者卻只是給你一點兒希望而已。對大多數人來說,也許前者才是更大的慰藉。」

於是,散發著絕望和頹廢味道的「喪文化」,在青年人中火了起來。

  • 但大多數青年只是表面「喪」,內心並不「喪」

充滿負能量的「喪文化」,讓不少老夫子看不慣。他們認為,青年人就應該朝氣蓬勃,拼搏奮進,沉迷「喪文化」,青年人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實際上,他們多慮了。「喪文化」流行是一回事,但對未來絕望,準備踐行「喪文化」的青年很少。

據《參考消息》報道,2017年英國瓦爾基基金會發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資質調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顯示,青年對未來最樂觀。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是安居樂業之所,因為在這裡「只要勤奮就能出人頭地」。約93%的受訪者還因為醫藥、可再生能源和計算機等技術的進步而對未來充滿希望。

相比之下,富裕國家的青年則很悲觀。調查中,日本、法國和英國受訪者,對經濟前景樂觀者的比例均不到一成。

與富裕國家青年普遍存在的主動失業相比,青年求職的態度也更為積極。2014年,《光明網》的一項調查顯示,72%的大學生擁有1-3個證書,22%的學生擁有4-7個證書,6%的學生擁有7個以上證書。為了將來就業多些選擇,超過60%的學生表示會考與本專業無關的證。

在就業壓力下,大學生的考證熱情高漲

當然,青年不敢真「喪」,也有不得已之處。富裕國家社會保障健全,年輕人的基本生活無憂,不工作可以領救濟,父母還有退休金。大多數青年沒有這樣的物質基礎,只能喜歡「喪文化」,不敢真的不工作。

  • 「喪文化」是青年人的自嘲,是對成功學的解構

身為獨生子女的80后90后,也許成長過程中沒吃什麼苦,但長大后,卻承受著社會轉型的巨大壓力。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曾表示,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堪憂,「不管是心理疾病還是心理障礙或是抑鬱傾向,在年輕人中都有擴大和加重的趨勢。」

熱衷「喪文化」,則是青年人苦中作樂的解壓方式。對於青年人來說,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會存在差距,久而久之,人就會焦慮。而「我很喪」的自嘲,不僅能降低自我和別人的過高預期,還是對抗焦慮的有效武器。

成功學大師和心靈雞湯寫手,一定不會喜歡「喪文化」。因為當他們口若懸河,激勵青年奮發圖強時,喜愛「喪文化」的青年可能會說,「我都承認我是個廢物了,你為何還要對我的人生指手畫腳呢?」「喪文化」中平靜的絕望和頹廢,再濃郁的心靈雞湯也澆不起半點漣漪。

這樣的心靈雞湯,在喜愛「喪文化」的青年看來,毫無作用

其實大多數喜愛「喪文化」,叫嚷著「不想上班」的年輕人,並沒真想「躺一輩子」。他們想做更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工作,但眼下沒找到而已。他們也許有些好高騖遠,卻能不為世俗意義的成功所累,直面慘淡的人生。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 對「喪文化」無需擔憂,他們不會妨礙一國進步

日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被認為是「喪文化」的代表作。男主人公35歲,大學畢業卻不肯工作,在家啃老卻自稱「高等遊民」。熱愛讀書的他,覺得為了工作而浪費寶貴的時間是愚蠢的,他的目標是為高齡母親減負,找一個有錢的女人結婚,負擔他日後買書買碟費用,而他負責照顧家庭。

日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中的男主角不承認自己啃老,堅持說自己是「高等遊民」

「高等遊民」一詞在明治時期至昭和初期被廣泛使用,指在大學接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經濟壓力,不事生產,只靠讀書過日子的人。在日本,這類人不被主流文化接受,但也有學者為「高等遊民」正名。

日本明治時代的小說家、翻譯家內田魯庵曾著有《文明之國必有高等遊民》一文,他這樣寫道:「無論在哪個國家,處於什麼時代,都存在著遊民。不會存在一個國家舉國上下從早到晚都在拚命工作。然而,一國中存在遊民絕對不是值得擔憂之事。有遊民說明一國富裕,如果人人勤勉,則暗示此國實則貧乏。認為遊民的大量出現是亡國之兆,這是極大的錯誤。先進豐裕的文明之國一定存在著遊民。我並非說遊民是太平的祥兆,但遊民絕不妨礙一國進步。」(參見苗煒所著《當一個高等遊民》)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對流行青年人的亞文化也應更加包容。上世紀60年代,由於社會矛盾、高校擴招、就業困難等問題,美國青年中流行起嬉皮士文化,開始主流社會認為這是青年人不負責任、脫離社會的表現,並把嬉皮士青年與搖滾樂、街舞、迷幻藥、未婚同居等同起來。

不過,這並非嬉皮士文化的全部。認為傳統政治和道德過於偏狹的嬉皮士青年,逐漸形成了追求平等,倡導博愛,鼓勵互助的精神。相信世界大同的他們,逐步建立起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為落後地區提供援助;他們推動了美國的男女平等,讓環保主義為更多人的所接受;有人認為,那一代嬉皮士把科技當作他們反對體制和做夢的工具。個人電腦、互聯網是與「人民」「公社」「自由」「解放」這些概念聯繫在一起的。今天的個人計算機革命和互聯網之所以成為這樣,正是繼承了60年代嬉皮士精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