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香港回歸20年,北上導演12人

1997-2017,香港回歸20周年。

20年來,眾多香港導演北上內地加入電影製作,華語電影的創作、類型、市場也因為香港影人的一步步參與,發生著深遠而巨大的改變,從而形成當代電影最蓬勃、也最動人的一段風景。

新京報獨家專訪12 位香港導演,包括吳宇森、劉鎮偉、爾冬陞、陳嘉上、劉偉強、陳木勝、鄭保瑞、彭浩翔、梁樂民、陸劍青、曾國祥和黃真真等不同世代、不同風格的電影創作者,共同探討20年華語影壇的變化與生態,為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留下一段最真切、也最誠摯的大影像圖卷。

——新京報文娛部

《3分鐘看完12位北上導演50部經典影片》

回望

新成立前的電影,應該說是等同於上海電影的。但必須承認,電影的概念,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之日起,才得到全方位的確立。

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是,電影這一舶來品與更廣泛的民眾建立了緊密而深入的關係, 它從十里洋場走向了田間壟頭、廠棚軍營。從電影製作上來講,與後來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分庭抗禮的長春、北京和八一電影製片廠,共同完成了新電影從工業到美學各方面的蔚為大觀。

時光茬冉,具體可說是1997年之前,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一露頹勢,就有人開始傷懷於好景不再。香港電影對於內地的無數電影青年而言,很多時候是他們唯一的啟蒙,更是他們爭相懷舊的借口。

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他們中的少數從業者,在銀海泛舟之時,基本不對港地港影抒情。《港囧》是個大大的例外,它所要講的是香港流行文化,遠比凡·高、安迪·沃霍爾等藝術家更能滲透到國人的血脈之中。太多人對港片的愛是」製造「出來的,有通行效果。靠模糊個性卻反過來能張揚個性的香港電影,而非香江之地。

從1997到2017,這二十年來香港電影的,無論是關乎內地或面向本地的影像敘事,既是問心無悔的大勢所趨,也有視野擴散后,更為宏闊的,具覆蓋性的類影像圖卷。他們力圖在隨心所欲與和而不同中找到平衡,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終將不約而同地從必然的領域走向自覺的天地。

風格

香港電影這二十年來,我們看到的是產量的銳減,從最高峰的每年產出300多部凋零到如今的幾十部。電影類型也有所壓縮,殭屍、降頭和風月幾乎不見蹤影。

人才的斷檔,也是不爭的事實,活躍的電影人,在回歸前,早已收穫盛名。不說導演,僅說演員,男的是劉青雲和古天樂,女的是鄭秀文和楊千嬅,就這幾張面孔晃來晃去。大概他們也和熱愛他們的觀眾,希望這世上真有凍齡一說。

以香港金像獎為例,在女演員的獎項一欄里,內地的花容常常成為魁首。如斯琴高娃、鞏俐、周迅、趙薇、春夏。章子怡更是憑藉《2046》和《一代宗師》兩度折桂。

香港電影真的日薄西山了嗎?

讓我們先回到香港電影的黃金期,那是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其電影總產值最好的時候曾經躍居世界第二。但就在香港電影最蓬勃之時,它外表上是過火癲狂,內里卻是得過且過。

另一個更奇怪的現象是,香港電影在它盛極之時,本土意識常常是缺席的。《地下情》、《女人四十》、《阿飛正傳》、《籠民》、《柔道龍虎榜》、《南海十三郎》等個案中還有所彰顯。它的主流是去地域化的,是要將狗血與熱血一併噴洒出來的,它妄圖統攬華人世界里最本源的情意結,它也就有了人性十足的架勢。

在《喜歡你》公映之際,我與陳可辛有過一次對談,談及他的發跡處UFO,他認為港迷常誤會了港片。我也有同感,港味和港片味是兩回事,更多的人熱衷的是後者。真具香港本土意識的影片,邵氏提供的最少,最顯著的兩大類型武俠和警匪都頗多曲筆。即使在一些時裝片里,流淌的也是大而化之,且無傷大雅的泛泛之論。

究竟是受眾本能地樂於接受更直接的娛樂,還是創作人無心也無力講述更多的生活。在香港回歸二十年之際,這個問題其實越來越不重要了。

在場

就是這位陳可辛,儼然是香港導演北上以來最成功的導演之一。第一次赴內地試水之作,便是反映北漂的《如果·愛》。其後頻頻將目光投向當下的芸芸眾生。尤其是《合伙人》和《親愛的》這兩部影片,甚至比內地的導演,更具」在場「的意義。讓電影真的一如倒映般,將大時代的反光折射出另一種」 奪目「。陳可辛監製的另兩部影片,即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和許宏宇的《喜歡你》。均以落地的姿態,將小情小怨抒發得玲瓏剔透又輕盈自在。

共同加入到內地聲部大合唱的,還有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劉偉強的《不再讓你孤單》等。

爾冬陞也把目光投向了內地。他全部起用群演的《我是路人甲》,實際延續了他自《癲佬正傳》以來,對底層民眾的關注,並伸展至」漂泊「這一命題。

而曾在陳可辛的巨制《投名狀》中任副導演的葉偉民,其執導的《親家過年》直接深入內地人的日常起居,而《人在囧途》則以春運作為切入點,並帶動了此系列的逐級輝煌。

一個可喜的事實是,這類影片在內地人眼中,並沒有引發強烈的違和感。這無疑顯現出香港電影人強大的適者生存的能力。由此,我們很難倒推,也就是內地電影人會有能力拍攝一部原汁原味的香港電影。

類型

一些香港電影人走得更遠,最典型的是徐克、林超賢。二位分別炮製的《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動》,以他們訓練有素的娛樂態度和工匠精神,打通了主流意識形態和民眾接受美學的任督二脈,形成了票房與口碑齊飛、立場與利益共舞的大好景觀。

在此,香港最具風範,最能將娛樂性和風格化高度結合的警匪片,在回歸前後,幾經流變,最終形成了今天這樣一個豐富的面相。泛英雄的傾向得到了大幅度的修正,而在人心的變數與職業的互置上,作出了更精妙的傳達。香港警匪片在影像上開始趨於精緻,劇作上也越發嚴謹。放諸世界範圍內,香港二十餘年的警匪片創作,可算獨樹一幟,且屢屢被海外電影人所借鑒、研習。

這其中,在商業和獎項上均大有斬獲,具標誌性的作品首推劉偉強與麥兆輝合導的《無間道》系列,它將自《邊緣人》所創立的卧底故事,拍出了雙向流程。

向來對爆破和追車執迷的陳木勝,也在心理層面上作出積極的探索,與血肉橫飛的大陣仗相對應的內心風暴同樣波瀾起伏,也確定了他是香港硬派動作電影的佼佼者。

而新人導演陸劍青、梁樂民,他們的創作團隊所烹制的《寒戰》系列則勝在更大的格局,與更深刻的人性角力。

至於長期保持求變求新的杜琪峰的警匪片,毫無疑問代表著香港此類型的最高水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奔騰劇力,更有著以不變應萬變的淡然、從容。也只有在杜琪峰的電影中,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事關電影與人生的雙重魅力。

告別

香港電影人這二十年來,首先學會的是告別。

如《桃姐》和《幸福是我》中的兩個老太太,她們的孤清伴隨著溫厚的人情,在來不及驀然回首的晚霞中,向著各自的夕陽走去。也只有認同生命的自然法則,才能獲得生命的尊嚴。

再一個,得學會面對,就像《一念無明》和《毒。誡》中的主人公,在努力以微弱之光去照亮前程。在結束獨善其身後,方能迎來一個更明媚的季節。

一些香港電影人,他們實際上是在原地踏步中,越發模糊不清。最典型的莫過於王晶、黃百鳴、劉鎮偉。

王晶最近幾年的《澳門風雲》是對自己佳作《賭神》的返照,不管它在票房上如何一路飄紅,還是無法掩飾創作者的無心無力。

黃百鳴所製作的《家和萬事興》,難道真因為沒有了周星馳,就連荒腔走板也那麼心不在焉嗎?

劉鎮偉則大炒《大話西遊》的冷飯,但劉鎮偉2007年執導的《出水芙蓉》,在劉氏所特有的神經質中,輸入了清麗的人情,是一種真正良性的回歸,可惜,劉鎮偉沒有繼續如此。

乃至像彭浩翔這樣鬼馬精靈、創意四濺的導演,97后香港最重要的新生代電影人。在《志明與春嬌》后只剩下怎麼抖也抖不完的小機靈,對內地的想象錯雜扭結。這類影片依舊癲狂,卻失去了那份可愛至極的自在和自洽。

產業

我更想說的是,在當下,整個電影產業高歌猛進的所謂黃金機遇期,那些動不動為香港電影唱衰之輩始料不及的是,正是香港電影人一次次掀起了電影產業的巨浪。迄今電影產業的冠亞軍,即《美人魚》和《捉妖記》。近幾年的賀歲檔、春節檔,從某種意義上仍是香港電影人在縱橫馳騁,也基本以谷滿坑滿的狀態成為電影票倉的絕對主力。

再往前回溯,自《英雄》宣告大片時代的來臨,緊跟其上,並卓有成效的還是香港電影人的作品。如周星馳的《功夫》、陳可辛的《投名狀》、陳嘉上的《畫皮》和《四大名捕》系列,吳宇森的《赤壁》。而那位曾在杜琪峰導演的影片中不是客串小角色就是擔當副導的鄭保瑞,以低調之姿,卻製作出現象級的《西遊記》系列。

在這裡,必須提及華人群落里,世紀之交最重要的文化偶像——周星馳,他頻頻發力,成為屢創新高的旗幟。他的電影好就好在,有著高度的容納性,不一味地設定目標觀眾,卻依然有著鮮明的作者表達。

也就是說,至少在產業的層面上,電影仍是香港電影的天下,這塊金字招牌依然閃閃發亮,他們的技術、意識和對商業觸覺的打探,仍比內地影人佔有明顯的優勢。

結語

最後要說的是,從民生面貌到主流意識,從風格演變到工業訴求。香港電影在這二十年的光陰里,均在積極探索之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誠然,在這二十年裡,我們很難再看到一個我們熟悉且偏愛的,在光影中顧盼生輝的香港。但一個更開放的,更活力四射的香港電影,仍是香港整個娛樂產業唯一的驕傲。

無論香港電影是否浪漫依然,但仍然有足夠的熱度去溫暖它蒼涼的胸膛。

12位」北上「香港導演的獨家專訪,回望這20年,他們有許多話想說……戳圖片可閱讀。(排序不分先後)

吳宇森:絕不會去適應當今市場亂象

劉鎮偉:每個人都想給我戴上緊箍咒

爾冬陞:可選擇的內地演員依然很少

陳嘉上:投資多,但根本問題沒解決

劉偉強:來內地從沒怕過,兵來將擋

陳木勝:遺憾肯定有,沒必要回頭看

鄭保瑞:電影好壞不需要觀眾告訴你

彭浩翔:打動我的故事,在哪都能拍

曾國祥:老導演北上了,我才有戲拍

黃真真:周冬雨提醒我要練好普通話

梁樂民&陸劍青:只拍港人懂的電影,資方不會讓開機

最後,我們總結了一組數據,這是依據電影票房總榜前300 部影片(含進口片)的數據,整理出來的製圖,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香港導演所做出的貢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