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能源「巨無霸」的誕生只是個開始?

總資產1.8萬億元的國家能投有哪些資產?

8月28日下午,經報國務院批准,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華集團」)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家能投)。至此,傳聞已久的神華國電合併一事終於落地。

截至2016年12月底,國電集團資產總額達到8031億元。根據神華官方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4月底,神華集團總資產達10143億元,突破萬億元,較1995年神華集團成立之時增加了10032億元,增長91倍;2016年營業收入2479億元,實現利潤361億元,分別較1995年增長了354倍和516倍。目前,兩家公司總資產超18000億元。

上述國家能投的資產規模,在能源央企中僅次於中石油(4.10萬億元)、國家電網公司(3.56萬億元)和中石化(2.17萬億元)(以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計),電力總裝機容量位居全國第一。神華、國電重組后,還將誕生煤炭、火電、風電領域的世界級大麥克企業。

這個新的能源央企「大麥克」的資產分佈如何,在煤炭、電力等領域具體地位如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了神華集團和五大電力集團的總資產、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煤炭產量、電力裝機量等幾個共有板塊的發展,並用9張圖呈現了國家能投的大致輪廓。

事實上,按照神華和國電兩大集團目前的業務範圍,合併后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將涵蓋煤炭開採與銷售、發電與熱力生產、港口鐵路航運、煤化工、金融、節能與裝備製造等業務,橫跨多個行業門類。可以預想,未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將成為擁有煤炭、火電、風電及煤制油煤化工四大世界一流的平台。

總資產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總資產。【備註:神華資產為2017年4月最新數據】

根據五大電力集團和神華集團的2016年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以及神華集團2017年4月的最新數據,在總資產方面,神華集團以10143億元位列第一,國電集團位列第四。

國家能投資產超1.8萬億元,近次於中石油(4.10萬億元)、國家電網公司(3.56萬億元)和中石化(2.17萬億元)(以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計),位列能源央企第四位。

營業總收入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營業總收入。

利潤總額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利潤總額。

在利潤總額方面,神華在這6家企業中位列第一,在和華能總資產相當的情況下,利潤總額接近華能2.6倍。國家能投的利潤規模大致相當於剩下四家的總和。

煤炭產量

2016年,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煤炭產量。

神華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企業,其2016年煤炭產量相當於5大發電集團煤炭產量總和的2倍。

電力總裝機量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電力總裝機量。

許多人印象中的「煤炭老大」神華,其資產遠比煤炭本身要豐富得多。比如,神華的電力總裝機量產抵得上大型發電央企的一半左右,目前90%以上為火電。國電在五大發電集團中位列第三。國家能投的電力總裝機量超2.2億千瓦,遠超目前位列第一的華能。

火電裝機量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火電裝機量。

國電集團的火電裝機量在五大電力集團中位列第三。國家能投的火電裝機量將超過目前位列第一的華能。

水電裝機量

截至2015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水電裝機量。

風電裝機量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風電裝機量。【備註:華電的數據為2015年】

國電的風電裝機量位列6家企業之首,還是全球風電裝機量最大的企業。國家能投將成為新的全球風電裝機量最大的企業。

光伏裝機量

截至2016年底,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光伏裝機量。【備註:華電的數據為2015年】

【備註:上述數據來自神華和五大電力集團的2016年年度報告、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國電集團公司2017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資券(債券通)募集說明書,華電集團公司2017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大唐集團公司2017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神華電力裝機量部分數據來自神華集團;華電的風電和光伏裝機量均為2015年的數據】(資料來源:彭拜新聞)

相關閱讀:神華國電合併背後

近幾年來,的央企屢次上演動輒千億級別的世紀大合併。在2016年五礦和中冶集團重組,一躍成為總資產規模超過7000億的礦業大麥克后,這個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大合併,終於得以確定。

神華國電合併,從行業層面看,一個總資產逾1.8萬億元的煤電「大麥克」橫空出世,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從央企整合角度看,國資委監管央企已降至98家,央企兼并重組向縱深推進。

強強聯合和煤電一體化,是這個世紀大合併的主要內部驅動力。寶武(寶鋼、武鋼)之間是同質化大塊頭的合併,五礦和中冶是較為鬆散的合併。不同於其它央企巨頭的合併重組,神華和國電既有同質化產業,又是上下游關係,在協同發展方面想象空間更大。

「雖然體能巨大,但兩個企業的出資人都是國資委,合併並無太大困難。但合併後期的效率和效果是需要注意的。」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告訴本刊記者,小總部,大企業。應該注意精簡運營機構,提高運營效率。

至此,國企改革愈發清晰地呈現了兩種不同的路線:一是通過合併重組,去產能、去槓桿,這種形式在煤電能源領域較多;第二種是推進混合所有制,如廣受關注的聯通混改。19大召開之前,國企改革的動作和趨勢愈發明顯,進一步的改革值得期待。

隨著國內五大電力集團在火電領域的競爭日益加劇,重複建設、同質化競爭、內耗嚴重的問題逐漸暴露。2016年的煤炭價格暴漲讓問題也日益凸顯,火電企業的效益和效率在這一年全面大幅下滑。而此輪電力企業重組,是解決同質化競爭、化解過剩產能的必由路徑。

當前國企改革已進入施工高峰期、落實攻堅期,在今年下半年,國企公司制改革、混改和重組這三類都將提速,在十九大之前各項任務落地,形成國企改革與發展的良好勢態,這是可以期待的。

但是,雖然神華集團的資產規模堪稱雄厚,但對於神華集團的職工而言,重組消息則意味著切身利益的不確定性。

2016年神華集團營業收入2479億元,凈利潤361億元。2016年上半年神華集團煤炭板塊停建煤礦7座,暫緩煤礦建設2座,退出煤炭產能787萬噸。實現利潤超10億元,扭轉了前一年全年煤炭板塊虧損的被動局面。

反觀國電集團,2016年國電集團營業收入1836億元,凈利潤131億元。與此同時,國電集團也在積極整合內部煤炭資源,但據媒體此前的報道,由於前幾年大量圈佔資源,導致國電煤炭板塊一直處於無序發展的狀態,集團旗下有五六個二級公司涉足了煤炭產業,矛盾比較突出。

去年上半年,隨著煤炭化解過剩產能的推進,電煤價格連續上漲。2016年下半年,煤炭價格上升,煤電企業生產成本平均也上升了0.04元至0.06元/千瓦時。成本的增加直接影響著發電集團的整體利潤,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9月開始,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利潤由正轉負,相比2015年同期盈利64億元,已轉變為虧損3億元;10月,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的虧損已進一步擴大至26億元。

事實上,煤電聯動政策,曾經緩解了部分發電企業的成本壓力,同時引發了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以及電力行業部分專家的一片質疑和擔憂。

「將提高電價的理由歸結為緩解電廠虧損壓力是不合理的。價格不應當成為政府調控企業利潤的工具,更不應當成為控制物價指數的工具。」一名業內專家說。

煤電聯動政策的實施不僅有使電價「回歸計劃」的嫌疑,而且煤電價格螺旋形上升,有引發通貨膨脹的恐慌,以及一系列副作用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煤、電、油、運供求關係普遍緊張的大環境下,以及在煤炭價格完全市場化,但電力價格正走向市場化,業內廣泛探討如何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發展的大背景下,煤電聯動也曾經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舉措。

從2005年到2008年,連續實施4次煤電價格聯動。但2008年考慮CPI上漲、宏觀經濟調控等因素,煤電聯動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聯動不及時和聯動幅度不到位,致使電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電力供應一度不足的局面,煤電聯動政策亟待完善。

有專家爭論,煤、電矛盾的深層次原因是「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煤炭先於電力實行市場化改革,才造成了煤、電價格之爭。然而,事實上,電力體制改革是先於煤炭的。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電力行業就擁有了華能、五大區域電力集團公司和葛洲壩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等7個主體,當時煤炭行業還只有一個東北內蒙古煤炭集團公司。

從2002年開始,電力工業開始進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應當說的電力市場化改革趕上了世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浪潮。從全球範圍來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形態有兩種:一種是壟斷經營的電力市場,電力由政府來管制定價;另一種是在發電和售電領域引入競爭機制,發電電價和銷售電價由競爭決定,輸配電領域仍由政府管制定價,世界上部分國家或地區正在試驗中。

可見,煤電聯動並不能完全解決煤炭和電力行業的所有問題,只能是一種過渡性手段。真正解決問題,需要企業內部深度改革和協同。

神華集團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煤炭企業,僅2016年煤炭產量便達3億噸,而國電的煤炭產量有5872萬噸。由於國電的煤炭資源質量部分不佳,在煤炭資源整合時期如果神華能夠接手,將會極大減輕國電的負擔,二者一旦整合,將進一步豐富煤炭板塊的儲量和產量。加之神華在鐵路港口和物流上的優勢,兩家煤炭板塊將形成極大的互補。

國務院國資委一名官員表示,2017年推進央企重組的方式有四種:一是橫向聯合的重組,如南車與北車合併模式;二是圍繞產業鏈優勢互補的縱向整合,如中電投和國家核電;三是吸收併入的重組,如中外運長航併入招商局;四是「共享共建」的新組建方式,如三家通訊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鐵塔公司,中航動力、中航動控與成發科技共同組建的航發。

顯而易見,對於在煤電產業交叉甚密的神華和國電來說,合併是新經濟形勢下難以逾越的企業命運。

國企合併大潮

顯而易見,目前國內包括電力、煤炭在內的幾個行業中,市場主體過多,由此導致的發展雷同,資源配置不合理,嚴重影響著整個行業的效率和效益。國務院國資委作為同一個出資人,也是央企重組的推動者。

李錦稱,此輪中央企業的整合,目的不是單純減少企業數量,而是力求減少同業競爭,提高企業效率,打造具有更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神華和國電兩公司的重組,也是依據這樣的思路和原則展開。整合之後,新集團可能會在內部進行資產優劣排序,以便讓最應該退出的產能適時退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複投資,緩解未來煤炭、電力等行業潛在產能過剩壓力。

「現在世界上企業重組經歷幾次大潮,已經進入大企業時代,今年下半年重組大戲在後頭,可能會一台接一台。」李錦說。

不同專家也表示,央企實施重組的模式,大體分為「電企之間橫向兼并重組」、「煤電按產業鏈上下游聯姻」、「央企兼并地方國企」三種。如果神華與國電集團重組方案一旦確定,華能、大唐、國電投,及中核、中廣核等電企之間開展同業整合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而化解煤炭、電力過剩產能會和整合重組結合在一起,在集團內部進行業務優化,讓相對落地的產能適時退出是此輪重組的命題題眼。

重組整合不是簡單的物理變化,另一個備受業內關注的課題是,重組整合仍應注意避免「組而不合」及「大而不強」的問題。

「判斷企業兼并重組成功的標誌,不是兼并重組事務的完成,而是能否形成協同效應,找到1+1>2的實操路徑。如果追求一蹴而就,強強聯合反而會適得其反。」李錦說,在重組整合前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方案,做好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工作,同時也要將重組整合與組建完善投資運營公司、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內容結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在重組整合過程中用改革的方法化解矛盾。

2001年至2005年,煤炭價格翻了兩番,水資源費、環保費用等紛紛上漲,可以預見的產業境況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將持續高位運行,電能的總成本不會大幅削減,由於各類成本的上升上網電價也只能跟著上漲,終端電價自然水漲船高;若終端銷售電價不變,電網公司高價買進低價賣出,對於已是高負債經營的電網公司來說,必將一破到底。

從國際情況來看,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電價上升不可避免。而基於當前的情況,作為資源性產品的電價上浮同樣不可避免。電力價格的市場化進程對於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與此相關的各個環節,無疑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但在電力體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當前,非要靠競爭性電力市場來了結煤、電恩怨是不現實的。

李錦說,兩大巨頭的合併,從政策層面看,響應了政府對於「煤電過剩」的相關政策要求,從企業自身的影響上看,則可能帶來雙贏。其中,神華集團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面的短板有望提升,而國電集團的燃料採購成本將有望得到降低。

「煤電的日子可能會越來越難,競爭加劇也是在所難免的。」有業內專家如是說。

神華和國電的合併仍然只是前序。(資料來源:《企業家雜誌》)

《能源發展報告(2017)》、《能源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及《能源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征訂通道皆已經開啟,訂閱請關注中能智庫並回復「訂閱」,或電話010-88825998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申請訂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