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微型車的胎寬是125mm~155mm,小型車在155mm~195mm之間,緊湊型車大概在195mm~225mm之間,那其他級別的車,按照相差30mm以此類推。我們很多朋友都喜歡胎面寬的輪胎,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到很多豪車和高性能車的輪胎都很寬,並且看上去也大氣漂亮。
汽車可以加寬輪胎嗎?輪胎加寬對車的影響
那寬輪胎有什麼優勢呢?主要因為胎面寬了,與地面的接觸更多,抓地力會變的更強,受側向作用力會比較好,操控能變得更穩健,拐個急彎路和剎車制動效果也會非常好。
但寬輪胎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與地面接觸多了,自然摩擦阻力也會增大呀,我們車子提速加速的時候就會變慢,方向盤轉向也會變的重了,伴隨著油耗也自然上升了,另外,高速上聽到的輪胎胎噪也會比窄輪胎要大的多。
那相對的,窄輪胎就正好相反了,比如,加速更加快和輕盈,油耗也低了,胎噪也能更小。
但輪胎接觸地面面積減少了,抓地力沒那麼強,拐個急彎就要適當減速,高速上聲音聽起來也舒服多了,同時剎車也不會像寬輪胎那麼出色。
那我們有些朋友買回車來覺得不滿意想換個輪胎,或者輪胎的壽命也差不多了,要集體換一下輪胎的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如果我們買的是部經濟型的低性能的車子,如果改寬輪胎,抓地力增強了,同時阻力也增大了,很有可能我們車子因為輪胎寬了,動力達不到,結果車子跑不動了。
另外,抓地力強的話,在過一些急彎的時候,會更容易翻車,如果輪胎完全與地面死死的咬合住,那外側的輪胎就想槓桿的那個支點一樣,車子側傾的離心力會讓內側車輪離地,如果速度快和幅度大的話,就會直接翻車。相反,如果輪胎抓地力不是那麼強的話,會側滑和失控,至少不會翻車。所以並非是輪胎越寬越安全。
另外,我們也要考慮車子的輪胎,如果原廠輪胎是輕卡輪胎的話,雖然比較窄,但是承重力很強,如果你換成乘用車輪胎后,承重力沒有那麼強,那可能就比較麻煩了。比如我們有一些麵包車用的是輕卡輪胎,平時拉點菜啊、搬家拉貨呀,都沒問題,如果換上咱們轎車的乘用車輪胎,雖然胎面是寬了。但承重力要差了很多,可能你開著開著,輪胎承受不了,就直接壓爆胎了。
第三點,如果你的車子是個高性能車,裝一個胎面寬的抓地力強的輪胎,雖然看似性能提升了很多,百米加速也快了,剎車制動效果也很棒了。但這個時候的車子就像吃了興奮劑的運動員一樣,在提升了汽車性能的時候,卻壓榨了汽車的車架、懸挂、襯墊的性能,在高速運行和急轉彎的時候,讓其他部件承擔了更大壓力,反而會對這些部件造成損傷。
所以,你看,看似輪胎變寬了似乎優點挺多,但是缺點和弊端也比較明顯。但難道真的就不能改寬輪胎了嗎?當然不是了,否則那麼多人改輪胎不就都錯了嘛,只是改的話要有個度。那如何改輪胎呢?咱們以後的文章也會跟大家再詳細的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