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親子關係是孩子學習最大的靠山

女兒今年上國小了。在她上國小之前,天天都得陪著她一起玩,雖然玩起來還是挺好玩的,當這種玩成了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時,心裡還是覺得有點煩的,於是總盼著她早點長大,這樣自己就可以恢復自由了。現在女兒終於可以上國小了,我想這下她有了自己的事,我總是可以放鬆了。誰知上了國小之後,才發現更大的麻煩才剛剛開始,不但她學的東西我得跟著學,關鍵是以前只需要陪著她玩,現在還得搞清楚她在學校和誰一起玩,還需要疏導她與同學的關係,教導她與老師的關係,這可比單純陪她玩要複雜多了。到了現在才明白,並不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我們就可以把孩子託付出去了;反而是孩子長大了,我們為他們操的心就更多了。

一、多好的學校教育就必須配多好的家庭教育

記得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家庭也很是殷實,花了一大把的銀子,把孩子送到了一所當地非常有名的國小。有一天,我們碰到一起,他對我說,這下終於放心了,把這個小祖宗送進了最好的國小,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問為什麼呢?他說這麼好的學校,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愁了。他這個態度,我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家長的態度,似乎只要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孩子的教育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儘管這個態度,應該是大家都普遍接受的態度,但著實嚇了我一跳。我對他說,你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那就意味著能進到這所學校的孩子,都是家庭條件和你家相當的孩子,或者是非常優秀的孩子。這一群要麼家庭非常好,要麼自己非常好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你知道你們家的孩子在學習上要承受多大的競爭壓力嗎,他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多大的生活困繞嗎?你把他置於競爭如此激烈,學習如此艱難的環境,自己卻做了甩手掌柜,這不是明擺著在害自己家的孩子嗎?

有多好的學校教育,就必須配上多好的家庭教育;有多好的家庭教育,就必須配上多好的家庭生活;有多好的家庭生活,就必需有多好的親子關係。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推理,也應該是實踐推導吧,才會發現表明上是孩子在學校打拚,實質上卻是孩子之所以在學校敢於打拚,是因為有著家庭教育這個後援團。但如果家庭生活只有家庭教育,估計這樣的家庭是只有生活,但卻不可能有幸福生活,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卻是與家庭生活的幸福程度息息相關的。當然,如果只是夫妻之間幸福,讓孩子在家庭感覺不到安全感與幸福感,相信這個家庭也不是真的幸福。這位朋友若有所思的對我說到,看來以後還得多關心他了,原來送到最好的學校,並不是一種解套,反而有種被套住了的感覺。我說,這樣想就對了,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並不等於家庭教育就結束了,更不意味著家庭生活就結束了,你說對不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教育,包括對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功利了,甚至到了「只要『果』不要『因』」的程度。當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績時,我們就可以犧牲孩子的休閑生活;當希望孩子的學習生活過得開心時,我們就可以指責學校只搞應試教育。其實,萬事都是有因有果的,如果要幫助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就得給孩子一個開心的日常生活;如果要讓孩子的日常生活過得開心,就得幫助學生獲得好的成績,至少相比較於自己的過去,有一個更好的成績。也就是說,只有把成績與開心,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才可能既有好的成績,又有開心的生活。把兩者相分離,要麼拚命的要成績,或者一味地求開心,不但讓學習或者生活得不到完滿,還會讓生活或者學習也隨之受到傷害。

二、指責應試教育並不等於搞好了素質教育

現在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在指責學校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不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導致學生高分低能,導致學生對生活冷淡,對他人冷漠,於是大家就得出一個結論,不能讓學校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一定要讓學校把提升學生學習成績這件事情的熱度降下來。這就讓我困惑起來了,明明學生缺的是日常生活,那我們就應該去補日常生活呀,為什麼要讓學校把提升成績的熱度降下來呢?我們可以要求學校豐富學生的在校生活,我們可以建議家長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缺什麼就補什麼呀,為什麼要把強者(知識學習)拉下來,而不是要求弱者(日常生活)補上去呢?此外,真的把強者拉下來了,學校不再那麼一心一意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了,難道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會變得更開心嗎?我也不這麼認為,為了開心而開心,這樣的開心是膚淺的開心;有了成就感的開心,那怕是為了成就感犧牲當下的開心,這樣的生活不一定直接表現為開心,但這樣的開心才是具有內涵的開心,才是青年人值得追求的開心。

促進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理所當然應該是學校的主業,理所當然是學校的職責,只有學校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學生在學校里才有成就感,學生才有在學校的存在感。當然,學校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學習,不能專註於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甚至為此不擇手段。學校還需要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把學習的過程和校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今天的學習過程和明天的職業前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儘管這兩者都重要,但我們還是要搞清楚問題的主與次,究竟哪一個是主要問題,哪一個是次要問題;究竟哪一個是學校的教育目的,哪一個是學校的教育手段。大家說,當然提高學生的能力是目的,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是手段。可是,有獨立於知識的能力嗎,難道這不就是我們所講的海市蜃樓嗎?只有掌握什麼知識的能力,只有掌握什麼技能的能力,只有解決什麼問題的能力,哪有脫離了具體知識與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有了溫暖的家庭才有高效的學習

既然學校的主要職責是幫助學生學習,同時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那麼是不是有了校園生活,學生的學習就紮根了呢?另外,校園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如果只有校園生活,而沒有了更為親近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會開心嗎,校園生活會長久嗎?對學生的學習來講,學習必須紮根於校園生活,而校園生活又必須紮根於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又必須以親子關係為內核。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去拚命的指責學校搞應試教育,不是沒有道理,我看絕大多數指責都是有道理的,但隨便你怎麼指責,都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有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深深地紮根在校園生活之中,只有讓家庭生活帶給校園生活更多的溫暖與支持,只有讓良好的親子關係成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這樣的學校教育就會少了應試的成份,而多了生活的內涵,這不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素質教育嗎?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困惑,我對孩子好了,我把家庭生活搞得更有情趣了,這是我自己家裡的事,這和學校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有什麼關係呀?一方面,家庭生活開心了,親子關係好起來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和知識學習就更有情感的保障,也更有生活的意義,於是學習過程中素質的內涵就多了;另一方面,既然作為家長,我們改變不了學校的教育方式,那我們為什麼不去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呢,既然學校多了知識的學習與成績的強調,那家庭就應該多點溫情與浪漫,去稀釋和沖淡過度的知識學習和成績強調對孩子們的不利影響,而不是反過來,也和學校一道強調知識的學習與成績的提升。

家庭中的親子關係,與學校中的知識學習,尤其是學校中的成績提升,雖然一個在家庭之中,一個在學校之內,看起來有著不近的距離,但兩者的性質正好互補。而且,從學生長遠發展來講,在學校的知識學習和成績提升,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從學生當下的生活質量來講,在家庭內溫暖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親子關係,肯定是不可缺少的。我們不要去指責學校把學校應該做的做得過火了,其實我們更應該批評那些把應該乾的但卻沒有干好的學校;我們更應該把自己應該乾的干好,比如給孩子溫暖的家庭生活與良好的親子關係,更不是通過對學校的指責或者批評,來掩蓋自己不和諧的家庭生活與緊張的親子關係!(周彬,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