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要奶奶不要媽媽!寶寶親老人不親爸媽,你需要這 4 招

每次說到養孩子,不論是在丁香媽媽的後台還是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媽媽們說類似這樣的擔憂:

我和孩子爸爸每天都要上班,孩子從小就是奶奶帶,現在 1 歲 10 個月,非常依賴奶奶,睡覺一定和奶奶睡。我很感謝老人能幫忙帶孩子,可只要有老人在,孩子就不要媽媽,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我們的情況也不可能和老人分開住,特別擔心孩子我們不親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僅如此,不少媽媽還會擔心,老人帶孩子,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隔代養育的種種問題,真的存在嗎?媽媽們該如何應對?

今天,丁香媽媽邀請教育專家、幼稚園園長常潤老師說說隔代養育的問題。

隔代養育,真的要不得嗎?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隔代養育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孩子送回老家,一種是你把老人接到家裡帶孩子。

1. 把孩子送回老家

如果從小把孩子送回老家養,父母幾乎沒機會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對孩子的天性和成長經歷也不了解。

這種長期異地的隔代養育確實容易造成親子間情感疏離,要盡量避免。

2. 把老人接到家帶孩子

如果父母白天上班,把老人接到家裡帶孩子,照顧孩子吃喝、睡覺、生病就醫,那麼,各位媽媽可以放心的是,沒有研究顯示這種隔代養育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不僅如此,老人帶孩子還有很多優勢,比如,交給老人比交給保姆或托幼機構更省心省錢,老人時間充裕,又有耐心。有時一本書父母講得都不耐煩了,老人卻依然願意一遍一遍地講。

因此,如果老人願意在家幫忙帶娃,父母不妨大方地肯定老人的價值,心懷感恩。

能自己帶就自己帶

實在不行再給老人帶?

說這種話的人很多,不過這更適合和老人關係不太融洽、溝通有困難的的父母。

我們大可不必因為聽說「外國基本都是媽媽全職在家帶娃」而焦慮,外國有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外國的爺爺奶奶年輕時就帶過三四個娃,老了就不願意帶娃了,而且國外的人力太貴、請全職保姆太貴。

孩子和媽媽不親是因為老人?

放心啦,不會的,孩子親奶奶是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奶奶在照顧和陪伴自己,孩子在奶奶身上體驗到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自然就會在困了、餓了、累了、病了的時候找奶奶,這很正常。

媽媽擔心孩子和奶奶親,就會和自己疏遠,這是多慮了。

從專業上來說,孩子可以同時和多個人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這就好比孩子心裡有好幾把椅子,會留給讓自己感到愛和安全的人。奶奶可以坐一把,媽媽也可以坐一把,兩個人之間不存在競爭關係。

說到底,孩子心裡的椅子上有沒有媽媽,取決於媽媽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有沒有讓孩子感到被接納、被愛,和其他人的存在無關。

很多時候不一定是因為孩子和奶奶親,而是因為媽媽認為孩子和奶奶更親,從而產生自卑、內疚或嫉妒的情緒,這種反而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要奶奶不要媽媽

怎麼辦才好?

1. 媽媽要對自己有自信

作為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的人,你們和孩子之間有著別人無法代替的聯繫。只要你勇於接納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到被尊重、被愛,孩子和你之間的關係就會是健康而親密的。

比如當孩子說「不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們可不要太在意,孩子才兩歲呀,會說的話非常有限,更不懂說出來話會給別人什麼感受。

他也許想表達的是:我也很愛媽媽,不過我更習慣奶奶陪我睡,奶奶知道我睡覺時候愛聽哪首歌、被子要蓋成什麼樣……

與其暗自傷心,不如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肯定老人孩子帶得好,在老人哄孩子睡覺的時候也在旁邊陪著,了解孩子的睡眠習慣等。

2. 如果媽媽想接手,要循序漸進

孩子已經習慣了和奶奶一起做事情,如果媽媽想接手,就得一點一點來。

不僅陪孩子睡覺是如此,喂孩子吃飯、帶孩子出去玩等等的時候都可以先和老人一起做,再慢慢自己接手。

如此不僅孩子會越來越能接受媽媽的存在,老人也會對媽媽越來越放心,在你有時間的時候,把孩子交給你。

千萬不要因為看到孩子和奶奶更親而心裡一直不舒服,甚至是說奶奶的壞話,希望孩子疏遠奶奶,這種對奶奶的不接納,最終會導致孩子為了保護自己和奶奶的關係,不得不把媽媽往外推,讓媽媽變得更「不親」。

3. 媽媽要對老人有信心

這不是說相信他們多專業,而是相信他們對孩子的愛。

在我工作的幼稚園裡,小明是奶奶爺爺一手帶大的,和老兩口別提多親了。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小明在幼稚園連續幾天尿了褲子,爺爺來送褲子的時候,在衛生間對小明說:

尿尿跟老師說,再尿褲子打你屁股了啊!

老師覺得這樣說不太合適,就在媽媽來接的時候提了一下,沒想到媽媽不但沒埋怨老人,還寬慰老師:

沒事兒,老人比我還疼孩子呢,能真打嗎,頂多嚇唬嚇唬。

這裡暫不論教育方式的好壞,但我們都很佩服小明媽媽的心態。

在後來的觀察中,我也發現在很多成功的隔代養育家庭中,都有著對老人寬容的父母以及和睦的家庭氛圍。

4. 老人和孩子一樣,需要爸爸媽媽的支持,而非指責

生活中多給老人一些支持和幫助,讓孩子感到媽媽接受了自己和奶奶的關係,他才會願意和媽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比如——

老人體力有限,父母可以盡量在晚上和周末多帶帶孩子。老人不太懂早期教育,需要父母在不同階段給老人提供不同的支持。

在孩子會走了,開始表達「我想自己來」的時期,就需要多肯定老人放手的行為,出門盡量讓孩子自己走,不吃了也不要一直追著喂。

多鼓勵老人帶著孩子擴大社交,比如多到小區里結交小朋友,多到別人家做客,盡量不要只待在家裡。

其實,當孩子越來越大,和父母越來越親近,老人也會有失落感,不如資助老人出去旅旅遊,別讓老人覺得自己老了、不被需要了。

總之,在隔代養育中,祖輩和父輩不是對立面,孩子成長的健康與否也不取決於自己帶還是給老人帶,而在於怎樣自己帶,怎樣隔代教養。接受孩子對奶奶的愛,孩子也會漸漸和媽媽建立越來越親密的關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