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能源辣評 | 利空疊加,風電投資即將進入低潮期

摘要:多重利空疊加之下,風電開發即將進入低潮期。未來風電運營商的競爭優勢在於,誰能以更快的速度盤活存量資產,增加發電量,而非盲目追求裝機規模。

過去幾年內,風電以其清潔、經濟的獨有特性,在政策的助力下在獲得了高速增長。2010-2016年,風電裝機容量從4470萬千瓦迅速上升到1.5億千瓦,短短6年時間,裝機容量增長了2.5倍。

然而,高速發展的風電即將迎來增長瓶頸。由於棄風增加,消納困難,國家能源局將嚴控新增投資審批;與此同時,政策多變,電價下調預期強烈,又會大幅影響企業收益;而補貼缺口越來越大,補貼發放越拖越久,新推出的綠證制度亦不被看好,企業的投資動能深受影響;而部分地方政府也在有意識地限制或放緩風電開發速度,上述因素都對風電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可以判斷,未來幾年內,風電投資可能進入一個低谷期,風電增長速度將有所下降,只有待存量機組逐步消化,新的輸送通道建成,棄風大幅減少之後,風電行業才能再次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1、「三北」地區劃政策紅線,風電投資將大幅下滑

2月22日,國家能源局一則《關於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令業界震驚,該通知為全國30多個省市的風電投資市場劃分了紅綠等級,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新疆等六省被報以紅色預警區域,規定2017年在上述區域內停批新的風電項目,這一紅線讓眾多風電開發企業亂了陣腳,因為在他們的投資規劃中,上述區域仍是其開發重點之一。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述六省新增裝機容量481萬千瓦,占該年風電裝機總量的25%。很顯然,上述區域被突擊叫停,將大幅影響今年的風電裝機量。

事實上,2016年國家能源局曾發過一次風電投資的監測預警,當時僅是告知開發企業,紅色預警區域投資風險較高,應謹慎投資,而最新發布的《通知》則直接給上述地區判了死刑——2017年,紅色預警的省(區)不得核准建設新的風電項目,電網企業不得受理紅色預警的省(區)風電項目的新增併網申請,派出機構不再對紅色預警的省(區)新建風電項目發放新的發電業務許可。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中東部增長潛力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將現

在「三北」地區棄風嚴重,開發受限的背景下,各風電開發商紛紛將重點轉移到中東部地區,我們看看五大發電的做法,在2017年工作報告中,有關風電的部分他們是如何表述的。

國電集團:要優化風電布局,在堅持質量效益的前提下,優化布局結構,嚴格控制限電嚴重的「三北」地區風電發展,重點在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海上發展。

大唐集團:風電要積極搶佔中東部和南方陸上優質資源,加快推進「三北」地區就地消納利用,積極有序推進優質海上風電開發。

華電集團:有序發展新能源,適當放緩風光電發展節奏,重點抓好中東部和南方區域項目發展,做好「三北」地區項目資源儲備。

上述三家對中東部地區的關注幾乎一模一樣,然而,中東部地區風資源畢竟有限,據專家介紹,在中東部地區,陸上可開發的風資源量約為7000萬千瓦,截至目前,已經開發了約3000萬千瓦,即便2020年前全部開發,也不過4000萬,加上東部地區土地價格昂貴,與土地、生態相關的問題錯綜複雜,未來的開發難度不可謂不大。

例如,2016年5月,浙江省停止了對所有風電項目的審批,至今未有重啟的跡象。起因在於廣東一家風電開發商在浙江台州地區施工時,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導致了省政府直接叫停了所有風電項目的審批。

南部部分省份也對風電開發進行了限制,2017年2月,江西省發布通知稱,為保證風電的有序發展,「消化存量、控制增量」,該省原則上不再吸納新的風電開發企業入贛開發風電項目,這就意味著之前沒有入贛的風電運營商,近期內將無緣對江西省風電進行開發。而在雲南省、廣東省也都出台了限制風電開發的措施,致使一些地區處於半停滯狀態。

此外,在中東部地區,風電項目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差,一是因為這些地區開發成本較高,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三北」地區每千瓦風電投資在6500元左右,而中東部地區則超過了8000元。另一方面,中東部地區多為低風速地區,滿發情況下每年僅能利用2200-2300小時,儘管目前暫時沒有棄風現象,但若未來由於消納或電價問題而稍有棄風,這些地區的項目將很快陷入被動。可以說,相比「三北」地區,中東部地區的風電投資更加脆弱。從這個角度看,風電開發商紛紛把開發重點向中東部地區轉移,與其說是一種趨勢,不如說是被逼無奈。

3、電價下調預期強烈,補貼減少直接影響未來投資

除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電價下調預期強烈,政策的變數也加大了風電開發的風險。

按照國家計劃,2018年,火電將取消計劃電量,全部實現市場化,屆時,風電上網電價將受到影響。目前風電上網電價由火電標杆電價+補貼構成,火電全部放開之後,標杆電價的概念將不復存在,那麼風電上網電價的形成機制將出現變化,如何給風電定價,正成為政策制定者爭議的話題,也會最終影響到未來幾年風電行業的發展。

長期來看,風電走向市場和電價下調是大勢所趨。計劃2020年實現風電平價上網,從當前風電企業業績看,全國範圍內,風電的平均度電收益約為0.14元,而目前的度電補貼則在0.2元以上,也就是說,若目前取消補貼,風電開發企業將陷入全面虧損,即便未來幾年度電成本有所下降,可以想象,其下降空間也相對有限。

從歐美經驗看,電價補貼出現大幅下滑之後,新能源的新增裝機都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比如德國,2014年光伏上網電價補貼下調之後,年新增裝機由原來的800萬千瓦左右,下降到不足200萬千瓦。

4、風電開發商應從追求「千瓦」向追求「千瓦時」轉變,盤活存量才是王道

在政策預警、消納困難和電價下降的背景下,風電開發商應積極調整開發思路,放棄跑馬圈地的思維,把片面追求新增裝機量向盤活存量資產轉變,正如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所言,目前對可再生能源能源的提升重點應當由「千瓦」轉移到「千瓦時」,企業只有深度挖潛,盤活存量裝機,才能夠確保收益,持續健康發展。

國電電力寧波風電公司就是典型之一,這家只有17.1萬裝機的企業,2016年的利潤卻高達1億元以上,其根本原因是該公司在發電量上做文章,去年設備利用小時數超過了2500小時,在風電企業中可謂首屈一指。

目前風電裝機總量超過了1.5億千瓦,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僅為1742小時,全年棄風電量超過500億千瓦時,這一數字幾乎與2016年全年新增裝機的發電量相當,從這個角度看,2016年實際的新增風電裝機為零。

巨量的存量資產不能充分利用,不僅造成大量浪費,也給風電開發企業帶來巨大負擔,因此,未來風電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拼發電量而不僅僅是裝機,而只有盤活存量資產,才能發出更多的電量。當然,這需要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協調、配合和共同努力。

(作者為《能源》雜誌副總編輯,北京領航智庫總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