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看老上海人如何處理身後事

原標題:看老上海人如何處理身後事

老上海的丙舍、寄柩所有二種:一是會館、公所附設的,為同鄉人的福利事業,供客死的同鄉寄柩,同時還設有義冢地供貧苦同鄉就地落葬。義冢地最多的是廣肇公所,佔地538畝,潮州會館有180畝,錫金公所有50畝。會館、公所還承辦運葬等業務;二是專營的和殯儀館兼營的,這都是經營性的。
清嘉慶三年(1798年),四明公所在上海北門二十五保四圖,買了30多畝地建廠寄柩,嘉慶十三年、光緒十二年和光緒二十四年,四明公所又先後在上海各地增建丙舍。據1933年的統計,四明公所丙舍保管的棺柩達3435具,已運回鄉的有3834具。
1918年建立大同公所寄柩所、1924年建有滬東公所寄柩所,建於1936年左右的有保安丙舍、通海、安全寄柩所和靜安丙舍,1938到1943年建立的有大安、公平、靈安、福安、泰山、普濟、安定、滬揚、安平等寄柩所。殯儀館都附設了丙舍作為經營項目。
抗日戰爭發生以後,上海周邊地區居民為躲避戰亂,紛紛來滬避居租界,上海人口劇增。當時,南市和閘北不得自由往來,遇有喪事,不能到南市和閘北的會館、公所里去辦理,只好在里弄露天殯殮,棺柩擱置路旁的也不少。於是一些商人紛紛開設起殯儀館和寄柩所(丙舍),產生了專業化的丙舍。據1942年統計,已登記核准的寄柩所17家,丙舍36家,尚有未經申請登記的丙舍14家,共計67家。1947年,當局決定,在火葬制度普及以前,暫以新都市計劃圖內綠地帶的滬北大場區、滬西蒲松區、滬東浦東區三地為丙舍區域,其他不在划區內者不準添建,並儘可能撤入劃定區域。
1950年,由市衛生局殯葬管理所擬定,市人民政府核准《上海市丙舍管理規則》,對丙舍所設地點、消毒設置、棺柩寄放質量和期限等作了規定。隨著大規模清除積柩活動及上個世紀60年代期間上海全面實行火葬,丙舍、寄柩所自然淘汰。
上海解放前,客籍居民亡故后,極大部分要運回故土落葬。運樞除鐵路、公路運外,大部分靠水路運。解放初期承運棺柩最多、範圍較大的有安遠聯合運柩所,后因該所負責人亡故,各船民另立門戶,成立了安遠、華東、淮揚、江浙等四家運柩所。其時,政府鼓勵棺柩外運,部分商人認為有利可圖,1951年間新設寧紹、寧波、永錫堂、永慶祥、蘇浙皖、四明公所、等7家運柩所,1952年底又開設了2家,前後共達13家。后因營業清淡,自動申請歇業的有通商一家,因非法營業而被處分停業的有、四明公所等3家。1955年7月以後,對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剩下的9家被淘汰,職工與運柩船民合併組成上海棺柩外運站,屬於勞動互助生產自救性質。11月,在制定《上海棺柩外運站章程》(試行)的同時還制定了《上海棺柩外運站業務組工作制度》、《上海棺柩外運站總務組工作制度》、《上海棺柩外運站運柩調配製度》。至此,上海的棺柩外運業務納入正軌。
(沈軼倫摘自《上海民政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