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面對可能更「水」的未來,你要搬家嗎?

出品:科普

製作:減災安安科普團隊 黃凱程 徐培培

監製: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氣候變化,以及潮汐、海浪、風暴潮、大氣低壓等諸多因素對水位影響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由於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到21世紀中葉,目前50年一遇級別的洪災襲擊沿海城市的風險將會翻倍。

科學界一般認為,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山融化等原因,全球海平面在未來幾十年內將上升10厘米至20厘米。

該研究小組負責人說,如果海平面上升5厘米,印度的孟買、戈奇以及象牙海岸的阿比讓等城市遭受洪災的風險就會大幅上升;而如果海平面上升10厘米,上海、倫敦和紐約等城市也會受害。

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約為每年3毫米到4毫米,小幅度的上升就會大大增加洪災風險。他提出,可能的應對方案包括向內陸遷移、增加投入建設海岸防護工程等。

看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似乎在不斷逼近研究人員提出的預估值,作為住在沿海地區的娃,看到這則新聞,我開始覺得擔心沿海城市的洪災威脅,已不再是杞人憂天。

走,一起搬家去新疆!

事實上,全球變暖帶來的區域性洪災趨勢,不僅僅威脅到沿海城市。氣候變暖使極端天氣增多,也可能導致某些內陸城市出現洪澇災害。

更「水」的未來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區域性的洪澇災害有增多增強的趨勢。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旨在呼籲公眾正視氣候風險,關注氣候安全,主動適應氣候變化。理論上,氣候變化對洪水災害存在直接和間接作用兩方面的可能影響。

從氣候系統變化的直接作用來看,一方面,大氣環流系統的異常(如ENSO,季風變化等)對全球大尺度水汽分佈和降水格局帶來深遠影響。這種大尺度降水格局的變化將給區域極端降水變化造成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區域熱動力過程來看,大氣飽和水汽壓與溫度之間存在指數增加的關係,在相對濕度不變和全球增溫的背景下,蒸散發加強,大氣中的水汽總量呈上升趨勢,而大氣水汽含量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的頻率和強度。

從氣候系統變化長期的間接作用來看,氣候變化背景下,地表植被覆蓋和土壤的物理性質與結構均會產生一定變化,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劇,這種變化將會影響流域的降水—徑流過程,帶來更大更快的洪峰流量。

洪澇災害的「蝴蝶效應」

在全球氣候持續異常的背景下,洪澇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了廣泛影響。由此帶來的傳統與非傳統的安全隱患也將凸顯,包括經濟安全、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國家安全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

洪澇災害的風險源自極端降水事件與城市這一承載體的脆弱性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不僅僅與極端降水事件有關,還取決於城市的脆弱性。氣候變化加劇了洪澇災害,其所在地區的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服務將面臨危機。這就意味著,停電、交通擁堵、供水緊張等情況將更加嚴峻。曾經給帶來嚴重損失的豪雨事件,如濟南2007年的「7•18」、北京2012年的「7•21」強降雨。

從全球來看,1980年到2009年洪澇災害的損失為158.1億美元,2010年到2015年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63.5億美元,增加了130%。

積極防「澇」在氣候變化加劇洪澇災害的背景下,提高防「澇」能力越來越緊迫。處在東亞季風氣候區域,呈現三級階梯的地形,決定了是一個降水分佈不均、極端事件頻發的基本狀況,再加上氣候變化的影響,未來可以預見,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勻特徵,以及旱、澇頻發,對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影響都會進一步加重。認識到這些危機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採取措施緩解與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可持續地管理自然生態系統,把氣候變化風險納入到了規劃、設計、管理等方方面面,通過社會、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設氣候抗禦型社會。

表裡不一 新華社 徐駿 作(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的視角來分析,主要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站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戰略高度,積極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二是建立合理的城市豪雨內澇評估模型,為合理決策提供依據;三是提高氣候預測和天氣預報準確率,做好城市豪雨內澇的早期預報警報;四是積極宣傳開展防災減災工作,促進城市豪雨內澇災害防禦配套機制建設。

「科普」是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本文由科普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