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分鐘讀懂中國茶歷史,看古代都喝哪些茶?

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作為茶的發源地,每個人都感到自豪。

當代著名學者錢穆曾指出:「苟寫一部飲茶史,亦即社會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項目。」

作為愛喝茶的人,知道了這些才敢說真的懂茶。

01

茶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

對人而言,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多的是一種清靜、靜心的精神象徵。歷經千年,茶已經滲透到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當藥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

4、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化,成都成為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製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唐代飲茶文化盛行。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鬥茶成了一種風潮。

7、元代:700年以前,開始出現散茶。民間則以散茶為主,餅茶主要為皇室宮廷所用。開始出現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為明代散茶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8、明代:600年以前,朱元璋廢團改散,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

10、近代:

·1846-1886年是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

·1886-1947年,是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敗。

·1950-1988年,是茶葉生產的恢複發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02

茶葉利用的三個階段

人的祖先飲茶經歷了四個過程:生吃藥用、熟吃當菜、烹煮飲用、沖泡品飲。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後來生煮羹飲,就象人們今天煮菜場一樣,那時的人們只把茶作為羹湯來飲用,或以茶作菜來食用。

藥用

發現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第一部藥物專著《神農本草》中就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藥用,生嚼內服,清熱,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

從生嚼到煮食,茶葉可以和糧食一起煮「茶粥」,或者灼煮,撈起,加調料。今雲南基諾族仍有「涼拌茶菜」。

飲用源於食用,從食用到飲用,是出於對茶之本味的追求。現代仍然有喝調飲茶的風俗,牧區將茶摻入牛奶共飲,少數民族地區有擂茶和打油茶。

03

飲茶方式的轉變

▲陸羽煮茶圖

1、唐代煮茶法

煮茶前,先把茶葉碾碎,燒開水后將調料放入,再將茶粉撒入鍋內。飲用時,趁熱將茶渣和茶湯一起一起喝下去,謂之「吃茶」。

唐人煮茶一度喜歡往茶湯里添加調味料,如鹽、蔥、姜或橘皮等等,中唐時陸羽極力反對這一煮茶的方式,煮茶的時候最多加一點鹽調味。此後唐人飲茶開始提倡茶湯的原味,為茶道之興奠定基礎。

2、宋代點茶法

宋代的飲茶方式上升到了審美的高度,到達了極致。他們在茶餅上裝飾了很多龍鳳的花紋,十分精緻,叫做「龍鳳團茶」。

先將餅茶碾成細細的粉末,用沸水沖點茶。為了使茶末與水融為一體,用茶筅快速擊打,茶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於此。

3、明代泡茶法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飲茶法一再簡化。朱元璋大力推廣散茶導致了茶類的異化,以前只有綠茶,後來慢慢又出現了別的茶類。

明朝人認為這種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茶葉沖泡的方法也延續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調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時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簡化了很多,更利於茶文化的傳播。

04

茶的各種別稱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這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荼」最早見於《詩經·鄴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句中「荼」字是否指茶,學者推考說法不一。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

據說是雲南某地區的「茶」之土音,大約在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現在與茶字基本通用,為茶之雅稱。宋代蘇軾有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香港陸羽茶室有名作家台靜農題寫的茶聯:「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釀香醪琥珀黃。」

不夜侯

喝茶有醒腦提神,解除睡意之功,唐代白居易詩云:「破睡見茶功。」唐代曹鄴詩云:「六臟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十國胡嶠在飲茶詩中贊道:「破睡須封不夜侯。」

消毒臣

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於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代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

滌煩子

飲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歷來備受贊詠。唐代《唐國史補》載:「常魯公隨使西番,烹茶帳中。贊普問:『何物?』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因呼茶為滌煩子。」唐代施肩吾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明代潘允哲詩曰:「泠然一啜煩襟滌,欲御天風弄紫霞。」

清風使

據《清異錄》載,五代十國時,有人即稱茶為清風使,盧仝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后,「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往期好文

古代的糖是什麼樣的?京劇中「生、旦、凈、末、丑」長啥樣?內容來源:今日茶說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郵件[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