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進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高校

2016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設一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推動雙創邁向更高層次和水平。其中,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入選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承擔著完善創業人才培養和流動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建立健全雙創支撐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一年多過去,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在雙創上取得哪些成績,獲得哪些經驗?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四所高校,一起領略他們的雙創風采。

清華大學

四位一體的大學使命和一體兩翼的雙創理念

探索建設國際領跑「雙創」研究型大學

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理念

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尖高等學府,在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中,將基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四位一體的大學使命,與「學生雙創」和「教師雙創」一體兩翼實施路徑的高層次創新創業理念結合,以「跨學科創客實踐平台」、「國際化創新創業平台」、「雙創教育醫藥平台」、「雙智雙創開放平台」和「在線教育與實踐平台」5個重點工程為抓手,完成「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創業支持」和「創業支撐」4大重點建設任務,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及科學研究優勢,努力探索形成全球視野、特色、引領示範的高校創新創業模式和制度體系,在高校示範基地中發揮領頭羊作用,探索建設國際領跑「雙創」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體系圖如下:

清華大學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將從「學生雙創」和「教師雙創」兩條路線,即「一體兩翼」,來實施,簡圖如下:

清華大學「一體兩翼」的「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實施路線

(一)

雙創示範基地特色

清華大學雙創示範基地工作具有兩大鮮明特色:一是「國際」:即充分利用國際優質教學研究資源,建立了國際校區進行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建立了國際化科研成果轉化機構等。典型項目包括:「GIX國際化創新創業平台」、「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國際化雙創醫藥平台」、「雙創國際暑期學校」等。

二是「引領」:即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高水平科研平台開放對創業支撐、在線教育、聚合社會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等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典型項目包括:「創新創業教育聯盟」、「跨學科創客實踐平台」、「在線教育與實踐平台」、「雙智雙創開放平台」等。

建設項目及進展

(一)

GIX國際化創新創業平台全球創新學院(GlobalInnovationeXchangeInstitute,簡稱GIX)

GIX是清華大學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個實體校區,也被稱為「走出去的清華園」,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里程碑。清華大學國際化創新創業平台依託GIX,發揮其國際化、項目化、融合化的突出特色,建立多元資源深度融合機制,形成從跨學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到項目孵化的全環節實訓新模式,打造培育戰略性原始創新和國際化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示範基地。

1.項目建設進展及成效:

平台建設內容包括全球創新智能空間、實訓中心、機電實驗中心、軟體庫與國際創新創業加速器。清華正在進行高沉浸感、全球分佈協同的多模態研討空間硬體平台建設,並進行應用試驗;實訓與實驗中心的辦公與實驗環境建設已經初步完成,能夠開展項目驅動的實訓任務;為支持創新創業加速器建設,擬在西雅圖成立TsinghuaGIX發展中心,引進相應資源。

(二)

國際化雙創醫藥平台

清華新葯創製中心是由清華大學藥學院主導、多方協同建設的一個開放式、國際引領性的創新創業平台,通過聚集全球資源,推動新型藥物與療法的研發及關鍵新葯技術的突破。作為清華大學雙創示範基地的載體之一,中心將引入國際前沿的創新創業經驗,探索獨具特色的創新教育模式,打破高校的物理界限,創建面向清華師生、校友、研髮型及創業型醫藥企業等高度交叉的開放性創業社區,藉助學界與工商業界的深度交流與融合,開展以新葯研發及市場應用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

1.項目建設進展及成效:

清華大學「服務於雙創教育的創新醫藥平台」自成立以來,著力落實平台在創新醫藥領域的引領、培訓、服務、孵化功能,建成一個高效運營、功能完善、擁有傑出醫藥研究和產業孵化能力的全球一流醫藥服務平台。

(三)

跨學科創客實踐平台

清華大學「服務於雙創教育的跨學科創客實踐平台」將充分發揮在人才水平、科研實力、軟硬體基礎條件、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大膽創新,旨在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面向全社會開放。

1.項目建設進展及成效:

(1)工作舉措:①重點工程建設,打造服務於雙創教育的創新生態環境、服務於技術創新輔修專業的共享平台、面向工業4.0的智能製造平台三大主體;②雙創教育研究,圍繞雙創課程、輔修專業、教育方法展開;③教育機制創新,涵蓋雙創教學管理、人才激勵、創業支持體系等層面;④輻射模式探索,包括資源共享、教育培訓、競賽活動、聯盟推廣等方式。

(2)主要成效:首創了創新輔修專業這種深度的雙創教育模式;開展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雙創活動;孵化學生初創團隊成果顯著。

(四)

在線教育與實踐平台

「雙創在線教育與實踐開放平台」依託學堂在線平台的優勢力量,建設「創業學院」頻道,依託平台規劃、設計、製作、運行、推廣一批優質創業創新在線課程;建設創業創新教學體驗示範基地,提供從課程製作到創業實訓的一系列創業創新教學服務,將推廣基於優質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示範引導教師們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法,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法,向學生推薦優質在線課程,鼓勵學生線上學習知識點,線下側重學生能力培養、價值塑造;建設創業創新孵化器,建立幸福科技發展中心將在增強創新心理健康素質、激發創造力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幸福感。通過建立創業創新孵化示範區,主要為高校科研人員、大學生創業者、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尋找一個合理的轉化渠道,基於市場化的探索,打通高校成果與市場之間的隔閡,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一個新途徑。

1.項目工作進展及成效:

(1)清華HLab「幸福科技全球創新挑戰賽」,召集300多支團隊參加賽事。(2)支持雙創學習,組織和接待了1500人次的雙創心理學現場體驗參觀活動,將積極心理學在創新創業領域的意義進行了普及和推廣,促進雙創學習等。

(五)

雙智雙創開放平台

「智能晶元+智能硬體」創新創業開放平檯面向社會開放,所瞄準的技術服務對象是新型智能硬體以及作為新型智能硬體產品核心的智能晶元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以及科研單位的創新創業團隊,為智能晶元+智能硬體的開發提供的設計、加工與集成、測試與分析等全方位技術服務。

1.項目建設進展及成效:

目前清華大學服務於「智能晶元+智能硬體」雙創開放平台,正在依託清華大學微納加工平台的現有設備能力,採取「邊建設邊服務」的方案,積極主動開展「智能晶元+智能硬體」雙創開放服務,在大型設備開放、關鍵技術支撐和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對雙創企業進行支持,目前平台支持的包括地平線機器人公司、北京麥哲科技有限公司、易邁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0餘家雙創企業。為了進一步提昇平台基礎設施水平,增強平台支持高水平「智能晶元+智能硬體」創新創業的服務能力,平台正在按照項目規劃開展平台建設,進一步提昇平台基礎設施水平並完善關鍵設備。

上海交通大學

讓學校成為雙創最活躍的細胞

三個場景破譯雙創教育密碼

一條馬路十幾米的寬度,構成了大學生創業從校園到社會的距離。站在上海滄源路北首看,東邊是上海交通大學,西邊則是創業園區零號灣,這個成立才一年半的園區集聚了300多個創業項目,100%具有「交大元素」。

零號灣:把大學生創業「扶上馬送一程」

【場景一】零號灣2號樓底層有一片開闊的辦公場地,四周放著7張大辦公桌,各有五六把椅子,場地中間用玻璃隔出兩個半封閉的小會議室,這就是「哇咔足球」創業團隊的辦公場地。看上去簡陋寒磣,該團隊卻已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在上海、北京等4座城市運營著30多塊足球場。

零號灣由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和上海地產集團三方合作共建,政府出地,商業機構運營,大學的人才與科研資源則在這裡發生創業的奇妙反應。零號灣與上海交大隻有一路之隔,可以稱得上是為這所大學量身打造的創業助推基地。

零號灣首席運營官徐哲泓介紹,自2015年6月建成以來,零號灣接納的創業項目從29個猛增到300多個,全部具有「交大元素」,或者創業團隊包含該校學生、校友,或者是與交大有關的科技項目在這裡孵化。

吃飯有食堂,住宿有較市場價便宜一半的創業公寓,開會有免費會議室,入駐半年內免租金……零號灣提供幾十種精細化服務,把大學生創業者「扶上馬送一程」。上海交大將「雙創示範基地」部分建設經費投到零號灣,建立實驗室等公共平台,為創業者所共享,部分校園設施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他們開放。

「哇咔足球」核心團隊8人中有包括總裁在內的4名上海交大校友。副總裁向冀說:「零號灣可以拎電腦直接來辦公,服務條件非常好,生活設施也很便利;團隊過來不久,工作人員就協助我們註冊了公司,這些都給我們節省了成本、騰出了精力。公司發展迅猛,勢頭良好,這裡面有零號灣的一份功勞。」

創業小紅亭:在校園裡嘗試創業的滋味

【場景二】遠看像報亭,走進來似水果攤,但除了蘋果、香蕉,還有生菜、小青菜、蘿蔔、黃瓜等新鮮蔬菜,並供應葡萄酒。這裡是上海交大第三餐飲大樓旁邊的「思源地」創業點,當令季節會優惠供應來自農生學院種植基地產出的葡萄、櫻桃、奇異果等,不僅口感好,而且不用農藥化肥,綠色環保。

自2015年春天以來,上海交大將校園書報亭從經營者手中收回,開闢為「創業小紅亭」,面向全校創業團隊開放,為學生提供創業的練兵場。這裡場地免租金,並給予相應獎勵資金支持,讓優秀的創業點子變為師生提供生活服務的公司。如今,「創業小紅亭」在全校已有5家。「思源地」運營團隊共有4人。農生學院學生董肖前不久加入進來,與本校多肉協會、紅酒協會等聯繫,拓展業務。他說:「除了學習,我的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這裡。與一般的助管工作相比,在這裡相同的時間投入只有一半產出,可是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歷練,收穫一份敢於擔當的責任心。」

上海交大學生事務中心勤工助學辦公室對「創業小紅亭」按季度進行考核,每年對入駐者進行動態調整,優秀者與合格者可以得到一定金額的獎勵資金。目前「創業小紅亭」已進行到第二輪,一家創業團隊因經營項目與校園生活服務關聯度不大等原因退出。正在運營的其他項目涉及美甲美妝、餐飲、軍事文化體驗等。

氛圍營造:構建全方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場景三】始於1999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業計劃如今已進行到第18屆。不久前,第18屆大賽決賽舉行,一批創業項目展示了市場潛力,評委們進行評比,最終專註於無紙化辦公的「申請通」項目榮獲金獎,得到1萬元獎金,若干項目獲得銀獎、銅獎和優勝獎。

上海交大通過課程、比賽、沙龍、實踐平台等各種途徑,構建全方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營造敢創業、能創業的氛圍。該校黨委副書記朱健說:「讓創新成為凝結在學生血液中的一種精神,讓創業成為學生生命中一種力量的迸發,已成為交大校園創新創業文化主旋律。」

得益於「課堂學習—校內實習—社會實踐」遞進式的科研培育機制,上海交大逐步引領學生走進創新前沿。該校ACM班被稱為「世界冠軍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畢業生戴文淵參與創立了通用人工智慧行業應用企業「第四範式」,林晨曦則成為人工智慧領域企業依圖科技的聯合創始人。

在制度保障方面,上海交大明確,可聘請有豐富創業指導經驗、有一定學術基礎的校外企業家擔任創業「高級講師」和「教授」,承擔若干門創新創業課的授課任務。完善把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獲獎作為教師職稱評聘、申報長聘教軌「學術要件」的政策保障,鼓勵和引導更多教師關心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計劃建設學生創新中心,下設創新能力訓練平台和創新孵化平台,每年將接收8000多名學生參加實踐。2017年起開設「技術創業」「金融創業」方向第二學士學位,探索開展技術創業的研究所國際項目,讓更多學生接受系統的創業訓練和培養,為今後創業奠定基礎。

南京大學

「創」為魂 「五四三」雙創模式解析

「作為以文理學科見長的高校,南京大學探索出一種與工科院校不同的『五四三』雙創模式。」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說,學校通過「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搭建創新、創意、創造、創業「四創融合」平台,促進成果轉化孵化,加強校校、校地、校企「三個協同」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有序對接。

近年來,南京大學將「問題導向、原創科研、學科交叉與創新鏈建設」作為源頭技術供給側的改革重點,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十百千工程」和文科「雙重計劃」,其中的核心就是「聚焦問題、聚力創新」,打通重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通道。

2017年3月初,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先後前往鹽城、崑山、常熟等地,為當地政產學研平台加入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陣營掛牌。在校內,學校同步開展科技體制改革,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圍繞國際學術前沿與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創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效果。2016年,平台總經費達2.59億元,其中服務總收入達1.99億元。

目前,南京大學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建設政產學研平台24個、組建247個研發機構及技術創新聯盟,涵蓋多個產業領域,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創新引擎。平台產業化支撐的相關科研成果,獲得2016年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實現了成果轉化與學科的互哺共贏。

平台支撐,大刀闊斧贏得雙創空間

2016年10月12日,南大人用自主研發的相機與李克強總理拍攝了一張與眾不同的全景照片,這一天也是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的第一天。2017年4月,研發這款相機的公司創始人、南大2014屆大學部畢業生劉靖康入選福布斯2017年30歲以下亞洲傑出人物榜單。

在南京大學的校園裡,有著很多這樣的創業項目和創業人正在萌芽。2016年10月,位於仙林校區內、面積3000平方米的「科創之星」大學生眾創空間正式啟用,面向全校師生及校友開放。而早已開放運營的大學生創業園、科學園在雙創浪潮下也重整資源、煥發生機。2016年,僅大學生創業園就獲得各類投資6110萬元。

「從實際情況來看,要求學生都創業不太現實,但通過這些雙創平台,無論學生將來從事何種工作,都會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南京大學副校長王志林說,學校的雙創教育特別注重與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構建了分層次、分階段、分群體推進的課程、講堂、訓練、競賽、成果孵化「五位一體」教學體系。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南京大學共支持學生創業項目團隊391個,其中58個創業項目獲得天使投資,累計帶動大學生創業超過1100人。

機制改革,重點突破「最後一公里」

2015年5月,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后的第二天,南京大學就專門召開學校黨政聯席會議,集中學習國務院文件精神。經過充分醞釀,《南京大學關於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隨即出台。陳駿說,雙創基地的建設就是為切實解決雙創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提供經驗與示範。

2015年,南京大學率先成立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聘請知名科學家、企業家、行業專家、風險投資家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授課、項目和競賽指導教師,建起了一支穩定的創業導師隊伍。對在雙創教育中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南京大學改革評價體系,充分肯定其對創新創業教育所做的貢獻。如對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參與創新創業成果孵化等工作的教師,在教學工作認定時予以考量。在獎教金評審中,專門設立「創新育人獎」,用於表彰參與創新創業教學的教師。

2017年,南京大學專門出台《關於推進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指導意見》,將科研人員獲得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提高到80%,對成果以無形資產投資方式形成的股份,80%歸研究團隊所有,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

四川大學

「下血本」幫學生圓創業夢

向學生免費提供商鋪,騰出科技園給創業學生團隊

四川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畢業生馮軍帥,大學時常常做一個美美的夢:左手一揮,啟動了實驗室里所有機器,右手再一揮,機器停止轉動。他得意地笑著離開實驗室,手一指,電燈「啪」地滅了,再一指,門「嘭」地關了。

一夢方醒,他發現自己已經研究所畢業,而且成了一家年產值近千萬元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更重要的是,曾經的「美夢」,也已通過他所在公司研發的物聯網成為現實。

馮軍帥說,他從來沒有想過,整天在實驗室埋頭苦幹的「理工男」,也能和創新創業扯上關係。在激流勇進的雙創大潮中,從一個愛幻想的普通大學生成長為創新創業的實幹者,馮軍帥實現了從「夢蝶」到「破繭」的嬗變。

構建雙創「四重境界」

馮軍帥笑稱自己有強迫症:「上大學時,每次做完實驗,都要一遍又一遍檢查設備斷沒斷電;有時候都下樓了,還要跑回去,檢查實驗室門有沒有鎖好。」他開始設想:「如果有一種軟體能控制所有設備,那該多省事!」這樣的想法讓馮軍帥走上了創新創業之路。

「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馮軍帥說。由於經常要做開發測試,場地成了大問題,只能天天在教室和實驗室「打游擊」。在學校教務部門的幫助下,馮軍帥申請到了一處30平方米的固定實驗場地。「後來,這樣的幫助成了常態。因為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需求,學校就以教務、團委、學工等部門牽頭,形成了一個資源統籌分配的樞紐,協調各部門為學生雙創做好服務。」

2015年,四川大學因為「一條街」而火了一把。面積達3679平方米的江安校區商業街店鋪被學校統一收回,免費提供給了一群創業的在校學生。不僅如此,學校還把位於中心城區望江校區的一個科技園,騰出來給創業初成的學生團隊。

在四川大學校長助理、學工部部長郭勇看來,不同於普通的創業孵化器,學校的商業街、科技園定位就是學生雙創實踐場地。「我們的重點不在於學生能把企業辦得有多大,而是給他們夢想照進現實的機會。」

對馮軍帥來說,這樣的機會實在太寶貴。去年,他的物聯網公司入駐學校科技園,雙創企業的身份也給了他許多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機會,他笑稱自己已經「修鍊」到了四川大學雙創的「第三重境界」。

近年來,四川大學為學生雙創構建了「四重境界」:一是雙創課堂,主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素質和基本技能;二是實踐訓練基地,給學生提供從想法到實踐的機會;三是雙創科技園,給初創企業的學生團隊提供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四是雙創科研院,各類科研資源的集中地,幫助學生進行成果轉化、對項目進行深度開發。

跨出校門的學生團隊

2016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14級研究所王成弟,憑藉其團隊的「雲病理共享平台」項目,獲得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曾在華西醫院實習的王成弟發現,到這裡就診的病人往往已經跑遍了全國各級醫院,得到了多個診斷結果,吃盡了苦頭。看著這些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王成弟想幫助他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診斷是一個節點問題,關係到病人能否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療。」王成弟說,有數據顯示,目前80%的病理醫生集中在三甲醫院,而傳統的病理診斷又非常耗時耗力,這就造成了「基層醫院門可羅雀,優質醫院一診難求」的難題。

「所以我們嘗試用互聯網思維,實現病理診斷時間和空間的分流。」王成弟解釋道,一是搭建「病理醫聯體」,通過網路會診、醫療信息共享等方式,把基層醫院和三甲醫院緊密聯合,減少患者就醫成本;二是通過數字切片掃描,把病歷轉變為電子圖譜,通過大數據比對,基本確認病情病況,病理醫生只需複查確認,這大大提高了病理診斷效率。

「事實上,對於一群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個項目做起來非常困難。」團隊指導教師包驥說,尤其是學生提出的「切片掃描」「數字病歷」,涉及到圖像分析識別領域一些前沿和難點問題。所以,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學生團隊通過學校,邀請到了在該領域極有造詣的鄭眾喜教授和電子科技大學的李純明教授坐鎮指導。「我們的團隊不僅跨出了專業,還跨出了校門,技術支持堪稱豪華。」

「兼容並包不僅是我們的學校精神,更是我們雙創的一大特色。」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說,川大每年投入2000餘萬元舉辦國際課程周,讓每個學生都能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直接交流互動,共同進行雙創實踐和專題研究。2012年以來,學校開設了創新創業類全英文課程657門,每年受益學生超過3萬人次。

雙創的核心是鼓勵學生實踐

去年,CEO馮軍帥又多了一個頭銜——四川大學創業導師,他與學校合作建設開放實驗室。

「在這個開放實驗室,我們把物聯網平台貢獻給同學們,讓更多的想法得到實現。」馮軍帥說,就像嫁接一樣,他們的物聯網平台就像母樹,而同學們的想法就像要嫁接的枝條,最後會結出各種各樣高品質的果子。

四川大學教務處處長張紅偉介紹,根據開放實驗室的要求,目前,川大的所有科研資源、實驗儀器設備資源面向大學部生開放,學生可根據研究興趣,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等計劃。學校每年投入1500萬元,專門為學生設立「異想天開基金」「自主研究項目基金」。「申請沒有門檻,我們不要求學生必須有成功的成果出來,因為即使失敗,他們也會有所收穫。」

「鼓勵學生去創業、不好好學習就是本末倒置。」「雙創就像一場轟轟烈烈的躍進,註定掉一地『雞毛』。」……針對當前輿論的一些聲音,四川大學副校長步宏表示,過去大學生實踐是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川大通過雙創,正在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把過去缺少的東西補回來。「雙創的核心,是鼓勵學生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鍛煉、去實踐。創業中的『業』,不僅僅是企業,可以是科學研究事業,也可以是更好的人生。」

「雙創實際上給我們的大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倒逼我們去改革。」謝和平說,在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這兩年,川大實施了「非標準答案考試、取消60分及格」的學業考評體系,實行動態及格線。「不是簡單地去考學生背了多少、記了多少,而是要考學生思考了多少、領會了多少。只要學生有好想法、好創意,我們就鼓勵、就給高分。」

文章整理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