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半導體專利侵權風險大;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新高 | 摩爾內參 8/10

1、台積電7月營收716億元

2、半導體專利侵權風險大,放寬招募海外人才

3東芝營益飆增 5 倍,創同期歷史新高

4、業界無人能敵!三星新V-NAND記憶體、容量1Tb

5、5G造勢戰提前開打 高通、聯發科各有盤算

6、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新高 年增率上看21%

8、分析師:蘋果將成第一家市值達萬億美元的公司

9Velodyne聘請半導體資深人士擔任CFO 加速自動駕駛

10、中芯業績預示手機行業高增期已過?

一、台積電7月營收716億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公告7月營收為716.11億元,終止連續三個月上揚走勢,月減14.9%,年減6.3%;前7月營收為5193.8億元,年增3.5%。隨著美系手機品牌客戶新機上市,法人估台積電8、9月營收可望逐步回升,單月有機會重回800億元以上。

台積電7 月營收716.11 億元,較6 月下滑14.9%,為近3 月低點,隨著第3 季美系品牌手機客戶新機即將上市,加上手機品牌推新品,10 奈米製程產品將逐步放量,本季單月營收可望緩步升溫。

台積電預期,第3 季以美元營收計算,約達81.2 至82.2 億美元,較第2 季增加15 至16%,毛利率估達48.5 至50.5%,營益率估37 至39%,皆較第2 季下滑;下半年以美元營收來看,預期仍可較去年同期成長5%,第4 季將可持續成長,並再創單季新高,全年維持年初看法,營收估可較去年成長5 至10%。

台積電雖然本季以美元營收預估,不過毛利率與營易率仍有美元匯率假設,估為30.3 元,以此假設來看,第3 季營收約是2460 至2490 億元,顯示8 、9 月營收可望逐步升溫,單月有機會見到800 億元以上水準,代表美系品牌手機拉貨動能,將逐步向上成長。

台積電近期也公告核准955.54 億元資本預算案,其中包含159.98 億元興建廠房,以及795.56 億元用於擴充與升級設備產能等資本預算,其中興建廠房僅是以既有的製程為主,並非是用來興建3 奈米基地,市場傳出,台積電可能赴美設廠,台積電重申新廠將以台灣為主,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決定。

二、半導體專利侵權風險大,放寬招募海外人才

過去中芯就曾侵犯台積電的邏輯製程專利,至於在記憶體技術上,專利既多且廣,美、日、韓等大廠都已累積數十年基礎,未來企業將面臨新一波專利訴訟。

從技術與產品來看,許多公司因為無法取得授權,只能靠挖角日、韓及台灣團隊,想辦法拼湊組合。以DRAM 為例,目前代表性公司合肥長鑫,就從南韓SK 海力士、日本爾必達及台灣華亞科挖角,其中華亞科前資深副總劉大維也被延攬。

至於3D NAND Flash 代表企業武漢新芯,已和紫光集團合組長江存儲,技術來源就是已併入賽普拉斯(Cypress)的飛索半導體(Spansion)。不過,雙方合作傳聞都還沒動靜,日前長江存儲還發布新聞稿澄清,表示從未發表過32 層3D NAND Flash 今年量產的消息,未來後續發展恐怕須再觀察。

根據IC Insights 2 月公布的報告,半導體業倚賴挖角與模仿建立技術基礎,是冒著極大的專利侵權風險;過去中芯就曾侵犯台積電的邏輯製程專利,至於在記憶體技術上,專利既多且廣,美、日、韓等大廠都已累積數十年基礎,未來企業將面臨新一波專利訴訟。IC Insights 也預期,想在2025 年達到半導體自給自足目標,難度相當大。

華中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鄒雪城說,在半導體行業摸索多年,如今已找到較正確且成功的模式,在政府支持下,武漢已成為發展國家儲存器的重鎮,「這項任務既十分光榮,也十分艱巨,需要下定決心,爭一口氣。」

鄒雪城目前身兼武漢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主任、武漢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十多年前,他曾代表武漢與國際半導體廠進行合作談判,也曾投票反對武漢新芯成立的必要性,原因是當時產業發展的環境與條件都不成熟,而且規模太小,還採取由中芯託管的方式,成功機會不高;不過,如今他認為環境、條件都成熟了,因此積極推動武漢參與國家240 億美元存儲器的計劃。

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郝躍表示,他多年來與台灣半導體公司交流,對台灣從業人員的敬業態度印象深刻,這也是產業界可以好好學習的。郝躍也不諱言,在大舉投入半導體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人才不足的問題。郝躍早在2000 年就投入氮化鉀(GaN)半導體材料的研究,在沒經費、沒基礎的情況下,自己做設備並成功開發產品,他帶領的團隊如今都是半導體業的重要人才。

一位半導體業界大老說,近幾年物價高漲、投資環境惡化,對國際半導體人才的吸引力明顯下降,因此近來研擬的「上海五十條」,就是希望能放寬並加強對海外人才的招募。

目前擔任美商新思科技台灣總經理的李明哲,在2009 至2014 年間,曾派駐擔任新思科技總經理,對半導體業的觀察深入。他認為,半導體是需要長時間耕耘的行業,一流人才都去搞金融或網路,願意投入技術開發的人,相對少很多。台灣因為半導體的基礎深厚,一流人才都投入這個行業,至今還是有很好的優勢,不必太小看自己。

「以現在的氛圍來說,整個社會比較追求速成,最好投入網路產業,一個產品推出3 個月就見真章;但是一顆IC 從開發到生產,至少要18 個月才完成,實在太慢了,願意忍受這種寂寞的人很少。」李明哲說。

換個角度想,過去台灣限制面板產業到投資,讓「兩隻老虎」友達、群創無法參與面板業的建設與成長,也阻斷面板上下游供應鏈的商機;如今半導體業重度仰賴台灣的力量,至少在崛起過程中,台灣還能分一杯羹,這可能是產業邁向盛世前,台灣可以緊緊抓住的最後一波商機了。

三、

東芝營益飆增5 倍,創同期歷史新高

全球第2 大NAND 型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廠商東芝(Toshiba Corp)10 日公布上季(2017 年4-6 月)財報:因使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用途的記憶體銷售大增,價格持續穩定,帶動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2% 至1 兆1,436.33 億日圓;顯示本業獲利狀況的合併營益飆增近5 倍(增加492.8%)至966.90 億日圓,創下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顯示最終獲利狀況的合併純益大減36.9% 至503.26 億日圓,陷入萎縮主因為去年同期有提列家電事業839 億日圓出售獲利。

上季東芝「儲存& 元件解決方案事業」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23% 至4,564 億日圓,營益暴增333% 至1,043 億日圓。其中,記憶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大增35% 至2,578 億日圓、HDD 成長3% 至1,068 億日圓、其他元件(系統整合晶片、離散元件)成長19% 至918 億日圓。

東芝預估今年度(2017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合併營收將年增2.0% 至4.97 兆日圓,合併營益將大增58.8% 至4,300 億日圓,合併純益預估為2,300 億日圓。

東芝並同時公布已拖延許久的上年度(2016 年4 月至2017 年3 月)財報:合併營收年減5.5% 至4 兆8,707.73 億日圓,合併營益為2,707.88 億日圓(前一個年度為營損4,830.1 億日圓),合併凈損額高達9,656.63 億日圓(前一個年度為凈損4,600.13 億日圓),創下日本製造業史上最大規模凈損額紀錄。

東芝於2017 年3 月底陷入債務超過(債務超過資產)局面,而根據東芝10 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 年3 月底為止,東芝債務超過金額(總債務超過總資產的金額)達5,529 億日圓。東芝若不能在2018 年3 月底前解除債務超過局面的話,恐將被迫下市。

四、業界無人能敵!三星新V-NAND記憶體、容量1Tb

三星電子NAND flash技術再升級,9日宣布研發出容量達1 Tb(terabit)的3D NAND晶片,預計明年問世。

Pulse、ZDNet、韓聯社報導,三星研發1Tb的V-NAND晶片(即垂直堆疊的3D NAND),容量是當前最大記憶體512Gb(gigabit)的兩倍。三星將結合16個1Tb的die,構成一組V-NAND組,每組記憶體容量可達2TB(terabyte)。三星宣稱,該技術是過去十年來記憶體的最大進展之一。

1Tb相當於126GB,能夠儲存60部兩小時的高畫質電影。三星表示,許多產業發展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數據密集的應用程式大增,flash記憶體扮演關鍵角色,可以加快資料抽取速度,以供即時分析。

不只如此,三星也秀出NGSFF固態硬碟(Next Generation Small Form Factor SSD),將取代當前的M.2 SSD規格。三星表示NGSFF容量為前代的四倍,將於今年第四季量產。

三星去年發布Z-SSD技術,現在首度發表採用此一技術的SZ985固態硬碟,宣稱可用於數據中心和企業系統,處理大數據分析等數據密集作業。Z-SSD讀取延遲時間為15微秒,大約是NVME固態硬碟的1/7。

5G造勢戰提前開打高通、聯發科各有盤算

哪怕5G通訊標準協定要到2017年底才有可能初步完成,但面對這新世代的主流無線通訊技術,國內、外晶元供應商在深知戰事正式開打前就會提前分出勝負后,近期卡位、造勢、合縱、連橫的戰略及戰術不斷,甚至蘋果(Apple)舊事重提高通(Qualcomm)權利金收費方式不合理的動作,也被外界直言是為了壓低高通未來5G通訊協定所扮演的角色分量及增加日後權利金的議價籌碼等目標而來。國外晶元大廠直言,雖然5G正式商用化的時間點多落在2020年,但在美、日、歐、韓及大陸都有手機品牌大廠及當地營運商計劃提前偷跑,加上全球5G晶元市場的初期勝負可能在2018、2019年間的Design-in爭奪戰,就已宣告誰贏誰輸,所以,高通、聯發科的全球5G晶元市場預賽其實即將在2017年下半就率先開打。

高通9日宣布旗下高通技術公司今日宣布已和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簽定合作意向,雙方將共同發展由5G新空中介面技術所驅動的小型基地台,高通表示,通過本次合作,將可望加速台灣OEM和ODM廠商在5G新空中介面技術的小型基地台及基礎設備上市時間。高通亞太與印度區總裁Jim Cathey表示:「這項與工研院的合作,是我們在台灣進行的重要投資之一,以確保產業繼續快速進行5G新空中介面技術應用,也是台灣的OEM和ODM廠商在5G新空中介面小型基地台的快速創新,邁向眾所期待的5G經驗的一大步。」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博士表示:「小型基地台將是5G網路的關鍵要角,利用mmWave和6 GHz以下頻譜兩者以提供更高的效能。我們期待與高通技術公司緊密合作,成為端到端5G發展的全球領導者。」

聯發科規劃在2017年下半將先推出一個5G晶元半成品,也是公司內部執意要與高通提前對決的最有企圖心目標,比起3G、4G世代,聯發科雖然慢慢縮短與高通技術間的時間差距,但仍落後1~2年的情形,迫使公司在產品、市場定位上,永遠有一股升不上去的悶氣,在聯發科堅信自家無線通訊技術已落後高通不到1年水準,並積極準備將5G晶元解決方案推出時程的時間落差,再進一步縮小至6個月以內,聯發科在5G通訊技術世代的搶先企圖心,幾乎是前所未見。而聯發科內部更是以9G題目命名,計劃整合各地營運商推出4G搭配5G的高速傳輸及無縫連結服務內容,目前也與積極全球電信設備商、電信營運商合作,並已主動公布相關5G技術的合作開發對象分別是日本的NTT Docomo、大陸的移動,及歐洲的諾基亞(Nokia),提前布局全球5G市場商機的決心強大。

相較於高通在5G晶元世代將一貫採取接地氣的俯衝攻勢,聯發科則計劃縮短時間差,以速度換取空間,讓客戶提前有第二選擇,雙方都有心理準備全球5G晶元市場預賽某種程度已正式開打后,雖然2017年仍是各打各的,但進入2018年後,隨著終端客戶的偷跑行為,高通及聯發科的5G晶元攻防戰就將正式上場,在2020年全球5G通訊技術正式接棒成為主流前,雙方近身肉搏戰只會越來越激烈。

六、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新高 年增率上看21%

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在近日宣布,在2017年第二季過後,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已達979億美元,比第一季增長了5.8%,也比2016年第二季增長了23.7%。 2017年6月份的全球銷售額達326億美元,比起5月份的320億銷售額成長了2%;2017年上半年的年銷售額也比2016年同期增加20.8%。

半導體產業協會首席執行長John Neuffer表示,在2017年中旬,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有驚人的成長,所有區域皆有超過18%漲幅,而未來也將持續增長。

以地區來看,由2016年至今,美洲地區、、亞太地區、歐洲、日本銷售額均持續成長。

七、

Intel宣布大事:無人駕駛測試汽車開測

稱霸了24年後,Intel晶元老大的位置最終被三星超越,而且從目前的狀態看,他們想要反超暫時沒有可能。

Intel在財報中已經多次強調,他們對PC處理器已經沒有太大興趣,或者說無心在這個領域上,與此同時他們還放棄了一眾不相干的業務,比如可穿戴設備。

這所有的動作,Intel都是在押寶一個領域,那就是無人駕駛汽車上,這被認為是科技行業的下一個風口,而蘋果也在積極布局這個領域。之前Intel曾狂花153億美元收購了Mobileye(跟特斯拉合作開發Autopilot技術一戰成名)。

現在,Intel正式宣布了大事件,那就是正式開始部署超過100輛無人駕駛測試汽車,並計劃於2019年將無人駕駛系統提供給汽車廠商。

Intel強調,這些無人駕駛測試汽車將於2017年上路。測試將在美國、歐洲和以色列展開,確保無人駕駛系統適應不同的交通規則、交通指示牌,以及道路條件。

據悉,Intel將提供無人駕駛的一系列配套技術,比如攝像頭、處理器、地圖測繪和圖像處理等技術等等,而測試車輛將達到Level 4的自動駕駛水平,也就是應付大多數路況沒有任何問題,而Level 5水平是最高的,完全自動駕駛。

毫無疑問,在這個道路上,Intel已經領先了蘋果,而且接下來也將是他們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PC黨來說,被打入冷宮的CPU,繼續擠牙膏將會是常態了。

八、分析師:蘋果將成第一家市值達萬億美元的公司

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消息,據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道,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周三稱,蘋果將會成為第一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而且甚至可以持續保持這種市值水平的公司。

自從蘋果在8月1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三財季業績好於預期以來,該公司的股價一直都在大幅上漲,這份財報還緩解了投資者有關蘋果過度依賴於iPhone銷售的擔憂情緒,原因是報告顯示iPad平板電腦的銷售量出人意料地實現了大幅增長。從那時起到周二收盤為止,這種股價上漲的動能已令蘋果的市值增加了560億美元。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則預測稱,在蘋果預計即將於9月中旬發布iPhone 8智能手機的形勢下,預計該公司的股價還將繼續上漲。

在過去一個月時間裡,蘋果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11%,這一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該指數同期上漲2%。但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仍舊認為,未來蘋果股價還將有更大的上行空間,理由是在該公司發布一款新產品的90天以前,其股價表現通常都會跑贏大市,這種時間段里其漲幅的中值為15.6%。

市場預計蘋果將在9月份發布iPhone 8,有些分析師認為這種新產品將為該公司創造出一個所謂的「超級周期」,而其他一些分析師則認為市場過於誇大了此次新品發布將會帶來的影響,並稱其對市場上有關配備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的新款iPhone將推遲發貨的報道感到擔心。

除了新品發布預計將會帶來的提振因素以外,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還認為,最近以來蘋果在毛利率方面的強勁表現將給其股價帶來進一步的上漲動能。與此同時,蘋果在內地市場上的銷售表現有所改善,也是個利好因素。

「我們認為,從基本面因素來看,蘋果的估值仍舊遠低於我們對其長期營收和每股收益增長潛力的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的分析師阿米特·達利亞納尼(Amit Daryanani)及其團隊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根據這個分析師團隊的預測,在基本假設情境下,預計未來12個月時間裡蘋果的每股收益將會達到10.50美元;而在樂觀的假設情境下,則預計將達12美元或以上。該團隊重申了對蘋果股票的「跑贏大盤」(Outperform)評級,目標價為176美元。

但與此同時,蘋果也面臨著一些風險,比如說與之間貿易問題的增加、與新款iPhone本身相關的問題以及其實際發布時間等。

蘋果所面臨的另外一種風險則是,該公司與其晶元供應商高通公司之間可能會有的司法問題。高通已在此前指責稱,蘋果在iPhone智能手機中使用英特爾晶元的方式侵犯了其專利權。本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稱其將對這種指責展開調查,並將此次調查的目標結束日期設定為啟動調查的45天以內。

但是,投行Stifel的分析師則指出,單單是這項調查並不意味著高通的指控就是有價值的。而且,即便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不利於蘋果的裁定,也只會影響蘋果在美國市場上的iPhone進口,而不會對其國際銷售量造成影響。

「雖然我們應該將此事件作為可能給蘋果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來進行監控,但我們認為這隻不過是高通在進一步地故作姿態,目的則是向蘋果施壓,希望雙方能就另一樁版稅案達成庭外和解。」Stifel的分析師亞倫·雷克斯(Aaron Rakers)寫道。

蘋果股價在美國股市周三的交易中上漲0.5%左右。2017年截至目前為止,該股累計上漲了38%,相比之下同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1.8%。

九、

Velodyne聘請半導體資深人士擔任CFO 加速自動駕駛

為了增強團隊的管理能力,擴大 3D 激光雷達的生產能力,滿足自動駕駛汽車激增的市場需求,Velodyne LiDAR 最近聘請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擔任財務總監。

Velodyne 最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Robert Brown 從今年 8 月 1 日起開始擔任公司的 CFO。而 Brown 的前任 Qing Lu 則在今年 4 月離開 Velodyne,加入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創辦的自動駕駛公司景馳,擔任首席財務官。

據了解,Brown 有著 25 年在科技公司擔任財務總監方面的經驗,曾帶領旅遊公司 GetThere 在 1999 年上市;他還曾擔任 LSI 公司半導體專家,直到公司在 2014 年被 Broadcom 收購。

激光雷達是傳統雷達技術與現代激光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基本原理是向被測目標發射探測信號(激光束),測量反射或散射信號的到達時間、強弱程度等參數,以確定目標的距離、方位、 運動狀態及表面光學特性。

十、中芯業績預示手機行業高增期已過?

晶元股及晶元設備股今日遭受投資者力沽,不論是中芯國際(00981-HK),又或者是ASM太平洋(00522-HK)均無一倖免。為何今日晶元製造相關股份集體下跌?當然與中芯第二季業績按年倒退逾六成有關。可是若能將視點往後拉一點,便會有另一個看法,以及產生另一個疑問,就是整個與手機設備行業高增長期是否已過的問題。

手機設備股全面下跌

中芯在今年第二季錄得7.51億美元收入,按年增加8.8%,表面上不俗;但是與今年第一季相比,卻下跌5.3%。收入按季出現輕微5%跌幅,本來並非是致命傷。可是在營運開支分別按年及按季大增68.5%及20.3%的情況,導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分別按年及按季倒退62.9%及48%,則給予投資者一個警號。該公司更預期在今年第三季收入按季可能持平,最多只錄得3%增長,怎可能不讓市場人士對中芯的業務前景感到憂慮。

中芯國際第二季業績

為何中芯第二季收入出現按季倒退?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趙海軍指出,與第二季智能手機市場較爲疲弱有關。這一個理由,足以讓投資者重新審視手機設備行業走勢,更何趙海軍亦承認目前晶元生產行業正處於競爭,該公司產品售價受到壓力。

單以中芯的業績來看評論手機設備行業市場,相信不夠全面,於是乎可以將視點落入其他手機設備股,看看這一個行業景況。在上月下旬,ASM太平洋在公布第二季業績后出現逾一成跌幅,原來是投資者擔心ASM太平洋在今年第三季訂單增長速度放緩。可是包括蘋果iPhone等旗艦產品會在第三季推出,為何作爲晶元設備製造商的ASM太平洋,訂單增長竟然有放緩之嫌,怎不教人感到憂慮。

若讀者們再看看日前通達集團(00698-HK)在周一發出的盈警,便會對行業走勢另一番體會。通達指出在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增加9至13%,毛利則上升14%至18%,毛利率更增加1%。不過亦同時指出在今年上半年純利按年下跌20至30%,盈利倒退與確認應收貿易賬款及其他應收購款減值5381.9萬元,以及因籌備發布新產品而導致研發開支有所增加所致。究竟手機設備行業是否一如外界般預期,仍處於一片榮景?

若只是某一公司的問題,今日晶元股及手機設備股不會出現集體下跌。趙海軍在網上會議指出,第三季智能手機市場似有改善,同時對快閃記憶體等產品抱有信心。不過中芯管理層出言以安撫投資者的策略,似乎並不成功,中芯股價曾失守8元,並創一個月新低。事實上多間大行對中芯的業績感到失望,直言中芯業績遜預期,又預期中芯毛利率在下半年仍受壓力。

作爲中芯同業的華虹亦受到波及,華虹在半年多賺12.5%至6840萬美元,以及毛利率按年提高1.5個百分點的情況下,股價仍下跌逾7%,看來投資者對有關行業前景已有戒心。

隨著多間手機設備將會公布第二季或中期業績,相信市場人士自然會將焦點投放業務前景,以理解有關公司業績是否可以在第三季從低位回升。在短期內要讓投資者重拾對手機設備行業信心絕非易事。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