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家一門四將

在風雲激蕩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昆明曾寫下了壯麗的一筆。許多人不知道,從昆明這座古城內的馬家大院,走出了4位將軍。他們中有的曾是孫中山先生的侍衛長,有的曾是軍隊的領導者和組建者之一,有的在解放後為黨的事業默默奉獻……其中3位將軍功勛卓著,曾被譽為「一門三將,三迤一家」。如今,烽煙不再,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追憶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將軍們的身影在他們的後人的敘述中漸漸清晰。
87年前,昆明由縣改市。1928年,馬家大院的主人馬鉁(音「珍」),成為昆明的第一位市長。80多年後的今天,位於昆明景星街小銀櫃巷7號的馬家大院,故人已去,遺風猶存。

馬家大院建造於1923年,坐南朝北,總面積1146平方米,為「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的磚木建築。如果僅從大門和倒座的布局和結構看,這座大院又有昆明「一顆印」民房的特點,即大門開在正房對面倒座的中軸線上。大院的天井和樓上樓下的走廊都很寬敞,樓上樓下的正中房間都有雕刻精美的格子門,額枋等木構件上也有精美的雕刻。

據五華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徐世昌介紹,幾年前,昆明老街保護建設項目上馬,包括馬家大院在內的這一片進行了改造,馬家大院是這一街區中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院由昆明某房地產公司負責修繕,並於2013年完成。

馬世雯是馬鉁的親孫女,父親是馬榮凱。因馬鍈無子女,家教不允許納妾,馬榮凱便過繼給了馬鍈為子。馬世雯現為雲南民族大學退休教授。只要有空閑,她會來這間老宅看看。
她記得父親說過,父親的青少年時期大部分在這座大院里度過。「馬家大院走出了兩個中將和兩個少將,在雲南的近現代史上是少有的。」講起那早已遠去的歲月,研究歷史的馬世雯看著空落落、早已不屬於自家的大院有幾多感慨。

當年,馬家三兄弟都住在這屋子裡,屋裡掛滿了唐繼堯、龍雲、袁嘉穀、陳榮昌等名流的字畫,這個宅子,人最多時住了23個人。


在馬世雯的家族中,她的祖父三兄弟、她的父母以及叔叔姑姑們,都曾生活在這座大院中。馬世雯祖籍為雲南大理洱源縣,白族。她的曾祖父馬金墀為清同治丁卯舉人,光緒己卯補行,為蒙自縣教諭。先後任教於蒙自、建水、文山、廣南等地。其為人厚道公允、學識宏富。馬金墀同時也嚴謹治家,素以「為官當思為民口,上場終有下場時」教育諸子不可借勢欺人。對家庭教育,常用《治家格言》等書中名句,告誡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滿招損、謙受益」等。


馬金墀膝下3子長成后都頗有建樹,抗戰時期,長子馬鉁、次子馬鍈(音「英」)為陸軍中將,三子馬崟(音「銀」)為少將,馬鍈曾參加過護國運動,任陸軍第六十軍參謀長、第一方面軍參謀長;馬崟曾任孫中山大元帥侍衛長、新11師副師長。故當時有「一門三將,三迤一家」之稱。1923年,剛升任少將參謀長的馬鉁,便與兩個兄弟在小銀櫃巷建造了一座大院,稱作馬家大院。


馬世雯的父親馬榮凱也曾是民國陸軍少將,上世紀80年代曾任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

如今的馬家大院朱門緊閉,牆內紫薇花開得正艷,偶爾會有一些組織在裡面搞一些公益性的活動,比如之前做過的昆明老照片展等。而在80多年前,在這裡卻風起雲湧,一個個人物登台,一幕幕歷史上演。

文章來源:樂享五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