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澳洲三文魚泛濫沒人吃?別逗了,那壓根不是什麼三文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薩爾茨堡的魚同名公眾號薩爾茨堡的魚(ID:sharkfood)

近日,在大家都為丹麥的生蚝操心的時候,一篇以澳大利亞口吻痛斥「大家不要光顧著關心丹麥的生蚝,請也關心關心我們澳大利亞滿海灘的沒人吃的三文魚吧」的文章又引爆了吃貨們熊熊燃燒的鬥志。該文大意是說:「據澳洲廣播電視台ABC報道,西澳大利亞有個叫「Parry Beach」的美麗海灣,每年澳洲的秋季也就是4、5月份,那裡都能吸引多達3000噸「澳洲野生三文魚」休憩和產卵。不用你動手,海水就會把大批三文魚送上海灘,可是當地的漁夫們卻愁壞了,因為這些野生三文魚澳洲人根本不去吃啊!當地廚師只會烹飪養殖的三文魚,對這種野味無從下手。因為魚肉氣味較重,澳洲人根本就不會做!漁民最後只能將這些三文魚以摺合人民幣2.5元/公斤的低價賣去做龍蝦餌料,每年三千噸鮮魚就這麼白白浪費了,澳洲人民真的太不識貨了。」

西澳滿海灘的「野生三文魚」。圖:ABC News: Sean Murphy

憂鬱文風的ABC原文報道。圖:abc.net.au

網文結尾當然是呼籲廣大吃貨們拯救身處水深火熱中的澳洲人民,讓中華五千年的烹飪技藝滋潤那片土地,煎、炸、燉、炒、蒸、燜、熏、烤,沒什麼疑難物種是不能解決的!所以,那些當年去迪拜當乞丐,後來去非洲開了礦,然後去烏克蘭娶了媳婦,上個月去丹麥吃了生蚝,這會兒在古巴正啃著螃蟹的群眾們又有了新的征程?網文里說的那種魚真的是野生的三文魚?別扯了,當然不是!

網文所謂的「澳洲野生三文魚」。圖:wordpress.com

所謂的「澳洲三文魚」不過是種「鱸魚」

簡言之,據稱泛濫了的「澳洲三文魚」根本不是漢語語境里的「三文魚」。三文魚是鮭形目魚類,而這裡所謂的「澳洲三文魚」(Australian salmon)其實是鱸形目澳鮭鱸屬Arripis)下幾種魚類的俗稱。除了英文俗名里含有「salmon」這個詞,它們和我們通常所說的三文魚沒半毛錢的關係。

澳鮭鱸屬的「Australian Salmon」 。圖:fishwrecked.com

「澳鮭鱸家族」一般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周邊海域,因為長得像鮭魚和鯡魚,早期的歐洲移民者們懷著鄉愁又十分偷懶的給它們取名「Australian salmon」(澳州鮭魚)和「Australian herring」(澳洲鯡魚),可是它們和北半球的鮭魚以及鯡魚們沒有任何關係。澳鮭鱸屬(Arripis)下的魚類通常包括四種,分別是:

  • Arripis truttaceus 俗稱 Western Australian salmon

  • Arripis trutta 俗稱 Eastern Australian salmon

  • Arripis georgianus 俗稱 Australian herring

  • Arripis xylabion Paulin 俗稱 Northern kahawai

其中俗名裡帶有「salmon」的有兩種:俗稱的「西澳大利亞鮭魚」(A.truttaceus)和「東澳大利亞鮭魚」(A.trutta),根據網文的地點描述,所謂的「澳洲野生三文魚」指的就是前者,中文通用名一般稱為「鱒形澳鱸」或「鱒澳鱸」。俗稱的「澳洲鯡魚」指的是(A.georgianus),之所以被稱為鯡是因為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40厘米。

「鱒形澳鱸」(A.truttaceus)。圖:i.ytimg.com

A.truttaceus 可以長到近一米,而A.trutta 的體型略小。兩者外形相仿,都有著優美而飽滿的流線形身材,黃色胸鰭和強健有力的叉形尾鰭,看上去和鰤魚十分相似。成年的A.truttaceus背部一般為灰藍色或青灰色,腹部漸變為銀白色,而成年的A.trutta背部更偏深藍綠色,它們的幼體都有著黃色的條紋和斑點。

「Australian salmon」的幼魚。圖:ilovefishing.com.au

「東澳大利亞鮭魚」(A.trutta)。圖:fishwrecked.com

A.truttaceusA.trutta屬於表層魚類,常常在海面群游,以浮游生物、甲殼類、橈足類為食。它們是澳洲當地漁民、垂釣愛好者以及紐西蘭毛利人經常捕捉的魚種,網文中提到的Parry Beach海灣也深受垂釣愛好者喜愛。它們同時也是商業捕撈銀金鯛、鯔魚、鯖魚、黃帶擬鰺等魚類的兼捕對象。A.trutta在毛利語中被又稱為「Kahawai」,用來形容它們捕獲時躍出水面的樣子。

海面成群的鱒澳鱸。圖:Flickr.com

「Australian salmon」雖然和鮭魚的外形有些相似,但終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魚,通過圖片其實還是挺容易分辨的。

▐ 那「三文魚」指的是什麼?

北大西洋生活著一種魚,它們每年都會成群從大海溯河洄遊到淡水中產卵,遇到瀑布或堰壩等障礙物便會奮力躍起,於是歐洲人稱它們「Sailo」,拉丁文原意是「飛躍者」,後來分類學大神林奈就把「Salmo」一詞賜予了這種魚,它們就是鮭形目鮭科鮭屬大西洋鮭(Salmo salar,英文俗名Atlantic salmon。

大西洋鮭(S.salar)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大西洋鮭迅速成為了歐洲北部的重要漁產,20世紀初它們的需求量逐年上升,挪威等國便開始人工養殖,它們裹挾著資本的力量和征服世界的慾望被出口到全世界。20世紀70年代,養殖大西洋鮭登陸香港,根據英文的粵語發音被信達雅得音譯為「三文魚」。90年代初,大陸為挪威海產外貿局推廣養殖的大西洋鮭,就沿用了「挪威三文魚」為正式商品名。所以,「三文魚」最早指的就是(養殖)大西洋鮭。

三文魚——大西洋鮭。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太平洋沿岸生活著一些和大西洋鮭一樣也會溯河產卵的魚類,它們洄遊時不僅像大西洋鮭那樣改變體色,而且上下頜還會變成明顯的鉤狀,它們就是來自鮭科大麻哈魚屬的太平洋鮭魚。它們遇到障礙也會躍出水面,於是早期的歐洲殖民者也懷著鄉愁偷懶的給它們起了帶「Salmon」的俗名。其中最重要的五種分別是:大鱗大麻哈魚、紅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狗大麻哈魚和駝背大麻哈魚。

洄遊的紅大麻哈魚(O. nerka)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野生的太平洋鮭有著和大西洋鮭一樣外表誘人口感肥美的魚肉,橙色是鮭科魚類魚肉的主色調,但不同種類太平洋鮭的肉色略有不同,因此它們又被稱為紅鮭、粉鮭等等。國內市場上,它們一般約定俗成的被稱為「某某鮭」,如我們熟悉的帝王鮭(大鱗大麻哈魚)。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的口感溫順,有著肥厚肌間脂肪層,它們俘獲了全世界無數吃貨的心,這才是我們熟悉的「三文魚」。

我們熟悉的三文魚。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澳洲三文魚」只能被暴殄天物?

澳洲人民確實不太喜歡吃上文提到的那種「鱒澳鱸」,原因很簡單,因為確實不好吃啊。和三文魚美艷的肉色不同,鱒澳鱸魚肉的顏色呈普通的淡紅色,口感十分粗糙,並且天生帶有一種刺鼻的氣味,據吃過的朋友說,魚肉時常還有一種酸味,總之和天生麗質的三文魚肉相比,簡直是另一個極端。

鱒澳鱸的魚肉。圖:sexyloops.com

由於在水中「身手矯捷」,鱒澳鱸更多時候是垂釣愛好者的寵兒,但即便如此,如果同時釣獲了其它魚類,它們還是常常會被垂釣者丟棄。

垂釣愛好者的寵兒。圖:ilovefishing.com.au

鱒澳鱸處理時必須放血,否者魚肉很可能難以入口。帶有異味的魚肉該怎樣救贖呢?粵菜廚師搞不定川菜廚師上!其實,澳洲和紐西蘭一些地區的人們早就找到了辦法,除了將鱒澳鱸做成罐頭,他們還會選擇煙熏的辦法掩蓋掉魚肉的異味

煙熏鱒澳鱸smoked kahawai。圖:sexyloops.com

糖、鹽和香料的腌制掩蓋了魚肉本身的異味,木材燃燒的氣味賦予了鱒澳鱸魚肉更加厚重的靈魂。因為肉質相對粗糙,人們常常會將魚肉切碎做成魚餅或是用於沙拉的配料,看似朽木不可雕的鱒澳鱸魚終究還是得到了救贖和升華。

鱒澳鱸土豆沙拉。圖:wordpress.com

鱒澳鱸魚餅。圖:thewildcook.blogspot.com

商業捕撈兼捕獲得的鱒澳鱸一般會被做成龍蝦餌料,其實把低價值的魚類做成飼料滿足水產養殖對動物性蛋白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對環境比較友好的做法,它的價值並不亞於被人類食用,鱒澳鱸也並非被暴殄天物。今年來,鱒澳鱸的種群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並沒有泛濫的跡象。

因為英文俗名中含有「salmon」一詞,被中文媒體缺乏常識的、或有意無意的翻譯為「三文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淡水三文魚」「野生三文魚」這樣的名字大家也都沒少見。還是那個原則,如果生食直接食用,請去正規有資質的店鋪;如果自己購買在家吃,請從可信任的渠道購買。

怎麼確保自己買的「三文魚」是真的?找所長啊

我晃一下,你贊一下,好不好!

讓你貌美如花,也幫你賺錢養家。別跟我說什麼4%的理財產品,搶年化5.8%京東理財,懂得花錢、更懂得賺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