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個農二代眼裡的土地流轉

組 長 說

這是根據組長和一個在北京打工的農村小伙談天而改編成的小文。他說,他們村子種地的人少了,種地也不精細了,村子也空了……

一個農二代眼裡的土地流轉

小劉是一名北漂,而立之年,上班在北京,老家在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區一座普通的小村莊。談起家裡的地,他告訴我,「我是家裡老大,現在種地也幫不上忙,弟弟妹妹也都出去了,再加上父母年紀大了,今年麥收後父親就把地包給我叔家了」。

他的老家只有1個村民小組(以前有兩個),目前有70多戶(大戶),1000多人,其中外出打工的有60戶以上,耕地面積大約1875畝。由於地處縣城周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縣城南環路佔去部分土地,但未實施征地及補償)和一些企業工廠(向集體繳納租金,后強佔不交)也延展到該村,導致現在地越來越少。

確權與流轉

去年下半年,村裡進行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用「小飛機」(無人機)對承包地和宅基地邊界進行了測量登記(尚未發證),小劉的父親是村裡的會計,負責給這些搞測量登記的工作人員「帶路」,村裡人都看見了「小飛機」,但都不知道那是在幹什麼。

「沒有發生糾紛」,這是小劉告訴我的,但如果到時候發證或者等農民真正要拿地去流轉的時候,想必才會真正明白這確權登記的意義,糾紛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還有土地流轉,小劉和其他村民們並不清楚政府是怎麼規定的。在他們眼中,種地收糧、租地收租是祖輩流傳下來的一種約定,它包含著農民和土地之間最原始的依存關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固有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衝擊。一批批農民正在離開固守的土地向城鎮轉移。據統計,該村已經有85%以上的壯勞力已過上半農半工的生活,在城市與農村之間徘徊。

勞動力轉移,導致自己的土地無法耕種,為了不使土地撂荒,或者說期待繼續得到來自土地的收益,把土地包給別人耕種,每年收租金或糧食,這種自發的、普遍的土地流轉正被村民用在悄然變化的人地關係中。

農民受傳統思想影響,對土地有強烈依附心理,把農田看成「保命田」、「保障田」,尤其是在人越來越多,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小劉說:「當時我家要向外包地的時候,村裡有人託了關係來找,都想把這幾畝地承包起來,有要給錢的、有要給糧的,但是父親還是把地包給了叔叔。父親說,願意給就給點糧食,不給也無所謂,讓你叔叔種我就放心了。」

在小劉老家,每名村民平均分8分地,他家一共9口人,但是只有4名成員的戶口在村裡(還有兩個孩子有戶口但沒有分地),共分得3.2畝地。現在村裡大約已經有五分之二的人家已經把土地進行了流轉,承包地每畝一年租金300元。比如,劉澤龍家在江蘇做生意,家中的4.8畝地包給了同村劉尚江家,劉尚江家每年要為此支付1440元的租金。而這種流轉沒有登記、備案、簽合同,僅僅是一個私下的口頭約定。

在土地流轉中,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親戚朋友之間流轉的多,向種糧大戶流轉的少;單塊零散流轉的多,整村整組成片流轉的少;本村本組成員之間流轉的多,向外村鄰村流轉的少。

除此之外,村裡還有許多荒地被開墾,溝溝坎坎、邊邊角角都被利用改造成了農田。放眼望去,整個村莊,沒有了陰翳的樹林,沒有了寬闊的打穀場,沒有了長滿牛筋草和紅柳子的河堤,也沒有了開滿野花的草甸。而這些地盤是誰先搶佔就成了誰的,村委會要收回,村民不幹,互相較勁。雖然土地沒有撂荒,但是效率不高,種植結構也比較單一,也不像以前一樣根據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生長周期來充分利用土地。

關於宅基地

隨著半工半農越來越多,農民收入確實有提高,建房也越來越多。在這個村裡,有一縱一橫兩條大街。一條南北街是通行的要道,每天人車較多,一條東西街是由村民購買宅基地(該村宅基地從1990年開始是有償取得的)向村外搬遷形成。這兩條街道有硬化的水泥路面,兩邊還有綠化帶和排水溝,每天還有專人進行打掃。村裡對街道的管理也非常嚴格,禁止亂倒垃圾、禁止亂堆放農作物秸稈、禁止晾曬糧食等。與此同時,緊挨村北的縣城南環路兩側的臨路土地也被村子全部「賣」為宅基地,有蓋樓房的、有建紡紗廠的,還有的種上了速生的楊樹。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貌似繁榮的村莊內部則是垃圾遍地,斷壁殘垣,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該村從東到西一共有11條南北衚衕,每條衚衕大概有10家,但還在裡面生活的僅剩3、4戶,其他衚衕同樣如此。這樣,一個龐大的空心村形成了。閑置的房屋年久失修,坍塌無人問津,平日里不能倒的垃圾找到了隱蔽的垃圾場,大量野貓、野狗、老鼠在其中穿梭,嚴重影響了村子的生態。這些宅基地有好多已經荒廢,但是如果要收回治理,就會有許多村民進行阻撓,所以老村裡越來越空,閑置浪費的土地越來越多。

「垮掉」的村委會

我問他,「如果外地人或者一個企業來你們村,要承包一些土地搞農業,一租就是5年、10年,甚至更久,你願意嗎?」

他想了想,說「不會有人來包地吧,村裡農地現在不多了,也就那麼點錢,包給別人不放心,萬一我哪天回去了,或者弟弟要蓋房子了,要拿回來,也不方便。」

我又問他,「如果蓋房子的地沒問題,村裡都規劃好了,承包地租出去也是大家一塊租出去的,政府給你作證的,會不會好一點?」

「也許吧」,小劉又說,農民對土地政策不了解,與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之間矛盾也多。村裡也沒有任何科普,有時候鎮里派人下來工作,村幹部就跟著帶個路就可以了,實際也不了解情況。比如上次帶「小飛機」來測量,村民打聽來打聽去,誰也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只能猜來猜去,謠言就四起了。

歡迎關注 「壹號土地學習小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