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野 | 專訪《未來之家》主創團隊——每個人既是生活家,也是科學家。

科技不一定是炫目的,科學家也不全是高冷范兒,生活需求推動科技的進步,每個人既是生活家,也是科學家。

今年七月,紀錄片很忙。它從專門頻道和小範圍愛好者中「掙扎」出來一躍至全國院線,1V1單挑資本雄厚、推手無數的商業片,堪稱壯烈。有碎碎叨叨地跟拍7位創業者擰巴事的《內心引力》,也有太過不絮叨的藏民磕長頭剪輯版《岡仁波齊》,有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最橫空出世的女詩人的離婚原委《搖搖晃晃的人間》,也有少點知識儲備去看純屬找虐的《佛羅倫薩與烏菲茲美術館》。

同樣的,《未來之家》是一部紀錄片,並且它有一串表述驚人的定語,「行走黑科技新知」,紀錄片。

這部由微鯨科技聯合VICE推出的7集紀錄片,大概有點「沒正形兒」。單集二十分鐘的體量,信息量頗大。極高頻率的鏡頭剪切,替代觀看者去感受眼花繚亂的客體,從第一集來到美東紐約,再轉戰美西、印度、北歐,以「未來之家」為主題的系列視頻,卻幾乎沒有biubiubiu的炫目鏡頭,似乎很難和「未來」扯上什麼聯繫。「最早跟導演韓夏見面討論時,我們腦子還在想象那種特別炫酷的未來,」VICE創想計劃的主編陸冉說道,「最厲害的交互科技,告訴大家我們的世界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日本對傳統與科技的兼容並包,讓人稱奇。

然而隨著調研的深入,主創團隊發現這一切行不通,「這些東西它們好像不存在,而且感覺不會被開發出來。」這聽起來有些邏輯不自洽,科技的進步是絕對的,被科幻片澆灌長大的現代年輕人不會承認有什麼東西在未來是「不會被開發出來的」——「我們需要的是讓生活自然變得很好的東西,而不是一套高級炫酷的科技,卻要求人類去適應它,」陸冉解釋道,「未來的模樣,需要由人類的想法去主導,我們想把自己的未來變成什樣。」

因此,有著未來之名的《未來之家》,在關注技術層面之外,更多地在講述這些有想法的人會怎樣利用技術解決生活最基本的問題,比如空間,比如污染,比如更和諧的人際社區。「很簡單的例子,共享腳踏車解決了生活的最後一公里,不得不說是一種革新,人們的出行模式甚至因此顛覆,但是它有什麼炫酷科技?不,只是一輛腳踏車而已,然後它從一個新的經濟結構上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

對廢棄地下空間的再運用,綠色覆蓋率極高。

釐清所謂「未來」的範疇,《未來之家》這個項目才算真正開啟。

出乎主創團隊意料的——當然,系列片的高人氣高反饋讓他們並不意外——是觀眾的年齡與男女比例。討論科技、人文與(一定程度上的)社會責任,似乎需要些許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才會引發興趣、共鳴,「30歲左右,是我們當初以為的受眾,播出后發現,年齡要偏小不少,男女比例也相當,女性觀眾沒有因為『科技』或『未來』的標籤而失去興趣。」

這大概也應歸功於團隊對紀錄片呈現形式的思考。觀眾不是在被介紹,也不是短暫的獵奇欲被滿足,而是體驗,跟隨主持人在不同的主題中體驗未來生活也許的模樣。傳統專題片顯得有些沒勁,加入雄厚有如《法制進行時》的解說音,出來的大概不是《舌尖上的》就是《動物世界》;若是專業主持人全程職業化地採訪,面對並不充分了解的採訪對象,真擔心會提出「你們的夢想是什麼」或「你們幸福嗎」這樣啼笑皆非的問題。

「首先明確的是,這是個主題性連續的系列片,但要如何做得風格化,這很微妙,」微鯨科技劉揚,同時也是《未來之家》的製片人說道,「環球旅行是個很好的主意,但不小心又容易變成常規旅行片,失去直面先鋒、觸碰未來的內核。科技和人,一個硬一個軟,不純科技也不純旅遊,成了最後的基調。」

1、大城市小空間,家的概念在不斷被拓寬;

2、奇妙的機器人,科技的最直觀衝擊;

3、科技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嗎?或許冥想和VR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4、WikiHouse——一套開放資源的建築系統,以編碼的形式共享設計,並由當地小型車間生產組建;

5、印度的舊屋新建給很多啟發,家園的概念;

6、日本這個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和最根深蒂固的孤獨感,人們對新科技的接受度和對傳統的堅守同樣令人訝異。這個充滿矛盾的地方對未來如何看待?

7、,我們生活的地方在發生什麼變化?

形式的被確定,實際上和主創們思維被打開是同步的。關於「未來」的定義——不只停留在技術層面的驚人;關於「家」的定義——住的家?會不會太小了點!居住的地方是家,生活的城市也是家,不要用「家」的殼束縛住想象!這一切最終指向兩位氣質相符的主持人:竹子與Mike。

左一Mike,中間竹子

說主持人或許不那麼準確,他們更像觀眾自我的延伸、好奇心的投射,我們把某一部分的自己放在了竹子與Mike身上,去感受未來和家。「他們都是世界漂,包括導演,」劉揚談起選擇以上幾位加入團隊的原因,「語言就不說了,世界漂對家的感觸會格外敏感。」竹子是女生,更多代表家,Mike是男生,代表科技,「有點愣,有點Geek又不宅的直男。」劉揚這樣形容道。

好奇心頗重,雖對科技一知半解,也不那麼感興趣的竹子是最早敲定的主持人,但另一位男拍檔的人選卻遲遲無法出爐,「你知道,要找到一位語言過關,又具有全球視野,懂科技卻不宅男,善於表達的男生是多麼不容易!」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Mike來北京開小型livehouse。斯坦福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卻走上了「搞音樂」的路子;父母皆是高級知識分子,儘管從小生活在美國,但教育空間中始終有部分來自傳統理念——Mike Gao,這個看上去有些弔兒郎當的男主持就這麼橫空出世了,「反正在踏上去美國正式拍攝前,我們都還很擔心他能不能勝任。」劉揚的語氣中有種「馬後炮」的慶幸自得。

2016年3月,《未來之家》的選題被送上劉揚的案頭;6月,僵持了3個月之久的計劃正式推進;10月,導演團隊啟程往紐約;45天後,回到北京。「我們用4個月的視覺確定每一集的主題,決定用什麼故事去支撐它。尋找符合主題的嘉賓,並跟每個嘉賓確定時間,」劉揚感慨,「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比如突發情況不接受採訪,或是突然發現更好的對象等等。起碼有20%的內容,是出發后敲定的,兩邊的團隊都相當給力。」

Mike Gao,《未來之家》主持之一。斯坦福計算機工程博士畢業,卻走上了音樂道路。通過他的目光和好奇心,《未來之家》走過紐約、美西、北歐、印度、日本又再回到,也因為有他超凡的表現力,讓這部紀錄片呈現十分風格化的魅力。

導演韓夏當然對拍攝前後過程最有發言權,苦水是吐不完的,但成就感也是一定的。結束《未來之家》拍攝半年,她當然重新開始接受各種其他商業視頻,但那不長不短的45天,仍時常讓她懷念。「我們真的有很多素材,很多拍了1~2小時的東西,剪輯出來只有3~4分鐘,相當於1:20,甚至1:30。」

坐在一旁的三個人由左至右分別是:MikeGao、竹子、導演韓夏

「做紀錄片當然前期要做很多準備,但是不要害怕自己沒有去過一個地方,沒見過這些人,正是沒有策劃的這個部分反而是最有意思的,這些人很自然的反應是當時的狀況出現了什麼,那個城市當天的天氣如何,我們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場景,這些都是這個片子里的元素之一,只要用心觀察。」創作者本身的好奇心決定了作品能夠走到多遠。竹子回憶說:「韓夏是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我覺得這是一個紀錄片導演身上特別應該具備的東西,很多問題都是摳到不能再摳了,韓夏說等一下,還有三個問題要問;然後問完,又說還有兩個問題要問。總有一些是拍攝的時候想不到但是剪輯的時候發現的,那個時候就是很慶幸自己拍到了。而你之所以有這個心想到拍這個,就在於平時的積累和觀察力。」

回到紀錄片本身,這是一個擁有極大外延的概念。紀錄片+娛樂=真人秀;紀錄片+商業=類似SK-II每年推出的女性短片;紀錄片+故事片=如美劇《毒梟》擁有傳記性質的再創作,然而無論哪種概念,都是對世界的再認知,「世界太大了,有意思的人太多了,去創造和去改變的人也太多了。一個地方在你真正去看之前,得到的對它的認識都是一面之詞。」

Q&A

Q=《LifeStyle》 A=微鯨科技劉揚、導演韓夏、主持人竹子

Q:《未來之家》中留下的最大遺憾是什麼?

A:遺憾當然有,創作本身就是遺憾的藝術。美國有個做機器人的科學家,他的機器人有著愛因斯坦的外形,很可惜,我們沒能說服他參與拍攝。

Q:印象最深的一座城市和一群人?

A:你對一個地方的了解,真的是要建立在研究和看一看的基礎上的。我在印度感觸非常深的一點是,他們所有的人都帶著一個「小馬達」,就是有的時候在大家覺得要是加班就累得要死,但是在印度就看到很多人,比如說我們今天晚上就是不睡覺也要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他們身上有一個很強烈的想要創造的精神,因為我只去了班加羅爾,別的城市我不太知道,但是在這裡我們真的見到了很多這樣的人,所以我想說這跟民族自豪感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關係,它是一種發自於心底的一種,發自於願望的一種東西,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們年輕人去學習的,所以說,我非常推薦大家,如果有旅行計劃的話,不用特別猶豫,去看看,然後再對這個地方做判斷。

Q:科技是瘋狂的嗎?

A:我們打著去打聽高科技的這麼一個旗號和問題出發,但最後大家回到這裡得到的一個總結就是:其實所有的科技都無外乎人心,我們並沒有像電影裡面演的那麼瘋狂,有一天機器人會佔領世界,甚至我們拿著這個有點傻的問題去問了很多採訪者,但是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統一的,就是所有的創造都是基於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很多,層面上都是情感需求。

Q:聽到最開心的評價是什麼?

A:「讓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變得更強了。」

編輯&撰文/胡文穎

設計/李睿

只分享新鮮的指南

帶你發掘城中最美好生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