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真的了解台灣嗎?

很多大陸人認為自己是了解台灣的,至少我們了解台灣比台灣了解我們要多一些。況且,台灣和大陸之間也只有那一灣「淺淺的海峽」而已。

我也曾經那麼想。

大約十年前,馬英九剛剛上台,台灣那時才逐漸在很多大陸人面前卸下神秘感。08年7月,台灣迎來首批觀光陸客。從未到過大陸的台灣人也對陸客初到充滿好奇。

當時,我也獲得了一個在台灣待半年的機會。

真正踏足這片土地的時候,我首先感覺到的不是親切。我可以聽得懂周圍的人所說的話,但卻感到異樣,而且我很確定,這種異樣感並不來源於他們的「港台腔」,也不是那種帶著海腥味的濕熱氣息。

在台灣待了數月之後,我才體會到這種感覺來源於,當我把台灣人當做自己人的時候,他們把我當做外人。

相比於現在的兩岸交流盛況,那時能在台灣自由行走的大陸人並不多。只要一張口,就會感覺周圍很多好奇的目光聚攏過來。

當時,很多台灣人對大陸現實的了解來源於綜藝節目。在一些綜藝節目里,節目組喜歡請一些願意說誇張言論的大陸新娘,或是與大陸接觸較多的台灣人,他們口中的大陸人不僅「吃不起茶葉蛋」,而且還有各種惡習。

相熟之後,我的一些朋友會把他們從綜藝節目里獲取的信息向我求證,那些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大陸人是不是很長時間不洗澡」「大陸的某某省到底有多窮」「大陸某某地的人是不是真的不穿內衣」。

讓一名從未抵達大陸的台灣人去分辨這些信息的真偽,真的是為難他們了。台灣的媒體很喜歡報道島內家長里短的社會新聞,對對岸的消息也大多是報憂不報喜。他們時常覺得大陸「本就是如此」。

但,他們還在好奇著。

即使到了今天,兩岸也還如《我們台灣這些年》的作者廖忠信所說:

雖然隨著自由行的開放,兩岸年輕人的走動越來越頻繁,但是台灣和大陸的青年都在彼此想象對方,誤解還存在。

除了想象和誤解,還有隔絕多年的你我之分。

很難想象對抗多年的「共匪」與「國民黨反動派」可以在一夕之間化解恩怨,大陸和台灣的年輕人雖然沒有如此愛恨,但你我有別早已內化入生活。

除了個別辭彙表述的不同,書寫有正體、簡體之分之外,更重要的是,分治多年,兩岸早已發展出各自不同的話語體系。最初和台灣人聊比較正經的話題時,總是需要不時停下,互相解釋某個詞的意思。

更不用說兩岸對近現代政治的不同書寫,對歷史事件不同的命名了。兩岸的歷史記憶在近現代出現拐點,朝著不同的方向去了。

台灣現時的政治里,把一個人與對岸扯上千絲萬縷的聯繫,依然是搞臭一個人的方式之一。

兩岸也依然殘存對對岸的蔑稱,台灣人把大陸人叫做「426」(死阿陸),而我們用「台巴子」回懟。地圖炮倒是跨越兩岸隔閡堅定地站在了一起。

網路有時並非拉近了兩岸的年輕人,而是放大了這些不同。

沒有人願意承認台灣於我們是陌生的,但事實的確如此。台灣就像一座迷霧森林,身邊都是熟悉的場景,但卻需要重新認識。對台灣人來說,大陸也是如此。

想要重新認識大陸,對台灣來說也並不容易。很難想象今天「小清新」「小確幸」傍身的台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懷揣著悲情,而這些悲情,他們認為很多是大陸帶來的。

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所拍的「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曾風靡島內,被認為是對台灣歷史的反思。《悲情城市》中提及的「二二八」事件,就被認為與大陸有關。

1983年,羅大佑高唱一首《亞細亞的孤兒》,這首歌發行時還有一個副題是「紅色的夢魘——致中南半島難民」,長久以來人們以為這首歌是為中南半島的華人而做。

直到2009年,羅大佑才坦誠,這首歌是因為當時「美台斷交」,台灣在「外交」上諸多不如意,自己是想用這首歌來表達台灣民眾猶如孤兒的處境。至於當時的副題,是為了過審才加上的。

感慨台灣是「亞細亞的孤兒」,羅大佑也只是借用。這個名字源自1945年台灣作家吳濁流所著一部小說,小說描繪當年台灣人在島內受日本人欺壓,在大陸又因不被視作人而遭歧視的悲情故事。

至今,台灣很多人依然覺得,台灣一直是娘不要爹不管的地方。自1895年是清廷簽訂割讓台灣的不平等條約開始,台灣就一直孤苦伶仃著,沒有人會真正關注這裡的人,即使國民黨退據台灣,心心念念的還是「反攻大陸」,把台灣當成據點而非家園,就像當曾經鄭氏家族一樣。

反而是那五十年被視作恥辱的「日據時期」(台灣稱「日治」),成為很多台灣人美好的念想。一些台灣人覺得「至少日本人是想好好經營台灣的」。很多台灣電影都敘述著台灣對日本的複雜情感,甚至是親日情結,比如《海角七號》。

這些情緒疊加在一起,形成了台灣社會對於大陸特有的怨。現在,這種怨逐漸演變成,大陸對台灣所身處的環境、受到的打壓不能感同身受。

大陸也並非沒有怨氣。對於台灣特有的「小確幸」,我們很多時候會覺得台灣沒有家國情懷,而已經過慣了偏安一隅的日子。

台灣的媒體對島外的新聞報道得很少,銷量最高的蘋果日報很難上檯面,但卻最受歡迎。

《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能把同一個事件寫出三個版本來,台灣人早已習慣。但在「外人」看來,還以為這三份報紙是三個平行世界的台灣發行的。

台灣人看大陸,也是很多平行的世界。曾經到過大陸的人,都有自己的認知。但幾位台灣人一交流,卻感覺各人到的是不同的地方。有人對大陸印象極佳,有人反之。兩岸頻繁的交流中,彼此又都形成了新的刻板印象。

一條海峽沒能擋住兩岸的相似,就連愛怨,我們對彼此都一樣。所以,所有的誤解又都是相互的,也是相似的。

重要的是,大陸和台灣還在以各種方式互動著,年輕人們還是對彼此充滿了好奇。這些好奇已經逐漸從對岸的光怪陸離轉向日常生活。

從一份台灣媒體做的台灣年輕人2000年與2016年對大陸印象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一切都在變化。

這些變化會將兩岸帶向何方?可能需要兩岸年輕人共同作答。

往期精彩回顧:

日本造謠100年,知識分子重複了100年

三哥,你靠什麼扛到今天?

腦殘?我欠這群人一個道歉

揍印軍之前,必須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今夜就開戰」,我們的軍隊也能必勝

蘋果用戶打賞專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