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種地,下工廠!1956年, 甘肅蘭州,難忘西北師大附中生活

1956年,

我在師大附中的中學生活

中學時代是人生最為難忘的一段時光。又是一個教師節來臨,就讓我們聽聽70多歲的馬國瑤講述他的中學生活經歷,看看在61年前,他們是怎麼度過中學生活的。

馬國瑤是蘭州的一個普通退休老人。不久前的8月16日,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從全國各地來到了蘭州,相聚在一起,重遊母校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追憶師恩,共同回憶中學時光。這些老人就是馬國瑤和他的同學們。

1956年金秋時節,馬國瑤進入師大附中初一乙班讀書,開始了他的中學生活。61年後的金秋,正是蘭州最美的季節,酷熱已經消退,街頭瓜果飄香。60多年前的往事,也湧上了他的心頭。

在同學聚會上,他們不僅暢敘友情,而且參觀了久別的母校。時光飛逝,61年前低矮的平房,變成了教學大樓,簡陋的實驗室,變成了實驗樓。然而,當年的故事卻更加清晰了。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一段61年前的往事。

青磚平房,大片棗樹林包圍了學校

同一個學校,61年前的模樣和61年後的模樣,那是截然不一樣的。1956年秋天,我和同學們考入了師大附中國中部,我分到了初一乙班。那時,學校的一切都簡陋得很,根本沒辦法同現在比。

至今,我們還記得學校的一些情形。不過,這些記憶如同一張黑白照片,雖然歲月磨去了色彩,卻依舊很清晰很溫暖。我們的校園坐落在師大東門外的一片棗樹林旁。那些棗樹,都有碗口粗細,每年棗樹開花的時節,教室宿舍就被淡淡的棗花香所包圍。校舍很簡陋,是一排排的青磚平房,簡樸而充滿向上的精神。

就在簡簡單單中,我們開始了國中的生活。那是個艱苦奮鬥的年代。每個班50多名同學,教室里還能容納得下。可是,宿舍就夠嗆了。我們住的宿舍是禮堂改造的,寬大的禮堂被隔成了一個個獨立的房間,再找來圓松木,用扒釘釘成框架,鋪上床板,就成了上下大通鋪,這就是床了。一間宿舍內,就是兩排這樣的大通鋪,中間有一條不太寬的通道。

一間宿舍住兩個班的男生,大概有五十人左右,同學們一個挨著一個,擠得緊緊的。我們雖然有點擁擠的感覺,條件有點艱苦,但毫無疑問,我們接受的是全省最好的中學教育。生活有點苦,但是學校生活是快樂的。

大通鋪上,各種笑話不斷。夜裡,通道上同學出去進來的腳步聲不斷。有的同學半夜起來上廁所,回來后迷迷糊糊,就鑽到另一個同學的被窩裡了。

至今許多同學還記得調皮的同學「王大嗨」的故事。王同學是個足球健將,大腳開得好,不過也很調皮,經常給同學惡作劇,所以被同學取名「王大嗨」,有的同學乾脆叫他王大害。一個冬夜,「王大嗨」鑽錯了被窩,就那樣迷迷糊糊地睡了,誰知卻尿床了。嚇醒了,不知如何是好?再一看,鑽錯了被窩。於是,悄悄爬起來,溜回了自己的被窩。第二天,被鑽錯被窩的同學,發現自己褲頭乾乾的,可床鋪卻濕漉漉的,尿床了?也不對啊!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才知道這是王同學乾的「好事」。

那時,我們雖然來自全省各地,儘管家庭情況不同,個人生活習慣不同,但大家相互友愛,團結互助,相互尊重,低調生活。在附中校訓「勤慎誠勇」的引領下,我們努力學習,艱苦磨礪,努力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王志亭老師,讓我們初識為人師表

艱苦奮鬥的歲月,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勞動。條件雖然簡陋,但老師們都是一流的。那時,師大最優秀的畢業生多被分到師大附中當老師,那水平自然不用說了。而且,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絕活,更是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也初識了啥叫「為人師表」。

給我們教數學的王志亭老師,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頭髮一絲不亂,皮鞋擦得鋥亮,上課時外表莊重,有種說不出的神聖感。他給我們上第一節課時,他的那種莊重感就震撼了我們。啥叫為人師表,這就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受到了感染。很調皮的學生在王志亭老師的課堂上,也會變成老老實實的乖寶寶。王老師講課更是精彩,沒有一句廢話,環環相扣,有條不紊。教幾何的孫景鴻老師,畫圖有絕招,基本上不用圓規,他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唰」地一下,看似隨手一下,一個圓就出來了,這一手絕活,讓同學們目瞪口呆。教美術的老師是呂斯百的學生,水平那是相當高,他用水彩筆三筆就能畫出栩栩如生的胡蘿蔔。

體育老師陳永晉非常牛,培養出的男子棒球隊和女子壘球隊,不僅在蘭州市的比賽中稱雄,而且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更有師大棒球隊打不過師大附中棒球隊的說法。1958年,一次就給省棒球隊輸送了7名主力隊員。

我們努力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不僅抓學習,抓體育,更是參加各種勞動實踐。

實踐勞作,課堂田野兩不誤

學校操場的面積非常大,以至於除了我們日常運動的場地外,還有大片的空地。學校將這些空地分給各班,開闢成小菜地,種甜菜和洋芋,以補充糧食的不足。

最有意思的是我們還在空地上,整出了一塊砂田。砂田是西北特有的田地,主要功能是抗旱保墒。砂田就是普通田地上面,再鋪上一層砂礫碎石。可不好弄,因為砂礫要去比較遠的地方拉來,或者背來。即便如此,同學們還是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困難,建成了一大塊砂地。當年,我們就在砂地上種上了西瓜,夏末秋初,砂地上的西瓜又大又甜,同學們都非常開心。

有開心,就有挑戰。種地就要上肥料,學校廁所還是旱廁,肥料還算充足,不過就是工具不夠。旱廁就兩個糞桶,這個班用了,那個班就不能用。各班都搶肥料,但我們班的卻搶不上工具,咋辦?一個同學想了一個辦法,拿著自己的臉盆去廁所端肥料,這下提醒了同學們,大家紛紛拿著臉盆,往地里端肥料。這在現在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我們還到蘭石廠和河北三廠去勞動,當時這些工廠都在建設中,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挖溝。早上吃了早餐,食堂給每個同學發了兩個大菜包子作為午餐。誰知,還沒走到蘭石廠,不少同學就把菜包子吃完了。結果乾到中午,這些同學就只能喝開水了。無奈,以後學校凡是有校外勞動,就都按點送飯到現場,免得大家餓肚子。

除了在校外勞動,還要在校辦工廠中勞動,學習一些技術。同學們雖然熱情很高,但終究在學習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有一次,我們班在校辦工廠中實踐,主要內容是學習拔絲做螺母,這個活,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主要是熟能生巧。我們頭一次接觸,工廠師傅們給我們演示了如何拔絲的過程,我們就分組開始練習了。誰知,一組同學在操作時用力過猛,竟然將台虎鉗掰裂了。現在想起來都不知道他們是哪來那麼大的力氣,只覺得那時我們真的很年輕。

畢業后,參加聯考,我們也沒有給學校丟臉。1962年,我們參加了聯考。在參考的77人中,有74人考入了大學。

N多年後,我的同學中有了作家、詩人、醫生、教師,許多人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享受者,也走出著名音樂教育家杜亞雄、經濟學家陸立軍等。如今回想起60年前的中學生活,依舊覺得那麼的溫暖。60多年過去了,大家天各一方,再回母校相聚便成了我們共同的願望,於是一呼百應,古稀老人從全國各地齊聚附中,和已年近九旬的老師歡聚在一起。這次相聚雖然短暫,卻留下難忘的記憶!

講述人 馬國瑤 畢業於師大附中,現已退休

蘭州老王原創作品,非經書面授權,禁止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