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何近年來俄羅斯文化界總是大有一股為沙俄政府洗地的風氣?

謝邀!

首先先看題主的問題:「為何近年來俄羅斯文化界總是大有一股為沙俄政府洗地的風氣?」

好,我們得先確定一下啥叫「沙俄」?

按照中文的語境,沙俄應該是沙皇俄國一詞的簡稱,也就是俄語「Русское царство」的直接翻譯,此國號誕生於1547年,瓦西里三世之子伊凡四世登基,也就是後來統一俄羅斯的伊凡雷帝,雷哥不滿足他爺爺創立的「俄羅斯凱撒(沙皇)」這個稱號,而是採用了一個又臭又長的稱號:

«Великий государь, Божиею милостью царь и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всея Руси,
Владимирский, Московский, Новгородский, Псковский, Рязанский, Тверской,
Югорский, Пермский, Вятцкий, Болгарский и иных
»

一般來說,從此時起,對此時的留里克王朝政權的表述就從「莫斯科大公國」變為「沙皇俄國」;

之後伊凡雷帝一統俄羅斯創下不世功業,但是統治殘暴,更是用大鐵棍子捅死了自己的太子,導致白痴費奧多爾登基,天下大亂,留里克王朝滅亡,波蘭侵略俄羅斯扶植偽沙皇,民間大起義,米寧和波熱爾斯基收復莫斯科,全俄士紳大會推舉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登基當沙皇,開創羅曼諾夫王朝,其孫子(按順序為第5任沙皇)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登基之後,心向歐洲,大力改革並遷都建設彼得堡,最後覺得自己功勞太大了,Царь這個詞有點Low,按照西方規矩「凱撒」頭銜是不如「奧古斯都」的,不足以形容自己「正宗羅馬繼承人」的身份,於是1721年彼得改「沙皇」為「皇帝」,此後的「沙皇俄國」就變成了「俄羅斯帝國」;

1547-1721,沙皇俄國共計存在174年。期間主要歷史進程就是「國家統一」→「國家擴張」→「國家衰弱」→「抵抗異族侵略」→「新朝建立」→「帝國崛起」,大約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對比的話,大約就類似於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漢武帝開疆擴土這麼一個時期,中間再摻和一段岳飛抗金的故事;

這一段歷史對於俄羅斯國家和民族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是民族意識形成的時期,是帝王將相英雄人物不斷湧現的時期,也是俄羅斯人民族自豪感爆棚的一段時期,一直以來就是宣傳的重點,哪怕是打著反帝反封建旗幟的布爾什維克對這段歷史也是不吝讚美,很少有批判。到了解體之後,這段歷史時期更是宣傳重中之重了,宣傳這段歷史有助於重塑俄羅斯人的民族自尊心;

至於說「洗地」,本來就沒什麼黑點有什麼可「洗地」的?難道黑伊凡雷帝的殘暴?彼得大帝的殘暴?這些都不是這段歷史的主流啊;

近10年內比較有名的關於這段歷史的俄羅斯電影主要有《塔拉斯·布爾巴》和《沙皇》兩部,還有一部關於彼得大帝的電視劇;

《塔拉斯·布爾巴》,國內也有譯作《戰國群雄》的,2009年電影,俄羅斯烏克蘭波蘭三國合拍,文豪果戈里的原著,描述了17世紀頓河哥薩克反抗波蘭統治的故事。

《沙皇》,講述伊凡雷帝的故事;

分割線

才看到問題的補充,可能是我眼神有問題吧。

當然,更有可能是題主描述的問題,估計題主壓根就沒明白「古羅斯」、「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之間有啥區別和聯繫,一股腦全叫「沙俄」了;

好吧,讓我順著題主那個混亂的表述,弄清楚題主想表達個什麼問題

題主可能看過《海軍上將》這部電影后,所謂的沙俄是指「帝俄」末期,尤其是尼古拉二世統治時期和內戰時期的白軍,為什麼會有歌頌他們的電影;

首先,我們要知道CCCP崩掉之後,俄羅斯的主流意識形態是什麼?

按照我的習慣,開扒俄羅斯之前,總要對比一下的,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是什麼?

從80年代以來,革命思想逐漸淡化,越來越擁抱世界,為了減少與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分歧,淡化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刻板印象,我們政府的主要宣傳的意識形態,已經不再是以共產主義和革命為中心,而是國際上最為常見的:

民族主義

由於不再強調階級、壓迫、革命,於是我們的宣傳以民族主義為基本表述,換句話說:符合民族主義的就是正確的,不符合民族主義的就是錯誤的;

比如:

近代封建剝削、民族壓迫都不再是重點,於是太平天國、義和團從「民族的覺醒」變成了愚昧無知的民眾,曾國藩李鴻章不再是「屠戮人民的劊子手」而是成了「偉大的愛國者」甚至千古完人(見知乎某答案)

孫中山十次起義,屢敗屢戰的反抗滿清的腐朽統治不再是重點,而孫中山親日才是重點,袁世凱背叛革命不再是重點,沒有簽二十一條才是重點,於是袁大頭不再是「竊國大盜」而成了「偉大的愛國者」

舊的三座大山壓迫不再是宣傳重點,北洋軍閥是否窮兵黷武的殺戮、是否敲骨吸髓的剝削不再重要,而是要以民族主義衡量,於是八一三慘案、二七慘案都不再是重點,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紛紛樹立為「偉大的愛國者」,連徐樹錚這種敗類都能因為喊過兩句口號被稱為「民族英雄」;

四一二屠殺、四大家族剝削國民、法幣飛漲不再是重點,抗日才是重點,抗日五方禍民有術的國民黨搖身一變紛紛成為了「偉大的愛國者」,當今的網路上充斥著果粉;

這是什麼?這就是「民族主義」的表述,在民族主義大旗之下,無論是暴君、土匪、劊子手什麼的都可以被歌頌,都能夠被洗地,都能夠成為「偉大的愛國者」

要說洗地,難道不也是一樣充斥著在為「滿清湘淮軍閥」、「北洋軍閥」、「國民黨反動派」洗地的?

俄羅斯的情況和一樣,在蘇聯完蛋之後,放棄了共產主義,後續只能抬起民族主義大旗,同樣的歷史事件,從新的視角去解讀:凡是符合民族主義表述的,都應該大書特書,不符合民族主義表述的,就要淡化處理;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俄羅斯文化界並不是為某個人物洗地,而是處於民族主義重新評估歷史;

最符合民族主義的,最適合宣傳的,自然是「偉大的衛國戰爭」,無論還有沒有共產黨,打敗德國納粹、從莫斯科反推回柏林永遠是宣傳的中心,所以儘管是在當代俄羅斯,宣傳衛國戰爭的影片永遠是最多的:

斯大林格勒2013

我們來自未來2010

布列斯特要塞2012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015

除了衛國戰爭之外,凡是有利於「提高民族自豪感」的,照樣宣傳;

加加林,2013

哪怕是浪漫小清新風格的電影,比如《五個新娘》這種,把背景放在蘇聯時代沒有絲毫的違和感

既然意識形態和剝削壓迫不再是重點,民族主義才是,那麼高爾察克、尼古拉二世甚至妖僧拉斯普廷都可以拿來歌頌啊

拉斯普廷,2013

至於更早的,只要是符合民族主義的,能夠激起愛國心的,都可以拿來宣傳;

1812,反抗拿破崙的故事,(我突然想起了《勒熱夫斯基反對拿破崙》,太不和諧了,趕緊清除想法);

亞歷山大的涅瓦河戰役,2008

雅羅斯拉夫:千年之前;

總而言之,並非是洗地,而是凡是符合民族主義表述的,都可以拿來做宣傳,俄羅斯如此,也是如此,大部分以民族主義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國家都是如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