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金剛與電影中那些怪獸

為什麼是金剛這樣的類人怪獸,而不是鯊魚,在電影中不斷滿血復活?或許是它能承載更多的情感?

1933年,深陷大蕭條的美國人民終於發現,自己總算還沒攤上天底下最倒霉的事。雖說這個最倒霉的事,可能只是想象,但能喘上口氣總是極好的。

那一年,自幼酷愛大猩猩的好萊塢導演梅里安·庫珀,拍出了驚悚怪獸片《金剛》,並大獲成功。在他小時候,家裡長輩送給他一本關於非洲探險的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能夠做出有趣作品的藝術家,往往一根筋,反覆掰扯腦子裡揮之不去的一個念頭。成名之後,這個念頭逐漸成形,最後製片人為他開了綠燈,接下去發生的,就是歷史了。那頭巨大的猿型怪物,劫持美女,攀上紐約剛剛建成的地標建築帝國大廈,赤手空拳擊落雙翼飛機,這個場景從此牢牢地留在了公共記憶之中,成為經典的怪獸形象。

《金剛》(1933年)劇照和很多經典作品一樣,《金剛》問世之初,質疑的聲音始終不斷。被引用最多的批評,來自博爾赫斯。這位熱衷描寫迷宮的阿根廷詩人,認為影片笨拙可笑,缺少尺度感。那種笨拙的感覺,或許來自金剛機械獃滯的動作。這頭巨猿的一舉一動,全都帶著定格動畫的節奏。

更廣大的觀眾群忽略了影片里的種種缺陷。他們被影像的力量攝服,一種類人而超人的、不可馴服的力量,就像那個時代的災難一樣現實。當這種力量終於被戰勝,人們得到了替代性的心理滿足。這是一個類美女與野獸的故事,但又不同於18世紀法國作家佳布麗爾·蘇珊娜·巴鐸·德·維勒諾芙的《美女和野獸》。後者筆下的怪獸是中咒的人類王子,最終被同樣篡改過身份的公主馴化。而不能進入這一規訓程序的金剛,最後只能被消滅。至於後來諸多與時俱進的改編版本,則是另外一個話題。

該片同時得益於當時的技術進步。那是一個有聲影片方興未艾的時代,片中震耳的轟鳴,帶給人們全新的觀影體驗。因此,《金剛》同時開啟了好萊塢大片技術震撼重於人物闡釋的傳統。說到這一點,庫珀拍攝該片之前,早已在怪獸片領域獲得過成功,那就是改編自柯南道爾同名小說的《失去的世界》。

[英]阿瑟·柯南·道爾 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對於國內讀者,柯南道爾的名氣主要來自福爾摩斯。然而他的查倫傑教授系列同樣重要。他是一個性情暴躁的科學怪人,《失落的世界》系列的主角。至於故事的大背景,或許來自1852年為倫敦舉辦首屆世博會而建造的水晶宮。近些年成為公眾追逐熱點的恐龍,被做成水泥雕塑,用來裝點園區。流風所及,狄更斯也在《荒涼山莊》里用一頭斑龍渲染氣氛。半個世紀后,在《失落的世界》一書中,作者設想恐龍仍存活在世界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那個角落就在南美洲。

書中一批英國探險者,在那個「孤獨大陸」屢經磨難,包括與原住民衝突,被翼龍攻擊。當隊伍困守斷崖,領隊提出把氫氣注入恐龍的胃囊,製成氣球,眾人才得以逃脫。最終他們如期返航,還把一隻翼龍幼雛帶回倫敦。《侏羅紀公園》中某些元素的雛形,這裡已經躍然紙上。邁克爾·克萊頓的恐龍小說續集取名《失落的世界》,正是在向祖師爺致敬。

《失落的世界》(1925年)海報就像對所有的怪獸一樣,人們對恐龍的興趣,不僅在於其興,也在於其亡。傳統的說法是,這些獃滯的巨獸在生存競爭中,敗給了聰明靈活的哺乳動物。卡爾維諾在小說《宇宙連環畫》里,寫過一頭大滅絕後倖存的恐龍,混入一群新興的哺乳動物里,成了飽受冷眼的怪物和受氣包。那些歷史的寵兒,年復一年地重複一個反恐龍戰鬥故事,好像他們從來就是戰無不勝的優良物種。一些科學家始終質疑這一說法。美國古生物學家巴克的一系列言論,引發了波及至今的「恐龍復興」。他一反達爾文主義的解讀,把恐龍描述成高智能的恆溫動物,徹底推翻了它們笨拙獃滯的傳統形象。

幾乎同時,美國地質學家阿爾瓦雷茲在義大利做野外考察時,發現岩層中的金屬銥含量,明顯超過地表平均值。很快世界各地都發現該地層銥含量超標。這種親鐵元素在地殼中含量稀少,大多來自地幔,以及隕落地面的隕石和彗星等。他推論六千五百萬年前,一個巨大的外來星體曾撞擊地球。飛來橫禍引發毀滅性地震、颶風、海嘯,以及全球性火災。全球生物減員過半,並由此重新洗牌。

恐龍的退出,為哺乳動物的發展,帶來億載難逢的機會。這個弱小種群,被長期排擠在生存舞台邊緣,從未顯示出競爭優勢。它們捕食昆蟲和軟體動物,而後者依賴土壤中的腐殖質就能存活。寒酸的食譜讓那些毛茸茸的驚慌小獸,在危難中覓得一線生機。在這次生物史上意義重大的興亡更替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天意,而非強者勝出的達爾文主義邏輯。正是這些思想,構成了《侏羅紀公園》系列小說及影片的基礎。

然而對於公眾,賣點永遠不會是這些科學知識,而是視聽效果。新片祭出的的秘密武器,是一頭經過轉基因的不敗王龍(Indominus rex),攻擊力讓霸王龍相形見絀,背部還有盾甲防護。這項穿越地質時代的生物工程,也把6500萬年前的病毒帶到現代;一旦流行,整個人類即將滅頂。

像原著一再強調的,混沌是世界的本質,任何過於複雜的系統都將出現預期之外的事故,然後是全面失控。「蝴蝶效應」在這裡成了「墨菲定律」的另一種表述。戰力無窮的人造怪獸從囚禁中「如期」意外逃脫,接著是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災難。大批翼手龍從天而降,攻擊驚恐萬狀的逃竄遊客,比希區柯克的《鳥群》更刺激。剩下的是危機管理,以及伴隨而來的動作場面。

一支雪藏的秘密部隊投入戰鬥。那是專門訓練過的幾隻速盜龍。這種白堊紀的靈巧動物,當年在《侏羅紀公園》中,有過霹靂嬌娃式的表演(主題公園的恐龍均為雌性,以免其自行繁殖,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它們和鳥類有著進化意義上的親緣關係,還有狼群般的社會組織能力。但在新片中,它們卻保持了早期影片中蜥蜴般的外型,不像大量化石已經證明的那樣,全身披覆漂亮的羽毛。很多專家為此提出抗議,然而票房做出了違背他們看法的證明,就像去年的美國大選。

《侏羅紀世界》中的不敗王是生物工程的結果,也是一頭古生物版弗蘭肯斯坦式怪物。這類故事的背後,經常是一種鍊金術式的世界觀,還有人類操控自然的衝動。1814年,年輕的瑪麗·雪萊隨詩人老公,以及拜倫等一行人旅行到瑞士,一路討論當時非常新潮的加伐尼的生物電理論。這個波倫亞大學的解剖學家在解剖青蛙時,偶然發現了肌體痙攣並出現電火花的現象。這個發現不但啟發了伏特的電學研究,也賦予現代科幻小說最初的靈感。他工作過的解剖台至今還在波倫亞大學,老校園門前的廣場也以他命名。

波倫亞大學是歐洲第一所大學,創建於11世紀,但丁、伊拉斯謨斯、彼得拉克、哥白尼、丟勒、馬可尼、艾柯這些人物,曾經在這裡執教或是求學。中世紀的古老大廈難免幽魂出沒的詭異氣氛。解剖台上的屍塊被重新拼合,再通過電擊重新激活,創造出設計過的新人。這是工業化早期,知識分子想象中的黑科技。瑪麗·雪萊的貢獻,是探討了和技術相關的倫理問題。對於嚴肅的科幻文藝,這是剛需。

大眾文藝則簡單得多。《弗蘭肯斯坦》多次搬上銀幕,突顯的也是特效造成的視聽刺激。然而技術的進步又為表現心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人物表情的複雜化,包括猿類人物的表情。布勒的小說就被多次改編,影片中融入了不少嚴肅的內容。

皮埃爾·布勒這個名字,知道的人恐怕不多,雖然《桂河大橋》就是從他的小說改編的。二戰爆發后,這個法國人在東南亞趕上本土淪陷,於是加入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蘭西,為、緬甸的抗日活動提供援助,後來被忠於維希政府的殖民當局捕獲。戰後他根據被俘后的苦役生活寫出的小說轟動全球,電影改編版得過奧斯卡獎。但他更重要的作品,卻是1963年的《猿星》。這是科幻文學史上的里程碑。《猩球崛起》便是該書的改編之一。

小說的背景是未來:一對夫婦隨幾名宇航員,在太空深處一個行星登陸。那裡很像地球,甚至還有人類,只是那些本土人極為原始,而且是被奴役的種群。星球的統治者是建立了複雜都市文明的類人猿,內部又有印度種姓制度般的分工——政客是顏色較淺的黃猩猩,大猩猩當武士,體格居中的黑猩猩則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

這裡的靈長類進化,和地球上的表親採取了不同的路徑。而在這個猿類領導的反烏托邦,人類被獵殺,或被關進動物園。小說主人公於利斯被押送到一個科研機構,接受巴甫洛夫對狗做過的條件反射實驗。黑猩猩科學家確信他具有高度智能,應該給予自由和優待,而掌握最高權力,篤信保守意識形態的黃猩猩,拒絕承認人類擁有智能,而且將於利斯視為潛在威脅,下令予以毀滅。但英雄不死,他攜帶妻兒找到一艘飛船,逃離猿星,返回地球。

然而「天上方一日,下界已千年」。於利斯返回的不是故土,而是一個七百年後的世界。此時的巴黎也已落入猿猴統治,和於利斯逃離的類地行星一樣。唯一的退路是駕駛飛船逃回太空。茫茫黑暗中,他像被困孤島的水手那樣寫下這番遭遇,裝進漂流瓶,拋入宇宙。瓶子落到兩個巡航的猿類科學家手中。他們讀完故事,認為純屬惡搞——就憑人的智力,也能編出這樣的故事?

人類還真編出不少這類故事,提醒同類科學及理性的傲慢何等愚蠢。站在自然史立場上,人對世界的統治也不過是一個偶然事件。試想一下恐龍未曾滅絕的情景吧。

美國製片人雅各布嗅到了小說的銀幕價值,可惜公司卻看不出這樣一部影片的盈利前景。為降低預算,劇組把片中的猿類文明降到非常原始的程度。這個權宜之計本來是為避免搭建複雜的都市背景,節約資金,卻營造出核戰之後啟示錄般的洪荒效果,別具衝擊力。主要人物也從法國人改成了美國宇航員泰勒,由查爾頓·赫斯頓擔綱。這是卡斯中唯一的大牌。導演則選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沙夫納。他由此走紅,隨後執導了《巴頓將軍》。

《猿星》於1968年初由20世紀福克斯發行。對手米高梅也推出了太空巨片《2001年,宇宙大回程》。這個成本不高的影片公演后,意外收到公眾熱捧。一個人類被打入底層,忍受猩猩統治的故事,恰好折射出一個恐慌時代人們普遍的無力感。在片尾,泰勒從猩猩手中逃走,找到一個著陸點,卻意外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殘跡。他們迫降的地點不是外星,而是地球。他在外太空巡遊時,家園早就毀於一場核戰。

就在那年,越戰導致政府開支劇增,一架載有氫彈的B-52在格陵蘭墜毀,引發核恐懼。影片上演第二天,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遇刺身亡,美國各主要城市爆發黑人暴動。當時西方世界遭遇的全面社會政治危機,規模和深度遠非2008年以來的經濟蕭條能比。而這,也正是他們展示文化活力的契機。前些年常說的「軟實力」,往往是在一種文明面臨全面挑戰而不是順風順水的時刻得到證明。

《猿星》的一個創新,是語言能力的擁有,成了故事的關鍵。這裡,外星人類沒有語言,說話是猩猩的專利。語言素為人類自外於動物界的論據。語言學家喬姆斯基(這是他公知身份之外的正業)認為,語言能力為人類先天所獨有。這一論斷並非毫無爭議。

1973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赫伯特·特雷斯決定通過實驗,檢驗一下這個理論。他的研究小組選中一隻出生兩個星期的黑猩猩幼崽,從母親懷抱中帶走,寄養在紐約一個富有家庭,還起了個名字叫尼姆·猩普斯基,和喬姆斯基諧音。這項實驗曾被廣泛報導,後來又被英國導演詹姆斯·馬什製作成紀錄片《尼姆計劃》。本片和《猿星》前傳《猩球崛起》同期上演,也在媒體上引起熱議。

加入人類社會的尼姆受到過份溺愛。這個調皮搗蛋的傢伙徹底攪亂了「養父母」的生活,尤其是他們的性生活,也弄壞不少家當。長大后,它又被關進研究中心上學,學校軟硬兼施向它灌輸啞語,通過手勢和人交流。它學會過一百多種手勢,能夠表達「香蕉尼姆吃」這樣的意思。它不會按照句法原則組織手勢,經常給出「香蕉吃我尼姆」這樣的表達。這個結論顯然帶有英語中心論的嫌疑。

由於經費來源枯竭,這項研究就此了結。「退休」后的尼姆又被送往一家藥物研究中心,成為另一項血清研究的受試對象——類似《猩球崛起》中凱撒的命運,這是另一個巧合,最後由動物保護人士它買下,終老於德州一座牧場,享年26歲,壽命遠低於野外同類。

不管黑猩猩的語言能力如何,它們起碼是有感情的動物。根據珍妮·古道爾的野外觀察,黑猩猩之間擁抱、親吻、勾肩搭背,甚至用咯吱的方式逗鬧,非常類似人的行為,而且個性差異很大。《侏羅紀公園》的作者克萊頓,寫過另外一大學部幻小說《剛果》。書中一隻同樣被人類馴養,接受語言訓練的黑猩猩,後來在非洲扮演了同類和人之間的翻譯。就像《侏羅紀世界》的男主角,多少也在人和速盜龍之間,扮演著譯員的角色。

伴隨著翻譯,結果或許是將怪獸去他者化,或許是更精密的控制。敘事中,怪獸的命運,當在兩者之間。而完全冷血的類型,像斯皮爾伯格早期作品中的鯊魚,雖也創造過歷史,卻多年未見滿血復活的跡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