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創】工業的使命和價值 ——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理論邏輯

摘要:當前正處於必須實現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工業轉型是產業轉型的關鍵。研究工業轉型實際上就是探尋工業的本源性和工業發展的價值實質。工業是人類發展的翅膀,工業的發展促使人類更趨向於自覺增進社會福利。工業轉型和產業轉型,是工業所具有的創新性和革命性的自發彰顯。目前,工業化在還遠未完成,大多數地區都還沒有形成深厚的現代工業文明的社會基礎。離發達工業國的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困難除了工業技術基礎不堅實之外,就是過度的「工具理性」傾向,一味追求「速度」、「規模」、「增殖」,追求贏利性的慾望抑制了工業的價值實質。當前的工業轉型就是工業的工具效用和價值實質間內在關係的再調整,是工業創新能力的再釋放。在現階段,最重要最迫切的戰略任務之一仍然是繼續做強工業。通過工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將的工業文明推向新境界。

Keywords: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rationality

JEL Classification: L16, O14, O33

新建立65年來,經歷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初步工業化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加速工業化兩個階段,當前正走到一個必須實現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產業轉型具有深刻的意義,是工業化內在邏輯的現實演繹。其中,工業轉型是關鍵。科學認識工業的使命和價值,對於工業轉型的順利實現,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工業化不僅只是物質技術過程,而且是人類文明進程。因此,研究工業轉型實際上就是探尋工業的本源性和工業發展的價值實質。據此才能深刻理解產業轉型升級的客觀規律,並以其理論邏輯指導實踐進程。

一、工業是人類發展的翅膀

人類生存和繁衍最初依賴於自然界中可以直接獲取的可用於消費的物質,例如植物、動物等。其居住地也是天然的或略經處置就可以遮風避雨的自然場所,例如洞穴、草棚等。以後人類逐漸學會了將原本不能用於消費的自然物加工製造成為可以消費的物品,這就產生了「工業」活動,並逐漸發展起加工製造業和建築業。有了工業就可以製造工具,而且可以製造各種用於製造工具的工具,從手工製造發展為機器製造,形成越來越複雜的生產「生產資料」的經濟活動,其中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即原材料。這樣,工業就不斷發展成為龐大的「迂迴性」生產體系:對於最終的直接消費使用過程,工業生產活動的很大部分是間接的和迂迴的,是為生產「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而進行的生產,工業生產的「迂迴」性實際上就是生產過程的高度分工化,不僅是各種技術分工,而且是普遍的社會分工,從而構成錯綜複雜的投入—產出關係。不過,無論工業生產的迂迴過程如何複雜,工業的本質都是將無用的物質轉變為有用的物質,將有害的物質轉變為有益的物質。這種「有用」、「有益」的物質有些是可以直接消費的,而更多的「有用」、「有益」物質是用於生產性消費的,即相對於最終消費而言的間接消費。前者通常稱為「消費資料生產」,後者稱為「生產資料生產」。

工業既然能夠將無用的物質轉變為有用的物質,那麼也就可以讓廢物變為資源,如果對於人類無用即為「廢物」,如果有用即為「資源」。工業越發達,就能使更多的物質轉變為資源。在高度發達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物質都可以成為資源,因此,從最終意義上說,所謂「資源」都是由工業所創造的。

工業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工業滲透到幾乎一切領域,使人類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工業化」了:農林牧漁、交通運輸、信息傳遞、文化藝術、教育醫療、體育健身、休閑旅遊,無不貫徹工業主義,依賴工業技術。當然,自從有了工業,戰爭形態也徹底改變了,出現了「戰爭的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 of War)現象。整個20世紀充斥了「工業化」的戰爭,鋼鐵、石油、火藥、汽車、飛機以致核技術等所有工業品都可能成為戰爭工具。軍力的強大依賴於工業的強大,工業的強大表現為軍力的強大。

工業對於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她是科技創新的實現載體和必備工具。人類最偉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以致人類任何傑出想象力的實現,都需要以工業為基礎和手段。科技進步是工業的靈魂,工業是科技進步的軀體,絕大多數科技創新都表現為工業發展或者必須以工業發展為前提。因此,只有工業國才可能成為創新型國家,擁有發達的工業特別是製造業才能成為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國家。迄今為止,以科學理性和科技進步為標誌的工業化時代是人類發展最輝煌的階段。

在發達工業國家,絕大多數人都可以享受到工業化所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其生活條件也都是「工業化」的。當前,世界經濟總體上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發達國家正在發生著學者們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或「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在《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一書中寫道:「劃時代的技術進步,如計算系統、網路與感測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3D列印技術、納米技術、人機對接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使生活於今天的絕大多數人能夠體驗和享受過去只有富人才有機會擁有的生活」(彼得•戴曼迪斯,2014)。這一切都基於工業的高度發達。工業是一切科學發明和創新想象得以實現的工具,也是大多數人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質技術基礎。

當然,在一定的條件下,工業也具有毀滅性,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創造性毀滅」,而且可能是戰爭的毀滅和環境生態的毀滅。因為,如前所述,工業發展使戰爭工業化了,也使環境生態人化了,而工業化時代的環境人化,實際上就是環境的工業化,即工業活動改造了自然環境,工業成為環境生態中不可或缺而且也是無法擺脫的組成因素。

無論如何,自從有了近現代工業,人類發展就如同插上了飛速翱翔的翅膀。人類創造性的偉大力量噴發出來,當然其中包括建設的創造性,也包括毀滅的創造性。因此,建設一些,毀滅一些,在建設中毀滅,在毀滅中建設,這就是工業化的歷史,也是技術創新的歷史。工業使地球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為人類可以居住的場所,包括農村、城市甚至海島、沙漠,但同時工業所導致的環境污染也一直如影隨形,堆積如山的廢舊工業品和城鄉垃圾越來越困擾人類。幾乎所有的兵器都是工業品,戰爭的工業化使得工業所製造的武器足以毀滅整個人類,但軍事工業也成為推動最先進技術創新的源泉。總之,工業化將人類發展的一切領域都徹底改觀了。

二、工業化從「叢林」走向文明

既然工業是建設性的也是毀滅性的,那麼,這種建設和毀滅是值得的嗎?有人認為,工業發展是得不償失的,工業會毀滅最有價值的東西,例如原生態的自然,被毀壞的自然比工業化的世界更有價值。所以,自然主義比工業主義更具人性。

原生態的自然意味著原始狀態的人類生活。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將其描繪為「叢林法則」下的生活。他說,在自然「叢林」狀況下,人類生活不僅是「貧窮、骯髒和短命的」,而且是殘忍的和孤獨的,並沒有自然主義者所幻想的人性棲息地。有些反科學反工業的人幻想回歸到更簡單的生活方式:完全有機的農耕和只運用前工業化時代的生產方式,然而,前工業化時代的知識和生產方式只能支撐今天地球上1/10人口的生存,即使可以讓少數人享受田園詩般的生活(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也不能解決大多數人貧窮、骯髒和短命的問題。相反,工業發展可以使人類生活變得富有、清潔和長壽。「公元1800年時世界上的人均富裕狀況並不比公元前100000年時的好」(伊恩•莫里斯,2014),而工業化時代則創造大量的物質財富,使人類可以走出貧窮(儘管仍有未能消除的貧困現象),提高了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工業化使人類可以生活在清潔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工業就不可能有大多數人的衛生生活條件,城市和鄉村的較好衛生條件都是工業化的產物;工業化大大延長了人的壽命:工業化以前,人的平均壽命預期不足30歲,而工業化使得的平均壽命預期翻番,發達工業國的平均壽命預期普遍超過70歲,甚至可以接近和超過80歲。這是工業化之前的時代所無法達到的。所以,工業化時代是人類歷史迄今為止最安全、最清潔和人的平均壽命最長和健康狀況最好的發展時期。

但是,工業化也有自己的「叢林」的時代。血拚式的競爭、野蠻無序的增長、掠奪式的資源開採、無度的環境破壞,這些現象在大多數國家工業化的歷史上都出現過。工業化走過的歷史確實也往往是「劣跡斑斑」甚至「血跡斑斑」的。不過,這不是工業的本性。工業的本性是擺脫野蠻,走向文明,實際上,工業化也正是在創造文明,不過這個創造過程是有代價的。工業的科學理性主義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叢林法則下的野蠻人類生活,而必然是符合人性的文明社會。

工業理性要求工業行為的自律,也就是要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有可能產生的外部性負面影響進行自我約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環境負面影響的自我約束。既然人類行為特別是工業行為導致越來越多的自然環境成為人化環境,人化環境的目的是使自然環境變得更適宜人類到達、居住和享用,那麼,文明的工業行為必須敬畏自然,必須深刻認識:破壞自然環境的野蠻工業行為是根本上違背工業文明精神的。可以觀察那些工業化國家,公眾高度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他們「普遍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兩個應當得到同等優先考慮的問題。」而且,「年輕人更偏好環境保護」(傑弗里•薩克斯,2014)。

工業理性也要求高度的同情心,因為,如前所述,工業化使環境的人化和人的社會化越來越強,人類的社會化使得人類的群體性和互動性越來越強,進化過程中的競爭也會更為激烈和廣泛。競爭就不可避免強弱相爭和優勝劣汰。工業理性要求避免叢林法則的殘忍性,即人類社會中的強者和競爭優勢者不可無視弱者和競爭失利者的生存。因為實際上,幾乎每一個人在其一生中都不會始終是強者,而總會有居於弱者或失利者地位的時期,例如人人都有幼、老、病的時候,工業理性要求社會對弱者和失利者的同情心,實際上也是每個人對自身安全的關心,是基於人類理性的同情心和正常社會心理。所以,在各國的發展史上,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成為工業化時代最重要的制度建設成就之一。

可見,工業化從「叢林法則」時代走向文明時代的實質是,工業發展的目標更趨向於自覺增進社會福利。現代工業文明是更加富有同情心和社會良心的時代。

三、工業轉型體現了創新和革命的本性

工業發展走向更高文明階段的直接表現就是:以持續創新和「革命」的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過程。工業發展沒有歷史終點,只要人類存在,工業生產就是其最基本的經濟活動之一,因為不僅加工製造、建築施工、能源供應等工業生產方式永遠不會消失,衣、食、住、行、用的需要永遠要由工業品來滿足,而且一切其他的物質生產活動和服務生產活動也都要以工業技術和工業產品為基礎和工具。例如,文化活動和產品也將工業化,表演藝術就從舞台活動變為電影工業。工業不僅創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也是解決人類發展各種問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從人類進步的意義上說,解決問題意味著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新問題的出現,而更多的問題意味著更大的進步空間,所以,困難、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工業發展就永無止境。工業化過程充分表明了工業的這種特點。

工業是的驕傲,也是的問題。工業的迅猛增長也產生了許多問題,目前所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矛盾大都同工業增長有關,因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工業轉型。當前,工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正面臨著演化過程中的轉折和突變時期。必須進行工業轉型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環境。但是,工業轉型並不是「去工業化」,而是強工業化,即實現工業發展的綠色化、精緻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務化。調整工業化戰略方向,實現兩大目標:讓現代工業在紮根和佔據各產業的技術制高點,筆者曾經撰文稱之為「從平推工業化轉向立體工業化」。

工業轉型所面臨的挑戰是代際性的,即同發達國家的工業素質差距的基本性質仍然是發展家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是難以通過人為壓縮一些產業和扶持一些新產業就可以在短期內消除的。工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不可急於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長。

因此,所謂工業轉型或產業升級,實質上是工業所具有的創新性和革命性的自發彰顯,在此過程中,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人們難以斷定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結構狀態,但是可以而且必須「安排」和「塑造」有利於工業轉型的制度和政策,實質上就是構建和完善有利於創新和推進工業革命的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政府政策體系。而這正是政府應發揮的有效作用。總之,儘管工業轉型在本質上是一個由微觀經濟主體的自主創新活動所實現的而不以計劃中心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經濟演化過程,但是,政府管控和公共政策也應發揮影響未來的重要職能和積極作用。特別是,工業的價值理性往往須由政府的有效作用來實現。

四、工業化在遠未完成

近些年,國際和國內的一些「研究」和「評估」結論似乎在「印證」工業化進程的完成,支持了一種輿論,即認為「超越美國成為頭號工業大國」,而且「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果採用一定的統計估算方式,也許確能得到這樣的估算結論,但這決不是客觀現實。儘管採用一定的統計準則,經濟規模和工業產量規模可以很「大」,但在實質上,同發達國家相比,工業化的水平仍然很低,最保守地估計也至少還有3050年的差距。

當估算國家的經濟規模時,通常採用流量統計的方式,即計算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所生產和進行市場交易的貨物和服務的總量。而這種統計又可採用「國土準則」或「國民準則」兩種方式。前者的統計原則是「在哪裡生產就算哪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例如常用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後者的統計原則是「由誰生產的就算那個國家的產出」,例如常用的「國民生產總值」即GNP。很顯然,按照GNP統計準則,的經濟規模顯著小於按GDP準則統計的經濟規模。因為,處於工業化的現階段,更多的發達國家企業到的國土上生產,而較少的企業到發達國家國土上進行生產,這樣,的GDP>GNP。即使的GDP世界第一,也不表明的GNP是世界第一。

由於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商品自由貿易,資本國際流動也越來越自由,而勞動的國際流動卻受到越來越大的限制,於是,國際資本與勞動的結合,更多地採取發達國家向輸出資本,而不是向發達國家輸出勞動的途徑實現,於是世界工業生產地的地域分佈向大規模轉移,即在提供的「場地」上生產出了大量的工業品,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屬於,也就是說,其性質是「MADE IN CHINA」(在生產)而不是「MADE BY CHINA」(由生產),經濟成果(產品)的歸屬並非。再考慮各國人口數量的極大差距,有13億人口,即使GDPGNP的總量規模達到世界前列,但更為重要的人均GDP和人均GNP仍將長期處於世界中等水平,即使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同發達工業國仍有很大差距,相當長時期內難以進入世界排名前列。

更進一步的,儘管採用以經濟流量為對象的統計方法經濟和工業的總體規模確實已經很大,但經濟的「存量」規模仍然很小,遠沒有達到工業化後期的水平。經濟存量即一國現存的財富量,是真正的經濟體量。形象地說,如果要評估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經濟流量估算的是「全家一年能掙多少錢」,而經濟存量估算的是「全家總共擁有多少財富」。一個祖輩貧窮而近些年收入較高並增長較快的家庭,同一個繼承了大量財富但近些年的收入增長不很快的家庭相比,後者的經濟實力和富裕程度恐怕要遠遠強於前者。顯然,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化水平,經濟存量規模比流量規模更有意義。

工業化是人類創造和積累物質財富最快最多的時期,從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積蓄物質財富是工業發展和工業化的歷史使命,工業化進程是否完成就看工業發展的這一歷史使命是否完成。這裡所說的「工業發展」與「工業化」涵義的差別是,如果說前者主要指工業自身的發展,則後者還包括了使非工業產業更多地和系統化地採用工業技術、工業產品和工業組織方式。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真正實力(不考慮人力資本)即物質財富擁有量,主要包括了自然物質和工業生產物的蓄存量。也就是說,除了大自然的賜予,各國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主要是工業品(尤其是工業所創造的生產設備、建築物和交通體系及各種物質基礎設施)。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人類物質財富主要是工業化時代所創造的。

根據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李鋼和劉吉超(2014)對物質財富存量的估算,到2008年,美國財富總量是的5.9倍,日本是的2.8倍;美國生產性財富(工業生產物蓄存量)是的3.8倍,日本是的2.4倍。而人均生產性財富美國是的16倍,日本是的25倍。如果美、日、中三國均保持當前的生產性財富增速,人均生產性財富要到20342035年才能趕上美、日兩國。而人均財富總量趕上美、日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專家的另一項研究還表明:工業的大多數行業均沒有站上世界產業技術制高點。而且,要達到這樣的制高點,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是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強、性價比高、市場佔有率很大的產業,其核心元器件、控制技術、關鍵材料等均須依賴國外。總體上看,工業品的精緻化、尖端化、可靠性、穩定性等技術性能同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金碚,2013)。有些工業品在發達國家已屬「傳統產業」,而對於來說還是需要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許多重要產品同先進工業國家還有幾十年的技術差距,例如,數控機床、高端設備、化工材料、飛機製造、造船等,儘管已形成了相當大的生產規模,而且時有重大技術進步,但是,離世界的產業技術制高點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攀登產業技術制高點需要專註、耐心、執著、踏實的工業精神。這樣的工業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目前,工業企業普遍缺乏攀登產業技術制高點的耐心和意志,往往是急於「做大」和追求短期利益。許多製造業企業過早走向投資化方向,稍有成功的企業家都轉而成為賺快錢的「投資家」或進入地產業,企業股票上市后急於兌現股份,無意在實業上長期堅持做到極致。在這樣的產業界心態下,工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形成自主技術創新能力面臨很大的障礙。這也正是工業綜合素質不高的突出表現之一。也就是說,大多數地區都還沒有形成深厚的現代工業文明的社會基礎。離發達工業國的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迄今為止,崛起最大的「功臣」就是規模巨大的工業體系,工業顯著地提高了國家的生產率和收入水平,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工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支撐科學發明和技術創新的實現,從根本上決定著國家的創新能力。所面臨的各項重大經濟、社會和安全問題的解決都依賴於更加強大的工業能力。因此,在現階段,最重要最迫切的戰略任務之一仍然是繼續強健工業筋骨。有了工業之筋骨,才能雄踞於世界大國之間,確保國家安全、民生福祉和民族昌盛,並且真正成為一個永遠保持活力的創新型國家。

五、工業發展超越工具理性實現價值理性

工業生產在人類發展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工業是創造財富的工具,財富是創造幸福的工具,但工業生產及其所創造的物質財富本身並不是人類追求的價值實質。可以說,就其現實機制而言,工業發展所直接體現的是人類的工具理性,即以高效率的方式創造和積累物質財富。這種工具理性主義是必要的,但是它只是基於人們追求財富慾望的心理傾向,而不能保證這就是提高生活質量和提高幸福水平的真實價值。「有證據表明,生活在經濟發達國家中的許多人患有『發展疲勞症』,而且,有更多的證據表明,人們普遍意識到,無休止的經濟增長並沒有價值,除非它能夠積極地改善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安東尼•吉登斯,2013

人類發展中,大多數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要須由物質產品來滿足,沒有物質產品或物質產品嚴重短缺就難以提高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但是,物質財富滿足生活水平提高特別是增強幸福感的效率是遞減的。工業創造物質財富的根本目的是為幸福生活提供條件,但是幸福生活並不僅僅依賴於物質財富,而且要取決於主觀感受,而作為主觀感受的「幸福」的增進同物質供應的增加或者消費的物質量並不是正比例對應的。也就是說,同樣的物質量(收入和財富)未必產生同樣的幸福感,物質財富的數量並非衡量幸福生活的唯一標誌。現實是,物質增加到一定的量,其繼續增加所產生的愉快感受強度是遞減的,甚至可以達到「麻木」的程度。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對物質享用的愉快感將大大弱化。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發展的後果往往是,隨著物質的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抱怨和不滿反而在增加。

正因為這樣,當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后,人們的價值準則即價值優先次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即從高度評價物質財富的價值優先性,到更加重視非物質因素的價值優先性,有學者稱之為從物質主義價值觀到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轉變(羅納德•英格爾哈特,2013)。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人類生活質量和幸福生活的價值追求不僅僅是消費的滿足,而且包含了基於「好奇心」的發現真理的本能願望和基於愛美心的審美傾向,發現真理和尋求審美是人類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表現。人類進行科學研究的動機並非都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追求美感也未必出於經濟利益動機,對於真理和審美的追求,本身就是人類的價值,完全不必依附於利益慾望。工業發展對於人類實現這兩個價值也具有重要意義。

如前所述,工業是科學發現和發明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現代科學的發展須臾離不開工業技術。另一方面,高度發達的工業必然從追求功能性走向創造審美藝術性。高質量的精緻工業品都是藝術化的製成品,極致的工業品本身就是藝術品,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偉大的哲學家和藝術家黑格爾、歌德和謝林等都曾發出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的感嘆,優美的建築物是工業和藝術的結晶。工業不僅可以創造大量可複製的文化藝術產品,而且,高度發達的工業本身具有追求差異化和唯一性的藝術天性,工業生產業態從標準化大規模製造轉變為個性化定製生產就是這一工業本性的體現。設計—製造是工業生產的基本流程,無論是製造還是建築,其工業設計和建築設計都深含文化和藝術因素。科學技術使工業品「更有用」、「更廉價」;文化藝術則使工業品「有品味」、「高價值」。因此,工業的價值不僅僅是工具性的「功能」、「用途」、「財富」,而且可以體現「探索」、「發現」、「創意」、「唯美」的創造性價值追求。人類是富於創造性的生命體,工業是人類實現其創造性價值的偉大工具。

工業不僅具有尋「真」和求「美」的價值,而且也有為「善」的價值。所謂為善就是,工業之本質應是有利民生的經濟活動。如果僅由工具理性所主導,工業活動既可能「作惡」也可能「為善」。當然,無論作惡還是為善都是人的行為而非機器的自為,但是,工業本身就是人類行為的一種積極活動,所以,機器所為與人之所為實際上是同一回事。作惡的表現不僅是製造殘酷殺人的武器,而且可能是為了滿足財富的貪慾而不惜產生破壞環境、損害社會等負外部性擴散。而為善之表現則是以民生改善為目的,不僅提升大眾的生活質量,而且為改善公共服務提供物質條件。工業之為善本性的張揚,體現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避免作惡,持續為善,成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內在價值取向,這才符合工業之樸素本性:將無用變有用,將有害變有益。

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困難除了工業技術基礎不堅實之外,就是過度的「工具理性」傾向,一味追求「速度」、「規模」、「增殖」,追求贏利性的慾望抑制了工業的價值實質,加之社會心理趨向於以「大」為好的判斷準則。似乎「利潤最大化」是唯一目標,規模越大越有成就,工業不過是掙錢的工具,能賺錢就大肆擴張,不能賺錢就放棄,只要資產能增值做大,生產企業不過是「資本運作」的標的物。甚至連國有企業似乎也應該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唯一目標的營利機器。這樣「天經地義」的工具理性邏輯,雖然具有現實性,但過度的工具理性如果銷蝕了工業活動的價值理性,不僅會導致負外部性的膨脹,而且也會使產業升級失去內在的持續性動力,甚至導致「得不償失」的窘境和難以挽回的損害。

工業具有開源、增效、積財的工具效用,而其價值實質則是尋真、求美、為善。通過開發資源,提高效率,創造財富,工業成為推進人類物質文明進程的強大工具。而探尋世界奧秘,實現審美創意和創造民生成就則是工業價值的最終體現。當前的工業轉型就是工業的工具效用和價值實質間內在關係的再調整,是工業創新能力的再釋放。

六、信息化智能化是工業發展的邏輯必然

工業在本質上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實現形式,工業技術和工業組織形態是隨著科技進步而不斷演化的。工業技術從手工生產,到機械化、自動化,現在正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工業產品則從工匠式,到標準化、規模化,再向越來越個性化發展。工業組織形態從集中控制、科層分權,到向分散式、網路化和去中心化方向發展。體現了以蒸汽機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力和自動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再到以人工智慧和生命科學為標誌的新工業革命(也有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演化歷史。從工業發展的上述歷史軌跡上可以看到,工業發展在實質上也是信息關係的演化,特別是人作用於物的信息關係演化:工業創新和工藝是科學技術知識的運用,工業生產流程和管理模式是工程設計和管理知識的運用,工業發展就是工業知識的積累和創新,也就是如何將「廢物」變為「資源」,將「無用」變為「有用」,將「有害」變為「有益」的知識的形成、學習、傳播和物化。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工業發展就是人類知識進展並成功運用的過程。

由於工業實際上具有信息本源性,即工業是信息的物化體,總是傾向於最大限度地運用可以獲取和處理的信息,包括科技知識、行為信息、商業信息等,所以,必然走向信息技術越來越高級和信息化水平越來越發達的工業化階段,這不僅表現為運用越來越豐富的科學知識、不斷積累和傳承工藝技能經驗,而且越來越高效率進行信息處理,表現為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成本越來越低,特別是信息傳遞處理越來越互聯網化、分散式化,而不再是「中心—科層」縱向信息傳遞。因而,工業的信息關係和信息環境必然變得越來越透明,工業生產的迂迴性關係在發達的信息化條件下將變為網路型關係並越來越具有可視性。這樣,信息化必將有力地推動工業文明進程,演化為更具人性化的工業體系和組織形態。不僅生產技術、市場機制、企業競爭行為、競爭規則會發生重大變化,而且有可能抑制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野蠻的掠奪性行為。因為,人們在信息公開的「大庭廣眾」和「眾目睽睽」之下,總是比在私密場合更加自律和檢點。

總之,信息化可以促進工業生產更快地提高效率,實現綠色化和增強精緻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更高水平地實現工業設備的數控化和生產工藝及流程的科學化,從標準化生產和標準化產品向柔性化生產和個性化產品生產轉變;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可能使工業品的經濟學性質、工業生產方式和工業競爭行為發生實質性變化,使工業化進入文明進程的新階段。

當前更值得關注的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將使人工智慧越來越廣泛深入地融入工業,不僅是工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而且將生產各種智能化的工業品,例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以致具有各種擬人功能的機器人產品。其實,整個工業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個機器替代人和模仿人的過程:「人像機器一樣」和「機器像人一樣」,「機器延伸人的功能」和「人使機器具有智能」,以致「人機信息互聯」和「人機智能一體」是工業技術進化的基本邏輯。過去,人們以機械論隱喻看待人和工業,認為「人是機器」;而在工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以生物學的隱喻看待人和工業,則可以認為「技術有生命」,「機器是人」。因此有國外學者認為,人類正面臨新工業革命,意味著進入「新生物時代」。無論我們是否同意這一觀點,都不能不看到:科學、技術、機器、信息、智能、藝術、人文,在工業化進程中匯聚,形成工業文明的內在邏輯,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經歷其最輝煌的發展階段。這就是工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理論邏輯。

七、結語

工業化不僅是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上最節約、最清潔、最安全的時代,是人類生命預期最長、身體最健康、享受物質和精神福利人數最多的時代,而且更是人類最聰慧和最富創新精神的時代。尤其是在人口極大增長,面臨巨大的資源環境壓力的條件下,建立發達的工業是實現資源節約、環境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根本性技術條件和物質基礎。當人類進入高度信息化的工業社會,工業化的文明本質,特別是綠色本性和幸福價值實質將得到全面的展現,反文明的野蠻行為將終無藏身之處。工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將使走向工業文明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 【美】伊恩·莫里斯.文明的度量——社會發展如何決定國家命運[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 【美】彼得·戴曼迪斯,【美】史蒂芬·科特勒.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3] 【美】傑弗里·薩克斯.文明的代價——回歸繁榮之路[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4] 李鋼,劉吉超.省際包容性財富指數的估算:1990-2010[J].工業經濟,2014,(1):5-17.

[5] 金碚. 全球競爭格局變化與產業發展[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6]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M]. 北京:譯林出版社,2011.

[7] 【美】羅納德·英格爾哈特.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轉型[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