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工作3-5年,還不如新來的小姑娘晉陞快,新媒體人的出路在哪裡?

昨天場妹剛給新人提了點入職建議,就有一個工作 4 年的盆友告訴場妹:

做新媒體沒前途!

四年裡,他雖然一直從事新媒體事業,換了三、四個行業,卻沒有一份他覺得能作為長期事業的,名義上是新媒體主管,卻干著各種雜活。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場妹身邊有很多人都是這樣。那一瞬間,場妹聽到了心碎

的聲音。難道真的像朋友說的,做新媒體人沒前途,沒出路嗎?

自微信公眾號產生至今已經近 5 年了,用微信公眾號獲利似乎越來越困難,唱衰者比比皆是。

前段時間,「咪蒙」,「毒舌電影」,「關八」 等知名大號被封,更加重了新媒體人的疑惑——做了 3-5 年,還在運營一個無名小號的我,真的有出路嗎?

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離出路不遠了。

在這個時候談新媒體人的出路,隱隱透露的是對整個行業的憂慮,似乎在問:

我覺得新媒體行業已經走向衰落了,我要不要趕緊撤啊!

即使很多人唱衰新媒體,我們仍然見證了許多人的成功。靠微信公眾號起家的互聯網企業有很多,十點讀書」,「胡辛束」,「一條」 等等,場妹覺得我們還是有希望的嘛!

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競爭力,不管你去哪裡,都是死路一條。

1

做好自己就不怕沒出路

在新媒體這一行繼續深挖,打造屬於新媒體人的核心技能,你就會找到光。落實到行動中,就是把自己的公眾號做好。

1、專註內容,形成品牌

目前公眾號已經超過 2000W 個,公眾號內容同質化嚴重,質量不高。內容多元化的上網體驗分散了用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刷微信,轉移去刷 「知乎」,玩王者榮耀,追劇等。

在內憂外患雙重打擊下,想留住用戶,還是得專註內容。

如何做好內容呢?

前兩年還有人通過轉載內容變成大號,可現在這一招已經失靈了。成功的知名大號們哪一個是靠轉載出名的?

在做內容輸出的時候,你在做的其實是價值觀的輸出,把大部分用戶的看法通過文字、圖文、視頻等表現出來,你就能得到認可。

提到選題,大家都很喜歡追熱點,沒有經驗的小白什麼熱點都追,而有一定經驗的新媒體人,必定對熱點有一個篩選過程。

我們追熱點,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研究用戶的喜好,自己的用戶感興趣的熱點才是我們應該追的。

傲嬌如場妹,只追和自己公眾號風格符合的熱點。之前 「薛之謙唱安和橋」 的熱點,很多公號討論的是薛之謙和他前妻的故事,而場妹聊的是跟新媒體人有關的爆款如何形成

(3)、結合自己特色,形成品牌

在文風,排版,留言互動等各個方面形成自己的固定風格,不斷鞏固強化自己在冬粉心中形象。

場妹覺 「 經緯創投 」 在這方面做的很好,活脫脫一個低調有內涵的創投人。

每篇文章標題上都有【經緯低調XX】;內容選擇上不僅僅是創投類訊息,還關注冬粉可能關注的方方面面—— 「你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是什麼?」 , 「老外為什麼覺得數學是對人類的精神虐待?」...從各方面照顧了用戶的喜好。

一篇好內容的爆發產生不了持續的關注,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不可缺少。

每一步環環相扣,持續不斷地輸出高質量內容才是公眾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2、以用戶為中心

判斷內容是不是好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用戶看著會不會覺得走心!關鍵是用戶!用戶!用戶啊!

公眾號要高閱讀量,快速漲粉,還不是靠用戶爸爸小手一點嘛!

把人拉來了只是第一步,用戶留存才是艱難而又重要的一步。好不容易通過內容,活動吸引來的用戶,如何才能留住他,增加黏性呢?

關心用戶的每一次反饋,把公眾號不斷調整成最匹配狀態。

(1)、文章人格化,讓用戶有和你正在對話的感覺

就是那種 「我覺得你跟我是一類人,但你又比我厲害一點,不過我還是有機會成為你」 的感覺。

(2)、溝通要接地氣,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用心

用戶留言要快速回復,除了快速精選留言,其它不適合精選的評論及後台留言也要及時回復。場妹就是這麼做的。

有趣有個性的評論回復也是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前九字標題用了三個編輯的「 新華社 」,小編的出彩回復,讓公眾號漲不少冬粉。

(3)、社群得用起來,要有門檻且活動常組織,線下的關係更鐵

組建社群很容易,拉群之後的運營和維護才是重點,不然很容易會變成殭屍群。

很多公眾號如 「十點讀書」 都有清晰的入會制、群規以及淘汰制,這樣可以保證社群的活躍度。

(4)、時不時得做點線上線下互動,參與感很重要

「十點讀書」 林少曾透露,他們在30個城市建立了線上線下的 「十點讀書」 ,除了線上交流,會員也可以相約在線下書店、咖啡館等地方聚會交流。

保持和用戶多元化互動,讓用戶養成每天看你公眾號文章的習慣。

3、轉化率比 10w+ 更重要

閱讀量和漲粉需求滿足后,無論是個人號還是企業號運營者總會面對轉化率的問題——即 「 有效流量 」。

現在很多人還在追求 10w+ 爆款,然而高閱讀量 ≠ 高轉化率。一篇文章即使達到10w+ 閱讀量,宣傳的產品沒人買賬,那就是失敗的。

追求轉化率比 10w+ 更重要,要深刻意識到這點,才能找對正確方向。追求 10w+ ,不是說不好,我們要謹防的是為了追求10w+,盲目跟風追熱點的現象。

追熱點也要跟自己平台特色結合,這樣在保證閱讀量同時才能保證轉化率,實現盈利。如果你能為企業帶來穩定的收入,還怕沒有出路嗎?

以上 3 點是場妹不成熟的小建議。做到這些,你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會上一個台階。在把公眾號做好的過程中,你的能力也會提升,升職加薪不就水到渠成了嘛!

場妹覺得這是一條晉陞路徑:只負責內容的新媒體運營 > 負責轉化的新媒體運營 > 靠轉化賺錢 > 積累對於行業的經驗 > 帶領新媒體團隊做轉化 > COO 。

2

三個可能的轉變方向

也許有一天,你想嘗試新媒體以外的行業,繼續提升自己。

那也不用怕,咱們新媒體人身經百戰,各種技能滿點,隨便挖掘一項技能,就能頂起一片天。可以做哪些嘗試呢?

1、平行方向專家

咱們新媒體人拿著一份工資,卻干著品牌宣傳,產品運營,市場營銷的多項活兒,只要在一方面深度挖掘,就可以成為那方面的負責人,帶一個小團隊了。

如果你能結合品牌特點為企業宣傳推廣,優化形象,就可以成為品牌宣傳負責人了。

做微信運營的時候,你最終還是為了更好地為自己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這個產品服務。基於把產品做好這一目的上,一個新媒體人做的事兒與產品經理無異。

在很多公司里新媒體運營屬於市場公關體系的,所以應該清楚市場線平常是做什麼工作,轉換的只是渠道載體而已。

很多新媒體人在職場磨鍊了一段時間,掌握了內容創作,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等全方位的技能,熟悉了一個新媒體公司運作全部流程的時候,容易遇到天花板。

如果繼續在公司也不能獲得更好地成長,那不如跳出來單幹,自己創業

深夜發媸的徐老師曾在一家報社實習,一邊實習一邊還順手開了自己的公眾號,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號做大了,開始自己組建團隊,做全職自媒體人。

根據「深夜發媸」最新公布的數據,目前公司旗下的幾個公眾號,擁有近 200 萬冬粉,年閱讀量過億,在時尚類自媒體排行 TOP 3,服務近千家國內外一線品牌。

當然,出來創業不只有成為自媒體人這一條路子。有新媒體從業經歷的人,天然對熱點,潮流趨勢有敏銳的嗅覺,如果深耕某一垂直領域,更容易成功。

3、投資人

從很多媒體人成功轉型做投資的案例看,對新媒體人的出路有一定可借鑒價值的。

不管是新媒體人還是媒體人,一直都是社會熱點最先接觸、傳播者,對各行業信息了解更全面,對整個社會的風向有一定把握,因此對一個公司是否有投資潛力的眼光比較獨到。

媒體人轉型做投資成功的案例很多。

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曾經是證券時報擔任投資總監,第一個新媒體天使項目就投出了藍鯨傳媒這樣的新媒體佼佼者。

浙商創投聯合創始人華曄宇成功投資華策影視、貝因美、華數傳媒、普路通、東方時尚等 100 多家優秀企業,涉及文創產業、現代服務業、高端消費品、TMT等多個行業。

創客 100 基金創始人曹健曾是《IT時代周刊》創始人兼總編輯,他是新聞人跨界投資的典型代表。在四年時間,他看過 2000 多個創業項目,投資過 8 家早期企業,投資回報平均在 3 倍— 5 倍之間,最高回報達到了 8 倍。

當你積累了一定的資源,有獨到的投資眼光的時候就可以嘗試看看做投資,也許你會成為下一個投資界大佬。那時候,請一定記得給場妹投錢~

最後場妹想說,這也許不是微信公眾號發展最好的時代,但也不是最壞的時代。

新媒體人出路在哪裡?

當自己修鍊足夠成熟,擁有核心競爭力時,就會有強大的底氣去面對可以發生的改變,因為場妹知道,路在腳下,需要自己走。

只要有心,慢慢理清思路,我們仍然能從中找到機會。留下來,讓我們一起參與時代。

如果現在的你還不夠強大,你確定不來跟場妹一起學習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