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央行這份文件厲害了:馬雲馬化騰看到呆了 銀聯痛了

馬雲、馬化騰呆了,銀聯痛了,央行這份文件厲害了!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

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之下

8月4日,央行的一份文件,給「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帶來一場天翻地覆的巨震。處在巨震核心的,是支付寶、微信的財付通等耳熟能詳的第三方支付巨頭,和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這份文件里,央行宣布:從2018年6月30日起,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台」處理,受央行監管。簡稱「網聯」。

也就是說,除了銀聯,央行又扶持起網聯這個小兒子。

這個小兒子只做一件事: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服務的支付清算平台,主要處理由支付寶、財付通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央行曾強調,網聯就像「線上版的銀聯」,不發卡,也不做支付。

央行為何有此一舉?

答案無非「監管」二字。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

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迅猛。根據互聯網研究公司艾瑞的數據,去年市場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的交易達到58.8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市場這類交易總額的50倍,用戶量和交易規模均為全球第一。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了銀聯,形成了直連銀行的模式。

傳統支付模式 來源:零壹財經

在網聯成立之前,央行要監管線上交易,只能要求支付機構報送數據。但支付機構即使完成報送,央行也無從核查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也就是說,直連銀行的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其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和準確的資金流向,也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數據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支付寶線上支付模式,繞開銀聯 來源:觀察者網

網聯的體系搭建好以後,央行可掌握具體商品交易信息和資金流向,防範洗錢、挪用備付金等行為,其建立也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進行了有效管控。

網聯監督下的線上支付 來源:觀察者網

這一監管決心早已有跡可循。早在今年3月底,網聯就已經試運行了。今年6月末,網聯平台正式啟動業務切量。

網聯成長史:

2016年4月14日,按照央行等部委4月14日印發的《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

2016年8月,央行批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台。

2017年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已獲(預)核准。

2017年3月31日, 「網聯平台」啟動試運行。在此期間,需驗證網聯平台的系統功能、業務規則和風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並完成首筆跨行清算交易。

2017年6月30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台(網聯平台)正式啟動業務切量,支付機構接入方面有多家支付機構和銀行接入。

2017年7月28日正式確定股東的情況,45家股東正式亮相網聯平台。網聯計劃到年底完成接入銀行數量接近200家,接入支付機構接近40家。

在《通知》下發前兩天,《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被曝光。根據協議,央行清算總中心、支付寶、財付通等45家機構和企業入股。

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等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占股比例達到37%;備受關注的財付通和支付寶均持股9.61%,也算佔有一席之地。其他35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出資36.07%。央行系成為第一大股東,掌握最大話語權。

另一層影響在於,巨頭們不能再壟斷未來的金融、消費大數據了。爭奪這些數據的控制權,也是央行推出網聯的重要原因。

目前來看,央行的目的已經達到,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資金流向的控制權盡握手中,以後任何第三方支付機構想要接入銀行,用戶進行跨行轉賬,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銀聯的清算渠道,一種通過網聯平台。至於具體落地,只是時間問題。

網聯動了誰的乳酪?

1.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網聯並不直接服務於消費者,不會改變用戶對第三方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線上支付步驟也不會增加。

第三方支付機構付給網聯平台的轉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內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原本消費者負擔的部分也會相應減輕。

不管是信息安全還是費率方面,網聯的參與對用戶來說都是一項利好。

2.第三方支付平台

對巨頭們來說,它們之所以能夠覆蓋這麼多支付場景,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倚靠的是和各家銀行的談判與合作。對接的銀行越多,可覆蓋的用戶越多。銀行考慮到規模,往往會給小型支付公司較高的對接價格。這也是比起規模較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巨頭們最大的優勢。

網聯一出,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對接銀行,對第三方支付平台來說,這節約了對接銀行的渠道拓展和維護成本——但問題是,土財主和貧民搬進了同一間房,大家突然站在了一條線上,馬雲和馬化騰怎麼高興得起來?

總而言之,接入網聯之後,雖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後台清算體系變更,但不影響業務,也不影響沉澱資金。央行能夠更加高效地監測支付公司的業務,藉助清理整頓互聯網金融的時機,某些業務不規範的劣幣會被篩掉。 這對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是好事。

3. 銀行

在支付寶、財付通獨霸線上支付的時期,銀行痛失用戶的交易信息,無法實現數據的二次應用和開發。一旦網聯監管所有交易信息,如果銀行能獲得這些數據,必將是一大口「肥肉」。考慮到網聯由央行主管、扶持,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網聯是排除銀行入股的,也就是說,銀行在網聯中並沒有話語權,網聯的介入勢必會幹涉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利益分割。從前還能通過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撈到點手續費的銀行,現在失去談判的話語權。

4. 銀聯

銀聯曾經是清算市場(包括線上線下)的唯一的參與者。網聯的上線直接宣判了銀聯線上清算的失敗。銀聯在線上線下清算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他和網聯這個央行的小兒子,難免一戰。

網聯接手所有線上支付,消化得了嗎?

《經濟觀察報》曾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說法:「網聯眼下的目標是今年雙十一切一半支付寶的數據到網聯。」試想一下雙十一的數據吞吐量:2016年支付寶雙11支付峰值達到2萬筆/秒。雞年除夕當天,微信支付和QQ錢包兩大平台的移動支付峰值超過了2萬筆/秒。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一家國有大行曾透露,該行去年將TPS從2000/秒提升到4000/秒,僅硬體就投入了20億。可以想像,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做到滿足「雙十一」併發需求,僅硬體投入就要超過百億級別。但據了解,初期網聯規劃的容量僅為數千TPS,以目前網聯繫統是遠遠無法滿足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交易需求的,僅能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備份渠道。

目前網聯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力還未經過「雙十一」這樣海量交易的考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