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到了揚州,如果你只知道瘦西湖就OUT了【博物館傳奇】

博物館傳奇·第四季

揚州鹽商遺迹四

來自江蘇新聞廣播

00:0005:16

揚州老城區有500多條小巷,小巷裡又有許多鹽商老宅,不過大多空置著,現在已經恢復的有汪家小院、汪魯門鹽商住宅,名氣很大、規模也大,不過最有名的還是個園。

個園的主人叫黃至筠,揚州城裡號稱有八大鹽商,這八大鹽商又都是總商,黃至筠為總商之首。鹽業的地位很特殊,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專營。清朝時,在國家和普通鹽商之間由鹽業總商來進行協調。總商是相對於散商而言的,所有散商必須取得某一總商的認可,總商與散商之間,是一種上下級的隸屬關係,總商既是清政府與鹽商之間的中介人,鹽業界的代表,又是其內部的管事人。

清代鹽商鼎盛時期,有兩位很知名的總商之首,黃至筠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兩淮鹽商「首總」,還有一位則是黃至筠的前任乾隆年間的江春,任總商40年,電視劇《大清鹽商》里有一位重要人物汪朝宗,他的原型就是江春,乾隆皇帝煙花三月下揚州,六次都是江春安排接駕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是隋唐以來揚州享有的盛譽。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最為鼎盛,壟斷整個兩淮地區鹽務的八大總商齊集揚州,而大小鹽商寄居揚州的不下有幾十萬。當時鹽商賺錢,主要靠左右鹽價。例如一斤鹽在蘇北鹽場只售十文錢,加上稅銀七文,其成本不過十七文,而運到銷鹽區則長至五六十文不等。鹽商暴利,也成為清朝最大的財閥。

黃至筠坐穩鹽商首總的位置,還與他支持朝廷鎮壓白蓮教有關。清嘉慶元年(1796)爆發了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縱橫川、陝、楚、豫、甘五省,規模巨大。這是清代中葉最大的一次農民大起義,歷時九年半,農民軍擊斃朝廷軍官和富人鄉紳不計其數。

為鎮壓起義,清王朝消耗大量財力,大約餉銀2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收入。白蓮教起義是清王朝統治的盛衰轉折點。為籌措軍費,中央戶部要富民捐錢,並許以職銜。黃至筠這時急朝廷之所急,發動鹽商捐款,自己帶頭前後捐資數十萬兩白銀,揚州鹽商捐送軍需白銀3000萬兩以上,黃至筠立下了頭功,被朝廷賜為鹽運使,並上京為皇帝祝壽,賞圓明園聽戲。

黃至筠四十年間歷任三人首總,也經歷了風風雨雨,遭遇過被倒總的曲折。黃至筠在鹽商中有很高威望,他曾代眾商賠償應交的鹽稅,其中自認的部分佔多,其他商人則根據各人殷富與貧困的程度自願認賠。這也是他能服眾的原因。

黃至筠書畫

既足智多謀,又老謀深算。黃至筠晚年,煊赫一時的兩淮鹽商開始衰敗,朝廷鹽政的弊端越來越明顯,鹽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道光十二年(1832),朝廷撤了兩淮巡鹽御史一職,改由兩江總督兼任。新任兩江總督兼兩淮巡鹽御史陶澍大刀闊斧改革鹽政。黃至筠不愧是商戰中的高手,為躲避災難,他作了最後一搏。就在新的「票鹽法」即將實施前夕,商業嗅覺靈敏的黃至筠,故意派人往各地收購鹽引,並放風說,鹽引很快要暴漲。鹽引又稱「鹽鈔」,是取鹽憑證。不明就裡的人以為總商這樣做自有道理,紛紛跟著黃至筠購買鹽引。

三天之後,改革的確鑿消息傳到揚州,鹽引價格一落千丈,而此時黃總商手頭原先數十萬鹽引已「一引不存」。原來,在眾人傻乎乎買進鹽引時,他已悄悄地出清「倉位」。

揚州鹽商的繁華,已如一江春水東流去。黃至筠的個園,留下了,留給了揚州,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園中的畫作,顯示黃至筠還是一位畫家,個園在建造上的文化氣息,可讓後人慢慢體味了。

作者 聞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