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春困秋乏夏打盹,其實原來是身體濕氣太重所致!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是隨季節變化出現的不同身體狀態,夏天是四季中最容易疲勞的季節,特別是原本身體就虛弱的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夏季疲勞都是因為虛,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濕,濕重導致了身體沉重。

所謂濕,通俗地說就是該排泄出去但是沒排泄出去的廢物;如果從西醫講,可能是脂肪,是血糖,是過高的血尿酸,甚至連沒有及時排出去的水,都屬於濕的範圍。

之所以有濕,是人體打掃垃圾的能力下降了。一種是相對的,這種人主要是吃進去的東西太多了,超過了身體清理垃圾的能力,比如貪吃的大胖子,每天肥甘厚味,就算再好的消化能力也會生濕;另一種就是絕對的,這種人未必吃什麼油膩的、甜的,但是因為本身脾氣虛,本身清潔能力就差,稍微吃一點兒就停滯在身體里,就會生濕。後者在女性中更多見,也就是說,脾氣虛的人更容易濕重,她們在夏天更難熬。

這種人可以經常自己看看舌頭,一般情況是,舌質胖,邊上有齒痕,這是氣虛的典型表現,與此同時,他們的舌苔多是膩的、厚的,可以是白膩也可以是黃膩。總之,一旦是膩苔就說明身體有濕了,而這類人的濕是在氣虛基礎上產生的,濕是標,虛是本。

一旦濕重,人會很容易疲勞,而且這個疲勞是身體沉重,包括頭部,也總是昏沉沉的,顯得很重,甚至覺得有個濕毛巾裹著頭部,這是中醫形容濕重時最典型的表現,即所謂「頭重如裹」。如果在潮濕的夏天,這種感覺會更明顯。

怎麼祛濕呢?

一、食療

(1)大蒜

蒜是很好的祛濕食材。可以多吃蒜苗,夏天做菜的時候可以多加蒜蓉調味,做瘦肉粥或是肉骨粥等葷粥品的時候可以加點蒜瓣,燉湯則可以加點大蒜。

(2)生薑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姜也是祛濕良品,平常做菜肴可以適當加些薑蓉薑片調味,也可以做子姜為主食材的菜肴(姜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常水中作業的人群則建議常喝甜酒薑湯。紫薑的祛濕效果最好,建議食用紫薑。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可以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在祛除濕氣方面,辣椒和蔥、姜、蒜這些配料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辣椒和姜,性微熱,祛濕比較有效,但是在夏季,要注意用量平衡,過多則會導致火氣旺盛,不要剛祛濕又來了火。

(3)薏米

薏米的祛濕效果非常好,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過多負擔。也可以將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沖泡來飲用,都是不錯的方法。

(4)紅豆

紅豆有利尿解毒、強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腫,排出毒素,祛除濕氣,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點紅豆湯,或和薏米一起熬制,還可加些紅棗、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會影響祛濕效果。

(5)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藥,也可以有效去除體內的濕邪,可以熬綠豆湯,當做解暑飲品。

二、運動祛濕

一方面是現代人夏季出汗少,需要通過運動排汗。另一方面所謂動能生陽,濕寒體質的出現便與陽氣不足有關。所以,夏季不妨主動運動、主動出汗,改變體濕、體寒問題。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出汗可以很好的祛濕。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非常有益;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空調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可嘗試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微動四極」,也就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不過,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三、背部刮痧散熱祛濕

容易受風的部位通常是人體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區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祛濕。具體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欖油以起到潤滑作用,從背部沿脊柱從上往下單向地刮,再沿著距離脊柱1.5寸寬的地方從上往下刮,然後再選擇距離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樣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個區域刮5-8下即可。

尤其是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也可採取刮痧辦法。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

四、足療祛濕

中醫有「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的說法。夏天用溫水泡腳對養生也有重要的作用,對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脾胃功能不好,容易被濕邪侵犯,用藿香煎汁泡腳,是夏季祛除濕氣、消解暑熱的好方法。

三伏天一般會天天洗澡,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溫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眾多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溫水泡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五、穴位貼敷

《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所以除上述祛濕方外還有中藥貼敷祛濕方法。

這是中醫外治的一種方法,不同癥狀貼於體表不同穴位,即可改善種種濕症引發的不適,不失為一種便捷有效的祛濕方式。由於穴位貼敷祛濕方法過於廣泛,可取穴位眾多,在這裡不一一概述。

這個貼敷方法,在中央台的《健康之路》節目中也有報道:睡前貼足底的湧泉穴,早起撕掉,在睡眠中祛濕。在古代叫做「延年湧泉膏」,男人貼湧泉和腎腧穴,女人貼湧泉和子宮對應的關元穴,用來日常的祛濕保健,疏經絡,活氣血,經過現代的改良叫足貼,是居家旅行,日常保養的必需品。

我今天發的文章,

微不足道的說了件事。

信不信由你,

好不好?

是你試了以後就知道了。

x的平方+J的平方+m的平方=2165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