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眾議《摔跤吧!爸爸》 「寶萊塢逆襲好萊塢」啟示錄

導讀

《摔跤吧!爸爸》究竟魅力何在,為何會在與好萊塢大製作的正面交鋒中獲勝?它在票房與口碑上的雙贏將給正面臨產業升級的電影業帶來哪些啟示?《綜藝報》採訪了幾位業內學者、行業專家和影評人的專業意見,以饗讀者。

出乎預料地,5月的影市被一部寶萊塢影片點燃。《摔跤吧!爸爸》,這部5月5日上映的2D版運動傳記片,以開畫13%的全國平均排片率低開高走,打敗同日以60%排片開畫的3D版漫威科幻IP續集《銀河護衛隊2》,走出一條華麗的逆襲曲線,並連續打破多項內地影史紀錄。5月20日,《摔跤吧!爸爸》在上映第16天的第三周周六,單日票房破億,並在第二天總票房突破7億元,最高上座率超過58%,這在內地影市尚屬少見。

觀眾讚譽與口碑是將《摔跤吧!爸爸》推上巔峰的核心力量。影片上映以來,該片獲得貓眼9.8分,豆瓣9.2分、好於98%運動片、好於99%傳記片的穩定評價,並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的盛讚,而大部分業內外人士都認為這樣的評價實至名歸。這樣一部寶萊塢中體量勵志故事片究竟魅力何在,為何會在與好萊塢大製作的正面交鋒中獲勝?它在票房與口碑上的雙贏將給正面臨產業升級的電影業帶來哪些啟示?《綜藝報》採訪了幾位業內學者、行業專家和影評人的專業意見,以饗讀者。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有情懷、接地氣的電影,對它目前取得的佳績我也有一定預感,因為雖然在它之前上映的幾部好萊塢大片取得了很好成績,但5月12號上映的《亞瑟王:斗獸爭霸》票房卻出現下行,市場給別國影片帶來了機會。

印度電影的工業體系相對完善,講故事的方法更成熟,還有創作者的真誠度等因素,都是這部影片取得好票房的關鍵。對印度影片的引進其來有自,比如上世紀50年代的《兩畝地》,80年代的《流浪者》《大篷車》等,都在擁有很好的口碑和傳播度。近年來,《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優質作品也為印度電影在內地積累了人氣。《摔跤吧!爸爸》在一定程度上受惠於此前建立起的好口碑。當觀眾對好萊塢出現一定審美疲勞時,這部電影應運而生;加之影片上映同期恰逢「一帶一路」峰會的召開,形成了積極的社會氛圍,影片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是各種合力作用的結果。觀眾口碑的發酵是《摔跤吧!爸爸》票房勝出的關鍵,電影受互聯網傳播影響越來越大,這為該片的高票房貢獻了很大力量。

《摔跤吧!爸爸》為電影人帶來一些啟示。

其一,該片在與《銀河護衛隊2》的對抗中勝出,證明了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要有好故事,要有情懷錶達,還需要用電影的方式把它們表達得入情入理,打動人心。中美TWO重啟談判在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摔跤吧!爸爸》的出現對影市和世界電影市場都有著一定的特別意義。正如印度電影已經與本土觀眾建立了良性互動關係,電影也應該與自己的觀眾建立同樣的良性互動關係。歸根結底還是要從生活出發,紮根人民,尋找具有精神的故事,並用電影的方式講好故事,同時還要有發自內心的誠意和表達,真正打動觀眾的內心。畢竟觀眾的很多心理需求只有國產電影才能真正滿足。未來,也只有真正以電影的專業化和敬業精神來提高電影品質,才可能持續贏得觀眾,同時激發觀眾新的需求,最終實現電影的可持續發展。

其二,隨著這些年國產電影工業化發展的加速,重工業電影在市場的號召力和比重越來越大,輕體量的電影作品越來越難在市場取勝,在此方面,《摔跤吧!爸爸》也能成為很好的參照。輕工業和重工業是相對的概念,應該辯證看待彼此關係。《摔跤吧!爸爸》對於電影人學習如何靠故事和情懷取勝有很大借鑒意義,但也要看到,電影現在已經發展到需要提升工業化水平、進行整體性升級換代的階段。電影需要「輕電影」跟好萊塢打「游擊戰」,也需要有重工業產品跟他們打「陣地戰」,所以我們既需要具有多樣性的中小成本電影與美國電影做差異化競爭;同時也需要更多重工業產品,通過電影工業的升級換代來爭取更廣泛的觀眾。所以,對於輕重電影「兩手都要硬,兩手都不能軟」。基於以上認識,電影評論學會正在籌備電影工業升級換代(電影工業新標準)高峰論壇。

其三,《摔跤吧!爸爸》是很好的印度電影「走出去」的範例。我之前一直反覆強調,電影要想走出去是一個「技術」問題,必須上升到戰略層面來實現。印度電影在工業化基礎、國際化水平、語言等方面相對我們有一定優勢。電影需要在內容生產能力以及渠道建設等方面同步推進,才能創造國際傳播的新局面和新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帶一路」為電影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機會。全世界都在尋找更好的方式來突破好萊塢電影全球霸主的地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有可能帶來新的契機。「一帶一路」為電影可持續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特別是為電影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歷史性機遇。對電影而言,古代絲綢之路,現代「一帶一路」戰略,蘊藏著極其豐富多彩的故事資源,是電影的富礦和金礦,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電影獨特的戰略性資源。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把這種獨特的戰略性資源轉換為現實的電影生產力,不僅可以以文化軟實力助推完成民心相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且還有可能突破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電影好萊塢一枝獨秀、一家獨大乃至絕對性壟斷的地位,以多樣化、多元化的電影新格局有效改變世界電影的地理版圖和文化版圖,實現全球化背景下電影領域的「全球化再平衡」。

《摔跤吧!爸爸》很讓我感動,也顛覆了我的很多既有認知。我們經驗里票房爆發的要素,它幾乎一個都不佔。乍一看這部影片是個「三無產品」,無明星、無大投入、無唯美畫面;再加上檔期不好,前有《銀河護衛隊2》的圍堵,後有《拆彈·專家》《記憶大師》《喜歡·你》《春嬌救志明》《速度與激情8》等幾大追兵,面對的是優質國產片和好萊塢大片的四面夾擊;而且宣傳力度也不夠,映前行業大都不看好。它最終的逆襲再次驗證了「內容為王,口碑致勝」的硬道理。

從題材上來看,《摔跤吧!爸爸》犯了賣座影片的兩個「禁忌」——人物傳記片和體育片,按以往慣例而言,涉及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必死無疑」。再說卡司、視聽衝擊力和畫面美感,跟同日開畫的《銀河護衛隊2》比起來,《摔跤吧!爸爸》都不佔優勢,甚至顯得有些土裡土氣。但偏偏這麼一部「土得掉渣」的影片卻贏得了「高大上」的票房,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經典案例。

這既是一部經典的勵志電影,也是一部特色的適合全家觀看的電影,觀眾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層級,也不分種族。它的普世性與好萊塢不同,完全是由印度本土現實出發,用小人物帶動大能量。首先,影片的人物塑造很成功。影片講述的是小人物如何改變命運、實現夢想的故事,很接地氣,對觀眾來說有天然的親切感。而且這個人物突破了「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層序,他是身處在「生理需要」層級卻追求著「自我實現需要」,是個心無旁騖、非常純粹的形象。在這樣的前提下,《摔跤吧!爸爸》體現出超強的講故事能力,沒有任何道德說教色彩。全片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好像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潤物細無聲般地讓觀眾自己領悟。影片通過嫻熟的鏡頭語言和一個個巧妙的細節設計,表達父女兩代對夢想的追求,也傳遞出父親對女兒的愛——告訴她用什麼方法改變命運,告訴她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告訴她只有通過個人努力和堅持才能成功。特別是影片最後,父親點醒女兒,獲得冠軍不只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為了更多熱愛這項運動的人,為了改變更多印度女性的命運。站在這樣高度的愛與我們生活中尋常所見的父母之愛不同,是普世的大愛,所以也格外能引起觀眾的精神共鳴。

其次,影片很善於從幽默中展示人性的真實,讓觀眾在哈哈一笑中產生認同。反觀我們自己的電影創作,確乎存在某些與「填鴨式」教育類似的思維慣性,有些時候總是習慣先講道理,灌雞湯;《摔跤吧!爸爸》不同,它先講故事,立人物,還能讓你覺得輕鬆愉悅。再說運動題材。影片把單調且專業性強的摔跤比賽拍出戰爭大片的緊張感和刺激感,凸顯了寶萊塢的專業水平。我們自己近兩年來也生產過一些體育題材的影片,拍得美則美矣,但總感覺扣人心弦的東西少,深層次的表達少。

有人說《摔跤吧!爸爸》取得的成績與當下影市的現狀直接相關,我並不認同。我覺得這部影片就是靠內容取勝,無論放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放在什麼檔期上映,同樣會取得好成績。風沙吹盡始見金,好電影永遠不會被埋沒,要相信我們觀眾的鑒賞能力。

對於這部影片,我們行業和媒體的反應是滯后的,只有觀眾最敏感。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我們身處自媒體時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摔跤吧!爸爸》正是憑藉好口碑和觀眾的助推反敗為勝。所以,這部影片讓人驚艷的票房,可以說是「人民的名義」使然。這從排片走勢上就能看出來,真是硬靠觀眾好口碑推起來的,他們倒逼市場提高排片,這是任何院線都抵擋不住的。我預計,它的總票房能達到10億元,超過《銀河護衛隊2》不成問題。

這部影片的走勢跟之前的《夏洛特煩惱》類似,預期不高,開畫不高,由上座率支撐著逐漸提起來。大地院線剛開始的排片率是15.9%,當時全國平均排片是13%;周日我們提高到18%,周一到20%,周二到26%,大盤當時是20%,現在我們排片超過30%。影片上映之初,大地舉辦了「光影會談」活動給影迷進行了推薦。

這部電影為行業所津津樂道的一點是,它以中小製作體量完成了對好萊塢大製作的逆襲。以小製作打敗大製作,它並不是孤本,早在《失戀33天》《戰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夏洛特煩惱》等影片上映時,我們的市場上就已經出現過。而《摔跤吧!爸爸》在今年這個當口出現,又有另一層意義。今年年底WTO保護期到期,國內電影市場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是挑戰也是機會。而《摔跤吧!爸爸》恰恰告訴我們,好萊塢不是不可戰勝的,世界電影的格局也不只是一元的,堅持自己特色的寶萊塢這次就做得很好。寶萊塢以前給我們展現的是歌舞,這次展現的是故事。他們編劇、拍攝、表演的能力讓人欽佩。這都是電影的基本功,也是我們的產業現在有所缺失的地方。所以,電影要想真正壯大,不能只是一味模仿,還需要創新,堅持走自己的路;要回歸電影本質,苦練基本功,心無旁騖地做好分內事,這是對我們最大的啟示。

回顧剛剛過去的4月,「清明檔」上映的國產片不少,雖然大都是商業類型片,但除《嫌疑人X的獻身》表現不錯外,其他幾部的票房都頗為平淡。《速度與激情8》隨後內地上映,首日票房拿下4.8億元,總票房超過26億元,令影院經理們歡欣鼓舞,一掃4月前兩周市場不溫不火的焦慮。可這也讓一些國內電影創作者感到茫然,究竟如何才能抓住更廣大電影觀眾的眼球,讓他們為國產電影買單?

《摔跤吧!爸爸》在這個當口出現,對電影人具有重要意義。

電影作為文化產品的一種,和其他消費品得以區分的明顯要素之一是——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這種差別源自地域、民族、語言、國情、社會形態等因素的天然不同。文化差別首先存在於觀眾的欣賞習慣里,進而影響他們對影視作品的選擇原則。有時候,觀眾想要去看與自己生活反差大的、甚至完全脫離現實的影視劇;有時候,他們又想要看能準確觸及社會痛點的影視劇。這裡所說的「痛點」可能是觀眾喜怒哀樂中任何一種強烈的情緒,也可能是他們內心裡有共鳴的情感,或者是他們最想了解的事。

回望2015年開始的IP熱中大量的玄幻題材、穿越題材、瑪麗蘇故事等影視劇,它們基本屬於前一種「與自己生活反差大」的類別。多數在大銀幕上以聲光效果取勝的美國大片也同屬此類。

《摔跤吧!爸爸》不同,它所講述的在女性社會地位低下語境中的勵志傳奇,雖是印度故事,但因為同為東方國家,其中的情節、人物所面臨的困境、爸爸所採用的極端方式、貧困女孩試圖改變命運的夢想等,都能輕易喚起人民的理解和感動。

如果將這種只屬於本時代國人情感的題材和故事歸入現實題材,那麼瀏覽今年各檔期公布的片單時,我們會遺憾地發現這類題材影片並不多見。也許,這是因為有的出品公司和電影製作者認為觀眾去看電影就是為了逃避現實。誠然,電影被稱為「白日夢」,在影院里遁世兩小時確是觀影心理訴求之一。但這不意味著觀眾不希望用另一種心態去看電影,與「遁世需求」一樣,感動和共鳴也同為觀眾的觀影心理訴求。

相對於好萊塢熟練精準製作的超級英雄和特效大片,也許這種唯有國人才最熟悉的現實題材,才是電影人更佔優勢的領域。當然,前提是找到正確的講述方式、價值觀表達,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合格的編導攝錄美表等主創人員。

拍自己熟悉的人和社會生活,按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可惜的是,以我作為老師教學所接觸到的學生也好,或者作為製片人所認識的從業者也好,有部分人缺乏對現實的觀照、觀察、體會,更別提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一些新導演樂此不疲地玩結構、織線索,卻怎麼也無法做出紮實有血肉的人物,所以只能用層疊堆砌的情節去製造炫酷的感覺。

筆者認為,電影人若想真正在電影市場有穩定的立足之地和市場份額,除了學習好萊塢的技術、管理外,學學伊朗、印度、日本等近鄰,多關心關心社會和現實中普通人的情感故事,不啻為有益選擇。

從不同角度考察《摔跤吧!爸爸》的成功,可能得出的答案不盡相同。先從印度電影角度來看。說起寶萊塢,很多人都有一個刻板印象——一定是俊男美女,載歌載舞。這在《摔跤吧!爸爸》中有明顯變化,雖然影片當中仍有歌舞元素,但已經相當克制。當寶萊塢的歌舞成為其最主要標識時,並不利於更大眾化的傳播,因為本土性太強。《摔跤吧!爸爸》里的印度歌舞則完全在普通觀眾可接受範圍內。這只是個例子,它表明印度電影開始逐漸放下對自己傳統的執著,在保留原有特質的前提下,讓自己變得更適合國際化傳播。這意味著,曾經被賦予強烈本土化標籤的寶萊塢文化,已經發生了變化。寶萊塢和好萊塢一樣,開始有了向全世界傳播的慾望,並且也擁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在心態上,它調整得非常好,不猶豫,很坦然。對於印度電影來講,這是非常大的進步。這對電影走出去同樣有借鑒意義。「走出去」之前首先要知道我們的文化傳統是什麼,如何把其中有益的血脈保留下來。其次,還需要做傳統的現代化轉變,這個「現代化」就是要考慮在國際傳播中需要放棄的部分,這是一種演進,也是策略上的調試。

從電影市場角度來看。《摔跤吧!爸爸》現象的出現對於電影市場來講是標誌性事件,說明觀眾一直在成長,他們開始更關注劇情、人物,而不只是看視覺奇觀。他們發現這部印度電影更耐嚼、更有味道、更有人性的溫暖。相反,《銀河護衛隊2》更多呈現出冰冷的工業產品的味道。當觀眾對好萊塢商業大片出現審美疲勞時,正是國產電影崛起的好機會,遺憾的是,當時的國產電影並沒能出現像這部印度電影一樣的作品——在各個方面都達到很好的平衡,幾乎找不到短板。如果將《銀河護衛隊2》和《摔跤吧!爸爸》進行對比的話,就會發現好萊塢製造的幻想類大片更適合觀眾帶著逃避現實的心態觀看;《摔跤吧!爸爸》恰恰相反,它和我們的生活、情感有非常多的貼近性,同時又能讓觀眾從中生髮出理想來。「理想」跟「幻想」不一樣。打個比方,幻想好像一個人通過煙酒獲得了短暫亢奮,緊接著會出現強烈的乏力感,而理想就是這時候喝到的一碗雞湯。《摔跤吧,爸爸》正是一碗讓人充滿元氣的印度「土雞湯」。很多觀眾看完後會帶著家人朋友再去看,證明觀眾需要這種以現實主義美學為導向的優秀故事。

再從電影研究角度來看。這部影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感動。因為像這樣扎紮實實地把一部傳記片講好、而且能講得充滿劇作上的飽滿度和力度,我們自己的電影已經扔下很久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摔跤吧!爸爸》中表現的印度社會現實問題,包括性別問題、城鄉差距問題等,對於觀眾都有著天然的親切感。所以,這部影片今天能取得這樣的成功,也是因為對於市場來說,印度影片先天比好萊塢電影更有文化和社會形態上的相近性。

那麼為什麼這次出來的是《摔跤吧!爸爸》,而不是好萊塢之外的其他國家的影片?這與印度電影的特性有關。對比來看,歐洲電影的創作方法和觀念與好萊塢有血緣上的關係,不會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日韓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在電影上也更靠近好萊塢。伊朗電影雖然口碑很高,但它更喜歡比較平實的敘述和批判現實主義的方式。印度電影則不同,印度電影人始終沒有放下用電影反思自己民族和社會問題的傳統,但對於現實的觀照,印度電影人的心態更好,慣於用比較樂觀的方式和更加理想化的態度去實現。所以我們看到他們的電影始終把重心放在人物身上,而不是消耗在批判性上,這是非常明顯的「藝術」的立場,而不是社會學者的立場。印度電影人牢牢站在藝術和電影本位上,先把藝術做純粹了,其他的社會功能等都是第二步再要考慮的,這是非常正確的文藝觀。這也符合樂感文化的傳統,我們的觀眾接受起來沒有障礙。

從全球各國電影文化的發展趨向來看,美國電影和日本電影整體呈現下滑趨勢,韓國處於持平期,歐洲電影因為歐洲文化的各自為政,沒有辦法凝聚成在價值觀、藝術形態方面特別完整的力量。這為另外的兩級力量——電影和印度電影帶來機會。電影現在可能還差一步,就是如何完成大陸、香港、台灣甚至更廣範圍內的華語電影力量的整合,這個目標還處在努力過程中。而印度電影文化相對來說比較單純,不存在各種力量拉扯的問題,產業發展正好處於上升期,所以是站在了從本土化向國際化進發的很好的時間點上。

看《摔跤吧!爸爸》時,筆者坐在影院第一排,離銀幕略有些近。半仰著頭的姿勢帶來的好處是,可以讓時不時盈了眶的眼淚緩衝一會再落下。影評人讚譽某部影片時總喜歡用「全程無尿點」來形容,真正做到的確乎是少數,但《摔跤吧!爸爸》是其中的貨真價實者,因為這部電影幾乎全程是淚點,滿滿是感動。

對於《摔跤吧!爸爸》,很多觀眾的觀影感受頗為一致——絲毫未覺察到這是一部時長140分鐘的「體育傳記類故事片」。好萊塢的類型片「劃分大法」到了這裡似乎忽然失靈,觀眾只記得自己看了一部「好電影」,在獲得了酣暢淋漓的快感后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於是心甘情願掏腰包再看幾次,或者興高采烈擠進了「自來水」大軍行列。

鮮有人提前料到,當這部中等體量的寶萊塢影片對陣有著廣泛冬粉基礎的漫威特效大片時,竟會發生如此戲劇性的逆轉。這樣的結果發生在WTO談判即將重啟的微妙時刻,確為行業所喜聞樂見,但只有當這部電影成為包含「三四十歲圈外中高層男性觀眾」等在內的大量非典型性觀影人群的心頭好,甚至成為小區裡帶娃阿姨們的街談巷議時,才讓人切實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興奮感。它不再像《變形金剛》系列或者《速度與激情》系列,只是城市時尚年輕觀眾的專利,而是囊括了更為廣泛且下沉的觀影群體。

憑心而論,這部體育勵志片的很多情節和人物刻畫都顯得有些套路,但讓人欽佩的是其在滿滿套路之下仍獲得觀眾讚不絕口的電影製作功力。由觀眾口口相傳帶來的扎紮實實的上座率倒逼院線提高排片,這又是一次觀眾和好內容的勝利。這種勝利我們曾在《戰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夏洛特煩惱》等一批國產影片上映時見到過,如今再次在《摔跤吧!爸爸》身上得到印證。

關於這部電影已經有太多豐富的解讀,這裡只想再多談一談影片主演兼製片人阿米爾·汗。他不只是頭頂「印度劉德華」「印度阿湯哥」光環的寶萊塢巨星,更是享有「印度國寶」稱號的電影人。除了奉獻出《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和《摔跤吧!爸爸》等現實題材佳作,促使印度社會某些陳規陋習發生改變的電視紀實節目《真相訪談》也出自其手,被譽為「印度的良心」。

與以往相同,《摔跤吧!爸爸》再次為我們呈現出「兩個阿米爾·汗」,一個是電影里的父親角色,一個是銀幕外的「電影的赤子」。在「父親」的身份里,他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為女兒們撐起挑戰命運的一方凈土。在「赤子」的身份里,他為我們展示了對「電影人」這個名稱赤誠樸素的解讀——認認真真講故事,老老實實拍攝和表演,不投機取巧,不嘩眾取寵,也絕不輕易拔高自己,更飽含對民族和民眾的拳拳之心。所以,歸根結底,《摔跤吧!爸爸》的勝利是一場電影赤子的勝利。我們對這部影片的欽佩中也包含著對「阿米爾·汗式」電影人的欽佩。

阿米爾·汗的電影作品為寶萊塢帶來一系列國際影響力,他曾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談及心得。「做一部國際化電影,最重要的是要忠實於所講述的故事。如果你的故事在這裡需要一段歌舞,那麼就加入歌舞,如果不需要,就放棄。一切以電影的素材和故事為準。」這一次他繼續忠實於自己的理念,拍了幾乎沒有歌舞的「非典型」印度影片。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他說:「和印度都有很大的電影市場,如果有一個故事可以把印度和的觀眾都帶進電影院,就佔了差不多全球一半的市場。」如今,這個願望基本實現。《摔跤吧!爸爸》不只成為了印度當年的票房冠軍,並以超越前一部7倍的成績創造了內地印度影片的新票房紀錄,在歐美市場上也取得不俗戰績。

當我們振奮於某些國產影片特效技術的日漸成熟,同時又惋惜於它們失之於好故事和好創作心態的時候,《摔跤吧!爸爸》讓我們再次看到「重回初心」的重要性。

@《摔跤吧!爸爸》

@《人民日報》

一些印度電影的成功,原因還在於其並沒有因為堅持民族特色而拒絕外來優秀元素,也沒有一味「崇洋」而丟掉本土的優質資源,而是堅持發揚本民族特有的歌舞文化和吸收外來精英文化雙管齊下,並始終與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保持良性互動。

@馮小剛

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片尾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尹鴻

看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座無虛席。時光、豆瓣評分居然8分9分以上。應該說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進行了類型化改造的主流體育片,但其藝術的完成程度,從劇作到表演,從節奏到音樂都相當驚人,一個大家不熟悉的體育運動,一個父與女的情感故事,被表現得收放自如、酣暢淋漓,影院里不時傳出感動不已的抽泣聲。雖然這是一部大眾通俗電影,但的確為國產電影上了一課。國家榮譽、個人夢想、家庭感情、女性自立四大主題都比較自然地包含在故事之中。出了那麼多冠軍,竟然出不了一部像樣的體育電影,這是個值得反思的好案例。

@高群書

剛看完《摔跤吧!爸爸》,確實好。最好的還是摔跤比賽場面,動作設計真實準確流暢,少年青年兩姐妹都不是運動員,訓練六個月,達到專業級別,得付出多大努力?實在值得所有演員學習。加油吧,演員。

@宋方金

寶萊塢影片《摔跤吧!爸爸》逆襲好萊塢影片《銀河護衛隊2》再次說明:在故事行業,故事是真正的勝負手。電影別再用重工業和審查這倆說法來逃避現實了。這是我對《摔跤吧!爸爸》的測評報告。哭和笑是人類兩極情感的表達方式,它是人心在人間的寶貴形狀。

@開心麻花劉洪濤

一部電影,入場要排長隊,且座無虛席;電影院男廁所要排隊;影院臨時增加的下午場票子全賣光……《摔跤吧!爸爸》徹底火了!電影的節奏和音樂非常好!熱烈祝賀!我們要虛心向印度同行學習!

@鸚鵡史航

《摔跤吧!爸爸》的票房確實養眼,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已經11刷了,我懷疑她直接去偷師學藝了,也許鄰座會被她傷及。

@梁宏達

從劇情來看,《摔跤吧!爸爸》充滿了「套路」,但阿米爾·汗拍成這樣,你得服。

@勵志達人王達

#摔跤吧爸爸# 起初看到這部電影,我是拒絕的。原因只有一個:印度電影裡面的歌舞不說,片長基本2小時以上,不符口味。最後也是勉強去看的。影片的主線清晰,片長但不冗長。細節上,父女的關係,青春的叛逆,父愛無疆,有勵志,有親情,談夢想,唱青春。每一個情節,都能預料到,但每次都有驚喜,肉搏、冷漠、煽情,恰到好處。雖然最後男主被關在小黑屋,橋段老套以外,其他無可挑剔。畢竟評分9.8,贊!

現在請,關注我們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