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看看金融有多壟斷,你就知道為啥金融暴利了

絕對壟斷的金融

1,金融的大哥大毫無疑問是銀行。

規模最大,最暴利,目前規模大概170萬億左右,占整個金融市場90%的比重。

前十大分別為: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招商、浦發、興業,除此之外還有150多家城商行,3家政策性銀行,信用社等。

其有五大行市場佔有率超過50%。五大行的爹是匯金公司,匯金是財政部的兒子,所以五大行是國有行政化的上市公司,所謂董事會基本形同虛設,董事長和行長依然由政府任命。

銀行是整個金融的命脈,國家掌控70%的銀行股份,絕對壟斷金融體系。

2,第二大壟斷是信託。

信託現在規模12萬億,不過信託基本是銀行的小弟,信託還要走銀行通道,靠銀行餵奶活。

前十大分別為:中信、建信、興業、中融、中誠、長安、外貿、華寶、平安、英大。信託公司的爹主要是央企和地方政府,信託在就是個畸形產物,最早和銀行搶生意,後來被關了小黑屋,但恰逢4萬億投資建設和房地產大繁榮,整個行業迎來了爆發,每年都有100%左右的增長,如今已經到了可怕的12萬億。

信託畸形在於國家壟斷金融行業,銀監會又管制銀行貸款,不讓銀行給基建和房地產過多貸款,但銀行不能放著肥肉不吃,於是就從信託繞道做房地產和基建項目,以此規避監管,如果國家早點開放金融行業,根本不會有信託的生存空間,完全是體制套利的產物,沒辦法,誰讓人家爹牛逼呢。

3,第三大是保險。

資產規模約10萬億,,要說最牛逼的商業模式,莫過於保險,保險是你先把錢給我,我給不給你再說,保險的融資成本極低,投資管制更松,因此保險更好賺錢,保險裡面的大佬最多,深入的挖一下保險公司的股東背景,能把你嚇死。

近幾年很猛的安邦保險,每年規模增長几十倍,翻翻背景,就明白了。保險主要是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再保險、賣保險的代理公司等,大保險公司的股東都是國資委、匯金等,小保險公司的股東多半是央企和地方政府。

金融行業的水普遍很深。

4,第四大是基金和券商。

資產規模合計6萬億左右,基金的主要業務就是忽悠管理費,公募基金的人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前十大基金分別為: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

公募基金雖然規模小,但卻是最賺錢的機構,員工薪水大約在20萬—300萬,平時外界所說的金融高富帥,基本就集中在基金行業。

券商就是證券公司,主要業務是IPO,開戶賺手續費,自營炒股。

前十大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申銀萬國。

券商的最大盈利是炒股交的手續費,其次是IPO,就是投資銀行,公司要上市,幫他把所有流程都搞定,一般投行的人,一年有200多天在外地,能煩死人,有極少數的人,能拉到大項目,一次IPO就賺上億,然後一個項目組5—6個人分幾千萬獎金,外界所說的一年賺夠一輩子錢,就說的這些幸運兒。

另一項業務是研究所,就是每天我們看到的那些扯淡股票分析師。

5,第五大是資產管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

先重點說一下資產管理公司,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然並卵。

資產管理主要是券商看著信託賺的盆滿缽滿,就去找證件會要奶吃,憑什麼人家銀件會能做的事情我們證件系統不能做,咱不能放著錢讓別人賺啊,證件會一聽,這些孩子說的有道理啊,政府不能偏心,錢不能都讓銀件系統的人賺了,於是開始跑部要奶,鬧騰煩了,上面也同意了,說你可以干,但你得包裝的好聽點,不然銀件系統的人又和我鬧了,證件的人就說我叫資產管理公司,上面一聽這名字好,干吧!

於是券商、基金紛紛成立自己資產管理公司,實際做的事情和信託差不多,就是去給大項目募集資金,額外做點機構資產配置,基建和房地產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資管公司發展速度飛快。

保險一看,人家證件系統都讓幹了,咱保險也不能落後啊,後來保險公司、銀行、地方政府、央企先後成立自己的資管公司或者入股資管公司,說白了,就是有了張合法放貸的牌照。黃金大發展的錢不能都讓銀行躺著賺了啊,誰都想分一杯羹。融資租賃和汽車金融實際上就是設備和汽車的按揭貸款,只不過這兩個產業比較大,分散且需要深入切入產業鏈,銀行沒精力做這些東西,就衍生出了一批專業化的公司。

6,第六大是小貸公司,擔保公司,民間借貸等。

這部分公司在整個金融體系裡面屬於邊緣公司,說直白點就是吃銀行剩飯的,業務主要是銀行不做的貸款項目,一方面銀行覺得髒亂差,做這些活太累,賺不了幾個錢,不如去搞定一個大企業,夠吃一年,另一方面銀行覺得風險高,信貸員怕擔責任。

小貸和擔保因為小而精,銀行恐龍把精肉吃了,但肉沫也夠活了,他們主要做小企業和個人這些銀行看不上的業務,風控水平比銀行的標準化模型更靈活,更高效,靠高利率覆蓋高風險,也活的比較滋潤。

擔保公司主要幫銀行擔保項目,一個項目銀行覺得不放心,擔保公司再調查一遍,給銀行擔保,收2—4個點的擔保費。

實際操作中,擔保公司大多是銀行高管的謀利工具,高管讓親戚開個擔保公司,銀行的項目想法設法從擔保公司繞一圈,就能混幾個點的擔保費,壟斷體制下,利率雙軌制,以銀行為代表的官方利率和民間利率相差10%—15%,套利空間這麼大,誰都想賺一票,因此圍繞銀行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套利產業鏈。民間借貸和小貸公司是給無法從銀行得到貸款的人放貸。,

壟斷產生暴利

的金融絕對壟斷,銀行做為大麥克基本壟斷了金融,因此銀行是大爺,躺著賺錢,銀行利潤占所有上市公司利潤的一半,暴利程度嚇人。

銀行的賺錢模式很簡單,國家管制存款利率,把利息壓到不能再低的程度,銀行再把錢貸給國家隱性擔保的國企和地方政府,坐收3個點利差,靠利差賺錢是銀行最原始的賺錢辦法,但也是最暴利的辦法,這種模式本質上全靠壟斷,一旦放開壟斷,后發進入者就會把利差縮小,把價值鏈拉長,給用戶提供附屬服務,靠中間業務賺錢。

壟斷條件下,所有企業都一個德性,銀行覺得利差賺錢太少,還要加收簡訊費,跨行費,數錢費,年費等等,極盡所能做利潤最高,最省心,最舒服的業務。一般大企業,上市公司,國企,地方政府,是銀行最喜歡的客戶,舉個例子,搞定一個上市的鋼鐵企業,每年借款就要幾十億,風控也簡單,國家有隱性擔保,最後還有股民買單,搞定一單業務可能只需要3——5人就能做完,但夠一個支行吃一年。

這樣就導致銀行只喜歡大客戶,最喜歡不缺錢的客戶,這樣的客戶利潤最高,風險最小,而那些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是典型的髒亂差的活,10個小微企業裡面有一個是可以做的,但做一單同樣也需要3—5個人風控,和做一個大企業的成本是一樣的,可小企業一單才幾十萬,做的累還不賺錢,所以壟斷體制下,不管國家怎麼調控,怎麼鼓勵,都無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開放金融業。

的金融市場依然很大,銀行只做了20%最容易做的業務,還有80%的小微企業和個人業務沒人做,這樣的現實被諸多人詬病,銀行嫌貧愛富,只給富人貸款,加重了貧富差距,銀行成了權貴的提款機和幫凶。

從結果上說,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銀行的確就是這德性,但從過程上說,壟斷體制下,銀行謀求利益最大化,必然導致這樣的結果。

根本問題不是銀行的品德,而是壟斷,壟斷條件下,誰也會做最賺錢的優質業務,解決問題的根本是開放,銀行現在賣萌說自己是弱勢群體,等金融業開放,銀行大爺就再也不敢賣萌了,跑的比誰都快,服務的時候比誰都孫子。

更深入的分析可以關注我微信公號:偽磚家說經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