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工尺譜集成》近日出版 收錄多個傳世孤本

圖為近日出版的《工尺譜集成》(10卷本)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王瑩)記者從文化部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工尺譜集成》(10卷本)近日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作為文化部「民族音樂舞蹈雜技扶持發展工程」的重點項目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該書被學界視為繼《民族民間器樂集成》、《琴曲集成》后的又一項考察民間音樂傳承、見證民間音樂生態體系的重要工程。

「工尺譜」(「尺」音「chě」)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樂譜之一。唐代已出現大量手抄卷子,以後綿延不絕,明清時期開始出現印刷樂譜。目前,各地民間樂社仍然使用,但大量抄本輾轉相傳,未有印刷,消失與損毀情況堪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部藝術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於2010年啟動了《工尺譜集成》的編撰出版工作。經過7年努力,目前《工尺譜集成》已完成10卷的編撰工作,包括《總論》(1卷)、《北京卷》(2卷)、《河北卷》(3卷)、《陝西卷》(2卷)、《江蘇卷》(1卷)、《遼寧卷》(1卷)。

發布會上,該書總主編、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民族樂團原副團長張振濤介紹指出,《工尺譜集成》擁有豐厚的歷史價值。據了解,古琴音樂、戲曲音樂和各地樂種等傳統音樂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有「譜」可依。民間抄本由民間樂師依照師傅嫡傳的墨本、父輩祖傳的曲本,輾轉續抄,代代相傳,因此,是民間音樂的活態傳承,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根據藝人演唱、演奏的樂譜,可以用以譯解譜字寫法完全相同的千年前的樂譜,從而恢復古曲原貌。」記者了解到,音樂史學家楊蔭瀏根據山西五台山寺院樂譜、西安鼓樂樂譜,翻譯宋代詩人姜夔的自度曲;葉棟、席臻貫、何昌林、陳應時等學者根據寫法相同的譜字,譯解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唐代樂譜等,都是音樂史研究的經典事例。

除了歷史價值外,記者了解到,《工尺譜集成》還擁有不容忽視的學術價值。發布會上,據文化部藝術司巡視員、副司長明文軍介紹,新成立以來,音樂學家便開始收集各地的民間手抄譜本,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保存了大量這類樂譜。最有價值的有智化寺《音樂腔譜》(清康熙年間,1694年)、西安鼓樂手抄本(最早為1731年)、冀中笙管樂抄本(遍布20世紀)、開封大相國寺抄本、山西五台山寺院抄本、晉北笙管樂抄本、東北鼓吹樂抄本等。各地音樂研究機構也保存了大量譜本。譜本不但抄記了大量的曲目,還在封面、扉頁、封底,記下了傳抄時間,有些還寫有序言、曲目題解等,內容涉及宮調技術、民間信仰、樂社歷史、樂師名錄等,是研究一個地區民間樂社發展及相關問題的主要材料。「樂師們抄譜時,嚴格遵循上代師傅的體例,註明傳自何人,這種方式在各地手抄譜中都相同。這些譜本,是文化的寶貴財富,為音樂學提供了有實踐依據的活態文本。」

作為一本文化類典籍,《工尺譜集成》的人文價值同樣值得關注。記者了解到,民間工尺譜因常年使用,大多沒有封面,年代不詳,但從紙張規格方面鑒定,都有百年以上歷史,多為傳世孤本。留存至今的譜本,無疑講述了一部傳承者與保護者的故事。通過這些譜本,公眾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音樂與民眾生活的關係,理解音樂在民間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價值。

記者還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出版的十卷只是該書的第一階段工作,下一階段將陸續推出更多卷本,爭取早日呈現工尺譜的全貌。

圖為《工尺譜集成》(10卷本)中收錄的樂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