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引導幼兒講故事

4~7歲是人的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至關重要。《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就明確指出要「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感覺到,講故事對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十分重要。如何培養幼兒講故事的能力是家長、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本文淺議了教師如何在家庭與幼稚園兩種不同的環境中培養幼兒講故事的能力,創設讓幼兒想講、敢講、喜歡講的良好環境,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講故事活動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那麼如何培養中大班幼兒講故事的能力呢?提及講故事,家長總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來教。經過長期的實踐,筆者認為要提高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應做到家園共育,共同培養。共同創設一個孩子想講、敢講、喜歡講的良好環境。

一 、鼓勵相約——快樂起飛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美,孩子也不例外。在活動中,我依據班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小獎品的心理特點,製作精美漂亮的小獎品用鼓勵的辦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慾望等等,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個個都急於想回答問題。在此基礎上,我便提高要求,聲音響亮、講述完整的幼兒優先得到獎品。當幼兒講故事時一般不打斷,待講完後用這些鼓勵的方法,長此以往幼兒對講故事產生了興趣。

對於膽小不肯講故事的不急於要求,而是給孩子一段適應的空間。最初不敢講就要求他說說故事中的對話,念念兒歌、古詩,及時去尋找他的閃光點,投以熱烈的掌聲,幫助孩子戰勝膽怯的心理。

二 、分層指導——非同步推進

1.分層指導的前提

既然是分層指導,教師首先當然要明確孩子語言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因此,通過觀察,將孩子們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1)講故事講得較完整、較長,比較生動的。

(2)能夠講比較簡短的故事,但僅僅是將故事「背」下來的。

(3)不會講,不願講,存在懼怕、退縮心理的。對這幾個層次分別是哪些孩子做到心中有數后,再來進行指導,老師的教育行為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2.分層指導的具體操作

針對能力較強的孩子,老師就採用跳一跳的指導方法,讓這些孩子學會欣賞優秀的同齡人或成人講故事,讓他們在會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語氣、動作、神態的變化。甚至可以讓其創編、續編一個故事,在欣賞與創編的過程中逐步內化各種能力,使其體驗到自己在這方面的優越感,而且這種成功感又會帶給他們不同的情感體驗。針對只會像流水賬般「背」的孩子,老師首先要幫助他們找到癥結的所在,比如:有的孩子是對故事本身不理解,有的孩子對講故事興趣不濃,有的孩子不知道怎樣才能講得繪聲繪色……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老師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並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對他們的指導要謹慎,既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又能夠促進孩子的發展。可以從選擇的內容著手,講一些人物特徵明顯的對話的或者情節變化曲折的等作品,通過欣賞、對比、角色表演等途徑幫助孩子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從而促進其在「最近發展區」中提高。對班級中一些不肯講、不會講的孩子,教師要克服講得好的讓講,講得不好的不讓講的做法。我們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給予關心、理解、引導與幫助,而不是簡單地教幼兒說、讓幼兒說,甚至忽視他們的存在。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接近幼兒,逐漸進行語言溝通,使幼兒逐步產生想說的願望,讓其明白講得不好沒關係,老師會幫助的。教師應注意給每個幼兒「講」的機會,創設一個「說」的環境。教師要採用幫一幫、推一推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提高講述的能力。

三、 形式多樣——推波助瀾

由於幼兒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注意力不持久,所以,在培養幼兒講故事時要滲透在各種活動中,而「聽」又是講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講為經,以聽為緯,縱橫交織,經緯分明,聽的目的是為了講,講的過程中又鞏固和擴大了表達、思維的能力。

1.多看

這裡的看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給幼兒多創造條件。採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如:給幼兒講「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訴幼兒:「春天到了,大樹、天氣、花、草、小動物呀,都會有一些變化。一看到這些變化,就知道春天到了。」幼兒仔細觀察、尋找、傾聽,當老師講完故事之後問他們:「除了故事裡的春雨春雷,還有什麼表現?」幼兒根據自己判斷的內容,親身的體會,積極的發言。幼兒通過列舉許多他們生活中的經驗,理解了故事的內涵。另一層意思是要孩子會欣賞。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強的,當孩子被優秀的故事大王、老師講故事吸引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孩子去揣摩他們動作、神態、表情的特點,相互模仿,最後得以靈活運用。

2.多聽

這裡的聽是指培養幼兒有意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後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講故事是向幼兒介紹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因為幼兒不識字,他們是文學作品的聽眾。將不識字的幼兒引入故事,就需要找人給幼兒講,讓幼兒認真地傾聽,達到教育目的。

給幼兒積極創設聽的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幼兒聽錄音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並交談;帶領幼兒聽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聲音等讓幼兒聽后模仿、想象,並講出他們聽到的聲音好像在說什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求幼兒會聽、聽得懂,認真聽不打斷別人的話,這也是文明習慣的一種表現。

3.多講

首先創設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幼兒有話願意講。中大班幼兒有的與老師、同伴雖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愛交談。因此,我們要努力創設家庭式的氛圍,多創造講故事的機會。幼稚園里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除了在每周的語言活動中滲透教育,還可開展講故事比賽,每日評選故事大王、故事表演會等活動,講可以是一個人的,也可以是幾個人,形式多樣。而老師要少講或帶動膽小的幼兒講話。

四 、和諧互動——點石成金

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的組成,不只是一個地點、一本書。人,才是引導幼兒學習「與故事對話」的關鍵,講故事最為重要的一環就是人。

良好的師生關係、同伴關係是講故事活動的重要構成因素,因此,我們與幼兒建立了「師生互動」的和諧關係。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氣氛中,講幾個故事給幼兒聽,引導他們選書、看書、講故事;引導他們發問、討論、思考;引導他們進行繪畫、表演、歌唱、做遊戲等故事延伸活動。並通過「生生互動」的形式,讓幼兒之間相互合作、交流。通過這些努力,發展了幼兒的講的技能,使幼兒產生了講的愉悅、快樂之感。

我們還十分注重家長的參與,通過「親子課堂」的形式,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了一種互動的講述關係。許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開始、越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就越強,知識面就越廣。在有空閑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朗讀一兩個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兒讀物;有的家長還很善於引導自己的孩子,在講完故事後一起交流感覺,提一些問題讓孩子動動腦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進行表演等。使家長和幼兒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諧。通過家園欄的經驗介紹、家長會、親職教育等活動,幫助家長轉變更新理念,並且每次把幼兒講完故事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通過建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長幼兒互動」的講述關係,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幼兒的語言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表現出了更強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講故事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內容來源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