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金融行業最頂端,只有兩個圈子

在90年代的,金融行業的最頂端,只有兩個圈子。

一個是「農口」派,這個「農口」指的是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里的年輕人在大學畢業之前,都有過插隊或者從軍經歷,比如陳錫文、林毅夫、戴小京等人。

從「農口」這群人里,又衍生出了北京青年經濟學會這個組織,裡面有馬凱 、周小川、樓繼偉等人。而「農口」的第一任所長,後來成了王行長,又一步步的變為王省長、王市長,最後成了現在的王書記。

另一個就是「海歸」派,這個圈子裡的不是華僑精英,就是奉旨留學的青年才俊,清一水兒的常青藤高校畢業,大半的華爾街精英出身。在「海歸」派里最有名的組織是旅美商學會,簡稱CBA,學會裡的年輕人有高西慶、李青原、劉二飛等人。

在CBA這群人裡面,還有一對親哥倆,哥哥王東明讀的是美國喬治城大學,弟弟王波明讀的哥倫比亞大學。而這哥倆在出國前,在國內混的實在是不怎麼樣。

雖然兩人的父親是一位老外交官,甚至早在「西安事變」中就作為牽線人,穿梭於楊、張、周之間,後來也官至外交部副部長,但在70年代受到了誣陷迫害,家庭成員也受了牽連。

哥倆的青少年時期,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的街頭上瞎混度過的,甚至弟弟的第一份工作,也只是在燒鹼車間里當工人。直到父親被平反之後,兩人這才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當時的出國鍍金,可比現在要值錢多了。哥哥王東明回國后,就去了北京華遠經濟建設公司當副總,而當時的任志強,也不過是華遠公司建設部的一個小經理。弟弟王波明就更厲害了,得益於回國前在紐約交易所的工作經歷,回國后就參與了「聯辦」的創始工作。

這個「聯辦」,全稱是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主要貢獻就是出了一份報告,幹了四件大事。

所出的這份報告名為《關於證券市場創辦與管理的設想》,是由張曉彬、高西慶、王波明等人共同編寫的,該報告直接為證券市場的建立搭建了基本框架。而這四件大事分別是,主持參與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和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設計、創辦和組建。

回國幾年之後,從事資本市場工作的弟弟,轉去了財訊傳媒集團。而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哥哥,卻來到了中信證券。

在的投行領域裡,敢稱王稱霸的券商,其實也就兩家而已。

除了被業內戲稱為「國貿大摩」的中金公司,另外的一家便是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喜歡把高盛作為自己的對標公司,甚至在2010年,中信出版社特意翻譯並出版了《高盛帝國》,時任中信證券的董事長王東明還特意為此書作了序。所以除了「大平台」這個稱號,業內人士也愛戲稱其為「麥子店高盛」。

至於其他的券商,也許在投行市場上也風生水起過,但多不過三四年,便泯然眾人矣。

如果說中金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話,那中信證券出生時,就只有一嘴羊水。中金含的那把金鑰匙,是公司的管理層。而中信嘴裡的羊水,則來自於母公司中信集團。就像現實中的家庭一樣,有時候父母太有名了,誰還能記得孩子叫什麼。

在1995年成立的中信證券,跟同年成立的中金公司相比,在剛成立的那幾年裡,一個是所有券商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則是眾人口中的「這誰啊?噢,###家的孩子啊」。而這一局面,是作為成立時擔任總經理的王東明,所不願意看到的。

直到2003年,王東明升任了董事長,中信證券也成功A股上市成功,中信證券的這口羊水才終於吐了出來。而中金的那把金鑰匙,隨著政府換屆,也在同年隱藏起了光芒。

中信同中金一樣,在投行業務上,也是依靠的大項目戰略。但比中金更出色的是,中信不只是單單隻靠個人,而是在公司內部,將此戰略打造成了更體系化的「大平台」業務模式,用集團軍的形式對大型項目集火。最終,此模式才能同平安的「工廠模式」、國信的「人海戰術」一起,並稱為國內投行界的三大戰略典型。

現在想一想,如果當年王東明不從南方證券副總裁的位置上,來到中信證券擔任總經理,也許南方證券,就不會在2005年被重組為中投證券,也不會淪落到如今要被中金併入的底部。

而中金證券,可能就不會在當年被中信和中小券商聯手夾擊,也不會淪落到如今要靠吸收中投來阻擋下滑的趨勢。

2

除了幫助企業融資來賺取投行業務收入外,中信證券自己也是當年市場上的併購重組「大魔王」。而被他盯上的金融機構,也鮮有能逃出魔爪的。

中信先從零食開始吃起,比如在2003年,就從青島財政局的手裡收了萬通證券。之後才逐漸吃起了大餐,比如在2005年,聯手建銀投資重組了華夏證券,重組后把雙方的簡稱這麼一拼,名字就變為了現在的中信建投。

2006年,中信用了一年時間和四輪收購,實現了對華夏基金100%的控股。然而,華夏基金畢竟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基金,不僅在2008年中信旗下兩大基金公司合併的時候,將中信基金吃的一乾二淨,也讓耗費了中信將近十年時間,才完全控制住華夏基金的人事任免權。

甚至在2007年美國開始發生次貸危機的時候,王東明治下的中信,想把貝爾斯登都給吃了。只是在最後的時刻功虧一簣,被摩根大通搶了去。如果你是個讀書仔細的人,在《高盛帝國》這本書中,會發現王總在序言里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貝爾斯登的破產。不知王總在寫序時,心情究竟又如何。

當然,不是所有的獵物都會乖乖投降的,其中就有一家金融機構,愣是靠著自己的力量逃了出來。那就是當時的南天王:廣發證券。

有意思的是,廣發證券正是當年輔導中信證券上市的主承銷商。而這次中信的下山摘桃子,也被看山的猴子—當年廣發投行業務的大當家董正清,狠狠的撓了一把。

這場股權收購戰,只用了43天就結束了。強者不示弱,中信在這43天之內,連發四次收購公告,每一次收購意向和進程都直接進行了披露。

弱者也沒繳槍,廣發則接連進行了五次股權轉讓,讓遼寧成大最終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第二大股東為吉林敖東。這一次的強龍,最終也沒有壓過盤在東北虎頭上的地頭蛇。

其實國內所有的收購與反收購,都是在企業背後的人與人之間的角力。

就像中金有朱,中信有王,廣發證券的精神領袖則是創始總裁陳雲賢,後來官至廣東省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省長。而這次股權收購之爭,雖然發生在陳調離廣發總裁之後,但也源於陳的離開而導致的繼任者之爭。

中信在發布第一份收購公告之前,看起來好像未跟廣發進行任何的溝通,而是在掌握一定股權比例之後,就立刻發布了全面要約。但其實在「突襲」之前,中信證券跟廣發的前總裁方嘉春,早已私下進行了頻繁的接觸。

方嘉春是原華福證券的副總裁,在福建師大讀碩士時跟陳雲賢是同學。而在廣發證券收購華福證券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才能順利成章的成為廣發證券副總裁、總裁。

但在陳雲賢從董事長的位置離開之後,廣州市政府又派了一位新人去接任。導致方嘉春並沒有按照預想的,接任陳雲賢的廣發董事長之位。這才負氣離開,到了廣發證券的小股東香江集團,去做了高管。

在方嘉春走後,接替總裁位置的是當時的常務副總裁董正。董是老廣發人了,在廣發證券從廣發銀行獨立出去的那年就加入了,而且之前在暨南大學任教,同樣在此校有任教經歷的還有陳雲賢。

董正青一直負責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從1994年開始,就親自率領投行部的一群年輕人,從廣東向東北「北上」去開拓業務。南方出身的董正青,在東北仍然也是身先士卒,親自進行「酒桌公關」。當年的酒都沒白吐,這次救廣發的騎士遼寧成大和吉林敖東,正是源於老董多年的情義積累,才身騎白馬從東北而來。

雖然最終這場戰爭,以董正青為首的廣發獲勝而結束。但老董在擔任廣發總裁的五年間,針對他的內部舉報和攻擊也從未中斷過,直到廣發違規借殼被曝光,董也被迫在2006年辭職,並於2007年身陷囹圄。

由王波明擔任董事局主席的財訊傳媒集團,當時用旗下的《財經》雜誌特意進行了系列報道,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董正青聽到宣判后,情緒激動,自認「有冤情」,不斷大聲辯解,乃至在地上打滾,大叫「老子有話要說」,最終被法警拖走。

3

在《天龍八部》里的武林之中,素有北喬峰南慕容一說。而在當年的券商屆里,也存在著北中信和南國君的說法。

南國君,指的是總部設在上海的國泰君安,昔日執掌南方券商牛耳者。而北中信,雖然現在的註冊地是深圳,但之所以能被稱為北方代表,源自於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其註冊地在北京和深圳之間變更了很多次。

而在這些變更之中,也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1995年,中信證券成立時的註冊地是北京,畢竟創立時的高管,都是清一色的北京土著,比如時任總經理的王東明,就是北京外交大院出身的孩子。

第一次搬遷至深圳是在2001年,只怪那時的中信證券人窮志短,主要是為了獲得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當時北京的企業所得稅為33%,而深圳只收15%。當時為了錢而不要老家的,也不止中信證券一家,比如博時、大成、長盛等基金公司,也紛紛為了省錢,從北京遷往深圳。

但在2003年上市之後,錢對彼時的中信來說,再也不是問題,做什麼事更多的也是考慮未來的發展。就在2004至2007的三年間,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合作重組了華夏證券,並收購了華夏基金。

在這兩件併購重組項目之中,背後有著北京市政府的影子,當時北京市的王市長,不僅做過建銀投資的母公司建行的行長,還在擔任農村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的時候,與張曉斌吃爆肚時聊出了創辦「聯辦」的想法。

中信就在吃下華夏基金的當年,在報給國務院的方案中,白紙黑字的寫明了想要將註冊地再遷回到北京去。當然,真到2008年回遷的時候,所披露是深圳的稅收不再對中信證券有優惠這個原因。

但是,這次在北京停留的時間很短,三個月後的中信,又將註冊地遷到了深圳。2008年,全國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舉辦了奧運會,還給人民留下了「鳥巢」和「水立方」兩個紀念。你在中信集團的官網介紹中,還能看到該集團將承建「鳥巢」的事,列為集團發展的大事記之一。

讓你建設「鳥巢」是多大的面子?面子的事上怎麼可能會讓你掙錢。但任何事除了面子還有底子,此事附帶的底子,就是朝陽區政府承諾會便宜出售給中信集團兩棟寫字樓。

2008年,「鳥巢」在奧運會上大放光彩,施工方和業主都很滿意。然後,業主就不再承認有關於這兩棟寫字樓的承諾了。同時,中信集團在深圳市政府的遊說下,要求中信證券必須想辦法收了這兩棟樓,才能留在北京。

至此,中信證券在熱臉和冷屁股的夾擊下,又重新遷了回去,並拿了深圳兩千多萬的落戶獎勵。但這一來一回的搬遷,中信證券就白白花費了三四千萬,本都沒回來。

在北京和深圳長時間的拉鋸戰中,終以深圳的暫時勝利而告一段落。最終起決勝作用的,還是源於中信證券出生時,含的那口來自南方的羊水。但在業內看來,中信的成功更離不開北京的幫助。

正如蕭峰雖然是契丹人,但在江湖人心中,從來只有喬峰這兩個字。

4

2015年的股災,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疼。但其中引出的一件事,到現在都還沒完。

2015年8月25日,中信證券被曝出有8人因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其中有3人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剩餘5人也都是分管業務條線的高管,包括在《高盛帝國》的譯後記中,所特別提到要感謝的另類投資部老總汪定國。

當天早上,明天系的《證券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上,發表了題為《摧毀股市信心將危及整體改革》的文章。八年前的廣發借殼事件中,有明天系參與的身影,而那次首先發聲的媒體,正是財訊傳媒集團旗下的《財經》雜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證券日報》打響了第一槍之後,後續對該事件進行了長篇詳細報道的,是胡舒立的財新傳媒集團。財新傳媒集團始於2009年10月底,胡舒立說服《財經》雜誌中的147人另起爐灶,甚至包括前台的保安,而當時《財經》全部的工作人員也就172人。這次集體跳槽事件,也正式表明了胡舒立和王波明的決裂。

胡和王決裂的真實原因,其實代表了資方和編輯部的矛盾。在中信集團要作為新的資本方接手的情況下,胡女士作為三聯書店創始人之一的侄女,最終接受了厚撲投資方風雷的支持,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另起了爐灶。而這個方風雷,則是中金公司創立時期分管投行業務的副總裁。

涉及此次救市被抓的中信員工里,級別最高的是時任總經理程博明。一天之後,程的師弟證監會主席助理,也是此次救市的總負責人張育軍被抓。兩人都曾在「五道口」讀碩士,不僅畢業時間只相隔一年,而且都拜於第一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的門下。

在1994年,君安證券的張國慶要吃萬科的時候,正是郁亮通過張育軍找到了時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才把萬科給保下來。如果老張沒有在2015年倒下去,可能我們也看不到更精彩的寶萬之爭了。

張育軍被抓一個月之後,其擔任深交所總經理時的副手,原深交所副總經歷的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在家中自縊身亡。兩個月之後,證監會副主席姚剛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組織調查。直到現在,這個事情仍沒有完全的結束。

還記得當初在證監會召集的首次救市會議上,王東明對主持會議的證監會主席肖鋼說:「主席讓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也正是王東明的這個表態,結束了場上救還是不救的爭論。恐怕當時在做的幾位誰也沒有想到,這次的決定,不僅沒能把市場救了,還會把所有人都搭了進去。

2015年11月15日,王波明辭去財訊傳媒集團董事會主席及董事長的職務。11月17日,中信證券召開黨委會,宣布了人事變動:中信證券原黨委書記王東明退休。

此時此刻,正如金老在《天龍八部》中,所描寫的喬峰最終離場時的片段:

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只是不知道這哥倆,是否還會經常想起老父親臨終的遺言:

回首平生無憾事,只恨許多有益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只要同志們想起我時說一聲「是個好同志」也就滿足了。

至於說如今的中信證券,好是挺好的。可沒了喬幫主的丐幫,在江湖上又算個什麼?

5

後記

1981年,在華盛頓大學讀書的哥哥來看弟弟,兩人並肩躺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裡的一塊草地上:

「操!哥,你說在美國呆時間久了,有什麼意思?我現在都能想到幾十年後的生活,周末帶著老婆孩子去野遊,拿著一堆吃的喝的,在草地上一躺一整天,多膩啊。咱們以後還是回國吧!」

「好啊!可回去咱們干點什麼好啊?」

「CBA的老高你還記得嗎?到時候跟他們一起,為國家建設資本市場做點事唄!」

「行!」

附錄:

1.華夏同學會

2013年3月,杭州出現的一輛大巴車被稱為史上「身價最高的大巴」,馬雲坐在售票員的位置上,車上坐著馬化騰、李彥宏、古永鏘、劉永好、王健林、馮侖、郭廣昌、李東生、曹國偉等大佬。網友調侃說:「司機師傅,別緊張。

事實上,這只是華夏同學會的一次普通聚會。華夏同學會是一個低調而略顯神秘的組織,由曾經就讀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CEO班的大佬們組成,他們每年聚會兩次,由一位同學做東,今年正好輪到馬雲。據傳,不能出席活動的同學將被罰款,款項全部進入華夏慈善基金會。

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某教授說:在偌大的人際關係網路中,「學友」及「校友」這層關係顯得特別又有趣。當你有著某種名校的血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名校俱樂部的功利網路之中,便掌握起某些重要的社會資源。因此,華夏同學會的每一位成員在加入之後,變擁有了更多跨行業的資深而優質的資源。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三聚氰胺事發后,面對蒙牛的危機,牛根生在同學會上發出萬言書,為了防止境外機構惡意收購,柳傳志連夜召開聯想控股董事會,48小時之內就將2億元打到了老牛基金會的賬戶上。新東方俞敏洪聞訊后,二話沒說,火速送來5000萬元。分眾傳媒的董事長江南春也為老牛基金會準備了5000萬元救急。中海油傅成玉總經理打來電話,中海油備了2.5億元;同時派人來企業了解情況,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取。田溯寧、馬雲、郭廣昌、虞峰、王玉鎖等等都打來電話,隨時隨地可以伸手援助。香港的歐亞平聯繫境內的王兵等同學紛紛買進蒙牛股票,以支撐和拉升股價。可見,國內頂級的同學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

「華夏同學會」對外界來說是個神秘的組織,不見報於媒體,不張揚於商界活動。

華夏同學會的成立得益於商學院最初開設的CEO班。2005年,商學院與哈佛大學、西班牙IESE商學院在全國推出了為期四周的CEO班,前兩屆CEO班的近60名學員包括了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TCL總裁李東生、百聯總裁王宗南、紅豆集團董事長周海江、萬通董事局主席馮侖、匯源果汁董事長朱新禮、博時基金總裁肖風、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等多名國內商界精英人物。

圖片中的人,你能認出幾位?能認識一半的,就很牛逼了。

不過,華夏同學會並不是商學院,它是商學院的「後代」。一部分同學上過商學院的課,於是這些互相認識的同學就自由組織,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華夏同學會。

組織成員:

部分成員:萬通集團馮侖、寬頻基金田溯寧、蒙牛牛根生、TCL李東生、 匯源果汁朱新禮、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聯想柳傳志等。

聚會形式:

同學會一年聚會兩次,每次活動由其中一個同學承辦。

萬通集團的馮侖曾說,坐在華夏同學會的聚會現場,探討的問題比所有媒體、商學院講得都要深。2009年10月份他參與了華夏同學會的深圳活動,聽比亞迪老闆王傳福、騰訊馬化騰等講故事、做評論,十分精彩。

在華夏同學會,同學們「聽到的是從沒對媒體公開的故事」。馮侖對此感觸很深,「以前好比去電影院觀賞大片了,這裡是實實在聽製片人介紹如何製作大片。」新浪CEO曹國偉也到華夏同學會講過MBO的背後故事,其中諸多內容,媒體記者求索而不得。

這部 浙A88888 的邁巴赫62,你猜是誰的?

每次華夏同學會聚會,開場就由兩個企業家來講故事,然後大家自由討論。這是典型的商業課堂,沿襲了商學院的風格。

2009年4月,馮侖就承辦了第十二次同學聚會,為期兩天,二十多個同學出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青島啤酒董事長金志國、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邁瑞公司董事長徐航以及新浪曹國偉等,都以特邀嘉賓身份參加。

一位業內人士笑言,「華夏同學會是商學院中的商學院」。

2013年3月22日下午,萬達王健林、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百度李彥宏、復星郭廣昌、萬通集團馮侖、劉永好、曹國偉、郭廣昌、李東生、古永鏘、江南春、馬明哲等企業家在杭州華星創業大廈現身。聚攏他們的是低調組織「華夏同學會」——由在商學院學習過的企業家領袖組建。同學會由一位同學承辦,此次馬雲做東,三十幾位企業家參觀阿里巴巴。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2.泰山會

會長柳傳志,理事長段永基

泰山產業研究院(常用名:泰山會),成立於1993年,由於成立大會在山東召開,遂取名「泰山」,是由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主管的非獨立法人機構。它由知名且有相當影響力企業的CEO(或董事長)組成,每年只發展1家會員單位,會員單位包括聯想控股、四通集團、泛海集團、遠大集團、復星集團、巨人集團等15家,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親任會長,段永基任理事長,顧問吳敬璉、胡德平。泰山會是最知名、最神秘的大型商會之一,更多機密內幕請點擊下方圖片甚至有人將其與美國骷髏會並列。

上世紀90年代,在史玉柱面臨著巨人大廈爛尾、巨人電腦因非法預裝微軟公司軟體而被起訴之時,泰山會尤其是同為會員的段永基向史玉柱伸出援手,支持其依靠腦白金東山再起。2003年末,段永基所在的四通集團以12億元收購腦白金。

2007年,史玉柱東山再起后,來京邀請好友組織座談會。在這場名為「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談會上,史玉柱說,在他低谷的時候,「泰山」給了他很大的精神幫助和重新創業的經驗,「這是我能夠復出的重要條件。」

1995年、1996年和1997年,是史玉柱最困難的時候,即便如此,史玉柱年年參與泰山會例會。另外,泰山會有一個規定:正式會議會員如有困難不能參加,需交納請假費1萬元。2007年,史玉柱因籌辦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事,無法參加泰山會會議,他派人送來1萬元請假費。

史玉柱和柳傳志等人身後的泰山會,名聲在外,卻鮮有報道。因為會員們從一開始就達成一致:聚談時不錄音、不記錄、不邀請當地領導、不對外宣傳。

3.企業傢俱樂部

企業傢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柳傳志任主席,俱樂部的成員包括經濟學家吳敬璉、張維迎、周其仁、許小年,企業家王石、馬蔚華、馬雲、郭廣昌、王健林、牛根生、朱新禮、俞敏洪、李書福、李東生、馮侖等人。

這是一個活動頻繁的圈子。企業家們經常聚在一起「瘋一把」,馬雲抱怨式的吐槽、俞敏洪喝多了站在桌子上唱歌,都是該俱樂部里司空見慣的場景。情緒的發泄與情感的支持,在這一圈子裡都能夠得到滿足。

「以前有句話叫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現在是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企業傢俱樂部的都是大鳥。作為大鳥首先不能毀掉林子,其次要讓林子保護並發展。」正和島首席架構師劉東華這樣評價企業傢俱樂部。

「在企業傢俱樂部中,跟我有商業合作或者將要有商業合作的,大概七八家。」柳傳志表示,企業傢俱樂部經常發起組織商界大佬們參與各種活動,比如2012年作為民間機構出訪英國企業,還有發起綠公司年會、拒絕吃魚翅行動等等。「企業傢俱樂部一是為了弘揚商業社會的正氣,二是為了企業互訪、學習和互相支持,三是增加理事們的感情。」

想成為圈子的一員並不容易。「必須得到現有理事成員的全票通過。」柳傳志介紹說,「也就是說,想要加入的企業家必須口碑好,圈子裡有一個人反對都不能通過。」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是最新加入該俱樂部的企業家。目前,該俱樂部共有46人。同時,在最初的設計中,該俱樂部上限設為60人。

企業傢俱樂部的特質集中表現在:

成員均是市場經濟的代表人物,他們深諳並遵循市場規律來獲得商業成功;

其次,俱樂部成員所領導的企業均是各行業的領先者,在綠色轉型和探索新商業模式上堪稱市場型公司的典範;

第三,這些企業具備強大的發展動力,2014年,俱樂部46位理事所管理企業的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三萬億元人民幣,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4.江南會

浙商的一個出名標籤就是:江南會。

2006年,馬雲、馮根生、沈國軍、宋衛平、魯偉鼎、陳天橋、郭廣昌、丁磊八位浙商共同創辦江南會,其被稱為杭州最高檔而又最低調的會所。

年費20萬,通過嚴格審核才可以成為會員,後者,攔住了許多人。

如果說「江南會」能成立,更多的,還是馬雲骨子裡的武俠精神在發揮巨大的作用,他熟讀金庸的武俠,馬雲在公司的花名是最喜歡的武俠人物「風清揚」,這或許才是「江南會」出現的原因。

這些浙商中的大部分,平時聯繫並不多,尤其是創始會員,一有事情還是會緊密聯繫,比如此前,在綠城的董事長宋衛平遭遇資金鏈危機的時候,馬雲就毫不猶豫地出手,號召阿里員工去買綠城的房子。

這是龐大的一股力量,這八位中的任何一位,一旦遭遇到商業危機,只要「江南會」肯出手的話,基本上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成立初期,他們就曾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同樣也要進行資產評估才考慮如何出手。

馬雲因江南會而和魯偉鼎成為好友,而魯偉鼎正是大名鼎鼎的魯冠球之子,馬雲還向魯偉鼎介紹了華誼,魯偉鼎在馬雲投資華誼的第二年入股華誼。

百年前,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商道」撐起的是「商」之脊樑,2006年,由馮根生、郭廣昌、沈國軍、魯偉鼎、宋衛平、丁磊、陳天橋、馬雲等八位浙商發起的江南會將再論當代「商道」。

金庸為江南會題寫匾額

幾把椅子,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

越是其貌不揚的背後,越是撼動世界的力量。

江南把「商」形成一個「道」來說的基本上少之又少。作為文學或者國學這些「學道」,每個時期都有幾個名人說了幾句話而且影響了足足幾代人,但是從商的角度來說,這樣的代表人物卻只有胡雪岩。

於是這八位大俠便帶著傳承商道的精神,立志將江南會打造成一個活著的博物館。浙江商人講究以利和義,生意和兄弟情誼是兩碼事。但是只要兄弟出了事,立馬都會拔刀相助,浙江商人就是以這種法則在延續。江南會將一直記錄下商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若干年後,只要後人走進江南會,就會從中得到積極的啟示意義,能從中得到百年商道文化發展的精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