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因為長得丑被霸凌,整容13次變成美女,她說:丑的代價,就是失去全世界

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

孫一冰認為不是的,她說,不僅是青春,就連整個世界也是屬於長得好看的人。

她還尖銳地指出,沒有好的外貌,誰看你的內在?丑的代價,就是失去整個世界。

從她整容痕迹明顯的臉蛋能看出,她對「顏值即正義」的道理深信不疑。

為了變成一個美女,她先後整容了13次,鼻子2次,下巴2次,太陽穴1次,抽過脂,切過胃,從180斤瘦到95斤。

這是最近一期的《演說家》,孫一冰作為選手所分享的觀點,對於大多數長相普通的人來說,這樣的話萬萬不能苟同。

但如果你聽完她的故事,或許能明白她的選擇。

上幼稚園時,她就明白,長得好看的孩子會有蛋糕吃,而醜陋的她桌子擦得再乾淨,也不會得到任何獎勵。

上國小了,她在全班只有一個朋友,還是她用每天的零花錢來維持的友誼,如果她不給朋友零花錢,「朋友」便會告訴全班同學去欺負她。

僅僅是因為「朋友」長得漂亮,就能得到全班同學的信任。

上國中后,她體重150斤,五官長得像男人,班裡男生最喜歡玩得遊戲,就是玩石頭剪刀布,輸的人去向她表白

羞憤之下,她用尺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甚至想過跳樓自殺。

為了逃離學校,她故意把眼睛撓破,把鼻子打流血,吃洗衣粉讓自己發燒……

最終她在17歲時,選擇了去整容。

她說,她向這個以貌取人的社會妥協了。

孫一冰的經歷有些極端,大多數普通人,或許不曾享受到萬人矚目的待遇,也沒有因為長相受到激烈的排斥,對於她的選擇能夠理解,但並不推崇。

不過,節目中從小就長得美的嘉賓們反應都是這樣的:

硬生生將一次關於「長相」和「霸凌」的討論,變成了「美貌的煩惱吐槽大會」。

這一期節目遭到了知乎er的強烈吐槽。

評委魯豫不贊成在一個公眾平台上推崇整容,給尚未成年的孩子一些不良的示範。

不過相比其他嘉賓的戲謔,她嚴肅而冷靜,給了孫一冰充分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可以選擇要怎樣的身材,怎樣的容貌,以怎樣的方式達到,這是一個成年人的自我選擇。

我們仍然不建議每個長相不自信的人用這種方式贏得自尊,但卻有必要說說,這個「看臉的社會」。

其實生活中,相貌歧視離我們並不遙遠。

在微博流行的大多數段子里,除了「金錢至上」,便是「顏值正義」,即便不那麼有心收集,也能略睹一二。

比如有趣的高曉松和無趣的吳彥祖。

且不說「有才華=長得丑,沒內涵=長得美」的神邏輯,本身就是一種相貌歧視;

在段子里,吹捧矮大緊一番,然後毫無猶豫選擇吳彥祖的抖機靈,就是一種政治正確。

一個面對現實小情侶不離不棄,最終相守過上幸福生活的愛情故事,話鋒一轉,男方的堅持與奮鬥,也被歸結於女方的美貌。

人們沉溺在這樣的調侃里,自以為風趣。

就連藝術作品,相貌歧視也無處不在。

春晚常駐選手潘長江,雖然已經是小品界里的頂尖大師了,在和蔡明搭檔的小品中,也免不了身高被多次調侃。

2013年《想跳就跳》

蔡明:那小孩兒!

潘長江:管誰叫小孩兒呢?我是成年人!

蔡明:成年人的災呀!你在這兒幹嘛?

潘長江:我在這兒練國標呀!

蔡明:國標?我看你像滑鼠!

蔡明:七個白雪公主和一個小矮人,這不是童話故事是恐怖片!

因為不符合通俗的女性審美,賈玲在春晚小品里被用來和瞿穎作為「女神和女漢子」的對比。

2015年《喜樂街》

瞿穎:

我長得漂亮,一群男生前呼後擁,我特別有面子。

朋友圈裡發留言,說我失戀了,有人安慰有人同情,還有起膩的。


賈玲:

我沒心沒肺,一群男生前呼後擁,找我掰腕子。

朋友圈裡發留言,說我失戀了,沒人安慰沒人同情,一群點贊的。

電影《醜女大翻身》里,康漢娜是個歌喉迷人的胖子,因為長得丑且胖,她不能站在舞台上,只能成為歌手亞美的代唱。

亞美身材火辣,臉蛋漂亮,她盜用了漢娜的聲音,搶走了她的榮譽。每次開演唱會只負責對口型,漢娜則在後台高歌。

漢娜喜歡製片人韓尚俊,他邀請她去自己的生日會,卻為她選了一條和亞美一模一樣的裙子,好讓她出醜。

漢娜靠整容成功為自己贏得了冬粉的迷戀,和韓尚俊的關注,享受一切美女和才女的待遇。內在也漸漸被關注。

全片看了讓人心情愉悅,但細思恐極,它沒有給外表普通人留下後路,似乎在告訴我們,只有變美,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媒體,好像從來沒有試著去引導:該改變的不是那些天生無法選擇的長相,而是人們的眼光。

最著名的應該是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唱《五星紅旗》的天籟之音,並非出自林妙可之口,而是代唱楊沛宜

因為處在換牙期,他們選擇了形象更可人的林妙可。

事後楊沛宜的父親接受採訪時透露,表演結束,幾乎所有記者都把採訪、合影的焦點移到林妙可的身上時,7歲的楊沛宜在陪伴她的老師面前哭了。

楊沛宜從此鮮有人關注,她活成了一個普通的女孩。

作家陳嵐在《我們為什麼被霸凌》一書中說,小孩子的惡才是真的惡,成年人又聾又瞎。

一個孩子的青春期,往往也是全能自戀感達到頂峰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內心容易充滿狂妄傲慢,充滿「否定一切、反對一切」的衝動,以此來急切地確立自我。

孩子們要克服嫉妒在內心中的侵蝕,明白協作才是社會的本質,學會與人相處、合作。他們需要成年人的引導。

但現實是,成年人不僅又聾又瞎,有時還是始作俑者。

《演說家》里的孫一冰,在遭受相貌歧視時,老師並沒有幫助她。

是會教育她,你長得這麼丑,還不好好學習。

或是說,你爸是知識分子,怎麼生出你這麼丑的女兒?

知乎上關於「長得丑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有4000多個回答,一堆抖機靈裡面,夾雜了不少辛酸的故事。

有人被評為全班代得最丑的人,名字被寫在黑板上,旁邊畫了一些屎和狗。

有人追求喜歡的男生,被旁人說,也不看看自己。

……

那些刻薄的話從人們薄薄的兩片嘴唇飛出來,變成利劍,在每個平凡孩子內心刻下傷口。

在這個以貌取人的世界,怎麼奢求他們用才華去贏得尊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