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校情報】點贊!別的學校「教師流動」是「頭疼」,這個學校「教師流動」是「新生」!

開展城鄉校長、教師輪崗交流是教育優質資源共享、促進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政策。但是教師流動所產生的不穩定狀態是許多學校的必經階段。正是這樣的壓力,促使江蘇省常州市五星實驗國小的管理團隊重新回到原點思考:教師流動犧牲的是學校短時間內的平衡發展,但收穫的是什麼呢?教師流動會是新的機遇嗎?

2010年,江蘇省政府推動教師輪崗制,規定按照每年不低於專任教師總數15%、骨幹教師按照每年不低於骨幹教師總數15%的比例進行交流。2010和2011年,我們學校共調出16位教師,佔全校教師總數的27%,其中10位是「新基礎教育」研究過程中培養出的第一梯隊教師。截至2014年,學校共調出第一梯隊的骨幹教師17名,包括主管副校長和學科主任。

「流動」所產生的不穩定狀態讓學校產生了動蕩感,這種壓力逐漸生成一些負面情緒,甚至影響到整個團隊的運行。

教師流動帶來的僅僅是負面的「衝擊」嗎?答案是否定的。在看清自己「家底」的厚薄、分析清楚利弊之後,經過縝密的研究,我們常州市五星實驗國小確定了創生問題轉化策略。

骨幹少了,化「少」為「精」調「班組」

學校把原有的「年級組」變為「年段組」,擴大骨幹教師的輻射面,化「新」為「長」。年段組的處室成員幾乎涵蓋了所有學科,不同年級學科之間研究的差異成為共享資源,年段組也成為日常研究的組織之一。

同時,備課組也由「年級備課組」轉變為「年段備課組」。每個備課組均有第一、第二、第三梯隊教師,有利於「新人」的快速成長。每學期各備課組(或專題組)平均活動14次,這不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內需在提升、資源在累積的表現,促進了教師梯隊的遞升。

責任人少了,化「缺」為「生」調「重心」

學校把每周的工作例會變為主題研討會。從責任人例會轉變為主題研討會,是目標與重心的變化,使得學科責任人的培養工程得以落實,真正改變了我們的研究方式、工作方式。

研討會如同「教結構」,責任人在後續實施中「用結構」。年段長、備課組長在一次次的討論會中,聽計劃點評指導、議背景分析原理、說設計依據、談目標達成預期……促使他們作為第一責任人假期對團隊建設發展的優勢、問題和可能性進行再思考,有效促進了年段長、備課組長的主動意識、策劃能力的形成。

「新人」的「新」意味著成長的空間更大,意味著我們可以總結已有經驗,讓他們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並驗證經驗的可行性。我們採用學期初的內部「普查」活動與期中的校內「精品課」開放相結合的方式,採用對比參照策略,用「普查」中的課例來設問,用「精品」中的實例來說話,到「精品」案例中找答案,促進「新人」成長。

學校還根據不同教師、不同學科教研組構成情況,開放了自主選擇研究任務、研究方式和推進節奏的權利,把每一位「新人」都置身於看得見的「長」的過程中。我們將不同層次的研討活動進行時空上的整合,不僅在體系上形成融通,更在研究方式上形成序列:

「每月一專題」成為「新人」的教練場,如9月的「初識課堂篇」(診斷課堂,骨幹示範),10月的「學校文化篇」(解讀學校辦學理念、校訓及《五星國小教職工工作指南》),11月的「班級管理篇」(學生部進行專題講座,班導現場諮詢會),12月的「教學常規篇」(「新基礎教育」新基本功的內涵與實踐等);每月2次集中培訓,同教研組活動一樣,採用「前移後續」的方式,每次培訓讓老師們帶著思考、攜著問題而來,在心態開放的氛圍中積極交流,提高認識。

要做好「流出」與「流入」的文章,學校還是要從管理入手,改變促進「成事」與「成人」的機制,讓新人快長。

制度重建,文化再生。由於「新人」湧入,學校出現問題時,管理者往往會歸因於「新人」的不適應。但在不斷的學習反思中,我們逐步意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制度是否與現狀不匹配,需要改進優化?答案是肯定的。對制度進行二次建設成為符合學校發展規律的必然,也符合學校「流動」背景下的現實需要。

在重建中我們認識到制度建設必須要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因此學校制度的優化與完善不再是校長、行政人員專有的權力,而是經過了自下而上、上上下下的幾個輪次的討論,最終學校構建了四大類(工作規範、考核獎勵、崗位職責、民主管理)21項制度,形成《五星實驗國小教職工工作指南》。這些制度充分體現了「系統清晰、簡潔有效、底線明確、適度彈性」的形態特徵。

比如關係教師切身利益的績效考核制度,我們制訂了績效考核主方案和8個考核附則。在具體操作時,我們成立專項考核小組,以工會主席為組長,組員是來自各辦公室、年齡段、學科組的教師,真正賦予普通教師考核者的角色,讓每個成員都可能從兩個角度(考核者、被考核者)來審視和改進日常工作,也使成員間相互交往的內容與方式得到更新。

考核過程提升了教師的價值判斷能力,提高了大家對學校工作的認同度。使績效「激勵」不再局限於單維度的外在激勵,而是拓展到激勵每個成員基於自主創造的成就感、內在尊嚴感,因此績效考核制度成為促進教師生成發展內驅力的催化劑。

這一系列的制度重建讓「流進」教師成為新制度的建設者、文化生態的構築者,融入成為必然。

人人有事,崗崗有人。「新人」需要更多的鍛煉機會,崗位就是做事守責的最好平台。除了一些重要崗位採用民主競聘外,我們採取輪崗、轉崗的辦法讓更多的人有事干、承擔責任。最突出的是劉偉麗老師,作為學生工作的研究骨幹,2012年劉老師通過競聘成為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兩年後又轉崗成為學生工作的負責人。幾年的磨鍊,讓她一步步成熟,主動意識、系統研究能力、整體思維能力、開放組織能力不斷提升,成為學校「新基礎」研究的中堅。

xiao zhang club

立刻關注

空·

校長會

xiao zhang club

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