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反對山大籌建主校區,不是因為章丘,而是因為沒誠意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搬家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謂「安土重遷」,對於一所大學來說更是如此。

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是在1995-2005年這十年裡,完成了基本的學校之間合併,校區基礎建設之類的進程。

雖然一直有某學校在哪建了個新校區,某某學校在校園裡建了一座大樓之類的消息,但一般都是做的增量的買賣,近幾年以來,非常罕見聽說重量級高校整體搬遷的事情。

而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山東大學將把濟南市區內六個校區的各院系整體搬遷到章丘的消息,不僅成為山大教師和學生,校友圈子裡熱議的焦點話題,更隨著部分校友對於搬遷計劃表達的激烈反對,而成為全國高等教育圈子雞年裡第一場大事件。

學校官方日前專門以發公開信《關於山東大學濟南主校區建設事宜再致廣大校友的一封信》的形式,向社會解釋搬遷緣由和計劃。

關於山大搬遷的消息,實際上從年前就已經開始發酵,在校友的圈子裡早就吵成一鍋粥了,在知乎上,幾個相關問題的總閱讀量已經近百萬人次的級別,而山大官方到今天才給出官方解釋,也算是真沉得住氣。

山大這次舉家搬遷,是真的能像校方所宣稱的那樣,是山大數萬教師學生人心所向,奠定百年山大新基業的歷史性工程,還是像其批評者認為的那樣,是自毀家業作繭自縛,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敗家子行為?

山大對於陳大夫來說,也算是半個母校

陳大夫對於山大,還是有一份挺特殊的感情的。

我從小就在濟南長大,上國小時暑假天天去千佛山校區(原來的山東工業大學校園)的露天游泳館學游泳;上中學時去中心校區上新東方英語的補習班;聯考時,山大也是我的頭號目標學校(雖然最終的分數離山大的錄取分數線還有十萬八千里)。

大學時,還在山大讀了一個雙學位,四年中的三年裡,每個周六周日和寒暑假都要到中心校區去上課,身邊的同學一半多就是山大各校區的學生。

從給我們講課的老師那裡學到的不僅是學業的知識,還有我在原本自己的學校里學習時,幾乎從沒感受過的學者精神。

畢業以來這幾年,有人問我是哪個大學畢業,我有時也會自稱是山大的,畢竟拉大旗作虎皮,顯得更有面子。

也正是因此,我對於山大的發展和命運,總有一份和其他學校不同的關注與感情。

山大,一所三地八校的奇怪組合體

山東大學在全國高校里,有兩個數據是永遠堪稱佼佼者:

第一個數據是招生人數,每年大學部生入學人數都要上萬,相當於北大+清華+復旦每年大學部入學人數的總和,在39所985高校里堪稱首屈一指。


另外一個在全國高校里排名數一數二的數據,則是學校校區的數量。

由於歷史原因(今天的山東大學是本世紀初由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和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一而成,而三校之前就各自有2+1+1=4個校區),再加上歷任領導的決策(比如齊魯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的上馬建設,各有各的故事),目前山大在濟南一共有6個校區,而且互相之間非常分散。


尤其是比較偏遠的南外環興隆山校區,以及附近經常嚴重堵車的中心校區和洪樓校區,不同校區之間坐學校的擺渡大巴常常要接近一個多小時才能開到。

再加上威海和青島這兩個外地分校,整個的山大總共橫跨三個地級市,八大校區,這種校區分佈之分散,在全國高校里是獨一無二的。

恐怕在山大,幾乎不少同學都聽過一個其他學校同學聞所未聞,充滿了山大特色的說法:同校異地戀。

這個詞指的就是雙方都是山大的學生,但因為就讀的是不同的院系,處於相距遙遠的兩個校區,於是過上了異地戀的生活節奏。


在知乎上,還專門有:「在山大同校異地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問題,下面的答案各種心酸:

每周都要特地找出幾天,用幾個小時往返穿越大半個濟南,只為和你一起上一個自習

選修課總是有那麼幾節在你的校區

總希望回程的校車來的晚一點,這樣我就可以抱你久一點.......

興隆山校區基本全是一些工程獅,軟體園校區是一幫程序猿,而最美最有氣質的歷史,外語,中文,藝術等專業的美女們則基本全集中在洪樓和中心校區,你就算眼饞也很難找到機會去認識,更別說是勾搭。

正因為如此,山大成了可能是全國類似的綜合性大學里,單身率最高的學校。

多年前曾經去興隆山校區,看望一個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也就是俗稱的「燒鍋爐「專業)的高中同學,他帶我參觀了一下校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感人的男女比例和濃濃的雄性荷爾蒙味道,讓我這個來自男比女三比一的山建大的單身狗都覺得,跟興隆山的兄弟比,我們這點困難真的沒什麼。

校園割裂的現狀,嚴重影響了山大學生的生活和學業發展

對於學生情侶來說,不同校區的距離可能還是檢驗互相感情的試金石,但對於學校的教學組織,以及學術發展來說,就是非常嚴重的阻礙了。即使作為山大的普通學生,也經常能感到這種不便。

當時在山大上雙學位課程的時候,和我一起上課的也有山大其他院系,從興隆山或者軟體園校區來的同學,他們來上一次課的通勤時間,往往比我這樣家在濟南市裡的外校學生還要長。

而幾百公里之外的青島校區和威海校區,校本部的老師去上堂課都得坐高鐵,基本可以被認為是幾百公里之外遙遠的另外兩所大學。

對於在威海或者青島校區的同學來說,他們的體驗基本是:我可能是上了個假的山大。

這樣帶來的問題首先就是,由於不同校區之間基本是以學科類型為標準劃分的,不同專業和院系之間的交流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如果你的本專業是工科,但想選一門與法律相關的選修課,在其他大學一般來說就是隨便就選了,只需要保證自己的時間表不互相衝突就好了。

但在山大,你還必須要搞明白這節課是在哪個校區上的,如果不幸錯選了十幾公裡外的另一校區的課,恭喜你,你路上花的時間很可能比在課堂上的時間還要多。

去圖書館借本書,你會發現,洪樓校區的圖書資源基本集中於外文藝術法律上,自然科學的書籍寥寥無幾;而興隆山校區的圖書館的藏書則集中在各種工科範圍,人文社科類的書籍則也很有限。


而對於論壇,講座之類的學術交流活動來說,不在本校區的同學也很難接觸到。

而無論是學校官方的學術活動還是學生社團之類搞的活動,也基本都是以校區為單位,想把幾個校區的同學都集合起來搞一場全校範圍的活動簡直難於登天

通選課,圖書,講座,活動這些都是學生學業發展的關鍵資源,而這些資源的獲得受到了阻礙,就給同學們自主建築自己的知識體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歷史並不是沒給過山大機會,而是被浪費了

事實上,歷史不是沒給過山大成功整合的機會,但被短視和猶豫不決浪費了。

陳大夫05-09年在山建大和山大讀書時,就曾聽兩邊好幾位老師上課時跟我們八卦過,山建大目前在邢村立交橋邊上這個校園的曲折來歷:

這片依山傍水,面積近3000畝(大約是目前山大在章丘拿到的土地面積的一半)的地皮,本來是本世紀初山大剛剛三校合一,濟南市做市政規劃時,專門劃出來免費劃撥給山大,建議山大整體搬遷過來解決校區分散的問題的。

但那時經十東路還沒建,從濟南市區到這邊開車就需要一個半多小時,山大當時的領導嫌交通不方便,再加上內部教職工也有不少反對,就拒絕了這個建議。


而山建大則一聽說山大不想要這塊地,馬上把所有的關係人脈拿出來,東奔西走四方遊說,在省內其他高校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搶先敲定把這塊地盤佔了下來。

而02年-03年左右,經十東路規劃動工,到市裡的車程從一個半小時縮短到了半個小時,馬上大家都認識到了這塊地的價值,但這時山建大新校區的第一批建築地基都開始打了,別的學校再羨慕嫉妒恨也沒用了。

據說山大校領導還曾唾面自乾地去找建大的領導去商量,能不能再把這塊地再換回來,結果被建大方面斷然拒絕。但學校發展地皮不夠用,於是就另找地新建了興隆山的南校。當然,上面這些並非信史,而是學校里老師之間口口相傳的說法,其中可能也有不盡如實的地方。但平心而論,按照山建大(當時還是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當時的實力和體量,如果不是遇到了這個千載難逢可遇不可求的時機,是斷然沒有可能吃得下面積這麼大,地段這麼好的一片地皮的。


山建大的領導畢竟是一幫研究房地產出身的,雖然學術教學搞的都乏善可陳,但他們在佔地皮建房子方面的獨到眼光,不得不說真的是甩包括山大在內的山東其他所有高校三四條馬路的水平。

山建大的學校基礎相當薄弱,和山大完全不是一個體量水平。當時為了建這個新校區,也是砸鍋賣鐵勒緊褲腰帶,不僅毫不猶豫地把和平路的老校區地皮幾乎全賣掉了,還向銀行貸了一大筆款。

剛搬遷過去的幾年,為了還銀行貸款,還有籌措繼續基建的經費,山建大真的是什麼事都摳到了錢眼裡,圖書館大樓建得漂漂亮亮但裡面的一排排書架幾乎是空的;三四年時間從每年不到三千人擴招到一萬多人,到了宿舍樓都住不下的程度;把食堂的每個窗口都出租給了個體戶;甚至連教授老師的課時費都能剋扣大半年。


陳大夫多年後在大學聲里表達的對於母校的種種怨念,一大半實際上都可以歸結於這種敲骨吸髓雁過拔毛的斂財精神。

經過前後近十年,讓老師學生都苦不堪言的勒緊褲腰帶拚命籌錢搞基建,現在建成的山建大新校區和山大興隆山的南校,以及山財,山師的校區,完全不在一個水平。雖然對於我們這幫在困難時期在那裡就讀的孩子們來說不太公平,但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而和山建大目標明確搶佔先機,給未來發展攢下了一筆家業的例子相比,山大這些年的發展軌跡則混亂到了讓人感覺有些無厘頭的程度。


正是因為幾乎每個山大人都能親身體會到的限制和不便,將分裂的各校區整合為一,一直是山大人共同的夢想。

但也不清楚歷任領導是怎麼想的,經過一通折騰,山大的校區數量不僅絲毫沒減少,反而越折騰越多了。

2001年設立威海分校,齊魯軟體園校區;2004年設立興隆山校區,2016年青島校區,再加上這個規劃中的章丘校區,近20年以來,山大以四五年新建一個校區的速度瘋狂擴張。而這些校區的定位功能之間,基本看不到任何的戰略規劃,很多方面還自相矛盾。


比如在威海和青島校區之間的取捨,以及在繼續紮根濟南還是逐漸向青島轉移之間的搖擺,受學校及省市領導的行政影響甚大,而真正以學校發展為出發點的思考甚少。

每一屆領導班子都想通過大搞基建留下政績,結果就是狗熊掰棒子貪多嚼不爛,到如今形成目前這樣的局面,馬上就要可以改名為章(丘)即(墨)威(海)聯合大學了。

難怪有校友戲言,按這個速度,用不了很長時間,就能在山東每個地級市都建一個山大的校區,成為一所真正「全山東人的大學」。

山大的未來,應當何去何從?

事實上,山大就像是一個令各方都眼熱的美女,雖然擁有極為稀缺的高等教育資源,但因為父母之命很早就和濟南這個沒落官二代結了婚,這些年一直跟著濟南受窮,那麼多年連個大房子都住不起,生活水平越來越差,眼看著一所所本來不如自己的高校因為佔據著地域優勢勝過自己,在人才爭奪中越發有心無力。

但現在,突然出現了個年輕有錢有氣質有誠意的高富帥青島,和山大眉來眼去搞著曖昧,還直接送房送車(青島校區)為博得佳人一笑。

山大青島校區規劃圖

現在既然青島方面開出了如此優厚的價碼,濟南方面儘管是山大正牌的丈夫,也總該有所表示,以顯示挽留的誠意。

但濟南摳縮了半天,把錢包從里到晚從外到里扒翻了七八遍,終於一咬牙一閉眼,痛下決心掏出三塊錢:「親愛的,咱們去買個烤地瓜吧」。

如果你站在山大的立場上來考慮,攤上了這樣的丈夫,你能不氣死?


在陳大夫看來,山大未來的發展,上策就是逐漸搬離濟南,零敲碎打螞蟻搬家地將各院系逐漸搬到青島。

事實上對於山大這樣一所原本實力能夠在全國排進前十,但近年以來卻逐漸衰落的老牌名校來說,最大的負面因素既不是校區基建的分裂,也不是校領導的決策水平不行,歸根結底是因為濟南這座城市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儘管我本人就是濟南人,但我一直認為,濟南作為一座正在持續沒落的末流二線城市,不論是從城市發展的定位,產業結構,還是環境水平,將來的發展前景,都不是一個適合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好地方。

陳大夫前段時間因為家裡有事,在濟南工作了幾個月,和一群來自濟南各高校的在校實習生同學一起工作一起朝夕相處,其中就有好幾位是山大的。他們不論從學習成績到職業素養都相當出色,比我在帝都時一起工作的來自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實習生水平絲毫不差,但他們很多都發現,和自己專業契合的實習機會非常難找。

整個濟南,據我所知就沒有一家正兒八經的互聯網公司,而能在業內稱為有競爭力的IT公司也是鳳毛麟角,至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這樣前景無限的學術領域,目前基本只有北上廣深能提供類似的實習及就業崗位。

現在全國和國際的人才流動,實際上就是一流人才集聚於北京上海深圳,然後是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重慶這樣的二線能分一點骨頭,至於濟南,在和這些城市競爭人才的過程中一點優勢都沒有。

濟南落選國家中心城市。河南鄭州入選,山東省僅有青島入選。

陳大夫有幸,在少年時就結識了一幫不論學業還是成就都堪稱同齡人中佼佼者的同學,而現在來看,這些人一半出國了,另一半去了北京上海,留在濟南的則寥寥無幾。

山大這些年的生源下降和人才流失,歸根到底原因不完全出在山大本身,也不是哪個校長書記的鍋,而是大環境不行。繼續留在濟南,山大難免繼續FLOP的命運。

這樣明顯的事實,山大的老師同學不會看不到。而從上任校長徐顯明大帝的一些動作來看,也頗有令人深思之處。

青島校區設立,一下子就批了3000畝的龐大土地,這樣的大手筆,你覺得真的就是為了已經搬過去的區區六個學院,再加上幾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準備的嗎?


青島校區的操作者,山大前任校長徐顯明

且不論青島和山大歷史上的緊密聯繫(山大解放前的黃金時代實際上是在青島,60年代才搬回濟南),青島無疑是山東所有地市中,唯一有希望在未來的全國及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分佈中,佔據一席之地的中心城市。

將來青島和濟南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建水平,甚至城市文化環境已然存在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

而青島為了彌補自身教育基礎的薄弱,近年來在爭奪高等教育資源方面的努力近乎瘋狂,到了不論是國內外高校,也不論是不是985211,是不是有戲都要去勾搭一下,而且只要對方稍有意願就要錢給錢要地給地的程度。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自己都說,「高校爭奪戰,南邊有深圳、北邊有青島。」


目前青島已引進北大、清華,復旦,英國劍橋等26所著名高校落戶。對於山大來說,青島方面的誠意滿滿,參與到這樣的集團當中,享受高等教育資源集聚帶來的便利,無疑是對學校未來最有利的一條道路。

即使不能痛下決心,學校主體繼續留在濟南,也要讓濟南政府拿出更有誠意的校區整合解決方案。

目前的搬遷章丘的計劃,最受廣大校友所詬病的,實際並非因為章丘空氣質量差,也不是真的是因為路遠,或者規劃的6000畝地皮大半是採煤區,有將來塌陷的危險。

而是從這套方案里,絲毫看不到濟南方面挽留山大的努力和誠意,而滿滿的全是敷衍和搪塞。

且不說《關於山東大學濟南主校區建設事宜再致廣大校友的一封信》里的那些規劃有沒有可行性,保留市內的四個校區;2020年前章丘新校區通捷運;省市政府對於新校區基建費用提供資金支持,這些承諾本來不應該是由山東省和濟南市的政府來做出,用自己的信譽來背書的嗎?

這些話由學校出面來說算怎麼回事?這些承諾一旦完不成,政府認不認?


山大作為一所教育水平全國領先的高校,是完全有資格和濟南這個不上進的丈夫講價錢,爭取一個更好的價碼的。

看看身邊同為教育大省的的河北和河南的聯考考生,省內沒有一所985高校的日子多麼苦逼,山東人完全應該為擁有山大這樣一所全國領先的高校而感到慶幸和感恩。

而就像娶個美女從來都不是一件省錢的事情,光一年各種化妝品保濕霜神仙水都要花掉成千上萬一樣,一所高校想要參與到國際學術人才競爭,持續提高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水平,需要的錢,人才,土地,政策等各方面資源都是相當可觀的。

如果不能保證這樣的持續投入,即使是再天生麗質的美女也會年華易逝,即使是底蘊深厚的百年老校也會逐漸衰頹。


山大章丘規劃的校區不到一公裡外就有一座煤礦

濟南目前在處理山大遷校問題上的態度和拿出的解決方案,讓陳大夫非常憂慮,山大繼續留在濟南,能不能得到足夠的重視,會不會在持續的冷落和敷衍中,逐漸失去國內一流的地位。

希望山大的將來能更好,也希望校領導能認真權衡利弊,以學校利益為重,而不是在遷校這樣關係學校根本的問題上,失去自己的主見,被人牽著鼻子走。

如果這次山大全盤接受搬遷章丘的方案,是為了從此低眉順目給濟南安心做小媳婦,那我覺得真的並非明智。

但如果校領導們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為的是測試濟南方面的誠意,讓全校師生認清形勢丟掉幻想,降低將來將學校逐漸搬到青島時的阻力,倒是一步妙棋。

未來的二十年,將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願山大不要錯失良機,悔之莫及。

想看更多精彩大學學業生活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聲(collegesay)

大學聲,是由(ApplySquare)申請方 出品的專為大學生定製的信息分享平台,這裡有學業的真知灼見;有生活的點滴智慧;有情感的盡情傾訴。

我們的口號是:大學聲,為大學生發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