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名校老師去美國教書,為何會「水土不服」?

今天原老師要和大家分享我的碩士同學,Tracy的故事,分為上、中、下三篇。她在和美國都當過老師,一路走來有不少酸甜苦辣的心路歷程。

作者介紹:Tracy Yuan,大學部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差點成為一個工程預算師,又差點跌入媒體圈子,後來變成中學化學老師。兩年前的夏天,她辭去了奮戰了三年的畢業班老師的工作,踏上了赴美求學的道路。在矽谷一所非著名私立大學先後學習了美國教師證課程和跨學科教育並獲得教育學碩士。畢業后在矽谷一家教育Startup工作。

我就讀的專業是Master of Arts i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很多人問我這是什麼專業?你學教育學?教國小還是中學?什麼科目?我只能笑笑。倒不是因為隔行如隔山,而是因為我實在說不出這個專業教會了我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我在教書育人這個問題上深刻的思想轉變。說實話,我一開始非常不適應這裡的學習,一度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後來在克服了種種不適之後,回望過去的兩年,我竟開始感激、懷念這段日子。慶幸當初的決定,給了自己的人生更多機會。在跟大家分享我的美國求學經歷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講講我過去的教師工作。

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

我任教於上海一所不錯的民辦中學,教初三化學。由於國中化學的特殊性,導致我每年都是畢業班。每個畢業班的老師都習慣給學生灌輸一種觀念:考一個好高中比考一個好大學難!這話不假,一般來說能夠進入重點高中,基本上就是一隻腳踏入了重點大學的門檻。所以不管是學校、家長還是整個教育體系,對於中考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於是乎一線畢業班老師和學生也是壓力山大。學生每天都是早七點半到晚五點半的節奏,回家以後還有五門功課的作業(上海中考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和化學五門考試科目)

畢業班的老師呢,一般都需要任教兩個以上班級的課程。我通常會教2-3個班級的化學課程,每個班學生數量在45人左右,兩個班級約90個學生。每個班每天至少一節化學課(40分鐘),每周每個班一次化學早自習(40分鐘),一次化學午自習(30分鐘)和化學延長班(60分鐘)。按照兩個班級計算,我每周給初三上課的時間為11小時。事實上在過去的三年裡,除了給初三上課,我還兼任了初二的化學拓展課,我每周需要額外上四節課,因此我的總上課時間變成了13小時40分鐘。

除了上課,我需要每天給學生批改作業,通常每天每個學生的化學作業量保持在兩頁A4紙左右,我批改一份作業平均需要2分鐘,這樣每天批改90份作業需要三個小時,一周需要15個小時。除此之外,我們每周進行一次小測驗,每兩天進行一次化學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和各類化學小常識的默寫。完成兩個班級是四個小時。默寫內容的批改通常是一個班級一個小時,那麼按照一周兩次默寫計算,兩個班級共需要4小時。把上述時間統統加起來13小時40分鐘+15+4+4=36小時40分鐘。這還沒有算上跟蹤督促學生訂正,重默,一對一錯題過關,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備課,出考卷等等事情。按照常規的一周40小時的工作時間來算,畢業班老師的工作時間是遠遠超過40小時的。

國內的教學方法比較簡單粗暴,就是上課+做題。上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講+學生記,上課內容如何落實,就需要通過大量的習題去鞏固。這種方法在過去幾十年的應試教育浪潮里實行得非常有效,於是也就一直沿用至今。雖然近幾年有各種關於「減負」,「反題海」的號召,但是在中考、聯考的兩座大山之下,總體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觀,畢竟分數才是硬道理,做題才是王道!因此無論是我在過去作為一名應試教育的產物,還是後來成為了一名應試教育的忠實實踐者,我自始至終都堅定地相信「學習=記筆記+做習題」,以至於到了美國以後,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認為自己的學費打了水漂。

3小時的課=1.5小時的課堂談論

我就讀的學校是quarter制,每周一次的課就被延長成為3小時一次,這樣一門課一學期的課時時間是30小時,等同於一年兩學期的學制,一周一次1.5小時的課,20周共30小時的課時長度。

剛看到課表的我內心是崩潰的,三小時的課,得記多少頁的筆記啊?!但是等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我一度以為走錯了地方。推開教室的門,裡面的桌子椅子雜亂地擺放著,如果不是一面牆上掛著白板,還真不知道老師會站在教室的哪一邊。我小心翼翼地找了個位子坐下,環顧了一圈,教室裡面零星坐著幾個同學,都開著筆記本,躋著人字拖,穿著十分隨意。如果他們不是出現在大學的教室里,我很難把這群人跟研究所劃上等號。但是真正讓我體會到中美教育巨大差異的是課正式開始了以後。

老師進來之後大致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就開始分發課堂材料。我一看,傻眼了,是一份四五頁的論文,讓我們各自瀏覽一遍之後小組討論。討論?!討論什麼?三五分鐘后,大家都已經通篇瀏覽完畢,我還在苦苦掙扎在第二頁……老師讓我們就近組成四人小組開始討論。

我的天,我還沒有看完文章。可是大家似乎都已經準備就緒,我瞥了一眼周圍的小組成員,兩個金髮碧眼大白妞,一個棕色頭髮五官立體的南美裔小哥。我出於禮貌跟他們笑了笑……

「Hi, what』s your name?」「Um...My...My name is Tracy.」「Hey, nice to meet you, Tracy!」

我似乎還在糾結到底是用」nice to meet you, too」 還是什麼別的方式來回應他們,對方已經開始討論論文中的內容了。我仍然掙扎著翻看著尚未讀完的文章,試圖勉強跟上他們的節奏,然而我發現我的眼睛或者耳朵只有一個可以工作,完全不能同時工作。正在我心急火燎不知道如何應對的時候,我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What do you think, Tracy?」

一雙碧藍色的大眼睛看著我,濃密纖長的睫毛顫動著,我曾多麼想近距離地仔細觀察這來自高加索人種的深邃美瞳,然而此時此刻,我不敢對視,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I...I...I agree what you just said.」我結結巴巴蹦出了幾個字眼,以為可以矇混過關了。

「Yeah, so do you agree that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 and how do you think it affects school performance?」………………

這課堂討論漫長得像一個世紀。我磕磕絆絆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我能感到我的羞恥感跟疑惑感在上升。我羞恥自己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還停留在咿咿呀呀的階段,脫口而出的全是破句;我疑惑為什麼要討論,為什麼一定要我發表意見?我認為只要自己心裡有過思考就行了,說不說出來沒有那麼重要。而且國內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如果我說的不正確,豈不是浪費全班的時間?

終於,這一輪的小組討論結束了,老師要求每個小組總結陳述一下討論的要點。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我經歷了peer discussion,small group discussion, large group discussion, whole class discussion等等。除了看同學們快速地翻動嘴皮子,我別無他法。三個小時的課程幾乎一大半都是討論,結束后就各組發表一下意見,大家既不同意也不反對,老師既不總結也不歸納,就這樣,下課了。

那麼後來呢?我第二年的研究所學習又經歷了什麼?這一篇滿滿的都是吐槽和不解的文章難道不是跟開頭我所抒發的「懷念、感激、慶幸」背道而馳了么?如果您有興趣,我會在「名校老師在美國教書,為何會水土不服?(中)」再跟您分享兩個小故事,然後告訴您這個碩士學位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先在這裡謝謝您的耐心,能夠讀到這裡,希望下次還能接著聊。比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