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刺蝟就不停地靠近又退開,來來回回地移動著」 - Wise Library 1985

渡瀨謙《放不開,想太多,這樣的你也可以很好 》佳句摘要

世界上有太多讓內斂的人感到頭痛的事物或場合。他們喜歡正經八百、不習慣人聲鼎沸的地方、不愛起鬨湊熱鬧、不會任意表現情緒、害怕任何指責、行事低調、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他們的特徵若要列舉出來,大概寫也寫不完,委曲求全也是其中之一。這樣性格的人經常為難自己、遷就別人….

 

《放不開,想太多,這樣的你也可以很好 》佳句摘要

那是朋友找我去的一場跨業交流活動,在場人士我幾乎都不認識。不過,當時那份工作才剛開始,我想也許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就姑且參加了;會後我也參加續攤,大家一起去唱歌,但我完全無法融入,所有人都情緒高昂,一起唱歌跳舞好不熱鬧,而我完全沒辦法跟著放開心,只能一個人在旁邊陪笑、跟著節奏拍手,現場的狂歡氣氛對我而言,簡直如坐針氈、和地獄沒兩樣….

 

這時我才發現,勉強自己參加不擅長的活動,只會讓自己相形失色、埋沒原有的實力。所謂不擅長,指的就是自己的罩門。在不拿手的領域裡又怎麼能發揮自己真正的價值呢?還可能因此降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既然如此,就不要再為難自己。

 

在那之後,如果遇到同樣找我去續攤唱歌的機會,我也不會再以「等一下還有事」的藉口推辭,而是明講「我不太愛去KTV那種地方,不好意思!」清楚地拒絕,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更適合自己的選擇。我會問大家「如果要去咖啡店,有人要一起去嗎?」和唱歌的一行人道別後,我們幾個人就這樣前往咖啡店,安靜地坐下來邊喝咖啡、邊聊天….

同時,試著用那些以前不敢多提的敏感詞句,讓對方知道─「這就是真實的我」。「抱歉,我的個性不太愛熱鬧。」、「我不太會應付人多的應酬場合,那讓我有點不自在,因此我都盡量不參加。」、「我講話比較小聲,太吵的地方我待不慣。」婉拒他人的同時,還能順便表現出自己(曾視為地雷的)真實的一面,可說一舉兩得,以我自身經驗來看,坦率表現自己其實能讓人際關係進展更順利。

 

討厭的事就別勉強說喜歡,不擅長的事就勇敢說不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不必強求和所有人一樣,委曲自己不見得能兩全,勉強配合別人並不能皆大歡喜,到頭來難受的只有你自己。

《放不開,想太多,這樣的你也可以很好 》佳句摘要
「我的專長是保持沉默好幾個小時。」、「我最大的興趣就是一個人安靜地拼拼圖。」、「最近很熱中一個人去唱歌,並在包廂裡忘情唱著復古民謠。」如果,這麼介紹自己,我想大家都會跟著會心一笑;這個社會對於這樣特質的人,往往有著負面印象。不過,試著落落大方反其道而行,反而能漂亮地「幽自己一默」….

 

《放不開,想太多,這樣的你也可以很好 》佳句摘要

由於不懂得如何跟人相處,你是否也認為原因出在「不敢主動接近他人」呢?不敢和人搭話、也不夠幽默風趣,人際關係才會處處碰壁…以前的我總認為「大概很難跟人再好好相處」,因此拼了命想改頭換面。但自從那天起,我看見「不改變自己,也能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可能性…

由於個性的關係,比較喜歡獨立去解決問題,寧可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一切,而非尋求其他人的協助;當「希望自己找出答案」,有更多時候,其實是出於一種「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態。這樣做並沒有不好,不過你也要知道,人都是有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心情…

 

不管你是有多靦腆、多省話,在與人接觸時,勢必會有所交談的。此時,不妨藉由「請教對方問題」….

書籍介紹
《放不開,想太多,這樣的你也可以很好 :不遷就別人,無須改變個性,更能擁有好人緣與成功人生》,方言文化出版

 


金惠男〈你我之間所需的最佳距離〉
當我們從遠處眺望森林時,會覺得森林的樹木似乎是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然而,很神奇地,當我們走近一看,會發現樹木與樹木之間都存在著適當的間距,它們彼此之間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生長….

 

後來有一天遇到一位研究樹木的學者,經由他詳細的說明才得以解惑。原來若是樹木彼此太靠近,為了爭奪更多的陽光,就必須向旁邊伸展。然而,如果只是橫向發展,受限於空間,將無法長出更多的樹枝和樹葉,讓整棵樹木都變得更強壯,結果兩棵樹都會長不好….

 

金惠男〈你我之間所需的最佳距離〉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距離,一如樹木之間為了讓彼此都能順利地長成大樹,就要有適當的距離。然而,如果我們對一個親密的人提及希望彼此保持距離時,對方或許會產生一種誤解,以為說「你嫌我很煩嗎?」或者「你不再喜歡我嗎?」因此,越是親密的關係之間,越難談及想要彼此「保持距離」,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對彼此造成深深的傷痕。

 

然而,從結論來說,越是親密的關係之間,越需要為彼此保持適當的距離。一如任何人都渴望依賴某人,但也都希望隨心所欲而獨立自主,這兩種需求會同時存在。雖然人人都想要透過人際關係去愛人和被愛,並且因此變得幸福,但是卻不希望因為這種關係而損及自己與眾不同的主體性或獨立性。

 

問題是當我們越是偏向親密或距離感的某一邊時,就會離另一邊越遠。而且,在人際關係中所產生的失望及挫折,通常始於一方想要靠近一點,而另一方想要保持距離...因此,保持一段靠近也不會受傷,疏遠也不會感到孤單的距離,其實對彼此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借用刺蝟的行為來解釋這種兩難的困境。在冬天,刺蝟為了藉由彼此的體溫取暖而互相靠近,但是彼此離得太近時,又會被對方的刺所扎傷。雖然受傷的刺蝟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會後退,但是寒冷使牠們又再度相互靠近。因此,刺蝟就不停地靠近又退開,來來回回地移動著。不過,分明有一種距離是可以感覺到彼此的溫暖,又可以避開寒冷的方法,於是刺蝟不斷試圖找到最佳的距離

 

金惠男〈你我之間所需的最佳距離〉

首次提出了私人空間概念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在《隱藏的維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書中,談及四種類型的人際距離區….

 

首先,親密距離區(Intimate Distance Zone)是從0到46公分的距離,這是產生分享愛意、彼此較量、互相安慰、給予保護等行為的距離….因此,當一個不是那麼親近的人突然侵入這個距離時,我們會感到卻步、緊張和焦慮,並且覺得受到威脅…如果有朋友硬要說:「我們之間不能有任何祕密。」基本上就是忽略了距離的舉動。

 

金惠男〈你我之間所需的最佳距離〉

在韓國,與人初次見面時,詢問對方「結婚了沒?」「有幾個小孩?」經常是一種問候的方式;然而,以西洋文化而言,這是種侵犯個人隱私,很不禮貌的問題。還有像韓國公司同事之間,往往以「一家人」來彼此稱呼,對於個人的私生活也毫不顧忌地詢問,這也是很大的文化差異。


《你和我之間》金惠男人際關係 | 大田出版 | 2019/3/1出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