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工作的意義和目的|若工作,是為了活下來,一輩子做討厭的工作活到八十歲厭世到老? - Wise Library 1985

聽完博恩的演講有感而發。如果一個學經歷很不錯的人類,沒有選擇一個高薪的工作,而是以興趣當作優先選項。

 

沒錯,我們確確實實還是身處一個極度功利主義的社會,所以,任何和income無關的事,都很容易被旁人認定為不正經或鬼混的事,不論那件事有沒有意義。

 

台灣,在功利主義或資本主義思維的成功的洗禮下,「只有賺錢才是正經事,才是有意義的事」很多人都是帶著這樣的思維再看待所有人。所以,當你長大了有一天發現旁邊的人只用一個標準就是口袋深度去定義一個人的self-worth或能力,你可能不用太意外。

 

若工作,是為了活下來,如果活得一點也不快樂厭世也要繼續,因為所有人都這樣過,所以順理成章成為一份子?

 

我們都看過太多太多拼命生存或認命工作的人多,多數台灣人都很勤奮,勤奮地希望更努力一點多工作幾個小時就可以換到稍微好一點的生活。但勤奮而過勞而焦慮的人太多,真的幸福快樂的人太少。互相打氣的人有多少?搞不清楚狀況,對他人人生規劃一知半解又愛嘲諷別人的愚民或酸民又有多少?

 

我們的主流價值是怎麼來的?是媒體?是PTT還是一個個匿名帳號的網路討論區?

 

思考點:好多人忍受討厭的工作而厭世,甚至有人因職場霸凌而輕生。思考點:若工作,是為了活下來,如果因此活得一點也不快樂甚至生病,也要繼續撐下去?有沒有其他可能?換工作或換城市或換國家,世界是不是真得沒有容身之處?

 

現在居家工作的選像真的蠻多的。比過去幾年更多。其實早在2013年左右,我就讀到報導,當時國外有報導說美國已經大約有1/3左右的soho族,當時我以為台灣也可能慢慢朝這個趨勢,但畢竟國情不同,而且soho工作就是可能高高低低,多數亞洲人還是追求穩定感,或不得不。

 

過去居家工作都是兼職居多或freelancer,今天偶然發現一個喜歡的網站有提供full-time的居家工作。如果不擅長人際又想避開職場很多的紛擾,或多一點陪家人的時間,居家工作真的是很棒的選項。但自律偏低者不適合。多數有過正職的人應該都有一種共鳴:下班後,腦袋累到只能放空,只剩下看連續劇的力氣而以。

 

司馬儀過去至今,我和長輩一起相處的時間比一般同齡的人多很多,聽到太多看到太多的人生故事…這些都深刻地影響我的價值觀和人生決定。

 

畢業前,我算是挺認真打工兼職賺錢也認真花費積極旅行,但畢業後,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工作會佔去日常幾乎所有的精力,所有清醒時間的精華時段。所以,剛畢業時,即便沒有想到要尋找什麼工作,但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工作(環境)是不是你所喜歡的有熱忱的,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未來數十年會不會快樂健康。

 

即,擁抱一個不快樂的工作,生病的機率會大增(身邊很多實例,研究已經證實negative emotion會讓身體發炎指數大增),到時候等於把賺到的錢又吐出來拿去付醫藥費,那不是來來回回白忙一場還換到一身病。

 

生老病死,對我而言,最可怕的從來都不是死亡而是生病。死亡是一瞬間的,生病是漫漫長的折騰。所以我本身是支持極大病痛的前提下,給予患者選擇安樂死不急救的權利。

 

回到主題,擅長的強項剛好符合興趣又剛好符合收入佳的工作選項,是一個最最理想的狀態,只是不是多數人可能都沒有這麼幸運,這便是為什麼很多人科系和職業有不同的選擇。

 

興趣可以成為職業嗎?這一題我寫,大概三言兩語寫不完。「把興趣變成工作,甚至是一個穩定收入的工作」,其實不會比較輕鬆,但你會比較甘願,比較能夠苦中作樂,(成為工作狂的機率也會飆增),肯定會有不同的壓力,而且中間肯定會有一段考驗。但現在的社會體質比幾年前更允許人們擁有這樣的追求,是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現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